“白日”要比“紅日”好

炎炎盛夏,王之渙在黃河岸邊的鸛雀樓避暑。夕陽西下,他站起身來,拾級而上,極目遠眺那落日餘暉,直到夜幕降臨,不禁詩興勃發,張口吟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沒承想這首《登鸛雀樓》的絕句卻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

“白日”要比“紅日”好

夏日晝長夜短,太陽如火灸烤著大地,發出熾熱的白光!這個白日,給人的感覺是又白又亮;這個太陽,給大地萬丈光芒。連傍晚落山時,依然是白亮白亮。其實呢,無論是旭日初昇還是夕陽西下,太陽給人的感覺都應該是紅色的,不然哪來的“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感嘆!這不問題就來了,詩中首句到底是“白日”還是“紅日”呢?

“白日”要比“紅日”好

姑且撇開人的視覺不談,單就律詩的韻律來講。“白”是仄韻,“紅”是平韻。這首絕句的固有格律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要比“紅日”好

綜上所述,無論是視覺也好,還是律詩的格律也好,在這首絕句裡,“白日”要比“紅日”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