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人有多痴迷讀古書:即便死後,魂魄依然在念這六個字

提起趙括,我們立馬會想到小時候書本上那個紙上談兵的趙國將領。在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太過急於求成,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把驍勇善戰的老將廉頗換成了熟讀兵書卻缺乏作戰經驗的趙括。

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趙括被秦軍射死,數十萬趙國士兵投降後皆被坑殺。

這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古往今來,“紙上談兵”的人,並不少見,但若論比較出名的寥寥無幾,而小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個在紀曉嵐先生的筆記《閱微草堂》卷三《灤陽消夏錄》中,一位“盡信書,屢碰壁”最後抑鬱不得志病死的文人的故事。

這個文人有多痴迷讀古書:即便死後,魂魄依然在唸這六個字


這個人姓劉,字羽衝,名字沒有記載了,河北滄州人。

劉羽衝是紀曉嵐已故的高祖父厚齋公的好友,這個人性格比較迂腐,他喜歡看古代關於制度的書,看完了就喜歡和別人說地方制度應該怎麼實行,絲毫不切合實際。

以前文人聚會時,劉羽衝會請一個叫董天士的人為他做一副畫,又讓紀曉嵐的高祖父厚齋公在畫上題詩,其中有一副畫叫《秋林讀書》,厚齋公公提了這樣一首詩:

兀坐秋樹根,塊然無與伍;

不知讀何書,但見鬚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譜。

這詩是委婉的規勸他盡心書,不如無書,不要把書中所寫的都按部就班到生活中來。

這個文人有多痴迷讀古書:即便死後,魂魄依然在唸這六個字


1、讀兵書,全軍覆沒

可是這個欣書如命的人他,聽不下去,依舊經年累月的伏案誦讀,讀起兵書,孜孜不倦,覺得自己能帶十萬士兵橫掃敵方。碰巧滄州地方有強盜,他組織鄉民後操練鄉兵去和強盜較量,想來這真是一個敢帶兵,一群人就敢信。

結果呢,全軍覆沒,活活搭上了百姓的性命,他自己也差點被活捉。


這個文人有多痴迷讀古書:即便死後,魂魄依然在唸這六個字


2、讀水利,殃及池魚

就這樣,依舊不改,又讀了很多關於水利的古籍後,他來勁兒了,覺得自己的家鄉千里之地,也能成為肥沃的土壤。

於是就興致勃勃的畫地圖,陳述意見,上報州官,想實施一下。

這個州官,還挺聽的進去民情,就讓他先在一個村子裡試驗下,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產,田間的水道剛剛開挖成功後,他不懂得控制力道,大水如同衝了龍王廟,田間的壟被沖毀,甚至村子裡也遭受了水災。

因為這個事情,抑鬱不得志後,可能精神受到了刺激,經常一個人在庭院裡自言自語:“故人豈欺我哉!”這六個字,一天要念上千百遍,最後渾渾噩噩,得了急病就這樣死了。


這個文人有多痴迷讀古書:即便死後,魂魄依然在唸這六個字


3、執念太深,身死魂在

可是說來也怪,大概是他的執念太深,晚上走夜路的人,路過他的墳墓旁,就會看到他的魂在松柏之下搖頭不行,側耳一聽,依舊在唸那六個字:“故人豈欺我哉!”

如果有人笑話他,他的魂就會隱去,但下次,還是這樣,心魔實在太深,蠢不可及,紀曉嵐的先師阿文勤公常常拿此事來教誨紀曉嵐:

滿肚裝的書,盡信書的人容易壞事,但肚中沒有一點筆墨沒看過一卷書的人也會壞事,比如下棋的國棋手不會扔掉舊棋譜,但也不會在下棋的技法上全信舊棋譜。

大夫不拘泥於古藥方,但也不會離開古藥方,這個道理告訴我們的就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或是”能與人規矩,但不能使人巧。”


這個文人有多痴迷讀古書:即便死後,魂魄依然在唸這六個字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對於讀書人而言,千萬不能把書死,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又有趙括紙上談兵的故事在前,這個叫劉羽衝的文人為何還是有這麼深的執念呢,應當以此為鑑,反思自己了。

對於這個故事,你覺得劉羽衝死的可惜麼,歡迎下方留言,和小主一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