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三國之四:董卓專權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漢靈帝駕崩後,大將軍何進就被司隸校尉袁紹攛掇密召董卓率軍進京。董卓立即率軍開赴洛陽,並上書彈劾中常侍張讓等人。何進很快覺察到外兵入京會導致政局失控,派諫議大夫種劭勸阻董卓進京。種劭在黽池見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東郡去討伐流亡匈奴單于於夫羅。董卓對種劭的勸阻置之不理,把軍隊開入洛陽郊外。


煙雨三國之四:董卓專權

董卓率軍抵達雒陽城外時,種劭出城勞軍時再次要求董卓撤軍,與董卓發生衝突。董卓這時還不敢公然反抗朝廷,也就率軍西撤至洛陽城二十里外的夕陽亭。此時的洛陽外有董卓大軍,內有宦官與外戚紛爭,讓人意外的是手握重兵的皇甫嵩等人竟然坐視董卓危害朝廷。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發生洛陽政變,張讓等宦官矯詔誅殺大將軍何進,何進的部下司隸校尉袁紹等人率軍攻入皇宮誅殺宦官,小皇帝劉辯與弟弟陳留王劉協蹤跡不見。董卓望見洛陽上空濃煙滾滾,得知朝廷發生重大變故,於是急忙下令進京。董卓在北邙山遇到驚魂未定的小皇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把他們迎回皇宮。

董卓發現小皇帝劉辯沒有陳留王劉協機靈,劉協從小又是漢靈帝的母親董太后撫養,自己又與董太后同族,就想改立劉協為皇帝。這也說明此時的董卓還想做箇中興名臣,否則一個“小糊塗蟲”做皇帝,豈不更便於權臣秉政?

董卓當時進京的部隊不足三千人,董卓一面急調後續部隊進京,一面把進京的部隊晚上秘密調出城外白天大張旗鼓開進洛陽,造成董卓大軍源源不斷開赴洛陽的架勢。

大將軍何進徵辟的騎都尉鮑信正好帶著招募的一千多人回到洛陽,他勸說袁紹趁著董卓剛到洛陽士卒疲憊偷襲董卓,但此時的袁紹已經被董卓虛張聲勢嚇破了膽不敢採納,鮑信也就帶兵返回老家兗州泰山郡。

董卓站穩了腳跟,立即收編大將軍何進、車騎將軍何苗的部隊,還誘使執金吾、幷州刺史丁原的主簿呂布殺死丁原,從而吞併了丁原的軍隊。這樣一來,整個洛陽的軍事力量基本都處於董卓的控制下。

歷史上呂布並非是丁原的義子,因此呂布殺死丁原並沒有心理障礙。董卓賞識呂布的驍勇,把呂布從丁原的主簿這種“不入流”的佐吏提拔為騎都尉,同他發誓結為父子。董卓不久提拔呂布為中郎將,封都亭侯,要知道此時的中郎將還很珍貴,董卓的嫡系牛輔、董越、段煨、胡軫、徐榮等人在董卓時期最高職務也只是中郎將。

太傅袁隗控制大朝廷罷免司空劉弘,派使者董卓為司空,但董卓並不滿足“位列三公”的地位,而是公然提出廢黜小皇帝劉辯,改立劉協為皇帝。袁紹以為董卓曾經被叔父袁隗徵辟為掾吏,屬於袁隗的“門生故吏”應該會尊重袁家,要求請示太傅袁隗。不料董卓兵權在握根本不把袁紹放在眼裡,袁紹只好逃出京城。董卓將廢立之事彙報給太傅袁隗,袁隗也不敢反對。滿朝文武竟然只有尚書盧植站出來抗辯,大漢王朝氣數已盡。

九月董卓脅迫何太后和朝臣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隨後董卓彈劾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責,將其罷免並遷入永安宮,不久將其毒殺。隨後董卓控制的朝廷遙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劉虞為大司馬,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賜斧鉞、虎賁,更封郿侯。董卓權傾天下,開始了為期兩年的秉政。

董卓掌權後,還是想做箇中興名臣。他不僅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上書漢獻帝為建寧元年(168年)九月政變時被政治定性(誣陷)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169年)在“第二次黨錮”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而且親近周毖、伍瓊、何顒、鄭泰等賢才,甚至徵辟荀爽、韓融、陳紀、蔡邕等名士入朝為官。董卓還選拔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孔融、應劭、張邈等名士擔任地方要職,甚至對袁紹、王匡、鮑信等忤逆自己的人授以太守職位以示安撫。

如果董卓這種安撫政策能夠繼續下去,董卓也是名垂千古的中興能臣。這時發生了一件大事,激起了董卓的“流氓性格”,這就是伍孚刺殺事件。

歷史上沒有“孟德獻刀”的曹操刺殺董卓事件,不要說曹操與董卓還沒有“友好”到可以肆意出入太尉府的地步,就是“獻刀”這種小把戲也騙不過身經百戰的董卓。此前就因為侍御史擾龍宗拜見董卓時忘了解除佩劍,被董卓以密謀行刺誅殺。


煙雨三國之四:董卓專權

伍孚是汝南吳房(今河南遂平)人,與袁紹家族屬於汝南老鄉。伍孚曾被大將軍何進闢為東曹屬,後擔任越騎校尉。在董卓擅自廢立皇帝滿朝文武沉默不敢動後,在朝服裡挾佩刀見董卓。董卓誤以為伍孚尊重自己與他親近,不料伍孚突然抽刀行刺。董卓早年在西北軍中就以驍勇力大聞名,伍孚一刺不中,也就很快被董卓下令誅殺。

這次刺殺事件表明,無論董卓對文官集團特別是文士集團如何以禮相待甚至完成“黨錮之禍”以來一系列平凡冤假錯案,都得不到文士集團的認可,他們依舊認為董卓是謀朝篡權的奸賊。無論是袁紹還是盧植甚至伍孚,都不接受董卓。他們可以對袁紹等人率軍攻入皇宮肆意殺戮宦官視而不見,但對董卓控制朝政絕不能接受。董卓遇到的難題後來曹操也遇到了,但曹操站在董卓的肩膀上知道如何化解,董卓卻不懂得如何籠絡士人。董卓終於被文士集團的這種不信任甚至鄙視激起了流氓習性,他就開始顯露出壓抑已久的暴虐面目。

十一月,董卓自稱相國,並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全無人臣之禮。

董卓還在京師縱兵剽掠財物、婦女、殘害百姓,京師人人自危。董卓擅行廢立和種種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憤恨,他所任命的關東州郡週末、刺史、太守也都反對他。各地討伐董卓的呼聲日益高漲。

東郡太守橋瑁假託朝廷三公的名義號召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袁紹在渤海起兵,曹操在陳留起兵,孫堅在長沙起步,孫堅還說要是當初張溫聽自己的話除掉董卓,哪有現在的浩劫?董卓也是命大,能夠躲過張溫、皇甫嵩、鮑信可以製造的滅頂之災,能否躲過這次關東州郡組織的聯合勤王行動?

一場大規模內戰終於拉開了序幕,它將決定漢王朝此後究竟能否存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