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发展潜力强大的中部中心城市武汉,会成为下一个一线城市吗?

周凯婷












卫亚平3


我是头条号贺千城财经的作者,我来回答。

没错,湖北省武汉和河南省郑州是中部的2座国家中心城市,而且都是新一线城市,相比郑州,武汉未来的发展潜力会更大一些,那么,武汉能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之外的第5个一线城市吗?

我认为现在武汉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的距离还有些大,接下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何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线城市

中国入围世界的一线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和台北等6座城市。从国际上看,它们都是有着庞大的城市经济体量、活跃的市场经济和人口密度,在国际城市中的经济竞争力、金融、体育文化上都有重要影响。

2018中国城市GDP前10

在大陆,北上广深的GDP和人口也是其他城市如天津、成都、武汉和杭州所不能企及的。

2018年度,上海GDP32679.8亿元继续排中国城市首位,北京30320亿元、深圳24691亿元和广州23000亿元分列第2到4位,同年武汉只有14847亿元排第9,成都15342亿元在武汉之前。


人口上,2018年北京和上海都在2000万以上,北京有常住人口2154万,上海接近2500万达到2423万常住人口,它们都排在全球城市人口的前10位。

深圳密集的行人

广州和深圳的人口数量都比北京上海要小,但也有1300万以上,广州在2018年达到1490万,深圳由于土地资源紧张,然人口密度大,常住人口达到1302万,高于武汉、杭州和南京等城市的常住人口。

武汉要跻身中国的一线城市,还需哪几方面要提升呢?

前面已经说过,城市的GDP体量和人口数量是2个关键的指标。在2017年以来,武汉已经和郑州同时成为国家的中心城市,这为武汉下一步晋级一线城市有了一个好的政治基础。

武汉

然而,摆在武汉前面的2大竞争对手是天津和成都。在2018年,武汉的经济总量、常住人口1112万和城市面积8494平方千米都不及天津和成都有优势。

城市GDP不够强大,也会造成武汉的财力不及北上广深和天津成都等城市,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钱,武汉还需要继续的努力。

总结我的分析

在未来,武汉已经提出要增加城市的常住人口至2000万人,也就是达到一个2000万的规模,如果到时武汉的GDP也能迈过20000亿元大关,在人口上将超过广州和深圳,离一线城市不会太远。

重要的是到2030年,天津和成都未来的人口目标也是2000万以上,到时天津、成都和武汉谁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我们拭目以待。


贺千城财经


武汉成为一线城市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渺茫的,起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起大早赶晚集,武汉的城市精神叫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敢为人先这四个字确实做到位了,比如8,90年代的汉正街,全国第一个请外国人当厂长,东湖高新区等等,但是后面一个追求卓越做的不怎么样,汉正街后来逐渐沉沦,在今年的高新区排名中东湖高新仅仅排名第五,第一高楼636被砍,早先规划的王家敦cbd进度不前,万达文娱项目在武汉开花不结果等等都是起大早赶晚集的具体体现!二是货到汉口死,武汉这块土壤不太适合企业发展,早前依托国家投资建设的武重,武锅,武车等大型国企在改革大潮中纷纷垮台,这两年武钢神龙这样的著名企业也被玩垮,在广州做的挺不错的斗鱼搬到武汉来居然做到被苹果商店下架,企业不兴,何以吸引人才,何以支撑城市发展?其实一线城市什么样子看看就知道,武汉目前离北上广深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软硬环境的缺失不是一朝之功,也不是纸上谈兵,还是要沉下心来多做内功,改善营商环境,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天壤彩虹糖


沉睡百年,武汉已经苏醒!

武汉,位居天下之中,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里,把武汉比喻成“东方芝加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开通,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一打通,武汉成了“九省通衢”,可是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时间里,沿海地区的崛起,让武汉的光芒有所消减,但是最近10年时间,中国经济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外贸立国到内需立国,武汉悄然崛起了!

武汉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五

由经济日报和华顿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武汉的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上广深,位居全国第五位!

武汉对比北上广深:从这份榜单可以看出,武汉的综合实力与一线城市最接近。并且在教育、科研与医疗分值上超过了广州和深圳,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中国第三位。

可以发现,武汉是一个没有短板的城市:

从城市内部交通来看,武汉的地铁通车里程超过了318公里,排名全国第五,全球前八名。

从外部交通来看,武汉天河机场将陆续开通直飞纽约多伦多墨尔本等新航线,打造成武汉中部国际航空枢纽,世界将聚焦武汉。

从医疗水平来看,武汉的人均床位数排名全国第一,超过了北京和上海,武汉的三甲医院总数仅次于京沪。位居全国第三位。

综上所述:

对标美国,拥有11座一线城市,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分级,比美国要复杂很多,国情不同,我国目前把城市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四线、五、六线。

还将成为分为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副地级城市、县级市、县城、城镇。

按照区域功能划分: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普通城市。

而武汉已经囊括了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新一线城市。可谓是除了北上广深,实力最强的城市了,而我国,未来不太肯能增加一线城市,但是会出现更多的国家中心城市。

而武汉的实力,已经不需要一线城市的名城来加冕了。武汉已经崛起,引领中国内需经济快速发展!


蒋昊说经济


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唐朝诗人李白曾经在此写下了“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中心城市,是第二个上海市,是共和国第五个年轻的直辖市,又是“九省通衢”的战略要地。其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市内遍布有名胜古迹,如闻名中外的黄鹤楼,木兰天池,东湖风景区等都是游客们不容易错过的景点。每年的春季是武汉樱花盛开的季节,武汉大学和磨山都是赏樱花的最好去处。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近年来湖北省发展最快的县级市之一,有著名的绝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其境内的杜鹃花相当美丽,用一句话说:就是“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著名的景点有龟峰山,杏花村,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柏子塔等。潢川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为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安徽省西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黄姓的发源地。著名的景点:有黄国故城,弋阳古镇,春申陵园,铁旗杆,三义观等。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具有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安徽省的三大铁路枢纽之一,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阜阳生态园,颖州西湖,颖上八里河,阜阳天桥,文峰塔等。徐州市,是江苏省的地级市,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枢纽的交汇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历史文化悠久,自古徐州多帝王,因此,有“帝王之乡”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硅矿最为突出,享有“世界硅都”的美誉。著名的景点有云龙湖,云龙山,徐州博物馆,又是历史的重要战略要地等。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日出东方而先照,于是得名“日照”,是黄海之滨新兴后座港口城市。是属于典型的暖温热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其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海,山,古,林兼备。著名的景点:月日照金沙滩,五莲山,九仙山,万平口海滨灯塔等。临沂市因临沂河而得名,古称“琅琊。曾经获得中国十佳生态家居典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世界滑水之城”等荣誉称号。历史文化悠久,有沂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马岛,天上王城,滨河城市景区,王羲之故居等风景名胜。武汉一青岛高铁的修建是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对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四省的经济,文化的联系同时也开发了沿海城市,沿线城市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更多的中外旅客的客流量的啊!中国铁路技术水平是在逐步的提升。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条我国正在修建的高铁一一武汉一青岛的高铁。武青高铁是武汉一麻城一潢川一阜阳一宿州一徐州一临沂一日照一青岛的高铁,线路全长8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18年年开始动工修建。


幸福兰104261291


中国现在的一线城市,仅仅是京沪武深四座,也就说说武汉早已经是全国一线城市!

如果今后还有再增加一线城市,那应该是成都!就是东西南北中各有一座一线城市,这是国家城市布局的一个完美的格局。

京沪武深四座一线城市,各自在自己的区域中扮演着龙头的带动作用,成为经济、产业、交通、商贸流通、科教等的中心。

对武汉而言,武汉作为一线城市的定位和作用尤其突出,特别是,武汉作为全国性的工业、商贸、科技、教育、交通的中心牢不可破!

武汉有着全国最大的工业体系,钢铁、汽车、光学、通信等产业规模全球最大,代表着中国制造2025的先锋作用。

武汉是全国南来北往承东接西的交通物流枢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中心。中国几乎超过一大半的人流物流必经武汉。

武汉还有着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教育体系,科研院所布局合理门类齐全,高校办学规模、学科设置、在校生都是全球前列!

所以,林林总总,无不代表武汉作为一线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输出武汉的力量和影响力!武汉当然是理所当然的国家一线中心城市!


武大东湖


武汉是所有非一线城市当中最没有短板的城市,但均衡归均衡,毕竟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都距离一线有明显差距。

一线城市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所有经济相关的数据全都排在全国最前列,尤其GDP总量长期稳坐四强,地位无可动摇。武汉虽然人均GDP不亚于京沪,但人均薪资可是相差甚远。经济总量就差更多了。单从这一点来说,武汉前边还排着一个数据更接近一线的天津,身后还有一个发展更快的杭州,所以即使武汉未来有望入围一线,也不太可能是下一个。

另外在收入方面,大家都知道一线城市的收入水平一直以来都是名列前茅的,而武汉目前的收入水平显然还存在鸿沟级的差距。一些经济数据可以对比南京,毕竟武汉和南京的综合实力旗鼓相当,但是南京的人均经济数据显然更胜一筹。所以这也是武汉成为一线的竞争对手。

从未来可塑性指数来看,武汉也是排在南京和杭州两市之后的。毕竟前者地理位置占优,榜首成都则是城市首位度极高。所以武汉目前除了综合实力最均衡以外,相比于其几个经济规模相当的城市还真没有明显优势。何况前边还有一样发展很均衡的天津。

如果要排一个顺序,我觉得下一个一线会是天津,然后杭州、南京、武汉。


城市发展报告


武汉一直是我国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但改革开放初期看,国家实施沿海地区开放战略后,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倾斜,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不仅使原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中心城市建设得更加强大外,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城市,如深圳市、苏州市、杭州市、青岛市、大连市等新一线城市。同时,也带来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虽然国家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战略,但始终提出在沿海优先发展的同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武汉市是全国最后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支持的特大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比沿海地区晚开放二十年。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为促进区域协调区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勾勒蓝图,指明了方向,它将有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融合发展。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与共同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引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以武汉等城市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等地域城市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武汉再一次被国家赋予重任,武汉也有条件和能力发挥其作用:

一是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北方京冿冀经济区、南方珠港澳区,东部长三角经济区和西部成渝经济区等四大区域之间划一个十字,其交叉点在武汉。武汉是承东启西,南北交流的战略支点,发展武汉有利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

二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水陆空交通输纽。在铁路方面:铁路是国家四大枢纽城市之一,客运流量国内最大,货运方面武汉铁路编组站是我国两大编组站之一,每天在此编组货物达2万箱以上,它是内陆最繁忙编组站之一;还有吴家山集装箱编组站是中国通往欧亚大陆最繁忙车站之一。在水运方面:长江和汉水在此交汇;近期国家发布长江流域和江江流域规划,武汉都是发展重点,武汉长江阳逻港已成为华中航运中心,铁水联运节点城市,一头通过长江联接海上丝绸之路;一头通过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联接陆上丝绸之路联接中政班列到达亚、欧各国;在航空方面,根据湖北省政府规划,2021年航空客流量达3500万人次,是华中最大机场,国际航班可直达世界五大洲;在公路上,多条国道在此交汇,为全国各地为南来北往、东进西出汽车提供优质服务;武汉将在不久将会成为,“人便于行达天下,货畅其流天地宽”最佳城市。

三是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老工业基地、科研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武汉虽然比沿海地区晚开放近二十年,但武汉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品质没有变。武汉在光电技术、造船技术、生物医药、高铁技术、桥梁工程、大型建筑、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钢铁材料、烟草食品、商贸物流等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

四是有科教资源丰富。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甚至在全国也属于科教资源极为丰富的城市,科教雄厚意味着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对企业有很强吸引力,对新产业有很强推动力。近几年来,武汉高新科技企业发展比较快,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若中央政府能尽快批准武汉长江新城新区,实行深圳和浦东对外开放政策;在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设立和引进上给予支持;批准长江科学城建设。

我们相信武汉市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和支持下,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一定能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重返国家一线城市只是时间问题。


前广发银行职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几线城市并没有官方的版本,一般是某些机构或者媒体炒作出来的,久而久之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叫法,目前全国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上广深,当然了,它们能够评为一线城市,确实也是实力担当。

个人认为一线城市不会一成不变,当初“一线城市”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只有北上广这么一个叫法,后来因为深圳发展迅猛,强势崛起,才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目前社会上对城市划线的常见标准主要有城市发展水平、生活水平、收入、房价、人口吸引力、知名度等,只有武汉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是可以成为一线城市的。



我国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三大核心城市之一,近年来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势头强劲。武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九省通衢”的称号,经济发达,汽车、钢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武汉也是我国的科教大城市,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数仅次于北京居中国第二, 拥有2所985、7所211大学,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超过百万,人才优势明显,因此发展成为下一座一线城市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全国也不只有武汉拥有成为一线城市的潜力,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杭州、南京等实力都很强,是下一个一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锦绣中源


沉睡百年,武汉已经苏醒!

武汉,位居天下之中,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里,把武汉比喻成“东方芝加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开通,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一打通,武汉成了“九省通衢”,可是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时间里,沿海地区的崛起,让武汉的光芒有所消减,但是最近10年时间,中国经济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外贸立国到内需立国,武汉悄然崛起了!

武汉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五

由经济日报和华顿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武汉的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上广深,位居全国第五位!

去客户端查看精彩内容

打开

预测:发展潜力强大的中部之星武汉,会成为下一个一线城市吗?

subtitle

华山派新掌门

03-12 12:47

跟贴 2 条

沉睡百年,武汉已经苏醒!

武汉,位居天下之中,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里,把武汉比喻成“东方芝加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开通,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一打通,武汉成了“九省通衢”,可是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时间里,沿海地区的崛起,让武汉的光芒有所消减,但是最近10年时间,中国经济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外贸立国到内需立国,武汉悄然崛起了!

武汉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五

由经济日报和华顿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武汉的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上广深,位居全国第五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武汉对比北上广深:从这份榜单可以看出,武汉的综合实力与一线城市最接近。并且在教育、科研与医疗分值上超过了广州和深圳,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中国第三位。

可以发现,武汉是一个没有短板的城市:

从城市内部交通来看,武汉的地铁通车里程超过了318公里,排名全国第五,全球前八名。

从外部交通来看,武汉天河机场将陆续开通直飞纽约多伦多墨尔本等新航线,打造成武汉中部国际航空枢纽,世界将聚焦武汉。

从医疗水平来看,武汉的人均床位数排名全国第一,超过了北京和上海,武汉的三甲医院总数仅次于京沪。位居全国第三位。综上所述:

对标美国,拥有11座一线城市,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分级,比美国要复杂很多,国情不同,我国目前把城市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四线、五、六线。

还将成为分为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副地级城市、县级市、县城、城镇。

按照区域功能划分: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普通城市。

而武汉已经囊括了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新一线城市。可谓是除了北上广深,实力最强的城市了,而我国,未来不太肯能增加一线城市,但是会出现更多的国家中心城市。

而武汉的实力,已经不需要一线城市的名城来加冕了。武汉已经崛起,引领中国内需经济快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