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對孩子大呼小叫的,事後又很後悔怎麼辦啊?

希瑤嘛嘛


有了小孩子,自己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總有發火忍不住的時候,我身邊朋友都說,自己當了孩子媽,才知道做父母的不容易,所以作為新一代的領頭人,我們更需要有一份責任心和責任心,改善自身的同時,也在引導小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是說要有很多耐心,而是用正確的方式去與小孩子溝通和互動,況且現在的小孩子機靈懂事的很容易理解大人的話,大呼小叫不可取,應杜絕。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與溫暖相遇的日子


謝謝提問。我有一條經驗可以與你分享,希望父母們共同成長吧。

不知道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我的孩子是一個5歲的小姑娘。我暫且就按照女孩子來說。

首先,不得不承認,對孩子大呼小叫其實是自己太恐懼,太焦慮了表現。我的孩子很慢,做事情喜歡磨磨唧唧,尤其是準備上學,我作為家長就怕她遲到,怕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怕她養成這種習慣以後難成大事等等。結果就氣不打一處來,忍著忍著就發火了,接著就大呼小叫。長此以往什麼都沒改變,自己每天生氣,孩子每天捱罵。我就想了想,那就算了,索性我也不管了,果然第二天她遲到了,差點誤了早飯。以後,我只是象徵性地告訴她幾點了,再不出發就晚了,然後自己以身作則迅速一些,也不硬催,她反而沒有比平時慢,甚至還會早些。

我的經驗就是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很多時候都是作為家長負擔太重,想的太多,或者根本就是自己沉不住氣,脾氣不好,才會在孩子那裡激動。

其次,把孩子當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理所應當地認為他是你的所有物。你生他養他就有理,就可以趾高氣昂地去訓斥他。我們對孩子不要太自我。把他當成是一個完整的人,相信他可以聽懂你的話,明白你的好意,前提是父母有話好好說。

最後,也是最管用的一個心理暗示。我的孩子是女孩子,我就這麼想,如果我天天以愛之名去訓斥她,甚至情緒激動地動手打她,從小她就習慣這種模式,認為這就是愛。那麼在她長大後,和戀人或者愛人的相處模式會無形中受到影響,習慣性包容那些並不屬於愛範圍內的過分行為,那就太可怕了。我不想在最初帶給她傷害的就是我,然後留下一生的不良影響。

即便是男孩子也是如此,父母習慣用大吼大叫來解決問題,孩子就會耳濡目染,要麼習慣性忍受,要麼習慣性暴躁。何況,生而為人,無論年齡大小,都得得到尊重,他才會去尊重別人,否則,傷害別人或者被別人傷害都是可悲的。




家有女寶初長成


還是比較能理解你現在的狀態的。


一個朋友,孩子出生後夫妻感情就不和,一度鬧離婚,但是一直又僵持著,不離不合。然而,孩子確是完全由朋友一個人帶,老公根本不管,幾個月不見回家一次,甚至連孩子的日常費用老公都沒有出過。這種狀態可以說是:不是單親媽媽勝似單親媽媽。



而這種狀態一直到孩子兩歲。兩人感情稍微好些了,老公才算是經常回家看看孩子。


在我看來,這丈夫就是不負責,不願在孩子小的時候帶孩子。


孩子從小很好動, 朋友一個人根本照顧不過來。朋友自己在家還要工作,有時候忙不過來就把孩子放在一邊,讓孩子自己玩玩具。孩子嘛,都知道,所到之處無不亂七八糟,朋友想生氣但是又很無奈,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吼也沒用,孩子只會哭,反而更心煩。我想不少母親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因為這種成長環境,孩子從小就很沒有安全感,睡覺的時候必須由人抱著睡,但是睡著了就很難放到床上,一放到床上馬上就醒。好幾次都看到朋友單手抱著孩子,給孩子衝奶粉,做飯。想想真是挺難的。


孩子有時候玩,也喜歡跑去廚房,鑽櫃子,有時候還爬上櫃子去拿灶臺上的東西,上面有很多刀具、各種調料瓶,好幾次把調料瓶打翻到地上,碗也摔壞過。沒辦法,只能每次做完飯都把廚房鎖了。


孩子也是經常被吼,一被吼就哭。有一次朋友實在心煩了,就把孩子放在沙發長,不理她了。孩子性格也是強,硬是一直哭個不停,持續了十幾二十分鐘,嗓子都哭啞了,還不停的咳嗽,乾嘔,但是就是不停的哭。後來,朋友實在忍不住了才去把孩子抱起來,哄好。


聽到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有這樣說過“我也不想打罵孩子,但是有時氣得實在忍不住,就出手了,事後總是很後悔。但是,下次照樣還會打罵孩子。”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吧?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內容是一位父親為了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不打孩子,將自己的手綁了起來。


我想這位家長也是無奈之舉。


有句話說得好:發脾氣是本能,能控制情緒才是本事。


所以希望下次在孩子犯錯時能更好地控制一下情緒吧。


老是對孩子大呼小叫的,事後又很後悔怎麼辦啊?


孩子出生就走自己帶,現在十五個月了,很淘氣,老公上班,早出晚歸,我既要做飯,還得做家務,有時候累的自己很煩躁特別是做飯的時候,小孩子總是跟在身後搗亂,廚房又特別危險,我總是忍不住大吼孩子,自己也氣的夠嗆,有沒有人能理解那種崩潰的心態,該怎麼調整?


從問題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這位媽媽很焦慮,老公應該也是很少管孩子。這可以說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



面對這位家長的情況,有以下幾點建議:


1.和老公多溝通,除了消除當前的消極情緒外,就是要找到一個能夠長期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方案,比如請保姆做家務,自己專心帶孩子,減輕家務負擔等;


2.除了找到和老公溝通的心理壓力釋放方式外,找到多個釋放心理壓力的方法,學會自我管理情緒。比如,多出去走走、散心、看書看劇等;


3.多多瞭解孩子,學習相關育兒知識,在面臨孩子的問題時,才能夠化解;


4.多多建立一些社交,平時可以多多交流交流;



關注我,每天改變一點點,父母改變1%,孩子改變100%!
世上沒有教育父母的學校,只有父母自己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家庭幸福美滿!

高分家長幫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以前的我,我是一個傳統的人,總是把工作放到第一位,上班不想遲到早退,工作又比較忙,又不想看領導的白眼聽領導的難聽話,孩子小的我總是因為小孩磨蹭著急上火,總對孩子沒有耐心,遇事總對孩子大呼小叫,結果搞得孩子和自己不愉快,經常發脾氣把自己的脾氣搞得越來越壞,心情不好很難和孩子好好溝通,也難得表揚孩子,總是數落孩子,和孩子的關係搞得也越來越差,自己當時也認識不到這樣做的後果很糟糕,會把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搞壞。現在想想自己非常後悔和自責,所以,奉勸家長們不要對自己的孩子大呼小叫了,耐心呵護他們成長,給他們養成好的性格,自己多克服一下困難,剋制一下自己的急躁,一定一定十萬分耐心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好好的成長比什麼都重要,別在自己年長後後悔當年的咆哮!因為留給孩子的大呼小叫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生活,造成的結果很難扭轉!希望您能借鑑!


水木羽青


看到你的問題,就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已,我沒有婆婆,老公一直在外面工作,兩個孩子都是自已帶大的,沒有人幫過我一下,雖然現在孩子們都大了,一個十四了,一個四歲,但是帶孩子的這十幾年裡,我做的難只有我自已知道,別人只會說在家只帶個孩子又不工作多美,是啊我祝她也過上這美日子。所以你的心態我也曾體驗了無數次。



十五個月的孩子正是淘氣的時候,也正是離不開媽媽的時候,看不到你她會沒有安全感,對於什麼是危險的東西,她跟本也不懂,所以對她要多一些耐心。我的孩子七個月的時候因為嚴重的肺炎住進了ICU,一歲多的時候又被開水燙到腿,兩歲的時候瞌破眼皮,中間無數次的瞌瞌碰碰,頭上的疤痕都有好幾個,每次看到他又受傷了,我就會情緒漰潰,緊張的嘲他大罵,我怕他記不住,犯下更大的錯,如果不是他調皮,怎麼會屢屢受傷,我罵他更是怕失去他,因為我不可能二十四小時盯著他,我沒有更好的方法來教育他,也沒有更好的方法釋放自已漰潰的情緒。



兩個孩子從小也是活潑開郞,現在變得內向拘束,沒有主見,沒有自信,變得赿來赿像媽媽的樣子,我很後悔我以前的壞脾氣,這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太大了,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改變孩子。我也希望正在對孩子發火的媽媽為了孩子無論如何要控制自已不要再吼孩子了。


小故事大全100


你說的問題我特別感同身受。我以前自認為自己做自控能力很好,但是自從生娃以後,特別是娃過了2週歲以後覺得自己的心態漰了。某天我也無意瀏覽單一本書,我忘記叫啥了。從那以後我開始反思。然後發現對孩子大呼小叫後造成嚴重的親子隔閡,他好多事情不願意說。也慢慢變得話少了。那時候有空去樓下帶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我發現孩子失去自信,悲觀厭世。覺得什麼都不好玩,覺得幹什麼都會說一去,好無聊啊。變得好像孤獨了。最重要的是他怕責備開始說謊了,這時我覺得問題嚴重了。後來我自己查閱了很多各方面的資料, 認識到“大吼大叫”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所以我開始自我反思。有的媽媽可能會問了:“不吼不叫,如何教育調皮搗蛋的孩子呢?”其實我想說的是,不吼不叫,照樣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因為當-位媽媽情緒穩定時,她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所表現出來的每- -個動作和眼神,都是理智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都能夠經得起孩子的檢驗,孩子自然會信服。所需要的僅僅是耐心和堅持而已。下面給大家給大家提供幾個我常用的小技巧,僅供大家參考。如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對孩子“大吼大叫”。首先全面瞭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沒有全面瞭解事情的經過而誤解孩子,然後就根據表象就認定孩子又做錯事了,情緒控制力不高的父母就開始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罵”了。多一份瞭解,就少一份誤解。粑粑麻麻一定要抽時間與孩子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的表現有- -個全面的把握。這樣就不會因為信息掌握不全而誤解孩子了。其次冷靜、冷靜、冷靜,重要的技巧說三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屢教不改的時候,也要保持冷靜,控制自己的情緒。嘗試去和孩子交流,耐心的詢問孩子如此的行為的真正原因,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如果實在無法冷靜下來該怎麼辦?盛怒時不管教孩子,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媽媽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管教孩子,所以這個時候要暫時不要去管教了,可以讓爸爸或者其他人接手管教。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來跟孩子溝通最後我覺得也是最重要的是調整對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達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所以當孩子達不到期望的時候,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大吼大叫”僅僅是一種情緒發洩,對改變孩子現狀無濟於事。

與其如此徒勞無效,不如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希望能夠幫到你。[呲牙]


無名小卒吖


這個問題很明瞭,包含三方面內容:老是對孩子大喊大叫;事後很後悔;該怎麼辦?

老對孩子大叫大喊是當今父母的通病,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人們普遍焦慮浮躁,於是望子成龍,盼女為鳳的心切迫使年輕的父母更加關心孩子的教育和未來。這大呼小叫,近乎瘋狂的情緒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產生的恨鐵不成鋼的憤怒釋放洪波。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當前社會教育的殘酷和考試製度弊端。學校填鴨式教育,家庭瘋狂陪讀,孩子只能是學習的機器,成為老師和家長洩憤的對象。這位家長能認識到自己的大呼小叫已經是很理智的人了,許多家長還把這種叫喊當作對孩子的好,其實這種行為已經嚴重地傷害了孩子自尊心。

自己很後悔,說明已經認識到大呼小叫是不對的。這種行為確實不對,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自己的言傳身教無不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你的肆無忌憚的呼叫,會讓孩子自卑,心裡老是想著他們很笨,時間長了會促使孩子放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自覺地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一但有這種念頭產生,孩子很可能就變成學校裡的問題學生。問題學生的後面肯定是問題家長在作怪,這個怪就是長期地打壓孩子的大喊大叫。

要如何才能不大喊大叫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回過頭想想自己是怎麼樣長大的。然後把自己與孩子的同齡時段的情況作個比較,看一看是當時的自己聰明還是現在的孩子更聰明。經過比較我們會大吃一驚,小時侯的我們原來真是笨到家了,現在的孩子大可以作我們自己的老師了。經過細緻的比較,我們會不自覺地對孩子的能力產生敬佩之情,這樣,讚美聲便從嘴裡自動蹦躂了出來。讚美使孩子很快樂,很知足,他們潛藏的智慧會大放異彩。在快樂的過程中快速地作完作業,這時的家長肯定很輕鬆,很自豪!所以,多表揚孩子,讓孩子的進步封住你的高聲大嗓,把你的大喊大叫變成讚美詩流進孩子的耳朵。相信充滿矛盾的家教會變成充滿母慈子孝的聚會場面的!


坐雲端靜看百態人生


朋友,既然你能到頭條提問,表明你很真誠!我要說句“忠言”,但有可能逆耳,你能接受嗎?

你是一位坦誠爽朗的人,並且不計較個人得失!但同時,你自由散漫慣了,“老天爺老大你老二”,凡事張口就來,然後就後悔,但是不汲取教訓,遇事仍“點火就著”,就是不改!

其實,你就是“以我為中心”習慣了,不好改。但是,要想家庭和諧,你的性格方面的毛病必須改掉。因為,這樣性格的人,不僅對孩子大呼小叫,時間長了,對誰都如此。


曉軍趙


首先是改變自己,尊重孩子。

作為家長都有許許多多的生活壓力,壓力之下我們又有許多的希望。我們希望他這樣又希望他那樣,當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就自覺不自覺的大呼小叫。其實孩子呢從哇哇墜地開始,也有他的想法,他的大腦也在運行,既然運行就會有所行為,他的行為家長只可以引導和適從,粗放的遏制方法常常是無濟於事。

家長的大呼小叫也容易使的孩子效仿。我的西鄰,父親張嘴就罵人不罵人不說話,他的孩子呢也學的這個樣子。孩子不敢罵外人啊,只是在家罵他爸爸。他爸爸一句:你這個小色子,他那裡馬上回一句:你這個老色子。他爸一瞪眼,你怎麼罵人啊,他馬上說,你怎麼罵人啊。他爸說,你個小色子淨花老子的錢,他立即說:你個老色子怎麼淨花俺爺爺的錢來著。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大呼小叫肯定傳播給孩子。

孩子有不順應你要求的,你先不必計較當沒看到,過後等適當的時機再行教育或者根本就不去理他,用你的日後行為去感染即可。不要總說我如何如何想的,我當時像他這樣大時如何如何做事的,要想現在是什麼年代了,現在我們國家有航母了有北斗導航了……孩子們頭腦先進了我們得跟她們學習尊敬她們,如此而已的別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在孩子身上,接踵而至的就是你再也不大聲小呼地斥責他們了,也不會有因為斥責孩子所引發的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心裡藏樂


是很累很煩,但是你都意識到這個不對了,那就是需要改變的事情了,不然孩子以後也會學你的脾氣一樣暴躁的

首先第一條,改變自己心態,準備好,每次一發脾氣就有意識的告訴自己這樣不對

2、 調整自己身體狀態,該睡覺的時候睡覺,孩子睡覺你就閉目休息,放下手機,不管其他,可以買個蒸汽眼罩之類的。喝茶喝咖啡喝飲料,吃水果甜點之類的,反正每天調整你的身體跟心情。

3給自己加愛好,運動~我選擇了跳舞毯,每天跟著跳,孩子也可以一起玩。運動產生多巴胺,出汗後心情都會很好,身體好了,心情就好

4總結下孩子最讓你發脾氣的幾個問題,想辦法解決。比如說做飯的時候,我都是讓孩子自己看電視,廚房隨時能看到孩子,孩子能隨時看到媽媽。再大一點就可以帶孩子一起做些簡單的飯,比如做麵食,就給孩子一塊麵,拿個小擀麵杖自己擀……

5發脾氣的時候,默唸:這是我親生的,隨我,隨我……他爸是我自己選的,我眼瞎,眼瞎……

6找人交流,與人溝通是最好的辦法,有個閨蜜最好,互相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