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帶頭當“哨兵”,守好821個公交“崗”

公交站點是疫情防控一線陣地。連日來,天河區黨員突擊隊、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和志願者等多方力量迅速行動,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積極開展聯防聯控,截至2月4日,累計出動12060多人次,全力守護821個公交站點,開展體溫監測、健康詢問、防疫宣傳和就醫引導等各項工作,守好交通線。

党员带头当“哨兵”,守好821个公交“岗”

守好交通“門戶”,築起安全堡壘

“請排好隊,一個一個進行體溫監測。”佩戴黨徽的工作人員在不停的維持著站場秩序。“雖然有點耽誤時間,但這個檢查是應該的,都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一名乘客在配合身披緞帶的黨員志願者做體溫監測後說到。天河東站是市、區的交通“門戶”,在廣州火車東站、地鐵廣州東站、東站公交總站、東站長途汽車客運站疫情防控一線陣地,每天都能看到佩戴黨徽的工作人員、身披不同顏色緞帶的志願者在體溫監測處、醫療救助點、疑似病例隔離區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在答覆旅客諮詢、有的在體溫篩查、有的在巡查商場店鋪。

東站地區管委辦黨組充分揮發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運用黨建聯席聯動機制,加強統籌協調,把廣州火車東站、東站邊檢、東站長途汽車客運站、出租車站場等重要站場納入到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形成東站地區所有站場統一指揮、統一防控。同時,還建立了以黨建為龍頭,支部為堡壘,黨小組為基礎,黨員全上陣的反應機制,充分發揮32名黨員突擊隊隊員、2270多名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作用,科學調度醫護、防疫消殺等各方力量,實現“五站一檢一關”體溫監測、站場消殺、宣傳檢查、貼心服務等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全覆蓋,至今共累計排查旅客約109.5萬人次。隨著春節結束,東站的黨員、志願者們正全力做好應對“返工潮”客流高峰準備。

党员带头当“哨兵”,守好821个公交“岗”

穿馬甲、披緞帶,當好“哨兵”

“從早上到晚上,一天加起來一般站八個小時,雖然辛苦點,但能為疫情防控做一點小事,我心裡就感到滿足。”科韻路公交站的志願者魯春華說。

“我們沒有這麼多顧慮,黨員就是要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做足防護措施,我並不害怕。”穗園小區社區在職黨員朱肖梅收到社區招募志願者的倡議後,與同為黨員的丈夫雙雙報名,在社區門口的公交站臺“站崗”。

疫情發生以來,一群身穿各色馬甲、肩披各款緞帶的志願者隨處可見,他們冒著寒風細雨,在天河區各個大大小小公交站點“站崗放哨”。

五山街出動810人次參加公交站點值守、巡察;獵德街獵德村抽調30名民兵加入防疫情公交站點值守、巡察。這些當“哨兵”的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和志願者,主要工作是勸導候車乘客佩戴口罩,協助對被勸阻乘車的體溫異常乘客進行身份登記,初步瞭解和詢問情況,並視情況聯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做好就醫指引。“哨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公交三方聯動,確保了發熱乘客能夠早發現、早處置,實現既不漏查發熱人員,又減少對公交正常營運的影響。

党员带头当“哨兵”,守好821个公交“岗”

人手不足,黨員突擊隊、志願者來幫忙

“看到廣州疫情形勢也不樂觀,我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要和兄弟們一起為疫情防控工作做點事,守護好這個我們工作和生活了八年的地方。”廣州共衛蟲害防治有限公司負責人彭勝得知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時,大年初二,就匆匆辭別家人,發動同事一起從湖南婁底坐高鐵趕回廣州,主動聯繫長興街道辦事處,加入志願者隊伍,他每天2次出動公司消毒車,免費對轄內各公交車站點開展消毒,還免費向社區群眾派發口罩1000多個。

對於黨員和志願者的溫暖行動,天河區直機關工委書記趙用能很感慨:“那天,我中午經過一個公交站,看到一名黨員志願者站著吃盒飯,特別感動。”當得知獵德街公交站點“站崗放哨”缺人時,他及時帶領區直機關黨員突擊一隊增援,駐守獵德街冼村路南公交車站,頂著寒風冷雨,協助做好乘客體溫檢測,派發防控宣傳資料等工作,當好引導員、宣傳員。另外,石牌街305名黨員也及時支援公交站點值守工作。

雖然從2月4日起,公交站點駐點值守模式改為流動巡察模式,但“哨兵”們並沒有下崗,他們仍在流動巡察中默默守護著我們的交通線。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秦松 通訊員 田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秦松 通訊員 田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