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外捧上天的“避孕方法”,很多妈妈从不敢用?和传统思维有关

每次说到“吃药避孕”,很多女网友就开始“沸腾”,大骂男人不负责任

,只顾自己享受,不问女人死活。

在她们的思维观念里,“吃药避孕”是对女人的莫大歧视,完全无法接受。

然而,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西方很多国家将“吃药避孕”当作常规避孕方式,不管是医生还是民众都觉得这很正常。

被老外捧上天的“避孕方法”,很多妈妈从不敢用?和传统思维有关

被老外捧上天的“避孕方法”,很多妈妈从不敢用?和传统思维有关

前几天陪弟妹去医院上环,手术之后,看到她难受的样子,我就问了一句:“你吃药不就好了,干嘛非要上环?”

她用一副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回答道:“吃药对身体伤害太大了,可不能多吃,难道你不知道?”

听到这话,我选择了闭嘴,没有再去跟她解释,因为我知道,她跟我以前一个样。

在没有跟生活在美国的嫂子聊天之前,我也认为吃药对女性伤害很大,结果她跟我说,“吃药避孕”在西方很受欢迎。

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这么做,这个习惯已经几十年了,也没听说有什么后果。

为这个事情,我还专门请教了好几位在国外留学过的人,发现大家都这么说,而且越是发达国家,选择这种避孕方式的人群就越多,

与我们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被老外捧上天的“避孕方法”,很多妈妈从不敢用?和传统思维有关

谈药色变?为啥国内女性对这种避孕方式唯恐不及?原因值得深思

变成现在的局面,并不是因为我国女性矫情,它与人们的认知与教育存在某种联系。

1:是药三分毒影响

我国自古都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就算是副作用比较小的中药,都主张不能多吃,更别说是药效很强的西药了。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更加倾向于“戴套”,毕竟那属于体外避孕,而且使用方是男性,代价小、成功率高。

再加上网上流传的说法:吃药避孕会导致不孕不育,还会诱发一系列后遗症。让不少女性“闻药色变”,别说是尝试了,要是哪个男人敢提出来,立马被贬为“渣男”,遭众人唾弃。

被老外捧上天的“避孕方法”,很多妈妈从不敢用?和传统思维有关

2、对避孕流程认知不够

绝大多数人(包括年轻一辈),只知道避孕药可以避孕,却不知道它中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起效过程。

假设女性子宫是皇宫,那么卵子就是住在里面的格格,每个月的排卵期,是格格们出嫁的日子。

格格的身边肯定少不了太监与宫女,相当于“雌激素”与“孕激素”,全程守护格格的安全。它们会在格格出宫之前就赶往男方家中,提醒对方做好迎接准备。

短期避孕药的成分正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与“孕激素”,它们会替代原有的激素,给女性身体发出虚假信号:已经有卵子了,从而抑制卵子产生。没有了卵子,肯定无法形成精卵结合。

被老外捧上天的“避孕方法”,很多妈妈从不敢用?和传统思维有关

短效避孕药,这些年在国内遭受了哪些“质疑”

质疑一:吃短期避孕药会导致不孕不育吗?

危害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专家表示,短期避孕药确实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好比国际公认的避孕套,它也有一定几率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细菌附着套套上),二者之间的概率差不多。

正常情况下,服用短期避孕药之后,当事人并不会有太大反应,但也有少部分会出现体温升高、阴道出血、头晕、乏力等症状,不用担心,1-2天后自然消失。

质疑二:短期避孕药与紧急避孕药是一个东西吗?

调查发现,只有大概20%的人知道避孕药还分很多种,人们只知道紧急避孕药,好一点的知道长期避孕药,至于短期避雨药与紧急避孕药的区别,鲜为人知。

简单来说,紧急避孕药是事后吃,属于“补救措施”;短期避孕药是在事前吃的,平日里可以一直吃,属于“预防措施”。

前者会扰乱女性周期,危害极大,后者与之相比,要安全无数倍,据临床试验认证,连续吃1-2个月都不会出现问题。

被老外捧上天的“避孕方法”,很多妈妈从不敢用?和传统思维有关

不仅如此,有专家表示,服食短期(长期)避孕药,还能帮助调整女性月经周期,预防妇科不适 ,协调内分泌,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大家千万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到它。

宝妈们,你们用哪种方式避孕呢?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吧,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