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国产自动挡车型都不喜欢用CVT变速箱?

张扬俊轩


CVT变速箱为什么不受国产车青睐?

解答这一问题需要综合所有知名车系分析

  • 德系

  • 法系

  • 意大利品牌

  • 美系

  • 日系

  • 自主品牌

上述六大车系中有哪些车系偏好使用CVT变速箱呢?答案毫无疑问只有日系车,但是CVT变速箱并不是某一日系车企发明,而是源自欧洲大陆的荷兰。那么为什么由荷兰人范多明斯发明的CVT变速箱,在汽车工业发达的欧洲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被日系车企接纳了呢?

答案一句话即可总结:CVT品质太差,日系汽车与CVT品质对等。

CVT变速箱的结构特点颠覆了传统的AT变速箱,众所周知AT变速箱使用液力变矩器传动,利用行星齿轮组实现换挡;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传动效率合格,两大核心部件的耐久性相当的高,但也有制造成本高且技术复杂的问题。于是发明一种制造成本足够低的变速箱成为了很多工程师的任务,于是CVT变速箱诞生了;这种变速箱依然使用液力变矩器传动,不过换挡结构换成了两组夹角可变的液压锥形轮,由锥轮夹住一条皮带,利用锥轮夹角的变化实现传动比的变化。这种结构同样可以实现正常调扭,且制造成本会低太多,圆形原理参考下图。

为什么CVT变速箱实现了低成本,但欧系车并不接纳呢?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利用带轮皮带传动有很大的动力损耗,因为这是一种利用摩擦力的传动,扭矩在传动过程中会可以掉一定的摩擦力之后才能转化为动能;这种动力损耗则等于费油,且损耗越大油耗越高。汽车领域CVT汽车节油的谎言已经重复成“真理”,不过在摩托车领域倒是会真实一些,踏板车是公认油耗非常高的车型,小于等于150的摩托车百公里油耗也能达到3升左右,这已经和一些250的挡车相当了,造成高油耗的正是踏板车普遍使用的CVT变速箱,且均为皮带轮。

第二点不被接受的原因是因为CVT无法承受大扭矩。正如上文所述CVT是用利用摩擦力传动,而带轮皮带的摩擦力必然不会很大,但是发动机的扭矩则可以非常大;扭矩轻松超过摩擦力也则会出现打滑,此时不仅是动力损耗油耗高的问题,而是过于大的扭矩输出会崩断传统皮带;参考踏板车的传动皮带频频断裂多为动力匹配不合理,或者是皮带自然老化变脆后导致的断裂。但如果把皮带换成钢带是不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呢?

汽车使用的CVT变速箱已经都在用钢带,然而可承受的扭矩依然很小。因为带轮与钢带之间的摩擦传动不仅是打滑,一旦打滑后会有夸张的磨损;传动皮带的硬度低磨不坏带轮,但是金属的钢带或钢链与金属锥形轮之间就像“刀和磨刀石”。所以金属钢带传动的CVT依然只能匹配小扭矩的小排量发动机,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必然会产生磨损,严重磨损打滑丢转则等于总成报废。也就是说CVT变速箱从装车后就开始“换件倒计时”了,长时间能用20万公里左右,大部分到十几万公里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这就是CVT变速箱的结构特点,简而言之是耐用性极差、适用范围极小,只能装备在一些动力羸弱的代步车上。而欧系车普遍是追求驾驶乐趣的性能车,即使是普通的代步车也不会弱;那么承受不了大扭矩的CVT则必然不会被认可,而且在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文化成熟的地区,想来也没有那么人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在使用十几万公里后去高成本更换一台变速箱。

所以CVT变速箱只有辗转到了日系车企才获得认可,比如0.66升排量的Kcar倒是能适用这种低端变速箱,因为车辆的性能与品质与CVT一样差。后期随着CVT技术的稍微进步,这些变速箱在不考虑耐用性的前提下也装备在了1.5~2.5L的发动机上,然而这些机器最大扭矩也不过200多一些,耐用程度也没有提升。

目前能承受最大输入扭矩的CVT变速箱只是400多扭矩,而AT和DCT变速箱则可以承受最大输入扭矩1000+,且在超大扭矩的工况中仍有比CVT高N倍的使用周期。且内燃机技术的升级速度非常之快,优秀的2.0T发动机总能达到350~400N·m之间,这些机器不再适合CVT变速箱了。所以主流的品质车辆如美系、中系、德系汽车,这些具备高水平性能价格比的车会比较排斥CVT变速箱(白话一些的描述则为不屑),当然有些低价的入门级车也会使用,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说明:CVT变速箱所谓的平顺仅限于升档过程,因缺少单向离合会造成带档滑行时出现明显的发动机制动,这种拖拽感的实际体验等于突然的顿挫。其次在滑行至低速(30km/h左右)时,发动机制动会消失而造成窜车,这一瞬间的冲击感也等于一次顿挫,所以CVT变速箱并不是绝对平顺,这种机器确实品质不高。


本文由天和MCN发布,欢迎转发留言讨论;内容请勿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天和Auto


国产车型比较青睐双离合变速箱与AT变速箱,CVT变速箱也有很多车型使用,但是占比不是很大,国产车型主要注重性价比,也比较注重流行趋势,CVT变速箱虽然油耗比较低,但是目前双离合与AT变速箱更加受欢迎,带来的动力感受,驾驶感和操控感更加突出,虽然日系车型的CVT变速箱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错,但是其他CVT变速箱表现并不是很强,所以国产车型更常用双离合与AT变速箱

CVT变速箱
正常CVT变速箱特点比较鲜明,燃油经济性不错,但是CVT变速箱整体的可靠性表现一般,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成本很高,因为CVT变速箱是一体式结构,很多时候只能更换变速箱,所以很大的提升了用车成本


双离合变速箱
双离合变速箱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双离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一般,整体的耐用性不是很强,后期故障率偏高,并且有一定的顿挫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可靠性和耐用性更强,更受消费者青睐,双离合变速箱有更快的换挡速度,整体的驾驶感和操控感更强,是目前的流行趋势

AT变速箱
AT变速箱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强,换挡逻辑也很强,赋予车型的驾驶感和操控感更突出,但是AT变速箱油耗表现一般,所以很多中低端车型为了控制油耗,都会选择双离合变速箱,中高端车型会选择AT变速箱


总结:CVT,AT和双离合变速箱各有各的特点,适合不同的车型,每一款变速箱带来的驾驶感受不同,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


色彩车圈


国产自主品牌有很多车型配置了CVT变速箱,吉利帝豪的自动挡就是CVT。不过这个CVT不是日系捷克特的产品,而是来自于南京一家合资公司邦奇,一家比利时公司。

几年前自主品牌在自动变速器领域没有什么资源,DCT一直被大众垄断,AT被采埃孚和爱信掌握,日系的捷克特也不对外开放,能找到的供应商也就是这个邦奇,澳大利亚的DSI后被吉利收购,但技术落后很快放弃了。最近各个主流变速器公司对国产自主品牌逐渐开放,不是卖产品就是搞合资,反而CVT用的比例在逐步降低。

没有核心技术就要受制于人,几年前被爱信断供的案例至今都令广汽刻骨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