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 他們為浦東人編織了一張“安全網”

特殊時期 他們為浦東人編織了一張“安全網”

隨著返程復工高峰的到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入關鍵期,而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守在村居的出入口,奔走在小區的各個角落,只為在特殊時期編織一張“安全網”,全力以赴守護浦東家園!

當好社區“守門人”

按照市、區統一部署,洋涇街道迅速行動,全力抓好樓組、街區等包乾工作,開展居民區全覆蓋排查,當好社區“守門人”,堅決阻斷疫情蔓延。

特殊时期 他们为浦东人编织了一张“安全网”

建起“一張網絡”

今年73歲的老黨員吳秉文,家住洋涇街道國際華城,吳老看到小區醫用器材匱乏,立即將自家所用的紅外測溫儀無償地捐贈給了國際華城小區使用,目前進入小區的快遞員及外來人士都需要在門衛室裡先測量體溫後再進入小區。

像吳秉文這樣的熱心志願者到處活躍在洋涇街道。為了做到防控不留死角,街道成立社區單位排摸突擊隊,依託區域化黨建平臺和黨群陣地體系,分6個小組開展地毯式、全覆蓋走訪排查,逐一對29個商務樓宇及園區、42個銀行電信郵政營業網點、4個大型商場以及44個轄區單位進行排摸,並協同城管中隊對沿街商鋪進行全面排查。在此基礎上,形成“1+6+5+N”的聯防聯控網絡,即“1個社區單位突擊隊—6個片區—5個類別—N個單位”,確保了抗疫信息暢通、無縫銜接,各個突擊隊員分片聯絡,加強防控,確保責任到人、工作到位。

掌握“一個動態”

特殊时期 他们为浦东人编织了一张“安全网”

隨著返滬人員的迅速增加,及時掌握動態信息,成了防疫的重中之重。27歲入黨積極分子袁方這幾天一直在奔波在街道博山居民區裡,每次有回滬人員,袁方總是主動提出陪同社區醫生上門。小袁說:“信息就是安全線,在這個關鍵時刻,年輕人就要站好每一班崗。”

洋涇街道嚴格落實“三個全覆蓋”“三個一律”“六個到位”工作要求,做到嚴查嚴管嚴控,加強抵(返)滬人員信息登記、跟蹤,向社區單位發放工作提示、告知書等,明確工作要求,通過“線下走訪+線上聯絡”,對個別重點單位進行有針對性地走訪,對多數單位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瞭解具體情況,還建立“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每天彙總湖北抵(返)滬人員和其它地區抵(返)滬人員的情況,並對湖北抵(返)滬人員信息第一時間上報街道城運分中心,並對隔離情況、防控措施進行後續跟蹤。

此外,洋涇街道還及時做好樓宇及園區企業復工準備,下發《洋涇街道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物業管理指導手冊》給各個樓宇、園區物業負責人,要求物業按照標準化要求落實工作責任。

洋涇街道負責人表示,在抗疫的關鍵時刻,將堅決守住樓組、街區等“陣地”,當好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硬核”護村隊守護村民安全

特殊时期 他们为浦东人编织了一张“安全网”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樣的“靈魂拷問”,最近出現在張江鎮的各個村口。疫情來襲,村裡迅速組建護村隊,黨員幹部、村民群眾紛紛化身村口“門衛”,“硬核”守護村居安全。

有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趙毛弟聽說勞動村成立了護村隊,自發召集了三位黨員加入,每天密切關注外來車輛及陌生人,負責相關的信息登記、體溫測量等工作。老趙說,“最近一天在外面也有十來個小時,但我一點都不累!”勞動村黨總支書記程毅說,勞動村路口比較多,組建護村隊的信息公佈後,很多村幹部、村民都積極報名,村裡平日的“日防隊”也每日加強巡邏,排摸來滬人員。

特殊时期 他们为浦东人编织了一张“安全网”

組建護村隊前,沔北村黨總支書記金標有點發愁:這種疫情下,村民還能發動起來嗎?讓他驚訝的是,消息公佈後,大部分村民都積極支持並參與了進來。

除了在主要道口進行值守、加強防範宣傳,準確完整的信息排摸也很重要。金標說,年前,村裡就將武漢籍的居住人員排摸了一遍。大年初一開始,村裡又給所有來滬人員一一打電話確認,瞭解他們春節期間的動向,呼籲他們注意防護、延期回滬。“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金標表示,截至目前,沔北村回滬人員只佔全村外來人口的四分之一。

張江鎮轄區內共有8個村,截至2020年1月底,實有人口36391人,戶籍與來滬人員比例達1:1.25。隨著春節假期結束,轄區疫情管控面臨大批量人員返滬的壓力,面對農村地區開放式的村落形態、私房出租、特殊的年齡結構等難題,張江鎮防疫指揮部完善聯勤聯動機制、整合群防群治力量、開展全面宣傳、實行督查督導,全力築牢農村地區群眾生命安全防線。

“掃樓”工作隊檢查採用“硬指標”

特殊时期 他们为浦东人编织了一张“安全网”

2月3日起,唐鎮轄區內銀行卡產業園區相關金融企業陸續復工。2月4日,唐鎮組建了“掃樓”工作隊,分兩組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檢查工作。以“最嚴要求、最高標準”的“硬指標”守牢築好防線。

掃樓工作隊在檢查中,做到“五看”:

看員工進出是否檢測體溫,是否戴口罩

查看對來訪人員的登記是否到位

看中央空調是否關閉,有無通風設施、消毒設施及廢棄口罩集中處理措施

查看企業對湖北籍員工、其他市外員工、本地外出員工行動軌跡排查是否到位

看區域內防疫宣傳是否到位

如果有員工食堂,還要看分餐措施是否到位、中央空調是否關閉。

此外,工作隊還提出了推遲復工、錯峰辦公、網上辦公等建議提醒,也得到了金融企業的積極響應。

360°全面監控 24小時嚴防出入口

“從哪裡來?是否去過湖北?是否有發熱?……”一大早,寒風凌冽,在川沙新鎮的凱佳公寓,門衛朱延正在對返滬人員進行檢查,併為其測量體溫;旁邊志願者吳愛珍指導做好登記工作;牆上還張貼著“外來車輛不入內”“返滬人員需登記”等標識標牌。

凱佳、陽光城、香奈名邸、貝越河濱雅筑等小區均施行360°全面監控,24小時嚴防出入口,在入口都配置紅外測溫設備,對進入的業主、外賣員、快遞員,甚至出入車主都逐一核查檢測。小區門衛一日3班,24小時無縫銜接。

面對疫情,志願者、居委工作人員主動“請纓作戰”,確保實現“封閉管理一個不落、人員排查一個不漏、防控宣傳一個不少”,守住小區門。

金家村成立了一支支防“疫”小分隊:工作人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村民宣傳隊、婦女巾幗隊……形成獨特的網格化管理模式,深入村組再次對所有出租房東、已來滬居住人員實時上門排摸、登記、詢問核實、宣傳告知和分發送達、張貼告知書,及時變更調整完善來滬人員錄入信息內容,織成嚴密的防護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