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絕不讓機場和飛機客艙成為病毒傳播渠道

【視頻】2月6日,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答記者問

2月6日,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受疫情升級影響,今年民航客流量較往年大幅降低,節後運輸不會出現類似往年的返程高峰。但鑑於防疫形勢嚴峻,民航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應對國內旅客返程,絕不讓機場和飛機客艙成為病毒傳播渠道,同時要求國內航空公司克服困難,力爭保證國際航線“不斷航”。

春節後不會出現返程高峰

根據發佈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7天時間裡民航旅客運輸量僅651萬人次,比去年春節同期大幅減少近一半,平均客座率僅為51.7%;最近一週(1月29日~2月4日),航班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將近一半,客座率不足45%,而去年同期的平均客座率是90%;未來一週(2月6日~2月12日),平均預訂客座率僅30%左右,日均預訂旅客量80.4萬人,僅為去年同期的43%左右。此外,自1月24日實行免費退票政策以來,旅客大量退票,截至2月4日,民航累計退票超過1300多萬張。

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以上統計數據,節後運輸不會出現類似往年的返程高峰。

靠窗座位更安全 “留觀區”更保險

儘管客流量較往年大幅降低,但鑑於防疫形勢嚴峻,民航仍然採取積極措施加以應對:

一、把疫情防控作為今年節後運輸的首要任務,要“嚴格防”,加強旅客登機前的健康監測;要“精細控”,加強機場、機上消毒工作,堅持按標準規範按時通風,保持客艙內空氣新鮮,簡化服務程序,減少人員接觸,建議旅客全部佩戴口罩。採取一些精細化措施,比如在值機過程中,儘量安排旅客坐得分散一些,保持相對安全距離,並在客艙內設置相對獨立的“留觀區”,以應對突發病患情況,同時長途航班一定要用餐的,採取附近旅客分批用餐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二、全力組織好緊急運輸保障,根據需求及時組織加班包機,保證應急救援物資和人員、滯留境外旅客回國的緊急運輸任務。

三、提前謀劃恢復生產和促進發展,按照“認真、科學、冷靜”的原則,做到保安全運行、保應急運輸、保風險可控、保精細施策“四保”要求,為疫情後民航業繼續推進高質量發展佈局施策。

民航局:绝不让机场和飞机客舱成为病毒传播渠道

在1月30日的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上,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司長朱濤介紹,飛機在設計時考慮了運行過程中的通風要求,飛機通風系統主要使空氣上下流動,而非前後流動,這種循環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飛機上擴散蔓延的可能。客艙空氣每2到3分鐘置換一次,每小時置換20到30次。

客艙空氣在橫斷面上循環,飛沫的播散被限制在少數幾排座位,對於其他乘客,被感染的危險並不顯著。

此外,民航局也要求飛機飛行中使用最大通氣量,增加機艙消毒頻次。目前的航班普遍採用所有旅客和機組人員檢查體溫等預防措施,並且在客艙內設立“留觀區”,保證乘客安全。

民航局:绝不让机场和飞机客舱成为病毒传播渠道

【客艙環境相關係統示意圖】通常通過飛機發動機將外界的空氣吸入飛機,在相應的系統將其調節到適合乘客的空氣壓力和溫度之後供應到客艙。在絕大部分的現代機型中,約50%的艙內空氣會被循環利用,與外界新鮮空氣混合,一同進入客艙。(圖片來源:波音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