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冬耕与不冬耕,最终的产量有区别吗?为什么?

山村细妹


冬季是农闲季节, 以前农民勤劳惯了闲不住,就利用冬季赶着牛和犁,到水稻田里深耕水稻田。 冬季深耕水稻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使水稻田土壤被冻疏松,尤其是比较板结的土壤通过冬季深翻之后,被冻的松开了,杂草也被冻死了,虫卵、虫蛹也被冻死,病菌也无法在土壤中越冬。每年我的父亲都要求我去“起板田”,就是犁田。由于是农闲季节,每天不讲究耕多少,因为冬季牛的体能下降,不能多耕使役,每天只能深翻一亩左右,也就是一边放牛一边耕田,不像平时抢时间、抢农时那么繁忙。

冬季深翻土壤,水稻田土壤曝晒在阳光下,又经历冷冻,土壤中的杂草、病虫害都被消除了,另外土壤也会被动的疏松,对来年的水稻种植上,能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减少 农药的使用量, 土壤变得不再板结,土壤变得通透,有利于水稻的返青、分蘖、封行,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冬季农民还利用农闲,将农家有机肥运到水稻田里,撒到田里与土壤一起进行沤制、腐熟发酵,增强地力。在以前缺少化肥农药的年代,冬季深翻土壤确实能达到一定的增产目的。

但是现在农民舍不得将水稻田休闲,冬季仍然种上小麦,所以冬季水稻田无法深耕细作。不过现在也不缺农药化肥,在水稻种植中可以用化肥农药来弥补土壤 地力不足。现在农村种植业上,都是采用免耕或者浅根种植,土壤越来越板结,尤其是水稻田,地力越来越差,化肥农药使用量每年都在递增,农民只有加大投入化肥农药,才能获得高产,生产成本每年增加。由于没有标本参照田,无法确定水稻田深翻与不深翻的产量高低,从恢复土壤生态方面来说,还是定期对水稻田进行体耕轮作的好。

冬季深耕土壤当然好。由于现在的水稻品种比较优质高产,产量比以前翻了几番,目前水稻产量都稳定在1400斤左右,无论冬季深耕不深耕,水稻产量基本都差不多。我是种植水稻的农民,我们当地的水稻田土壤越来越板结,地力越来越差, 病虫害加剧,每年都必须使用大量农药化肥才能保证水稻产量。我们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也深刻的认识到农药是杀不光,灭不绝病虫害的。 水稻田应该种点绿肥,冬季深翻休闲,让水稻田生态恢复一下,也许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水稻的产量可能与水稻的品种和品质有有关联,深耕土壤只能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和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量,在产量上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以上纯属长江老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长江老农


俗话说:"冬至前耕金,冬至后耕银,立春耕铁",在这些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冬耕的重要意义,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冬季翻耕对于水稻意义更大,但是由于农村壮年劳动力有限,冬季翻耕往往推广起来较难,总结起来,冬耕主要有几大优势。

一、冬耕减少病虫害发生

一些水稻害虫在冬季是休眠状态。例如二化螟、三化螟的幼虫在稻茬越冬,椿象等害虫则在秸秆和杂草中越冬,粘虫等也在土壤、稻草中越冬,同时一些病害的越冬体、病菌孢子也寄生在稻茬中。

冬季翻耕可以破坏越冬场所,减少病虫害基数,冬季翻耕之后,翻耕后病原孢子、害虫被暴露出来,然后被冻死或者暴晒,甚至被鸟类解决。

二、冬耕改良土壤

冬耕可以改善泥土的结构,提高土壤活性,冬季翻耕后,冬耕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中结块,有利于土壤的透气性能,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通过冬耕有利于土壤中氮磷钾是释放,有利于水稻的吸收。

水稻田冬耕改善了土、肥等状况,提升了土壤肥力,有利于水稻田保水保墒,同时通过冬耕将一些秸秆压入土壤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有机质。

三、如何来冬耕呢?

水稻田冬耕已经越早越好,过晚下雪不方便翻耕,也不利于风化土壤,冬耕一般以20公分为合适,耕田一般有泡水耕和干耕两种方式,冬季有些地方干旱,干耕效果也不错,翻田之前喷施一次草甘膦等农药,不仅对于冬耕有帮助,而且有利于肥料积累。

对于杂草严重的田块,翻耕前喷施草铵膦、草甘膦,对于减少来年草害也是有帮助的,只是需要早一点喷施,如果杂草已经自然枯黄了喷施效果就差了,也不能吸收传导杀死根系了。


农农老师


农田冬耕的作用 我们时常听说这样一个成语寒耕暑耘,冬耕地、夏锄草。为什么要冬耕,冬耕有什么优点好处,都是那些注意事项哪?现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为什么要冬耕,冬耕的优点是什么? 1、利于消化沼液肥水,避免水肥浪费。因为刚冬耕的土地相对松弛,能够储存大量的浓度相对较高的沼液水,可以确保沼液水不流失,充分利用,从而避免因沼液水流失,而造成的水肥浪费,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减少现有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节源开流,挖潜增效、节能降耗的目的。 2、利于土壤改良。冬耕技术是改善土壤结构、进行土地改良、促进根系发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冬耕可以加深活土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和根系发育的深度,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冬季,害虫正处于冬眠期,此时正是害虫生命力最弱的时期。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科学进行冬耕,能把地面上大部分害虫、虫卵及病菌孢子翻埋到较深的土层里,使之窒息而死或丧失发育能力,同时也能将土壤深处的虫卵、蛹和部分草根翻到地表,使之冻死或晒死,从而减轻和抑制瓜果蔬菜病虫害的危害。 4、利于保墒培养地力。冬耕以后,土壤中一些难溶性或不溶性的物质被翻到上层,可以在阳光、风和雨雪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分解,

使土壤疏松,各种养分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同时还能够改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此外,冬耕后的土地经沼液水充分浇灌,可以达到增墒、培养地力的目的。 5、利于培育发达根系。冬耕可以增加熟土层,促进土壤上下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促进作物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是促进根系发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6、利于增加土壤细度,提高定植作物的成活率。因为冬耕过的土地,经雨水、沼液水侵润,经过冰冻的自然条件,可以增加土壤细度,起到土地改良的目的,提高定植作物的成活率。 冬耕这么重要,又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哪? 1、冬耕时间 冬耕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就要抓紧进行,大地封冻前(冻土层超过5厘米)耕完,以延长风化时间,提高灭虫效果,并有利于多接浓度较高沼液水肥。大地封冻后耕翻,不仅耕作困难,耕地质量下降,灭虫效果也差。 2、耕耙结合 冬耕前先耙一遍,耕翻后再细耙碎垡,可以蓄水保墒,并能耙死部分越冬虫蛹。有关资料表明,冬耕前先耙地有利于,有利于地下浅层害虫的死亡,能减少表层害虫因被埋地下而存活的概率。据观察冬耕后不耙,能提高土地对沼液水的吸纳率,增加土地肥力。 3、耕翻深度

冬季耕翻,耕翻深度应在10厘米以上,冬耕越深,灭虫效果越好。 4、耕后灌水:在寒冷的冬季,害虫较耐千旱而不耐湿、耐冻,据有关单位研究,土壤相对持水量在40%时,处于各种虫态的害虫死亡率达36.6%,当土壤持水量饱和时,处于各种虫态的害虫死亡率达80%以上,有的可达到100%,如菜青虫蛹等,因而凡是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在冬耕后接着冬灌或春灌,冬耕后接着冬灌或春灌,不仅能沉实、风化土壤,而且还能提高越冬蛹的死亡率。











上思农人阿合


水稻田,冬耕与不冬耕,最终的产量有区别吗?为什么?

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一段语录:实践出真知,真知出才能。

我是农村,出生于农世家,所以,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劳动者,现年将近六十岁了,许多人叫我“老农”。

在大集体后,土地责任到户,我亲身的一个体会告诉大家:按提问回答,那一年我家养有一头大公牛,耕田耘地是无所不能,那年冬天不太忙,将大部水稻田耕耘出来,还有点没耕耘,第二年收割水稻才发现,冬耕耘的田里水稻籽实多了,近年现耕耘作的水稻田相差八分之二,通过此次总结土壤生长水稻来看,冬耕的田有好处:一,土壤疏松,能吸收更多的阳光。二,土壤松了,能有杀虫果效。三,土壤能多翻动一次。所以,我们许多老农共同认识到“冬耕与不冬耕最终在收成上看得见”。

以上我的回答是实事求实我的经验。希望大家参考,提出宝贝意见。





农家乐786


水稻田,冬耕与不冬耕,最终的产量有区别吗?为什么?

“田要冬耕,儿子要亲生”是祖祖輩輩传下来的农谚,视冬耕如亲生儿子一样重要,在旧时的耕作条件下,农民的唯一出路是耕田种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为数不多的土地上,维持生计。当时的农民,一是广积肥料,拾粪,积尿,扫垃圾。

二是冬耕翻地待春季。在没有化肥,更无机械设备的条件下,靠天吃饭。唯一可能做到的是冬除一条虫,秋增一斗粮,冬翻一寸土,穗增半寸长。不是有人勤地不懒的遗训吗。

现在我们总结冬耕的好处:

1,很大程度上打破犁底层的板结现象,增加耕地的耕作层,和通透性。有利水稻的根系向纵深发展。

2,通过翻耕,晒岱,冰冻风化,土壤理化性能得以攺善,保肥保水能力增强,墒情的提高,水稻抗旱防渍能力增强。

3,冬耕以后,搗毁了害虫的越冬場所,起到冻杀害虫,风霜低温环境消除土壤病菌。

4,把秋收后的稻樁,残枝翻入地㡳,增加有机质肥料。等。

但必须提出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种田务农成了

妇女老人的亊,年轻力壮的赴城市发展,谷贱伤农还在延续,赚钱的果园,茶地冬耕有之,水稻田不再有人冬耕了,因为多收粮钱,难馈耕功之劳!还不如多点化肥省力省工。谁还会做这赔钱蚀本的买卖!



天天行3


关于冬耕,有不少的民间谚语、俗语,比如"翻土过冬,好过粪雍",或者"冬至前耕金,冬至后耕银,立春耕铁",又或者"赚冬钱,不如早犁田",等等。从这些俗语里面,我们不难看出,冬耕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在稻田上进行冬耕,对将来水稻具有很明显的增产效果。也就是说,水稻田冬耕比不冬耕在产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个优势也是经过稻农在生产实践上证实了,故而当下冬耕是被提倡推广的。

那么,水稻田上冬耕具有哪些好处呢?



◤冬耕可减少害虫对稻田的危害

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会遭遇很多的病虫害,促使稻农不得不喷洒农药进行防治,一来增加水稻种植的成本,二来影响到水稻的质量。那么,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提前预防虫害。而在众多预防虫害的措施里面,冬耕是最佳的一种。

进入冬季之后,很少害虫也陆续进入休眠状态,比如三化螟以幼虫的形态在禾蔸里越冬,稻椿象则已成虫或者幼虫的形态在禾秆里或者田边杂草以及土壤缝隙里越冬,粘虫、稻包虫则将稻田的禾蔸、杂草、土壤以及残存的稻草作为越冬场所,等等。如果任由这些害虫顺利越冬,到了明年水稻种植将会诱发严重的虫害。所以,可在它们冬眠,处于脆弱状态的时候,通过翻耕土壤破坏越冬场所,从而达到减少虫源的效果。

冬耕翻土之后,深层土壤有较长时间暴晒和冷冻,可有效将地面上大部分的病菌孢子、害虫以及虫卵翻埋到较深的土层,使其丧失活力,窒息而死。此外,还可将土壤深处的虫卵、蛹翻到地表,使其冻死或者晒死,或者被鸟捕食,从而大大减轻稻田虫害的危害。



◤冬耕可以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

冬耕可以不断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活性,为来年水稻的种植准备优质的土壤。冬季土壤翻耕之后,经过冬季长时间的晒垡和冻垡,能够消除僵块,熟化生土,促进土壤散粹,结构疏松,有利于土壤透水通气,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消除亚铁离子等有毒物质。同时,还能促使土壤之中比较难溶解的氮磷钾转化成易溶物质,于第二年被种植出来的水稻吸收利用。

如此一来,冬耕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气和热状况,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促进了土壤有机矿化,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为第二年水稻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综合以上分析,咱们可以看得出来,冬耕益处很多,为了明年水稻种植获得高产稳产,不妨一试。那么,冬耕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冬耕要起到积极效果,需要满足三个要求

冬耕不是简单的把土壤翻出来就可以了,要起到减少虫源,改善土壤结果,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就需要努力做到三点要求,如下:

①冬耕要尽早。给稻田翻耕,是越早越好。否则,过迟翻耕,翻晒的时间过短,达不到风化土壤的目的。建议冬耕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冬至之前,可在11月中旬开始。

②冬耕深度适宜。建议稻田翻耕的深度保持在20CM以上最佳。此外,稻田冬耕有两种方法,一是水耕,另一个是干耕。所谓水耕就是给稻田泡水之后再翻耕,干耕则是不泡水,直接翻耕。个人建议干耕,有利于土壤改良。

③翻耕之前先清理。就是对稻田的杂草、稻草残株等清理出去,集中销毁。然后就可以冬耕了。需要注意一点,冬耕只翻耕,不要碎平。

最后,有一个建议,就是在冬耕的同时,可配施厩肥、堆肥等有机肥。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微生物,加速土壤养分释放,提高土壤肥力。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同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有点意思的事儿】,多多给予点赞,化成我继续分享更多三农知识的动力,谢谢。

有点意思的事儿


目前的现状是水稻田冬耕的非常少了,以机代牛推广快20年了,曾经依稀记得水稻收割以后(人工收割)上水过后就会用牛把田翻耕一下,然后撒上绿肥的种子,一个冬天的生长绿肥和呕烂的倒桩成为恢复地力的重要措施,因为那个时候化肥相对来说比较贵,同时化肥的种类比较少,主要都是以磷肥、碳铵、钾肥等掺混的,复合肥料相对少而且贵。同时种植水稻的效益相对来说有限,那时候的水稻只有几毛钱一斤。产值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勤劳来创造更大的价值,牛耕文化,这已经写出历史了,从唐代以来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农具的成熟,大大提升了效率,现在这些基本上退出了主流的耕作区。

水稻产量的构成的主要因素

水稻产量的关键来源是种子,水稻从人工驯化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四次革命,现在种植的水稻已经远远不是曾经的品种了,水稻产量的构成的因素为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粒重等因素构成,四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冬耕不冬耕对于这些的影响因子有限。目前主要是通过合理的栽培、肥料、调节剂、以及植保来确保水稻的产量。

冬耕还关心到费用

目前来说耕地翻耕的的比较少了,曾经都是用东方红还继续翻耕,现在主流的就是用旋耕机旋耕,一般来说一亩地要70左右的费用。这是一笔不是的开支。在节本增效的前提下都选择不耕,目前全国主流的稻田的选择是采用双水双绿的种植模式,利用冬闲田养殖小龙虾或者鱼类,没有比较耕了。

总结:种植是讲究效益的,希望你家的水稻田能够种出安全的粮食,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龙虾说


水稻田冬耕与否确实是与水稻的产量有区别的。

在我还小的时候,那时候还在上小学,农村里面的条件都比较差,而且粮食的产量都不高,那时候的化肥用量也是很少的,农民大量用的肥料就是自己沤制的绿肥。而且那时候稻谷的种子都是农民自己留种的,没有像现在这样优良的杂交种子可卖。受诸多的影响,粮食的产量一直不高,能够亩产600斤都是高产了。

那个时候为了追求更高产量,很多农民都会选择在晚稻收割后再翻一遍稻田,这就叫做冬翻。冬翻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能够将稻田里面的稻草翻到土壤中。这些稻草、稻蔸被埋入土中能够更快的被沤烂,这样有利于它们更好的肥田。

二是能够将病菌、虫害杀灭。稻谷收割后会有很多的虫害的卵寄生在稻草上、稻蔸上。通过翻土,将地表的翻入地里,将地里的翻入到地表,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能够起到杀虫害的作用。

三是通过翻土达到杀菌的作用。因为地表和地里的土壤翻了一遍,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

所以,那时候为了增加产量,农民也确实是想尽了办法。要知道那时候是没有机器的,人力居多,用牛还得给钱。没有办法,辛苦也得干,因为通过冬翻确实是可以来增加粮食产量的。

不过现在很少人还会进行冬翻了,一方面是种子有了很大的突破,粮食产量已经大大的提高,因为是翻土需要人工、机械、油等费用,而现在粮食的价格并不高,现在的人们也并不要求地里多产粮食才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所以现在冬翻的确实是已经不多,在收割稻谷后基本都是空置,然后等来年再翻田播种。


洞庭清水塘


水稻田是一定要冬耕,水稻收获以后,土地是非常硬的,四轮拖拉机时常要加大油门才能拖动犁头,犁出来的土块凝结在一起,要经过整整一个冬天才能把它冻开,如不冬耕,土壤板结严重,来年春天幼苗根扎不进去,容易造成弱苗、病苗,减产严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所渭人勤地不赖,坚持冬耕方能收获更的



馍哥馍哥


在我们北方叫"秋耕“,秋耕好处多多。年轻人经历少,他们不知道其中的脉理,总认为是把种子能种进土壤里,长好长赖全靠施肥、浇水、打药管理好就行了。而上了数岁的老农却把耕地看得很重要。

种了一年的农作物,土壤给我们也是付出很大代价的,经过多半年来农作物的根系吸收把土壤里的有机物质耗费,再加之频繁的灌水和人为踩踏使土壤形成板结得不到松软,这给来年农作物生长造成很多影响。

不翻耕的地,土壤团粒结构减少,病菌增多,不保墒,尤其是干旱地区反映最明显。人家秋耕后的土地,春天播种时,稍微下点雨就可以播种,纳雨保湿抗旱出苗率高。没有秋翻的地,雨少就不能种,即使免强种进去,耕多深干多深,一点儿不养墒,出苗率绝对低。所以说秋翻地非常重要,农民们千万不要忘了秋后翻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