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文 | 健康朝阳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远离传染源、远离人群是必要的选择,但对于坚守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们来说,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用热血之躯铸就安全防线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滴滴、滴滴......”一条条信息不间断地在医院某个微信群发出,此时时钟指针已指向凌晨5点,故事也伴随着提示音在簌簌刺骨的春寒料峭中展开。


而“扰人清梦”的这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涂银萍。每天5点准点梳理病患诊疗进程、防护注意事项等发送至感染科大家庭群内,7点准时到岗,晚上10点归家,这是她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工作安排。


承受着高强度工作压力的涂银却觉得远远不够。她除了每天在科内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及医院发布的各项新冠防控文件指南,还制定了科室详细的应急诊疗规范,并转发趣味科普和科室人员共同学习。


在日常诊疗中,涂银萍要求团队时刻紧绷传染病防控的“神经”。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队伍庞大、情况不一,有的确实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或高烧症状,有的却只是求“心安”而来,但不管何种情况,涂银萍都告诫团队要严谨仔细,高度关注患者流行病学史,同时也要将心比心理解患者,做到“不漏报一个患者,不错报一个患者”。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做好防护工作,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病人负责”,这是涂银萍的原话。对从2003年就加入传染病防控队伍的涂银萍来说,这种认知是极为深刻的。身处疫情防控一线,她将防护工作也做到了极致。每次医生、护士进隔离病房前,从护目镜到防护服的穿戴她都要亲自检查,确保无职业暴露。因为隔离观察室在二楼,为避免查看CT检查结果上下楼走动造成病区污染,她向信息科申请了读片机器,几乎一整天都把自己“憋”在二楼,时时关注隔离病房患者病情变化。


医院的感染疾病科成立于2004年,由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组成,科室现有18名医护,多数是80后。这支队伍在涂银萍带领下在应对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防控、食源性疾病监测、麻疹流行的防控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于这支队伍的迎战能力,涂银萍一直非常骄傲和自信,她爱惜队伍中的每一个人,他们心理情绪的变化也总牵动着她的心。冬春季本就是流感频发时期,再加上新冠病毒疫情,门诊量突破历年高线,长时间身处战疫一线,让大家感到重重压力。涂银萍在察觉到这种情绪后,立即找科室人员谈话,“对症下药”,为大家纾解压力。对于平时自信心不强的同事,通过表扬、打气使其能够及时摆正心态;对于老同志,她安排每天通过记录总结工作,从中获得满足感。在这样忙碌的工作中,大家好像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涂银萍已经到退休的年龄了,可她选择了继续坚守岗位,连尚在月子中的儿媳和孙子都无暇顾及。


生活中的涂银萍是一位很有气质、热爱生活的女士,曾在新春职工文艺汇演的旗袍秀上一展风采。可爱美的她将曾及腰长发剪短,和别人解释起原因也只是一句“因为冬天病人多,下班很晚洗澡后头发不容易干”。


交流结束时,正碰上转运病人的急救车到了,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严阵以待,现场井然有序。“病人来了,我得回去了”,她说完挥了挥手三步并作两步向科室走去,瘦弱却仿佛充满着无限的力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很多人想重启2020年,但历史的车轮从来都不会停止,疫情仍在肆虐,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漫长,但相信有涂银萍这样无数的逆行者为传染病防控站岗放哨,春天还会遥远吗?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王新、赵玮璿


辞旧迎新之际,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疫”正在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院区退休老党员、原大内科主任王新,主动请缨,承担门诊诊疗工作,缓解医院人员不足的境况。而王新的女儿作为国家疾控中心流调人员,早已奔赴湖北武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作为父亲的王新,不仅全力支持女儿的工作,更是承担起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这既是对身为医者最好的诠释,更是对远方女儿最坚定的支持,“女儿,爸爸永远和你奋战在一起,抗击疫情,义不容辞”。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年轻党员,主治医师赵玮璿在全国奋起抗击疫情的严峻时刻,毅然决然取消了新婚筹备,全身心投入到发热门诊筛查工作,她的爱人曾作为武警专业人员,多次参加紧急救灾和搜救工作,此时此刻,也全力支持她奔赴抗击疫情的前线。“荆楚儿女不畏难,整装出征赴一线,疫情防控不容缓,白衣逆行我为先”。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中医院区第四党支部全体党员再次表态:时刻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初心和使命凝聚起疫情防控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金盏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晶

“如果疫情需要,请第一个考虑我。因为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家庭负担小,需要上一线我随时待命”。这句话来自金盏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的普通护士李晶。

2020年春节,本该阖家欢乐共度佳节的时刻,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三级值守,中心保健科24小时双班应急响应。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大年初二,因辖区返京人员较多、电话追访任务繁重,李晶值守24小时后,初三又开始新一天的追访工作。任务完成后,她又接到紧急任务,抽调保健科当天值班人员立即到疾控中心开会,李晶完成这项工作后又马不停蹄回到中心继续追访,一直到初四下午,她才带着一身疲惫回家。没过多久,她因为收到武汉旅游返京人员会暂时在集中留观点观察的通知,又马上回到单位做好应急准备。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护理专业毕业后,李晶一直在保健科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乐观积极。2019年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更是在此次应急响应中起到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率作用。作为医务人员,他们将工作融入到点点滴滴之中,他们是最可爱的,他们在平凡中造就伟大。


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军伟

1月22日,朝阳区社管中心紧急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对返京人员进行健康情况追访工作,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照名单认真核实。


作为中心负责传染病相关工作的张军伟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退掉车票,取消回家和妻儿团聚的计划,第一个报名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工作。


1月23日,中心开展追访武汉返京人员工作,当日下午,收到疾控中心反馈的密接人员名单后,更加艰巨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1月24日,张军伟和同事一起在中心度过了难忘的除夕夜。那晚他接到了挂念许久的女儿的电话,可他为了工作只能轻声应和着。


随着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名单相继发布,中心及时组织职工参与追访工作。从腊月二十九早晨到正月初三,中心职工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着,追访一个又一个的武汉来京人员,张军伟没有睡过一个整觉。


当熬红双眼的张军伟依然奋战在岗位上时,他说:“我只是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普通的一员,我们的院长也一直值班留守工作岗位,还有很多同事和我们一起加班加点随叫随到,大家都很辛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那些值守的人员就这样默默地奉献着,不计回报、不计未来、众志成城,他们只有一个愿望: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东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杨

孙杨,是东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副科长,共产党员,2003年非典因公感染者。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她毫不退缩。

致敬白衣战士:最美的疫情防控前哨兵


大年三十,孙杨与家人在吃团圆饭时,突然接到紧急电话,她毫不犹豫放下碗筷,直奔工作岗位。面对防控,孙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与大家分享非典防控经验,在防控的关键时刻,与战斗在一线的同事团结协作、舍小家为大家,充分彰显大局意识。有这么多优秀的防控战士,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