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过挨饿的经历?说说感受?

天涯武铭


不知道小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知什么意图?是叫我们忘记过去还是要我们永不忘初心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呢??挨饿确实难受,可以说几乎6O年代以前的人都挨过饿,是他们懒不愿生产工作吗?不是!革命前辈吃树根野菜挨饿是为了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有出头之日,在一个受人欺侮一穷二白的国土上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时期我们还是挨饿,为什么?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勒紧裤腰带加速建设我们的新中国。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打好国家继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只有发展,生活只会提高,现在不会挨饿了,但也要有忧患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海天741


我是1947年生人,对于我们那代人,受尽了饥饿的折磨,能够过到现在简直太不容易了。公元1959年和1960年,吃树皮,吃草根,凡是能吃的树叶全都吃过,梨树底下掉下的小干梨也都捡吃了,要说起那什么,三天三夜说不完。现在生活太幸福了,但有人还不知足。


L艺峰


看了评论有些人说五,六十年代挨饿了,何不问一问你们的父辈,爷辈在解放前是怎么挨饿的,过着家破人亡,连当时地主恶霸家养的一条狗的生活都不如的生存,要知道五,六十年代的饿是为什么吗?先问一问你们的长辈在评论,除了有些当时的地主恶霸以外。


中医心


我曾经有过,68年下乡时,在苏北农村,粮食不够吃的,冬天只吃两

顿饭,上午9点吃早饭,是胡萝卜,地瓜稀饭,午饭3点吃,是剁碎的胡萝卜,掺上一点大米的干饭,晚饭就免了,五点半睡觉,我们五位男知青,饿得睡不着觉,就轮流讲故事,结果越讲越睡不着,我才知道,肚子饿了,是睡不着觉的。老大只好叫老五起床,从床下埋红薯的地窖里扒了五块红薯,生吃了才唾着了。贫下中农的生活还要苦一些。


老虎蚕


提起挨饿,不由使我的记忆回到了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当时我是住校读书,所以伙食学校全包,而且还发粮票等,因此沒有挨饿的经历。可我妈就惨啦!她把家里的粮食让我爸和二个弟弟先吃饱,自己喝菜汤还说不饿。当我每週六回家她就向我要粮票.我才知道她挨饿了,从此我每週都会帶学校的馒头回家给她吃,而且我要看着她吃下去,否则她又要奉献了。现在想想祖国真好,国家再穷再苦她没让即将成才的学生挨饿。所以我们毕业后分到单位工作,从來不讲条件与報酬,只知道努力工作,拿到工资后全部交给我妈,然后她再给我生活费,当初的我很容易滿足,因此天天都很开心,每天都有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兰雨46


我老家是鲁西南地区.59年春天开始饿死人.直到63年.你想想那种情景天连雪.雪连天.万里冰霜.人踪灭.鸟飞绝.鲁西南大地一片凄凉.成家饿死的不在少数。能吃的树叶全部吃光.村里的树皮全剥光吃掉.活活的一个人饿的一头灾倒地下就在也起不来了.这是年轻人被饿死时..老年大都是饿死在自己家里.....'


钢铁41017381


7o年代当兵,有一次执行任务,在张家口的一个小山村,我们停车吃饭带的是午餐肉和馒头,围上来不少人看还有伸手要的,给了一点,孩子们都伸手了,没办法都给出去了连晚饭都给出去了孩子们吃的好高兴,大人有的边吃边掉眼泪。我们三车六人一直第二天中午回部队才吃上饭,饿坏了现在想起来,那些农民一年到头都是饿肚子。


汤圆2019


我人笨,记事晚,小时挨饿的事不曾记得了。而留在记忆里不能磨灭的是八三年生儿子的月子里。

儿子生在玉米苗该锄的季节,由于儿子早产半月,不好生,整整在乡医院生了三天三夜,因此而耽误了锄地,草已疯长!所以出院后他要抓紧时间干地里的活儿。记着是孩子出生的第七天,一早他下地了,忘了挑水,婆婆看没水嘟嚷着没人挑水她就不做饭。到了快十一点,年迈的奶奶说起了三弟:咱不吃饭中,你嫂做月子不吃不中啊,你挑水去吧!三弟手插口袋晃荡着走了。这边的我头天晚上吃的饭早被吃奶的孩子消耗尽了,饿的前心贴后心!无奈来到堂屋,找到有黄瓜番茄,不管三七二十一,洗都没洗,抓着就吃!先填饱肚子再说!回想自己,真是命大。

几年后看到婆婆也会自己挑水,扳指一算那时婆婆五十多岁,还是可以挑动水的。说出来,并不记恨,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看着老去的婆婆还是心疼,还是会给她买各种衣服。


知足常乐666


61年上半年七岁,上小学,吃糠咽菜巳半年,能吃的都吃光了,一天只能吃一餐糠饼了,满脸菜色,走路不稳感觉倒下再起不来了,俗话说,饿起盗心,想起上学的路上有榨油厂榨糠油,闻到很香的味道,应该可以找到吃的。就偷偷地进厂,见师.傅不注意,拿了一个榨油的糠饼就跑,饼大人小,又无力摔了跤,被工人师傅抓了个正着。那时偷东西是个重罪,后半生算毁了,那师傅看着我可怜的眼睛,和瘦弱刨身板,默不作声,过去拿了个锤子,在饼上敲了一半递给我说足夠你吃了,太大让别人知道不好,吃完再来拿,当时内心说不出来的感激他,真是个好人啊,几十年过去了,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团羊


50年代的人几个没有过挨饿的经历?我出生于55年,赶上困难时期,故儿时挨饿经历终生难忘。记忆中从小很少能吃上净是米面的饭或粥,常常是少量米搭配着萝卜或萝卜秧、薯干或山芋梗、野菜等,能吃上一碗白米饭已是极大的享受了,吃过的碗总是干干净净,真正是一粒不剩。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虽然条件好了,可不管在外还是在家吃饭,总是把碗里饭吃干净,觉得把饭剩了倒掉于心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