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多少尺寸最好?

田俊超白


水稻插秧多少尺子最好?



水稻插秧時,合理密植非常關鍵,關係到水稻的生長髮育狀況,誘發病蟲害,產量高低。插秧過稀,影響產量,插秧過密,生長不良,不利於通風透氣,容易引起病害,降低產量。水稻插秧具體稀密程度,還要看水稻品種、分櫱能力、土壤肥力、插秧時期等等決定插秧密度。插秧時,能科學合理地安排好稀密程度,有利於水稻的生長髮育,通風透氣,減少病害,提高產量。具體插秧時,稀密度應該為:

第一,早稻宜密。早稻品種一般分櫱能力相比之下要差些,分櫱能力低。早稻分櫱期,水溫和土壤溫度都要低,會影響水稻的分櫱,減少有效分櫱。土壤肥力也有所不同,對插秧時的稀密度也有要求。因此,早稻插秧稀密度非常重要。一般品種的早稻,在肥沃的高產田種植可以按5×7寸規格插秧,在中等肥力的水稻田可以按4×6寸規格,在貧瘠肥力的低產田可以按3×5寸規格插秧。這樣插秧,有利於秧苗的正常生長髮育,提高產量。

第二,中稻適中。中稻一般是產量比較高的品種,分櫱能力非常強盛。中稻插秧時,氣溫高,水溫高,水稻生長速度快,分櫱條件好,有利於水稻正常分櫱。在土壤肥力條件好的高產水稻田,可以按照6×8寸規格插秧。在土壤肥力一般的中等產量的水稻田,可以按照5×7寸的規格插秧。在土壤肥力差的低產水稻田,可以按照4×6寸規格插秧。中稻生長髮育環境好,條件適宜,生長快,相應的水稻田密度比早稻要稀一些,有利於生長髮育,通風透氣,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

第三,晚稻宜稀。晚稻插秧後,分櫱期正處於夏季高溫時期,水稻分櫱能力十分強大。因此,晚稻插秧比早稻和中稻插秧規格都要大,都要稀,才能適應水稻正常生長,有利於通風,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土壤肥力好的高產水稻田可以按照7×9寸規格插秧,比較適宜。中等肥力的水稻田可以按照6×8寸的規格插秧,適合水稻正常生長髮育。低等肥力的土壤水稻田,可以按照5×7寸的規格插秧,才適合水稻正常生長髮育。

總之,水稻插秧的稀密程度,要依據水稻品種、分櫱能力、抗病蟲害能力、土壤肥力、插秧季節等等決定插秧稀密程度。水稻合理密植,有利於水稻分櫱、生長髮育、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因此,水稻插秧的稀密程度,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一步。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這兩天我家裡正在插秧,結合我們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秧苗的間距問題。

我家處於鄂西北山區的丘陵地帶,一年只種一次水稻,並且種的是高產雜交早稻。

因為是豆腐塊梯田,不利於機械化操作,都是人工插秧,掌握秧苗的間距,行距,用的還是比較原始的丈量工具:兩副插秧繩和兩根四尺五的竹竿。

兩根竹竿在田兩頭一插,插秧繩靠著竹竿拉直,一個寬度為四尺五的秧欄就形成了。

我們就在這個秧欄裡開始插秧,橫著一排插7撮,1撮有2-3株秧苗,間距尺寸大約就是一根手指的長度,10cm左右。全憑經驗和慣性,沒人,也沒有時間刻意的去丈量它。

這樣插出來的秧苗,不稀也不密,在我們本地是非常實用。大家都是按照這個方法來插秧的,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畝產2000斤稻穀是沒有問題的。

這都是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以前插秧插的比較密,結穗時就容易得“稻飛蝨”,打米時就是空殼癟子;如果插的太稀,單株產量是提高了,但畝產提不上來。

到底水稻插秧多少尺寸最好,我看還是要因地適宜,適合當地情況的就是最好的。




陽哥拍三農


水稻插秧多少尺寸最好,這個要分早晚稻插秧,還必須要分常規稻與雜交水稻插秧了。

水稻早稻插秧

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水稻早稻品種一般情況下都是插常規稻,由於早稻播種與插秧期間天氣冷,溫度低,再加上早稻生育期短,所以早稻播種量一般情況下比較大,每畝田播種量在20一25斤之間,由於傳統常規稻分櫱低,早稻插秧時每蔸禾苗保證在10根秧苗以上,而它們的間距與行距一般情況下為3×5寸,意思就是說早稻插秧的間距為3寸,行距為5寸,而早稻如果你是插雜交水稻的話,插秧距離一般情況下是4×5寸較為適宜了是吧。



水稻晚稻插秧

從八十年代生產承包責任到戶以後,大家都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晚稻品種由原來的於植,紅米種子,改換成了現在的雜交水稻,而晚稻播種量的大大的減少了,傳統常規稻播種量從原來的15斤種子一畝,減少到了現在的9斤種子一畝了,而雜交水稻種子每畝用種量更低了,才只要2.5斤一畝,雜交水稻種子的主要優勢是種子用量少,發蔸率高,分櫱多,畝產量高,傳統的常規晚稻一畝田產量才700斤,而雜交水稻的畝產量達到了1000一1200斤一畝,在插秧方面,傳統的常規稻插4×5寸,而雜交水稻分櫱多,可以插5×5寸,既節省種子,又節省人工成本。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水稻插秧如果你插常規稻的尺寸為3×5寸,雜交水稻為4×5寸,晚稻插秧常規稻的尺寸為4×5寸,雜交水稻的尺寸為5×5寸較為適宜了。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關於水稻的種植和插秧密度個地不同,我是吉林省通化縣西江鎮,我們西江的大米很有名的,西江貢米在全國都有銷售,是我們吉林省知名品牌產品,西江貢米是我們通化縣主產區,它口感好,香,軟,糯,我們西江有幾萬畝水稻田地,每年有幾百萬的產量,我的水稻用的是優質水,在加上良好的氣候條件,生產出來的水稻非常優質,有蟹田水稻,鴨田水稻,魚🐠田水稻,用的是農家肥料,無農藥的有機綠色稻米,插秧的尺寸因品種不同,秋田小町在我們這尺寸是5.8寸,稻花香是6.9寸,因為插的太密會照成水稻的倒伏應響水稻質量和口感,所以說水稻的插秧尺寸不能太密。






漁米之鄉成姐


水稻插秧多少尺子最好?

水稻插秧時,合理密植非常關鍵,關係到水稻的生長髮育狀況,誘發病蟲害,產量高低。插秧過稀,影響產量,插秧過密,生長不良,不利於通風透氣,容易引起病害,降低產量。水稻插秧具體稀密程度,還要看水稻品種、分櫱能力、土壤肥力、插秧時期等等決定插秧密度。插秧時,能科學合理地安排好稀密程度,有利於水稻的生長髮育,通風透氣,減少病害,提高產量。具體插秧時,稀密度應該為:

第一,早稻宜密。早稻品種一般分櫱能力相比之下要差些,分櫱能力低。早稻分櫱期,水溫和土壤溫度都要低,會影響水稻的分櫱,減少有效分櫱。土壤肥力也有所不同,對插秧時的稀密度也有要求。因此,早稻插秧稀密度非常重要。一般品種的早稻,在肥沃的高產田種植可以按5×7寸規格插秧,在中等肥力的水稻田可以按4×6寸規格,在貧瘠肥力的低產田可以按3×5寸規格插秧。這樣插秧,有利於秧苗的正常生長髮育,提高產量。

第二,中稻適中。中稻一般是產量比較高的品種,分櫱能力非常強盛。中稻插秧時,氣溫高,水溫高,水稻生長速度快,分櫱條件好,有利於水稻正常分櫱。在土壤肥力條件好的高產水稻田,可以按照6×8寸規格插秧。在土壤肥力一般的中等產量的水稻田,可以按照5×7寸的規格插秧。在土壤肥力差的低產水稻田,可以按照4×6寸規格插秧。中稻生長髮育環境好,條件適宜,生長快,相應的水稻田密度比早稻要稀一些,有利於生長髮育,通風透氣,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

第三,晚稻宜稀。晚稻插秧後,分櫱期正處於夏季高溫時期,水稻分櫱能力十分強大。因此,晚稻插秧比早稻和中稻插秧規格都要大,都要稀,才能適應水稻正常生長,有利於通風,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土壤肥力好的高產水稻田可以按照7×9寸規格插秧,比較適宜。中等肥力的水稻田可以按照6×8寸的規格插秧,適合水稻正常生長髮育。低等肥力的土壤水稻田,可以按照5×7寸的規格插秧,才適合水稻正常生長髮育。

總之,水稻插秧的稀密程度,要依據水稻品種、分櫱能力、抗病蟲害能力、土壤肥力、插秧季節等等決定插秧稀密程度。水稻合理密植,有利於水稻分櫱、生長髮育、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因此,水稻插秧的稀密程度,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一步。


牛城大雷


一般要根據品種的分櫱力、土壤的肥力水平、品種的生育期長短、栽培季節等因素確定。從栽培季節上來說,中稻比晚稻稀,晚稻又比早稻稀一些。在南方雙季早稻一般行距插13-16cmX16-20m,中稻一般16-20cmX23-30m、晚稻一般13-16cmX20-23m。


泰木谷聯合創始人


在貴州是這樣的,我認為,插秧分寬窄行,寬行24cm,窄行12cm,株距15cm。


MYname王文江


早300x120

中300x180

晚300X16O

用深施肥,分葉多


深施肥


是公尺寸,不是英尺寸(請問)


年候1


行距一尺,株距五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