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争当家委会成员好不好?为什么?

小苹果果2013


我就是家委会成员,从女儿一年级当到现在六年级,谈一下我的看法。


1、不要抱着太强的功利心去干这个事情,否则行为会走偏的,这个工作也小区业委会类似,都要抱着服务的意识参与进去。

2、要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的准备,学校的义工、义务交通督导员、协助采购教辅书籍、收班费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通常都是家委会成员先上。

3、需要做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各种通知的上传下达,虽然有微信群/QQ群,但是很多宣传沟通的工作,老师来不及做,都会由家委会来负责。

4、不要强出头,现在的家长各个都有能耐,谁也不见得服谁,如果你用家委会的名义强压其他家长做一些事情,很容易被反感、边缘化,对你、对孩子都不好,所以,任何涉及班级相关的事务,一定要充分的在家委会沟通,家长群征求意见,不能一言堂或者两三个家委会成员说了算。

5、不要把个人利益带进去,比如做广告、家长群做推销等,特别遭反感。

6、不要刻意的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机会,比如一些比赛、评选之类的,不要强行争取,否则老师会很反感,踏实做好家委会的工作,不显山不露水的在老师面前表现出你的努力和投入就好了,自然有些机会会送到你的面前,我女儿之前也是有机会被推荐拿到区一级的优秀学生,这种完全就是老师推荐的,虽然女儿还是挺优秀的,但是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总共也就1、2个名额,老师给谁不是给呢?

7、有时间、有精力、有耐心,可以去争取一下家委会的机会,毕竟有投入,多少会有一定的显形或隐性的收益的,但如果没这个条件,心态放不好,建议不要勉强。


我是元宝爸爸,家庭教育实践家,多平台独立撰稿人,分享专业的育儿、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元宝爸爸聊育儿


家委会有点类似于现在各小区的业委会,虽说是自愿报名,但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选举的角度可能都会有差异;成立后,家委会与老师的沟通内容也会有差异。

使用好这样的一个自发组织,能够代表家长和老师、学校做好关于教学、教务等各方面的沟通;使用不好,可能就变成了一个有特权的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渠道。

综上,是否正当,就看家长们如何定位自己一旦进入后的职责了。


大红妈妈大本营


如果你愿意为孩子付出,争当家委会,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有好处。

现在的学校都有几个学校特色活动,比较好的活动普通家长刚开始是不知道的,等你知道了,名额都满了。 还有很多活动是要班级里部分或者个别几个同学参加的,你想孩子多锻炼的话就比较有优势。

当然了,家长总是用特殊身份为孩子谋得机会,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你首先要摆正姿态,认真对待,然后看你孩子是否排斥,有时候得到的太容易,孩子会误以为是她的能力所致,不珍惜机会,太多的出头机会反而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


老狼的花花世界


现在,在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这种家长之间自愿成立的组织,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对社会、家庭、学校都是有益的,既然是个组织,就要有领导成员来负责家委会定期开展活动。小学争当家委会成员,指的是小学生家长争相在家长委员会里露个脸,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要看家长的动机如何。如果抱着为其他家长服务的想法,那么就应该支持和点赞;如果想逞一时之能,而没有服务的理念,或者想在家委会里谋取个人利益,抑或以此为跳板引起老师对子女的另眼相看,则是不可取的,甚至借此对其他家长进行商业推销,更是不允许的。


李康满183397530


家委会更多的起到了协助的作用,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家委会是多了一个合作的途径,让事情更高效更快得到落实。深圳的学校大部分都是有家委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