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

凯12330


如果有必要,阿司匹林可以长期用。如果没有必要,那就无需使用。就这么简单。问题是,哪些情况是必要的呢?


比如一个冠心病患者,发生过心肌梗死,那么这样的病人如果没有阿司匹林禁忌症,是需要终身服用阿司匹林的,因为现有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预防性吃阿司匹林是有帮助的,所以必须长期吃。


以前我们知道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的,后来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抗血小板聚集,而血小板聚集是形成血栓的因素,抗血小板聚集就能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因为心肌梗死就是因为冠状动脉里面有血栓形成。所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阿司匹林是必须长期服用的。如果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比如吃了会有腹痛,会有胃出血,那就不要吃阿司匹林了,这时候可以用氯吡格雷来替代,氯吡格雷也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是证据没有阿司匹林多,目前还是首选阿司匹林,如果阿司匹林耐受不了,就用氯吡格雷。


除了预防心肌梗死,还可以预防脑血栓形成,所以有脑卒中的病人,为了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一般都会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除非有出血风险。


综上所述,如果有病情需要,医生建议长期吃阿司匹林,那就吃。因为利益大过弊端,可以用。但如果患者有过敏、不耐受,或者病情不需要,那就不需要长期吃。


一般长期吃阿司匹林都是为了抗血小板聚集的,剂量不会太大,比较小的剂量。但也有一些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是利用它的抗炎镇痛功能的,比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李鸿政医生


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今天不但大剂量的短期解热镇痛用药,只谈长期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问题。

阿司匹林作为一个应用百年的经典药物,长期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凝集,预防动脉粥硬化性心血管问题,其效果是明确的。

对于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超过10%或以上的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阿司匹林是各个国家指南的首选药物。

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术后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也是常用药物。

那么阿司匹林是不是就可以长期服用了呢?得分情况:

1.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在临床上有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如果未来10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10%,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用作一级预防。因此,医生会为您评估是否需要服用,不要私自服用阿司匹林。

2. 阿司匹林虽然作用明确,副作用较小,但也并不是没有副作用和用药禁忌,对于一级预防来说,消化道溃疡活动期、有过消化道出血史的、脑出血史的病人,都不推荐服用阿司匹林。

3. 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最大风险,还是损伤消化道和导致内出血的风险,因此,服药期间,特别是初次服用的前12个月,一定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相关症状出现,如出现黑便,皮下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认是否是服药引发。如果确是服用阿司匹林引发,应停药。

4. 对于二级预防,该服用还是要长期服用,具体服用时间请遵医嘱。对于有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在服药的前12个月内,前6个月同服拉唑类PPI保护胃黏膜,后6个月推荐服用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或间隔服用PPI。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情况,可考虑更换氯吡格雷,但也要同样要注意出血风险。

最后总结一下,阿司匹林能否长期服用,看是否确需服用,看身体是否耐受,看能否控制好风险。如果确需服用,身体没有禁忌症,能够控制好出血风险,可以长期服用。

先说这么多,如果大家对于阿司匹林服药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李药师谈健康,我们继续探讨!


李药师谈健康


王医生,这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啊?

很多朋友这么问。

王医生说:没有能不能,关键看有没有必要,如果油必要当然建议长期服用,没有必要,一次也别服用。

阿司匹林确实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而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如没有适应症,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会有危险。



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呢?

第一、明确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脑梗死、外周血管缺血疾病等。这些情况肯定是必须长期服用的。

这些情况是明确的,估计大多数医生都明确,关键就是预防性给药长期困扰着大家。

第二、哪些情况需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

1、高脂血症:

胆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4.9mmol/L,年龄≥55岁。

2、糖尿病:

年龄≥50岁,伴以下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胆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C≥3.4mmol/L或高密度<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3、高血压:

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高密度<1.04mmol/L。

4、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

5、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异常。



如果是小于50岁,或大于70,这两个年龄阶段,您并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就暂时无需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您是50-70岁之间,需要根据上述具体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情况,综合评估来决定是否服用阿司匹林。

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如果出现明显副作用,比如消化道出血那必须尽快停药就诊。

没有服用阿司匹林指正的人,请医生不要随意建议服用阿司匹林,会出事的。

阿司匹林确实是好药,也确实能够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但一定要用对了,阿司匹林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杀鬼子,用错了伤自己!


心血管王医生


阿司匹林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个药物,大家都很熟悉。它不但可以用于解热镇痛,还可以用于抗血栓。但阿司匹林有一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消化道损伤(包括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出血及穿孔,以及较少见的肠狭窄),可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或疼痛、呕血、黑便。那么,阿司匹林可以长期服用吗?


解热镇痛

阿司匹林上市最初用于解热、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由于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仅为对症治疗,不可长期应用,用于解热时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时不超过5天,如果症状为缓解,请及时就医。


抗血栓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直到1974年才被临床试验所证实。1980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脑卒中,1985年被批准用于心肌梗死。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动态累积进展的过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生风险逐渐增加。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对于有血栓发生风险的高危患者应该坚持长期服用。而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疾病的二次发作。一般来讲,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如果剂量过小,抗血栓的疗效不确定。如果剂量过大,不良反应增加。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不可长期应用,而用于抗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则需要长期服用。


刘药师话用药


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最常被问起的问题就是关于“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否应该每天都吃?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的相关问题。因为被问起的次数多,所以张大夫知道这些问题应该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分开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两个问题。

1、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不是应该每天都吃?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平时看到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感冒发烧时候吃的阿司匹林泡腾片不一样。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小剂量阿司匹林,起到的作用是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于那些已经诊断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一般都是需要长期口服。而起解热镇痛作用的阿司匹林泡腾片来说,一般就是发热和疼痛当时吃,无需长期口服。所以,对于那些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和高危人群来说,只要没有禁忌症,一般都是需要长期吃的。

2、口服阿司匹林需要注意些什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口服阿司匹林期间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出血。这里所说的出血既包括消化道出血,又包括皮下出血、脑出血、鼻出血等不同部位的出血。当然,除此之外,阿司匹林还可能引起哮喘、过敏、皮疹、血液问题等少见不良反应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家特别留心关注了。

总之,对于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来说,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长期吃,同时有很多不良反应需要留心关注。一旦发现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正规治疗,这样才能既保证阿司匹林的治疗疗效,又尽量避免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张之瀛大夫


阿司匹林,具有100多年的历史。不仅仅能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然而,好多人却不了解如何合理的使用阿司匹林。

据中新网报道,74岁梁某,因患脑梗死,一直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再次复发。一天老人感觉头晕,以为卒中要再次发作,想到阿司匹林能够减轻血管堵塞,误认为“吃得越多、血管越通畅”,就能阻止卒中复发,于是在几分钟内大量服用阿司匹林,最终因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关于阿司匹林,药师有话要说:


一、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作用有哪些呢?


1、
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等;

2、用于心脏支架和搭桥术等。


二、你真的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


1、必须服用:

2、预防使用:

3、禁用:


有阿司匹林过敏史;胃肠出血;急性溃疡;过去6周内颅内出血。

4、慎用:


胃肠溃疡;哮喘;孕期妇女;缺铁性贫血;手术前。


三、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若没有消化道出血(如大便发黑)、牙龈出血等副作用,所有患者都建议长期服用。停药一定咨询医生。

2、合用食物药物要慎重:如用药期间不得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易使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增加,出血时间延长。如阿司匹林与维生素B1服用会加重胃肠道反应。

3、服药时间:早晚均可服药,关键是在坚持。肠溶片最好餐前服用。


4、抗血栓最佳剂量:75~150mg,超过150mg不能增加疗效,只会增加副作用。

5、网上流传阿司匹林还可预防癌症,但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阿司匹林能够预防癌症,国内外均没有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预防癌症。


四、阿司匹林还有什么副作用


1、
胃肠粘膜损伤


如呕吐物为鲜红色以及黑便等,立即就医。

2、皮下出血


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立即就医。

3、中毒


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立即就医。



4、阿司匹林哮喘


表现为结膜充血、出汗、呼吸困难、情绪烦躁等引发哮喘,如果患者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最好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五、“床头常备:一杯水+三片阿司匹林”


指南建议怀疑心脏病发作时应立即呼叫急救,在急救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急救时,阿司匹林剂量不能太小,应达到300mg,嚼碎服用,快速发挥药效[10]。


总之,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正确合理的使用它,要与它交朋友哦!





感谢审稿专家:北部战区总医院 主任药师 党大胜、赵庆春

以上由 北部战区总医院 潘文静、谢丹妮 提供答案!


PSM药盾公益


阿司匹林,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目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阵痛、抗炎药,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脑动脉硬化。

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

虽然不建议长期服用,但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它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阿司匹林副作用:

1.损伤胃黏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胃粘膜受损,主要表现为糜烂、出血、溃疡。

2.损害肾健康--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钾从肾小管外逸,导致尿酸升高,诱发间质性肾炎、肾功能衰退。

3.损害肝健康--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转氨酶升高,引起肝损伤,致使肝细胞中毒。

药物副作用受年龄和剂量影响

科学研究发现:

1.服药后短期内出现肝肾损害的患者都是70岁以上老人,年轻人短期服药不会出现肝肾损伤。

2.所有患者统计发现药物服用总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

3.胃粘膜、肝脏、肾脏的损伤都属于可逆性的,即在停药一定时间后可以自行恢复。

最终建议:

1.没有先血管危险因素人群不可把其当做预防保健药,尤其是70岁以上老人。

2.有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阴虚的中老年人可以尊医嘱长期服用。

3.哮喘、胃溃疡、血友病、出血疾病患者不宜使用。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营养科李医生,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震言


1药网来回答这个问题。

哪些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一些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人群都该服用阿司匹林。

确诊冠心病或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塞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生服用阿司匹林,不可轻易停药。

抗血小板的药除了最为基础常见的阿司匹林之外,还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冠心病严重的患者或支架、搭桥术后患者,可能还会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结合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一年左右。

除非有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阿司匹林是真正应该长期服用的。

阿司匹林怎么吃?

阿司匹林一般每天 100 mg 就足够了。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阿司匹林,一种是普通的阿司匹林(常见为25mg一片),另一种是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一片)。

普通的阿司匹林在胃液中溶解较多,可能引起强烈的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液中溶解度较小,引起胃肠的不适更轻微。

一般来说,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有明显胃肠道反应的人,建议咨询医生具体服药方案。

哪些人服用阿司匹林要慎重?

有些养生类节目会说到了年纪不管有没有病,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对健康有益。

但其实阿司匹林并不是所谓的“神药”,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的。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普通老年朋友,长期服阿司匹林,并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可能面对的是各种副作用和风险。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应当特别慎重,必要时咨询医生意见:

1.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剧烈哮喘;

2.有胃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史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3.需要拔牙或手术的人,在术前一周也应该停用阿司匹林。

有病吃药,没病千万别乱吃药。


1药网


您好,我是王药师,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很多患者关心,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的问题,接下来王药师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在二级预防中,对已经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患者有明确的最作用,所以存在这些疾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对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危或者动脉闭塞血管疾病中,如果明确的高危风险,其也需要长期使用!

总之,是否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衡量获益与风险比后的选择,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要遵医嘱坚持服用。对于不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也不要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去服用。


那么,阿司匹林能长期服用吗?

对于大多数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来说,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所以阿司匹林是可以长期服用的。


但是,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以及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如年龄>65岁,有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史,有消化不良或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等等,这类患者应该充分评估服用的获益与风险。如果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消化道损伤和出血。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该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剂量,通常在50-150mg之间;选择合适的服用时间,饭前30分钟或餐后3小时服用最佳;选择合适的剂型,肠溶制剂和缓释胶囊大大减少了胃部刺激,是不错的选择;定期检查血小板、凝血时间等;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感、出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回答,欢迎留言咨询!】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不是这样的!阿司匹林是药物,要遵医嘱服用。

药物在它的适应症下,才会有用。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风险,这是一级预防。其他人群不建议服用,或谨遵医嘱。



还有五类人,要慎用阿司匹林

  • 胃肠道反应是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因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急性期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稳定期可改服对胃黏膜损伤相对较小的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或与食物同服,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 平时有“自发”出血倾向的人,如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者,不宜服用阿司匹林。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 过敏体质者不宜用阿司匹林,因其可诱发皮疹、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黏膜充血等过敏反应。其中又以哮喘较为常见,可在服药后数分钟出现呼吸困难与喘息,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 孕妇应用阿司匹林有发生胎儿缺陷的危险。阿司匹林还进入乳汁,使乳儿出现出血倾向,因此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
  • 近期内做过手术,尤其是做过眼科、颅脑、内脏手术的人禁用阿司匹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