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棚葡萄该如何管理?

新大风歌


葡萄在温室里栽培,比露地早熟20-30天。一般来说,第一年是幼树期,种植结束时建温室,第二年开始进入温室生长管理。春天是葡萄发芽、展叶、伸长、抽穗、开花、结果的季节。如何在春季管理葡萄,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春季温室葡萄管理技术如下!

1,种后管理

1.1树下管理

种植后低温,浇水后覆膜

1.2树体管理

尽早本着“留强不留弱”的原则,采用双主藤或多主藤扇形双臂进行横向修剪。

1.3搭设

采用南北双栅栏式截桩,每40cm拉一根铁丝,高度控制在1.2m左右,需要3~4根铁丝。

1.4棚内栽培后的温湿度控制

种植后发芽时,第一周进行低温管理,白天放置草毡,温度保持在12-18℃,相对湿度控制在50%左右,一周后,温度控制在20℃,逐渐上升到28℃以下,地温保持在10℃以上,最适宜温度在28℃以上,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记住,温度是不能上下的。

2,脚手架形式及修剪形式

边排采用单臂水平修剪。当树枝的高度达到1.5米时,心脏就会被切除。心脏摘除后的萌芽辅助苗在茎的50厘米以下被消灭,每50厘米以上的30厘米留有一个辅助梢。当辅助枝生长到2-4叶时,心脏将被去除,然后心脏将被连续去除。主藤长30-40厘米,结过一次。冬季扦插时,摘除所有辅助苗,每株留5个果枝。中间一排用扇形小枝修剪,每枝留两条主藤。当主蔓达到1.3-1.5m时,修剪措施与侧行修剪相同,每株4-5个结果枝,整株8-10个结果枝。

3,及时覆盖

一般1月下旬至2月上旬和中旬进行一次覆盖,1月上旬和中旬进行二次覆盖。地膜覆盖后,用20%石灰氮或豆子10倍液解除休眠。

4,低温管理应在温湿度控制

覆盖一周后进行。在此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棚温控制在5-10℃,一周后白天温度提高到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保持萌发期棚内空气湿度90%以上。在发芽期,应严格控制温室温度。适宜温度白天22-28℃,夜间10-15℃,湿度80%。气温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5℃,空气湿度控制在70%。温室的温湿度控制一般采用开合裙膜或开敞天窗。当发芽期棚内温度高于35℃,发芽后棚内温度高于32℃时,掀起裙膜通风降温。下午15:00后,当棚内温度降至25℃以下时,将裙膜放下保温。对于长度超过40米的棚子,当中午棚子内温度过高时,必须打开棚子中间的部分顶膜&40;打开天窗&41;并加强散热,防止热损伤。大棚内湿度过高、起雾时,应及时通风,特别是萌芽期和开花期,防止新芽积累腐烂和授粉受精不良。低温来临前,应严格关闭棚门,防止棚内通风,棚内应加防寒材料,或采取适当的采暖措施。

5,浇水

葡萄覆膜前,温室要充分浇水,即覆膜水要充分浇水,硬化的土壤要及时耕种,保持土壤疏松。2月下旬至3月初,对有条件的果园及时浇水一次,即发芽浇水,以保证花蕾整齐。之后,一般应结合施肥进行浇水。根据土壤水分、水量少、肥料少等情况,经常浇水,水量大的不得用于灌溉。土壤水分自覆盖后,土壤相对持水量应保持在60-80%,发芽期需水量应控制在70-80%,以避免土壤水分含量的过度变化。

6,施肥

葡萄发芽前1-2周,结合发芽水灌溉,施用加速肥。尿素、粪便、尿液等速效肥料是种子萌发的主要肥料。一般每亩施用5-10公斤尿素、15-2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公斤硼、1公斤硫酸镁。施肥量约占全年的15%。发芽后,根据生长趋势进行追肥,在弱生长叶片上喷0.2%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促进枝蔓生长。

7,擦拭芽和芽

,主要消灭不适当位置的辅助芽、弱芽和芽。从发芽开始,每隔3-5天擦一次芽。第一次,当芽萌发后有2-3片叶子时,无论是双芽还是多芽在结果母藤上发芽,只剩下一个强壮的芽,其余的都被消灭了,同时也消灭了位置不合适的芽;第二次,当花序出现时,没有花序的嫩枝和过密的嫩枝被清除。除需要更新或补充外,应将多年生藤本植物休眠芽上的芽和地上发芽的分蘖全部清除。根据穗粒大小、叶粒大小、适宜的藤果比和产量来确定笋量:平均穗重在500克以上或叶大的品种,一般每亩2800-3000株;平均穗重在500克左右或叶中的品种,一般3000-3500株固定笋;穗重平均在500克以下或小叶品种,一般为3500-4000个定芽。每平方米网格的数量通过计算确定,以确保网格分支的均匀分布。一般情况下,固定端之间的距离为12-15cm,采用等距。当新梢长30-40cm时,固定梢通常与卷须结合。

8,绑蔓疏穗

新芽长到30-40厘米时,应及时扎好,防止风吹草动,使新芽均匀地排列在架子上;新芽长到第6片叶子时,应尽快去掉卷须。花序过多时,部分花序可稀疏,一般弱枝不留穗,中枝留一穗,强枝留二穗。

9采摘时间 方法及副梢处理

91取心时间

多数品种应剔除3次,剔除时间、程度、方法及配套处理。第一次采摘:对于结果枝,通常在开花前3-5天采摘,最晚在开花期采摘。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可在开花前8-10天摘心,果实较轻的可晚摘心。第一次离心后,如果新梢的数量达不到要求的叶数,在第二次芽生长后,留下足够的叶,然后对第二次芽进行第二次离心。营养枝和培养枝一次只能抽出12-15片叶子。二次采摘:坐果后,果实开始膨大,多数品种开始开花20天左右。第三次取心:硬核后期,无核品种果实膨大缓慢后期

9.2取心度

,新梢长约80厘米,取芯高度相同,取芯越多,重量越重,小于80厘米。易落果品种如巨峰,4-5叶以上花序。篱笆下部不摘心或轻摘心,中部轻摘心,上部重摘心。一般来说,5-6叶以上的花序是从心脏在脚手架栽培。

二次采摘:6-7片叶从二次枝上部留5片叶采摘心脏,3-4片叶可留采摘正在生长的葡萄园心脏及品种;弱二次枝还未达到5片叶采摘心脏。

第三次取芯:在副梢顶部留3-5片叶子取芯,使整株藤的叶子能长到20片左右。绿篱栽培中,下部的藤蔓不能割断,但这次大棚栽培很难割断;对于浇水丰富、生长旺盛的花园和品种,上部侧枝生长过快,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可摘一次中心,以控制上部生长侧射。

9.3取心法

葡萄新梢只捏到顶端,不起举心作用。葡萄叶片在生长到正常叶片的13之前,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比自身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要少,需要其他叶片产生的营养补充。只有当叶片生长到正常叶片大小的13以上时,所产生的养分才能维持持续生长所需的养分,并将多余的养分供给其他器官。因此,有必要抓住并取出取芯后留下的叶尖,叶尖应大于正常叶尖的13。

有些品种在第一次摘心后花序前可能只有3-4片叶子,但不要担心叶子太少。第二离心可在新梢上发生的辅助枝上进行。此时,辅助叶片上留下足够的叶子用于离心。一般来说,每枝新梢应留12-15片叶子。6、7月份,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气温高,次生枝继续在次生枝上生长。对于这些新梢,除了顶部的2-3片和取芯的3-5片叶子外,所有其他部分都被移除。无论是老枝老根的新梢,都应合理保留脚手架表面的空余部分。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新的嫩枝能把心脏接起来。如果任由它们生长,它们往往会长得太多,饱满的花苞眼向上移动,在第二年修剪,它们中的大多数会被砍掉而没有结果。

9.4副枝处理

心脏切除,继续产生副枝。如果次生枝处理不好,会影响果实和树体的正常生长,次生枝过重,达不到正常的叶果比。影响营养生产,副梢处理过轻,造成枝蔓过度生长,影响果实营养积累。因此,采摘枝蔓后,要注意对花序上方的次生枝的处理,先在顶部留两个次生枝,其余的次生枝将依次分批清除,不要一次,否则会迫使顶部冬芽发芽。叶子是否留下取决于品种。对于一般品种,可以留一片叶子去中心采摘,而对于大叶品种,则不能留所有叶子去消灭。对于一些品种,如梅仁枝,可以留两片叶子采摘中心,从而增加枝蔓的营养和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在处理顶次生芽时,2个顶次生芽可以避免顶生冬芽的萌发,其中一个次生芽将在下一次消灭。

9.4.1擦芽法

:杂交种子发芽早,应先擦芽,先疏枝;树势强的品种(如巨峰等),应迟擦芽,擦芽次数少,以分散营养;对树势弱的品种,应及早擦芽,多擦芽,以加速集中营养供应留下的新梢生长。

一般情况下,植株下部不离开40厘米内的次生芽,应在萌发初期将其除去。当新梢能清楚地看到萌发的均匀性和幼芽的生长势时,第一次要擦去芽,擦去次芽,并保留主芽。剔除高芽

(芽端芽),选择低芽(基芽):当母枝上有多个新芽萌发时,根据母枝位置的空间大小,确定剩余芽数,选择留有穗状花序的新芽在母枝中部和后部,剔除母枝上部的花蕾,并逐年向外(向上)移动以避免这种结果。

9.42新梢的结合

当新梢长度达到30cm时,根据新梢的不同生长情况进行结合。为了防止拔节和捆绑的损伤,改变新梢的生长方向,在新梢的基部半木质化后对其进行扭转。具体方法是用双手的母指和食指握住新芽基部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轻轻扭动使其受伤,新芽的方向变得柔和。扭转不应过多。如果伤得太重,会影响花穗的发育,甚至引起落花落果的发生。对于巨峰、亚历山大等生长旺盛的品种,为了防止新梢过度生长,促进果实的结出和果粒的膨大,开花前一定要拔除心脏。在新枝长约30-40cm处,强枝前留4片叶,中枝留6片叶。

10病虫害防治

。对于去年秋天以后没有时间清理或残缺的萄园,应将杂草、枯枝、老翘皮、病叶、残果、缠在铁丝上缠新芽的塑料绳等从园内清除,焚烧或深埋。

地膜覆盖后及时防治:在葡萄渣期,全园喷3-5倍鲍美石硫合剂和0.5%五氯酚钠合剂一次,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要求喷涂全面彻底。

如果树枝上有鳞片和苔藓,可一次喷8-10倍松碱混合物或90-100倍45%松香钠溶液,间隔15天以上使用。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农民莫老三


大棚葡萄栽培相对于露地栽培来讲,高投入、高回报、易种植,较其他种类的作物而言具备更多种植优势。葡萄需以植物大棚的方式进行栽种培植,通常情况下其会比露地直接栽培提前近 1 个月的时间进入成熟期 。葡萄萌芽、展叶以及开花结果等均在春季进行,因此一定要注意春季的科学管理,确保葡萄的质量与产量。

1 大棚葡萄春季的树体管理

1.1 整枝

树体整枝主要坚持留壮不留弱、留下不留上的原则,尽早进行树体主蔓的选留,同时以双主蔓、多主蔓或一主蔓形整枝。边行以单臂水平整枝,如果枝的高度达到1.5 m,则应摘心后将萌发的副梢及茎部 0.05 m 以下的部分去掉,以上的部分每隔 0.03 m 选留一副梢,直至其长出2~4 片叶的时候进行摘心,此后保持连续摘心。在主蔓长为 30~40 cm 时绑扎一次,冬剪时去掉所有副梢,每一葡萄枝留下 5 个结果枝即可。中间行采用小扇形整枝,每枝留两条主蔓,在主蔓长至 1.3~1.5 m 时进行摘心,每蔓留4~5 个结果枝,全株留 8~10 个结果枝




石头439853


一、品种选择

我区选用的温室大棚早熟品种为早中早、奥古斯特等,这些品种生长期短,一般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只需120天左右。通过在日光温室内加温等一系列管理,使早熟葡萄于6月16日采收上市,比露地栽培的同一品种提早近2个月,即使在保温性能差的塑料大棚里栽培,也比露地提早采收1个月左右。

二、栽培形式 为有利于管理,方便前期间作,须通风透光,以避免因后屋面阴而影响生长和结果,选用土木结构温室大棚栽培为宜,南北向栽植,株行距为0.5×1.5米,667平方米株数为889株。

三、整枝修剪 我区采用扇形整枝方法。定植苗萌发后,选留2个健壮新梢培养成主蔓,待新梢长到1.2~1.5米时摘心,摘心后的副梢留2片叶反复摘心。冬季修剪时剪去全部副梢,只留2个长1.2~1.5米、粗0.8~1厘米的主蔓结果。

第2年芽眼萌发后,主蔓基部50厘米以下的萌发芽眼全部抹去,50厘米以上的主蔓两侧分别每隔 20~25厘米留1个结果枝结果,每个主蔓分别留4~5个结果枝。冬剪时,除主蔓顶端各留1个5~7节的延长枝,扩大树冠,其余的均留基部2~3个芽短剪成结果母枝,待树形基本形成后,按第2年的整枝方法继续培养。

四、温、湿度管理

1.揭、盖膜时间

一般在初霜冻到来之前盖膜,以保护葡萄叶片,延长叶片光合作用的时间,使果实和枝蔓成熟更好。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揭、盖膜的时间有差异。博乐地区入冬前(大约10月下旬~11月初)扣膜为好。

揭膜一般在已过,露地的稳定在20℃以上时进行,时间为7月上中旬。

温室大棚盖膜后,一般棚内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要在夜间盖草帘保温,白天再将草帘揭开,使棚内气温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以保证葡萄果实和枝蔓芽眼的充分成熟。盖帘开始后,要求在后1小时揭帘,日落前1小时盖帘,以提高保护设施内的保温效果。

温室大棚内葡萄落叶并完成冬剪后直至第2年升温前这段时间不要揭帘,使葡萄植株在低温黑暗条件下休眠。

2.升温催芽

葡萄的自然休眠期一般经历大约2个多月结束。薄膜日光温室在此时即可揭帘升温催芽,即上午11时揭开草帘,下午4~5时盖上草帘,以促进棚内温度逐步提高。升温催芽一般经过30~40天,芽眼才能萌发。

3.加温催芽

为缩短催芽时间,在后即提前加温催芽,以提前鲜果上市时间。我区一般于1月15日开始生火加温,加温的第1周要求保持白天15~20℃,夜间5~10℃;第2周保持白天15~20℃,夜间10~15℃;第3周保持白天20~25℃,夜间10~15℃;第4周保持白天25~28℃,夜间13~15℃;第5周保持白天25~28℃,夜间13~15℃;第6周保持白天25~28℃,夜间13~15℃,于2月25日芽眼已全部萌发。到3月26日(当外界晴天温度达到15℃,棚内温度达到28℃时)停止加温催芽。一般加温时间为2个半月。

4.萌芽期到开花期的温、湿度调控

在气温正常、无大寒流侵袭的情况下,萌芽至开花期的生长日数为40~45天,控制好这段时期的温度,对提早采收果品极为重要。

从萌芽到开花前,葡萄新梢生长速度较快,花序器官继续分化。在正常的室温条件下,从萌芽到开花需要40天左右,萌芽期白天室温控制在20~28℃,夜间保持15~18℃;开花期白天室温保持在20~25℃,最高不超过28℃,夜间保持在16~18℃。此期白天温度达到27℃时,应通风降温,使温度维持在25℃左右。萌芽到开花期温度高,从萌芽到开花的时间缩短,但易发生徒长,枝条细弱,花序分化差,花序小,影响产量,开花期温度过高,坐果率降低,落花落果严重,叶片易出现黄化脱落等现象。此期温度管理的重点是保证夜间的温度在16~18℃,控制白天的温度在20~25℃,不超过27℃,晴天时白天注意通风降温。阴天时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进行放风降温,防止植株徒长。萌芽室内湿度控制在85%左右。开花期室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5%左右较好。

5.果粒膨大期的温度调控

为促进幼果迅速膨大,棚内白天气温控制在28~30℃,夜间仍维持18~22℃。此时,露天气温已高,注意通风,使棚内白天的温度不超过30℃。待晚霜过后,露地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将棚缘的薄膜去掉,使棚内的气候条件与露地相近。

浆果成熟期(6月20日左右),为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提高糖分,可加大昼夜温差,白天仍控制在28~30℃,最高不超过32℃,夜间温度逐渐下降到15~16℃或更低些。

五、土肥水管理

1.土壤

为充分利用设施内的土地和空间,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地栽培多采用密植与葡萄行间间作的形式,土地利用率高。要求选用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气性好、保水力强、排水好的沙壤土和壤土为好。勤中耕除草,减少病、虫、草的危害。

2.肥料

①有机肥 为生产绿色葡萄,保护地所用的肥料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要求667平方米施有机肥6立方米以上,三料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与有机肥一同混合,于9月上中旬结合秋耕施入

②追肥 催芽肥:为促进发芽整齐,于2月上旬结合灌头水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追施花前肥:在花前(4月16日)结合灌水进行追肥,667平方米追施二铵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果实膨大肥:到5月上旬施第1次果实膨大肥,667平方米追施腐质酸30千克、二铵20千克。5月中旬施第2次果实膨大肥,667平方米追施腐质酸钾肥20千克。喷施叶面肥:从果实膨大期开始,每隔7~10天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肥3~5次以上,以促进浆果着色和枝蔓成熟,提高果实含糖量和果实硬度,增强抗性。

3.灌溉

保护地葡萄主要通过灌水增湿,以铺膜和通风换气来降温。设施内的湿度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催芽、坐果、果实品质方面影响很大。所以,在灌水过程中,尽量满足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灌水应根据土壤、气候和葡萄生长等情况而定。开始升温灌1次透水,以后分别于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各灌1次水。整个生育期灌水6次。

六、葡萄新梢的管理

1.抹芽

抹芽需分几次进行,抹芽原则是:保留早萌发的芽,抹去晚萌发的芽;留饱满芽,去瘦弱芽;留有果穗的芽,去无果穗的芽;留下部芽去上部的芽;留主芽去副芽。抹芽要及时进行,以减少营养的消耗,基部30~40厘米以下抹去,1株不到3个蔓的或需更新蔓的,在更新基部留1~2个芽。

2.定枝

见穗定枝,保证架面通风透光条件,节省营养,25厘米左右1个枝条,1株不超过7穗果为宜,一般1个枝条1串果。

3.摘心

摘心的目的是停止新梢延长生长,促进花序生长、开花、坐果,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够叶数即可摘心,大棚葡萄应早摘心,主梢摘心一般在果穗以上留4~5片叶摘心。去副梢,只留顶端1个夏芽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七、花果管理

花前用0.2%硼肥溶液喷布叶片和花序,花后10~15天根据坐果情况进行疏穗疏粒,生长势强壮的结果枝留两穗,生长势中庸的结果枝留1穗,生长弱的结果枝不留穗。每株保留7穗果,每穗果留60~80粒。

八、病虫害防治

葡萄下架时,彻底清扫落叶、残枝,集中烧掉。生长期间及时除副梢、卷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出土后萌芽前喷布波美3~5度,消灭枝蔓上的残留病菌,开花前喷布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发生、白粉病分别用科博、必备、喷克等药剂进行防治。


农人小张生活录


大棚葡萄的栽培技术主要遵循“前促、中控、后保”的栽培管理原则,前期促进葡萄腋芽及早萌发、抽生,开花结果期控制好棚温和枝条徒长,坐果后期确保叶片健康生长。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冬季修剪在l2月下旬进行,扣棚盖膜前l0天结束,总留芽量控制在1.4万个/亩左右。夏季修剪在展叶初期进行抹芽,在新梢长28厘米左右、花穗可见时定梢,在初花期进行摘心。每亩留新梢3300枝,每1结果枝留1穗,弱枝不留穗,基部新梢作营养枝,不留穗。

大棚葡萄盖膜,应适时通风,气温稳定超过20℃时除围裙。萌芽后至新梢生长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8%左右,夜间温度12℃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花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8℃左右,不能高于30%,为防落花落果;夜间温度18℃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果实膨大期温度宜控制在30℃左右,逐步放风有利于大棚四周通风降温。果实成熟期温度宜控制在30℃左右。

10月中下旬葡萄开始落叶时施用基肥。有机肥在翻耕土壤时施入,开沟条施复合肥,不施催芽肥。终花期后重施膨果肥,硬核后期施钾、磷肥。果实采收后,施尿素,根外追肥。6月后,每月喷叶面肥1-2次,直到9月。全年共喷l0次,可与一般杀菌剂、杀虫剂混用。葡萄需水较多,盖膜封棚后土壤干燥时应及时浇水,并对枝蔓喷水。萌芽后、开花前适时补充浇水。幼果膨大期灌膨果水。果实转色期需灌1次水,此后至采收结束不再灌水。雨水较多时,应及时开沟排水。

大棚设施栽培葡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主要虫害有小卷叶虫、透翅蛾、红蜘蛛。防治方法应选择对口药剂,轮换交替使用,并控制好浓度和安全间隔期,加强通风透光,调控好棚内温湿度。


自由光明骑士


大棚葡萄栽培相对于露地栽培来讲,高投入、高回报、易种植,较其他种类的作物而言具备更多种植优势。葡萄需以植物大棚的方式进行栽种培植,通常情况下其会比露地直接栽培提前近 1 个月的时间进入成熟期 。葡萄萌芽、展叶以及开花结果等均在春季进行,因此一定要注意春季的科学管理,确保葡萄的质量与产量。

1 大棚葡萄春季的树体管理

1.1 整枝

树体整枝主要坚持留壮不留弱、留下不留上的原则,尽早进行树体主蔓的选留,同时以双主蔓、多主蔓或一主蔓形整枝。边行以单臂水平整枝,如果枝的高度达到1.5 m,则应摘心后将萌发的副梢及茎部 0.05 m 以下的部分去掉,以上的部分每隔 0.03 m 选留一副梢,直至其长出2~4 片叶的时候进行摘心,此后保持连续摘心。在主蔓长为 30~40 cm 时绑扎一次,冬剪时去掉所有副梢,每一葡萄枝留下 5 个结果枝即可。中间行采用小扇形整枝,每枝留两条主蔓,在主蔓长至 1.3~1.5 m 时进行摘心,每蔓留4~5 个结果枝,全株留 8~10 个结果枝。

1.2 摘心

结果枝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在花序以上留 5~7 片叶摘心;对主蔓延长梢留 16~20 片叶摘心;对预备蔓留 8~10 片叶摘心。通过摘心,可控制加长生长,使养分输送给花序,提高坐果率 。

1.3 副梢处理

结果枝上只留顶端一个副梢,并留 2~3 片叶摘心;花序以下副梢全部抹去,花序以上留 1 片叶反复摘心。

1.4 卷须和花序的处理

花前 14 d 开始,疏除弱小、过密花序,掐去副穗和1/5~1/4 的穗尖。

1.5 绑蔓

当新梢长至 40 cm 以上时,就需要引绑至架面上,以利于通风透光。

1.6 新梢管理

针对树体的新梢,应留下生长适中的结果枝,将其中过弱以及过强的部分去掉,保持葡萄架留下 4~5 个 /m 2 新梢,并将其引缚于整体架面上,做好定期通风管理 。

2 大棚葡萄春季的花果管理

2.1 扭梢管理

在开花前,将长势较强的结果枝花序的上部加以扭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其增加 20%左右的坐果率。

2.2 喷硼砂处理

在花前 4 d,以浓度为 0.2%的硼砂溶液对葡萄的花序以及叶片部分进行喷洒,以此进一步增加坐果率。

2.3 疏穗管理

在葡萄落花后的 14 d 左右,结合其具体结果情况实施疏穗。对于长势强的枝可留下两个果穗,长势适中的可留下一个,长势较差的不留,最终确保每株能够留下 6 个以上的果穗 。

2.4 疏果管理

在葡萄落花后的 14 d 左右,可结合坐果实际情况及早进行疏粒,疏去其中的单性果以及过密果。

3 大棚葡萄春季的肥水管理

在完成扣棚之后,应及时中耕板结土壤,确保其疏松性。大棚葡萄的萌芽期通常为 3 月初,该时期应及时进行灌水处理,也就是灌萌芽水,保证萌芽发展整齐。同时施以浓度为 0.2%的尿素与腐熟人粪的混合料,以后可配合浇水情况进行施肥,应坚持薄肥勤施以及小水勤浇的原则。花期应增施氮肥及复合肥,同时做好硼元素的及时补充。

3.1 葡萄施肥技术

在萌芽 10 d 左右,结合灌萌芽水施催芽肥,以速效肥为主,如尿素、人粪尿等 。通常情况下每 667 m 2 应施尿素8 kg 左右,也可以施加 15~20 kg 的氮、磷、钾复合肥,硼肥、硫酸镁各 1 kg。在葡萄萌芽之后,应结合其具体长势情况开展根外追肥,如果长势较差,则可在其叶面喷施浓度为 0.2%的磷酸二氢钾及浓度为 0.2%的尿素,以增强其长势。

3.2 葡萄灌水技术

结合春季土壤结构的水分含量、葡萄生长情况以及天气因素等实施灌水处理。通常应于 11 月初灌封冻水,12 月下旬时在完成扣膜之后浇催芽水,然后在其开花前再进行浇水,花后至葡萄着色期灌水 2~3 次。

4 大棚葡萄春季的温度管理

一般要求在萌芽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0~25 ℃,夜间15~25 ℃;新梢生长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0~30 ℃,夜间15~25 ℃;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5 ℃左右,夜间10 ℃左右;果粒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15~25 ℃,夜间15~20 ℃;果实成熟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18~22 ℃。

5 大棚葡萄春季的湿度管理

在葡萄萌芽与花序伸出阶段,应将棚内湿度保持在80%左右,之后将空气湿度设置于 70%左右,直至坐果期应将湿度保持在 65%~70%。在葡萄坐果之后,需将湿度保持在 75%~80%。为了加强对棚内湿度的控制,应在灌催芽水后及时进行地膜的全面覆盖,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提高土地温度 。

6 大棚葡萄春季的光照管理

优先选择优质无滴膜与温室大棚结构进行扣棚,确保棚膜表层的光洁性,以此提高大棚内的光照水平。在每天太阳升起之后揭草苫,并在4:00 PM左右将其放下进行棚内保温。如果遇到光照不足的天气或连阴雨天,可能会出现叶片黄化问题,此时可采用吊灯进行补光,或在棚内铺设反光膜,以提高棚内光照强度,确保葡萄的光合作用。

7 大棚葡萄春季的病虫害防治

7.1 扣棚前彻底清园

通常情况下,大棚葡萄在春季并不会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但一定要注意葡萄休眠期的消毒处理,并将棚内的枯枝、残叶、杂草以及绑扎的塑料等全部清理干净。

7.2 扣棚后及时预防

葡萄萌芽前,要对全株喷 1 次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与 0.5%的五氯酚纳混合剂。喷药要全面、彻底,对地面、架杆也可直接用 l%的五氯酚纳喷洒灭菌。

7.3 病害防治

大棚葡萄在生长期因空气湿度较大,在萌发 3~5 片叶时就要开始防病,尤其是雨后更要加强喷药保护。此期主要预防灰霉病、锈病等,灰霉病可用速克灵 1 500 倍液防治。此外,还可用多菌灵 800 倍液、代森锰锌 800 倍液、代森锌 800 倍液等常用药剂进行防治。

7.4 虫害防治

本地区主要虫害有葡萄小叶蝉和葡萄红蜘蛛。葡萄小叶蝉防治方法:秋后要彻底清除果园内落叶及杂草,减少越冬虫害;在若虫发生期喷药,常用药剂为 25%亚胺硫磷500~800 倍液或 40%乐果 1 500~2 000 倍液。葡萄红蜘蛛防治方法:春季葡萄出土上架后,刮老树皮,可以消除越冬虫卵;上架后,喷 3 波美度石硫合剂;在生长季节,喷 25%亚胺硫磷 500~800 倍液 。


会说话的鱼1


大棚种植的葡萄,春季该如何管理可以增产增收?

要知道葡萄春季如何管理可以增产增收,首先得知道葡萄在春季要经历哪些物候期,争对不同物侯期的葡萄生理状况,顺应葡萄生长规律,按要求进行农事操作即可达到目的。

遵从葡萄的生物学特征,果农将葡萄周年生长划分为六个物候期。其中春季就占有四个时段。即葡萄伤流期,葡萄萌芽与新梢抽生期,葡萄开花坐果期,葡萄浆果生长初期。

葡萄伤流期是树体根系活动,开始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营养的阶段。土壤中的营养及水分等物质经葡萄根系向地上传导至各个生长点。

因此伤流期要做好冬管冬剪树体清园时的各种剪口伤口的处理和保护,以防各种病原菌从这些伤口剪口处入侵树体,成为各种病害的初生源,减少发病基数。

葡萄伤流期约二十天左右时间,除树体保护外还应追施第一次速效性氮肥,以供树体营养积累提高花序质量以促坐果。

当日平均气温达到十摄氏度左右时,葡萄会开始萌芽。至葡萄开花时约四十天时间。

在此期间由于地下营养的向上输导,葡萄芽眼开始膨大开裂,并在顶端出现绿色或者紫红色的幼嫩叶芽组织。花蕾中各个生殖器官渐趋成熟,生长充实饱满。

葡萄花期约六至十天,因品种的不同和种植区域环境不同而有差异。在葡萄花期若遇极端性天气,要积极采用人工辅助性措施提高葡萄坐果。

葡萄开花坐果以后,由于枝叶量大增,营养生长旺盛,出现各种营养器官相互争夺营养的状况,这时,果农就要积极摘心,摘副梢以控制其营养生长,促进幼果生长。

在此期间,还可结合病虫害防治,用两至三次高钾或高磷的氨基酸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从叶面对葡萄进行各种营养元素补充,以满足葡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营养需要。


山木林溪


增温保温

  尽量延长设施光照时间,晴天时,保温被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葡萄见光时间;阴雪天,在中午短时间揭开保温被,接受散射光照射。

  及时清洁膜面,保持膜面干净干燥。

  提倡使用反光膜、悬挂补光灯以增加光照。

  注意不能连续数日不揭保温被,阴天也要短时间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

  降低棚室湿度、预防病害

  提倡宽窄行栽培或合理稀植、地膜覆盖,大力推广滴灌、膜下灌溉等新技术。连续阴、雪天气时,严禁大水漫灌。

  棚内如有漏水现象,可采用撒施干土、草木灰、堆放生石灰等办法降低湿度。

  雨后天晴,可在中午提高室温至28℃时,适当放风排湿。

  及时追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抗冻害能力

  一般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硝酸钙、1%的葡萄糖液、抗冻防冻剂等。

  及时防治病害

  防病首选用烟雾剂、粉尘防治。建议选用的烟雾剂有:百菌清,广谱性保护加治疗药剂,对一般的真菌性病害均有疗效;腐霉利烟剂(速克灵),对灰霉病最为有效,连阴天要避免进行整枝抹芽等人工操作,防止病害感染。

  严格控制灌水

  做到五浇五不浇:浇晴不浇阴(浇晴天,不浇阴天);浇前不浇后(午前浇,午后不浇);浇小不浇大(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水不浇凉水(冬季水温低,浇水时要先预热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一般在室内建造水窖或水箱);浇暗不浇明(浇暗水不浇明水)。要做到及时清除田间老、黄、病叶病果,减轻植株营养负担。


春行天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了设施大棚葡萄春季管理的关键期,北方地区春季天气变化大,降温升温交替频繁,对葡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设施条件【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冷棚)】下栽培葡萄,应注意以下几点:

大棚葡萄春季管理技术

  增温保温

  尽量延长设施光照时间,晴天时,保温被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葡萄见光时间;阴雪天,在中午短时间揭开保温被,接受散射光照射。

  及时清洁膜面,保持膜面干净干燥。

  提倡使用反光膜、悬挂补光灯以增加光照。

  注意不能连续数日不揭保温被,阴天也要短时间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

  降低棚室湿度、预防病害

  提倡宽窄行栽培或合理稀植、地膜覆盖,大力推广滴灌、膜下灌溉等新技术。连续阴、雪天气时,严禁大水漫灌。

  棚内如有漏水现象,可采用撒施干土、草木灰、堆放生石灰等办法降低湿度。

  雨后天晴,可在中午提高室温至28℃时,适当放风排湿。

  及时追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抗冻害能力

  一般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硝酸钙、1%的葡萄糖液、抗冻防冻剂等。

  及时防治病害

  防病首选用烟雾剂、粉尘防治。建议选用的烟雾剂有:百菌清,广谱性保护加治疗药剂,对一般的真菌性病害均有疗效;腐霉利烟剂(速克灵),对灰霉病最为有效,连阴天要避免进行整枝抹芽等人工操作,防止病害感染。

  严格控制灌水

  做到五浇五不浇:浇晴不浇阴(浇晴天,不浇阴天);浇前不浇后(午前浇,午后不浇);浇小不浇大(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水不浇凉水(冬季水温低,浇水时要先预热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一般在室内建造水窖或水箱);浇暗不浇明(浇暗水不浇明水)。要做到及时清除田间老、黄、病叶病果,减轻植株营养负担。

  适当控制产量

  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植株生长发育弱,要早期适当疏花疏果、控制产量、及早采收果实,以免加重植株负担,降低植株抗逆能力。

  天晴后,逐步转入正常管理。

  及时清除温室周围的积雪积水

  如遇倒春寒天气,当棚室温度低于10℃时,根据植株高低采用悬挂二层保温幕、在保温被或草帘上加盖防寒膜、用秸秆包裹后墙、在温室前沿加盖草帘等措施进行多层覆盖保温。

  若棚室气温度低于6℃,要采用临时加温措施,可采用电热加温、木炭盆、白炽灯、烟雾剂熏烟等,但要注意操作安全。

  清理与维护防寒沟

  对设置在温室南侧和东西两侧外边的30cm宽、50cm深的防寒沟的秸秆或树叶进行更换或补充,可有效防止室温降低。



果农小周


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了设施大棚葡萄春季管理的关键期,北方地区春季天气变化大,降温升温交替频繁,对葡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设施条件【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冷棚)】下栽培葡萄,应注意以下几点:

大棚葡萄春季管理技术

  增温保温

  尽量延长设施光照时间,晴天时,保温被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葡萄见光时间;阴雪天,在中午短时间揭开保温被,接受散射光照射。

  及时清洁膜面,保持膜面干净干燥。

  提倡使用反光膜、悬挂补光灯以增加光照。

  注意不能连续数日不揭保温被,阴天也要短时间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

  降低棚室湿度、预防病害

  提倡宽窄行栽培或合理稀植、地膜覆盖,大力推广滴灌、膜下灌溉等新技术。连续阴、雪天气时,严禁大水漫灌。



  棚内如有漏水现象,可采用撒施干土、草木灰、堆放生石灰等办法降低湿度。

  雨后天晴,可在中午提高室温至28℃时,适当放风排湿。

  及时追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抗冻害能力

  一般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硝酸钙、1%的葡萄糖液、抗冻防冻剂等。

  及时防治病害

  防病首选用烟雾剂、粉尘防治。建议选用的烟雾剂有:百菌清,广谱性保护加治疗药剂,对一般的真菌性病害均有疗效;腐霉利烟剂(速克灵),对灰霉病最为有效,连阴天要避免进行整枝抹芽等人工操作,防止病害感染。

  严格控制灌水

  做到五浇五不浇:浇晴不浇阴(浇晴天,不浇阴天);浇前不浇后(午前浇,午后不浇);浇小不浇大(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水不浇凉水(冬季水温低,浇水时要先预热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一般在室内建造水窖或水箱);浇暗不浇明(浇暗水不浇明水)。要做到及时清除田间老、黄、病叶病果,减轻植株营养负担。


  适当控制产量

  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植株生长发育弱,要早期适当疏花疏果、控制产量、及早采收果实,以免加重植株负担,降低植株抗逆能力。

  天晴后,逐步转入正常管理。

  及时清除温室周围的积雪积水

  如遇倒春寒天气,当棚室温度低于10℃时,根据植株高低采用悬挂二层保温幕、在保温被或草帘上加盖防寒膜、用秸秆包裹后墙、在温室前沿加盖草帘等措施进行多层覆盖保温。

  若棚室气温度低于6℃,要采用临时加温措施,可采用电热加温、木炭盆、白炽灯、烟雾剂熏烟等,但要注意操作安全。

  清理与维护防寒沟

  对设置在温室南侧和东西两侧外边的30cm宽、50cm深的防寒沟的秸秆或树叶进行更换或补充,可有效防止室温降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dc495171fb04000b14990ad614e44e6\

农人飞哥开播


春季大棚葡萄如何管理如下:

大棚葡萄栽培相对于露地栽培来讲,高投入、高回报、易种植,较其他种类的作物而言具备更多种植优势。葡萄需以植物大棚的方式进行栽种培植,通常情况下其会比露地直接栽培提前近 1 个月的时间进入成熟期 。葡萄萌芽、展叶以及开花结果等均在春季进行,因此一定要注意春季的科学管理,确保葡萄的质量与产量。

1 大棚葡萄春季的树体管理:

1.1 整枝:

树体整枝主要坚持留壮不留弱、留下不留上的原则,尽早进行树体主蔓的选留,同时以双主蔓、多主蔓或一主蔓形整枝。边行以单臂水平整枝,如果枝的高度达到1.5 m,则应摘心后将萌发的副梢及茎部 0.05 m 以下的部分去掉,以上的部分每隔 0.03 m 选留一副梢,直至其长出2~4 片叶的时候进行摘心,此后保持连续摘心。在主蔓长为 30~40 cm 时绑扎一次,冬剪时去掉所有副梢,每一葡萄枝留下 5 个结果枝即可。中间行采用小扇形整枝,每枝留两条主蔓,在主蔓长至 1.3~1.5 m 时进行摘心,每蔓留4~5 个结果枝,全株留 8~10 个结果枝。

1.2 摘心:

结果枝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在花序以上留 5~7 片叶摘心;对主蔓延长梢留 16~20 片叶摘心;对预备蔓留 8~10 片叶摘心。通过摘心,可控制加长生长,使养分输送给花序,提高坐果率 。

1.3 副梢处理:

结果枝上只留顶端一个副梢,并留 2~3 片叶摘心;花序以下副梢全部抹去,花序以上留 1 片叶反复摘心。

1.4 卷须和花序的处理:

花前 14 d 开始,疏除弱小、过密花序,掐去副穗和1/5~1/4 的穗尖。

1.5 绑蔓:

当新梢长至 40 cm 以上时,就需要引绑至架面上,以利于通风透光。

1.6 新梢管理:

针对树体的新梢,应留下生长适中的结果枝,将其中过弱以及过强的部分去掉,保持葡萄架留下 4~5 个 /m 2 新梢,并将其引缚于整体架面上,做好定期通风管理 。

2 大棚葡萄春季的花果管理:

2.1 扭梢管理:

在开花前,将长势较强的结果枝花序的上部加以扭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其增加 20%左右的坐果率。

2.2 喷硼砂处理:

在花前 4 d,以浓度为 0.2%的硼砂溶液对葡萄的花序以及叶片部分进行喷洒,以此进一步增加坐果率。

2.3 疏穗管理:

在葡萄落花后的 14 d 左右,结合其具体结果情况实施疏穗。对于长势强的枝可留下两个果穗,长势适中的可留下一个,长势较差的不留,最终确保每株能够留下 6 个以上的果穗 。

2.4 疏果管理:

在葡萄落花后的 14 d 左右,可结合坐果实际情况及早进行疏粒,疏去其中的单性果以及过密果。

3 大棚葡萄春季的肥水管理:

在完成扣棚之后,应及时中耕板结土壤,确保其疏松性。大棚葡萄的萌芽期通常为 3 月初,该时期应及时进行灌水处理,也就是灌萌芽水,保证萌芽发展整齐。同时施以浓度为 0.2%的尿素与腐熟人粪的混合料,以后可配合浇水情况进行施肥,应坚持薄肥勤施以及小水勤浇的原则。花期应增施氮肥及复合肥,同时做好硼元素的及时补充。

3.1 葡萄施肥技术:

在萌芽 10 d 左右,结合灌萌芽水施催芽肥,以速效肥为主,如尿素、人粪尿等 。通常情况下每 667 m 2 应施尿素8 kg 左右,也可以施加 15~20 kg 的氮、磷、钾复合肥,硼肥、硫酸镁各 1 kg。在葡萄萌芽之后,应结合其具体长势情况开展根外追肥,如果长势较差,则可在其叶面喷施浓度为 0.2%的磷酸二氢钾及浓度为 0.2%的尿素,以增强其长势。

3.2 葡萄灌水技术:

结合春季土壤结构的水分含量、葡萄生长情况以及天气因素等实施灌水处理。通常应于 11 月初灌封冻水,12 月下旬时在完成扣膜之后浇催芽水,然后在其开花前再进行浇水,花后至葡萄着色期灌水 2~3 次。

4 大棚葡萄春季的温度管理:

一般要求在萌芽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0~25 ℃,夜间15~25 ℃;新梢生长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0~30 ℃,夜间15~25 ℃;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5 ℃左右,夜间10 ℃左右;果粒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15~25 ℃,夜间15~20 ℃;果实成熟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18~22 ℃。

5 大棚葡萄春季的湿度管理:

在葡萄萌芽与花序伸出阶段,应将棚内湿度保持在80%左右,之后将空气湿度设置于 70%左右,直至坐果期应将湿度保持在 65%~70%。在葡萄坐果之后,需将湿度保持在 75%~80%。为了加强对棚内湿度的控制,应在灌催芽水后及时进行地膜的全面覆盖,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提高土地温度 。

6 大棚葡萄春季的光照管理:

优先选择优质无滴膜与温室大棚结构进行扣棚,确保棚膜表层的光洁性,以此提高大棚内的光照水平。在每天太阳升起之后揭草苫,并在4:00 PM左右将其放下进行棚内保温。如果遇到光照不足的天气或连阴雨天,可能会出现叶片黄化问题,此时可采用吊灯进行补光,或在棚内铺设反光膜,以提高棚内光照强度,确保葡萄的光合作用。

7 大棚葡萄春季的病虫害防治:

7.1 扣棚前彻底清园:

通常情况下,大棚葡萄在春季并不会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但一定要注意葡萄休眠期的消毒处理,并将棚内的枯枝、残叶、杂草以及绑扎的塑料等全部清理干净。

7.2 扣棚后及时预防:

葡萄萌芽前,要对全株喷 1 次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与 0.5%的五氯酚纳混合剂。喷药要全面、彻底,对地面、架杆也可直接用 l%的五氯酚纳喷洒灭菌。

7.3 病害防治:

大棚葡萄在生长期因空气湿度较大,在萌发 3~5 片叶时就要开始防病,尤其是雨后更要加强喷药保护。此期主要预防灰霉病、锈病等,灰霉病可用速克灵 1 500 倍液防治。此外,还可用多菌灵 800 倍液、代森锰锌 800 倍液、代森锌 800 倍液等常用药剂进行防治。

7.4 虫害防治:

本地区主要虫害有葡萄小叶蝉和葡萄红蜘蛛。葡萄小叶蝉防治方法:秋后要彻底清除果园内落叶及杂草,减少越冬虫害;在若虫发生期喷药,常用药剂为 25%亚胺硫磷500~800 倍液或 40%乐果 1 500~2 000 倍液。葡萄红蜘蛛防治方法:春季葡萄出土上架后,刮老树皮,可以消除越冬虫卵;上架后,喷 3 波美度石硫合剂;在生长季节,喷 25%亚胺硫磷 500~800 倍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