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天下大師”真是下落成謎的建文帝嗎?


神秘“天下大師”真是下落成謎的建文帝嗎?

明太祖朱元璋育有二十六個皇子,最被他寄予厚望並加意栽培的長子朱標英年早逝,公元1398年,太祖自感來日無多,立下遺詔,把皇位傳給朱標之子太孫朱允炆,史稱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不到一年,屁股還沒坐熱,他的四叔燕王朱棣就以“清君側”為幌子在封地北平起兵,史稱“靖難之役”。這場歷時三年之久的殘酷戰爭實質是一場赤裸裸的奪位之戰,對皇權覬覦已久的朱棣要用武力奪取他親侄兒的政權,“清君側”不過是借用西漢景帝時期 “吳楚七國之亂”時袁盎提出的口號,炒炒剩飯,欲蓋彌彰罷了。經過三年浴血苦戰,明都金陵(南京)城那高聳入雲的石頭城牆已隱隱在望,以少擊眾、但戰力遠超明政府軍的燕軍早已經飲馬長江,燕王麾下眾將士窺視帝都,感覺勝利在望,人人興奮莫名。

燕軍駐軍東川門下,日日列陣曜兵,炫耀武力 ,從城頭望下去旌旗蔽日、煙塵遮天,戰馬嘶鳴,兵器鏗鏘之聲直刺耳膜。志在必得的燕軍真乃猛將如雲,虎賁如雨,顯出無堅不摧的架勢,守城官兵頓時感覺心理壓力巨大,心膽俱裂,鬥志頃刻瓦解。眼見大勢已去,官居太子太傅、大將軍 要職的李景隆等人打開金川門迎接躊躇滿志的朱棣進城,朱棣眼見皇位近在咫尺,唾手可得,正暗自狂喜自得時,忽見大明後宮冒起一陣濃煙,火借風勢,愈燒愈猛,吞噬一切,一股煙熏火燎的焦臭味撲面而來。原來有人故意縱火焚燒後宮,小馬皇后帶著年剛七歲的太子焚身於火,瞬間化為灰燼,而建文帝則在這場大火中徹底消失,生死不明、下落詭譎的他為後人留下無數謎團與無盡猜想。

之後,燕王朱棣在被燒得滿地狼藉的殘磚敗瓦的後宮旁宣佈稱帝,改元永樂,史稱明成祖,也即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

建文帝去哪兒了?儘管他猶如人間蒸發,但這位苦命皇帝死於那場熊熊烈火的可能性極大。首先被正史採納並作為權威發佈的的是闔宮自焚說,似乎已是鐵證如山的歷史定論。

《明史·太宗實錄》裡說,當朱棣率燕軍從金川門浩浩蕩蕩蜂擁而入時,諸王及在京的文臣武將大部分都臨陣倒戈,紛紛前來朝見新主 。焦躁不安、六神無主的朱允炆在宮裡踱來踱去,如熱鍋上的螞蟻,他也想出迎燕王,又放不下面子,因此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他望望四周,只見平日裡如眾星拱月般圍繞在自己身邊的諸臣們散了個一乾二淨,僅剩寥寥幾個內侍在側,不由得心如死寂,萬念俱灰,嘆息道:“我還有何面目去見四叔啊!” 於是下令緊閉宮門,舉火自焚,一家大小魂魄悠悠,齊赴冥界森羅殿中,找爺爺朱元璋告狀去了。老謀深算、用血腥手段為子孫“削棘” 的朱元璋恐怕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死後不久,就發生這樣叔侄相殘、同室操戈的人間悲劇,人算不如天算!在極具誘惑力的至高無上皇權下,什麼人倫孝悌、什麼親情血脈都是浮雲,天下是誰的,暴力最強者說了算。

朱棣以暴力手段奪得侄兒皇位後,心中究竟有點不踏實,名不正言不順嘛。他上位後立即給大明藩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國王寫詔書,通告江山易主。他在詔書中虛偽地說道:“朕只是想‘清君側’而已,不期建文被權奸逼脅闔宮自焚”。將自己起兵的目的推到盡心輔佐建文帝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的身上 ,自己只是為誅殺皇上身邊這些奸人而大動干戈的。這句假惺惺的話讓人想起二句至理名言 :“歷史是一位任人塗抹打扮的小姑娘”,“歷史由勝利者寫就”!

大明永樂年間編纂的《明實錄》和成書於清代的《明史》都記載了朱棣的這句話,看來,當朱棣率燕軍攻入南京城時,建文帝朱允炆闔家投火自盡已是蓋棺定論的史實了。

然而,有心人還是從“正史”中有意無意疏漏的字裡行間,嗅出一些意味深長的言外之意,找到一些令人生疑的蛛絲馬跡。

《明史》中說:“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王由葬之。”既然是不知所終,就是不能肯定建文已死,那幾具被大火燒得烏焦巴弓如焦炭般的屍體,如何能辨出有建文帝在內?城破之日正值六月盛夏,烈日炙烤,炎威酷暑,如果能認定建文帝焦屍是真,何必將這具已散發出異味的的置於烈日炙烤之下,已屬不符常理,也是對逝者的不敬。 既然判定建文已死,何必停屍長達八日之久才下葬呢?說明朱棣本人也狐疑不決,請人輪番辨認,一直委決不下。

於是,建文帝沒有死的“謠言”與傳聞不脛而走,在京中哄傳,各種資訊傳得有鼻子有眼,由不得人不信,坊間議論紛紛,口耳相傳,幾乎舉國皆知。一種說法是南京城破之日,建文帝在程濟等二十幾位心腹大臣的引領下,從早已建有的暗道中逃逸;另一說法是,燕軍進城的緊要關頭,宮中主錄僧(皇家寺院住持)溥洽情急生智,為建文帝剃去頭髮,扮作和尚,乘亂藏匿於京中某寺,之後在眾人掩護下逃出京城,開始一段亡命天涯之逃難苦旅。此外,還有在眾人協助下亡命海外的傳聞,這種說法更為詭異離奇,也更難以做到,但信者極眾。無論如何,逃出生天的朱允炆的內心一定五味雜陳,怕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呢。從人上之人變作不敢見天日的逃亡者,從富有天下的人生巔峰跌至無立錐之地的最低谷,箇中辛酸苦楚,不難想象。

精明狡獪的明成祖朱棣深知,他是頂著“奪嫡”和“篡逆”的罪名踏著無數人的屍骨登上皇位的,那些歸順自己的建文舊臣雖然表面上恭謹老實,唯唯諾諾,口不敢言,但心下肯定不服。由太祖朱元璋親自指定、名正言順、正經八百的皇上疑似仍然在世並四處藏匿,猶如一面極具號召力的旗幟,他存在一天,就會對自己的帝位造成極大威脅。表面上,為安撫人心,恢復因戰亂而失衡的社會秩序,他煞費苦心的頒佈建文帝已死於大火的詔書;暗中又根據那些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傳聞中露出的迷蹤疑跡派人四處尋覓查訪,於是,又引出許多亦真亦幻的傳奇故事來。

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膾炙人口,盡人皆知,《明史·鄭和傳》中卻這樣寫道:“成帝疑惠帝(建文廟號)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鄭和七下西洋,在政治、軍事、經濟、航海、外交、文化交流方面功莫大焉,對所經諸國也有深遠影響,然而促成此事的永樂大帝朱棣的內心深處還有一個諱莫如深的小九九,就他的主觀願望來說,目的似乎並不那麼複雜,一為炫耀大明兵威,威懾海外諸幫國來朝納貢受封,一為尋找傳說流亡海外的侄兒建文帝,嚇阻那些敢於收留自己侄兒的異邦諸蕃,終極目標還是為自己奪來的帝位正名。

公平的說,揹負“奪嫡”惡名的永樂大帝,是明代公認的有作為的帝王。 有明一代,雄才大略、 聰睿賢明的君王寥寥無幾,朱元璋算一個,朱棣算一個。他的皇位靠武力奪來,但對社會生活影響不大,生產生活的恢復極其迅速,因此史家對他的評價頗不惡。但貌似仍舊在世的建文帝始終是他的一塊心病,不遺餘力的搜尋他的迷蹤成了朱棣登基後的重中之重。

‘明史’記載,官居給事中、禮部左侍郎高位的胡瀅是朱棣的心腹大臣,朱棣率燕軍進入帝都南京不久,就派胡瀅以尋訪神仙張三丰為名兩次出京密偵建文下落,這一去就是漫長的二十一年。胡瀅的足跡幾乎踏遍全國,重點在江、浙、湖湘、川、滇、黔等傳說建文可能藏身之地 。新君登基,諸事繁雜,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朱棣卻迫不及待的派親信重臣遍訪名山大川,查找建文可能藏匿之地,可見他心裡有鬼。二十一年後的一個深夜,胡瀅風塵僕僕回北京,得知成祖率軍北征已至宣府,忙連夜趕將過去。至宣府,早已睡下的永樂帝聞報胡瀅來見,連忙起身,披髮左衽,倒屣相迎。二人秉燭密談至天亮,胡瀅訪到了什麼,史書並未提及一字,談話內容已不可知,但至少永樂帝更加確信自己那位倒黴的侄兒還好好的活在這世上。

《明史·姚廣孝傳》說:朱棣的頭號謀士 、“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姚廣孝年滿八十四歲時,朱棣親往探視,問他有什麼要求。姚廣孝答曰:“和尚溥洽已被關押了十六年,希望皇上能放了他。”溥洽是宮中主錄僧,也是傳聞中為建文剃髮易裝,掩護逃脫的關鍵人物,被認為是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主要目擊證人”之首。既然宣告天下建文已死,又何苦將一位早已遁入空門,靜心禮佛 ,“四大皆空”的老和尚關押十幾年,苦苦逼問建文迷蹤呢?

明代王鏊所著的私家論史筆記《震澤紀聞》及其他幾部明代野史中,卻記述了一段令人震驚的神秘故事:

大明正統年間,一位御史因公外出,左右隨從鳴鑼開道,呵斥街上閒人迴避讓行。一位氣宇軒昂、鬚眉皆白的老僧當道而立,巍然不動。御史見狀,親自出轎詢問,那蒼髯老僧不慌不忙的答道:

“我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此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目瞪口呆,猶如晴空霹靂,這真是駭人聽聞啊。

此事非同小可,御史怎敢怠慢,又不敢擅自定奪,忙稟報朝廷,之後奉命將老和尚送往京城。

此時明成祖朱棣早已經駕鶴西去,在位的明英宗朱祁鎮召集眾臣辨識真偽,因年深日久,建文時的故人星散凋零漸多,眾人都不能妄斷真假。英宗令一位曾經親自侍奉過建文帝的老太監吳亮來到大殿之上,吳亮剛一露面,老和尚便說:

“你不是吳亮嗎?”

吳亮答道:“您老眼花了,我哪裡是什麼吳亮”!

老僧摸著鬍鬚顫巍巍的笑道:“你就是吳亮,別裝糊塗了,你難道不記得有一次你伺候我 用膳,我不小心將一塊鵝肉掉在地上,是你跪在地上用嘴將鵝肉叼起來放回桌上,你怎敢 否認你不是吳亮”?

吳亮聽聞此言,“撲通”一聲跪在老僧腳下,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哽咽難言。眾人驚呆了,大殿之上空氣似乎凝滯,只聽到吳亮的抽泣和老僧的撫慰聲。

奇怪的是,吳亮當夜回到住處時便不聲不響的自縊身亡了,是自殺,還是被滅口,真相與答案已被吳亮帶入另一個世界,已是永遠無解的謎中之謎了。

時過境遷,隨著永樂帝的逝去,人們對建文帝究竟是死是活的好奇與探索已不是那麼敏感與急迫,有關建文帝的話題已非禁忌,時光的流逝能沖淡一切,塵埃盪滌,繁華落盡,歷史又將回歸本真。明英宗並未深究此事,也沒難為老僧,而是將老僧好好的奉養在宮中,頤養天年。老和尚死後被安葬在西山,薨後雖未加封諡號,但碑上赫然刻有“天下大師”四個望之觸目驚心的大字。一個老和尚被稱為“天下大師”,含義極其不同尋常。或許明英宗早已瞧出此事端倪,心裡明鏡似的,早已認同老僧就是失蹤已久的建文帝,只是事涉自己的老祖宗永樂,不便明說,碑刻四字已說明一切。

王鏊乃明代名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他是正德時的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他出生時和“老和尚”突然現身時間相近,因此,他的說法基本可信。

看了王鏊記錄下的這段傳奇文字,一個疑問湧上心頭:建文帝一生經歷過大起大落的兇險風浪,在殘酷血腥的權鬥中,能夠保留性命已屬僥倖,躲在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度過此生似乎是一個失勢者的最佳抉擇。為何到正統年間,斗轉星移,物是人非,他已是風燭殘年,來日無多的老人,何苦冒著欺君殺頭的風險,突然站出來聲稱自己就是那個早已被錄入鬼簿的建文帝呢?假如這老僧是“山寨版”冒名頂替的朱允炆,宮中各種繁瑣禮儀,典章制度,人事起居細細密密,纏如珠珞,他怎能經得起長年累月的盤詰考察呢?沒有宮廷生活經歷之人很容易露出馬腳,然而,這老僧卻一直平安無事,淡定自若,直至終老。《明史》這樣說:這老僧“詭稱建文帝”,意思他是“水貨”,既然此人是假冒偽劣,膽敢欺君,明英宗為何不將他驗明正身,開刀問斬 ,而是讓他在晨鐘暮鼓聲中,青燈古佛之畔悠然安享晚年呢?有學者分析,“老和尚”在永樂死後現身,此時的明廷對建文生死之謎的追索早就沒那麼窮急了,英宗心下早已認定他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建文帝,這老僧和自己隱隱有血脈之親,他曲折的經歷或許觸碰到英宗心底那塊最為柔軟的地方。

英宗朱祁鎮雖不說破,但心懷惻隱,亦或心懷愧疚,於是網開一面,因此善待他。

結論是不言而喻的,建文生死之謎的謎底呼之欲出。

據說前明“天下大師”之墓與碑刻晚至民國初年依舊存在,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曾在頤和園後山上親眼見到過“故明天下大師之墓”,並在其著述中提及。之後陸續在雲、貴、川、閩等地發現建文遺蹟,疑似其棲身之所大多是深山古剎,和古籍以及諸多野史傳奇記載的建文行蹤基本吻合,神秘的“天下大師”就是建文帝,已是確鑿無疑的鐵證,似乎已獲得許多人的認同。

近年來,各種真假難辨的建文帝遺蹟屢有發現,每一次發現又引出一連串新的疑問與謎團。那場驚天大火後建文帝孰死孰生,這答案,不光朱棣沒有找到,至今依然是個難解的謎團。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消逝,關於他的下落,仍舊會吸引一代代史家孜孜不倦的探究下去,窮經皓首努力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直到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於天下的那一時刻。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歷史留下的謎團數不勝數,而卷帙浩繁的歷史是由每個人身上發生的故事編織而成的, 解讀歷史、追尋先人留下真實足跡的樂趣就蘊含在不斷質疑與探索之中。

神秘“天下大師”真是下落成謎的建文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