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課本的內容大人都未必知道,現在的小學課本知識量是否太大?你怎麼看?

Jobin的逆襲人生


我家娃娃小學三年級,僅就語文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是字詞句難度加大了。特別是二類字增多 要求能認,個別要求會寫。

其次是內容很豐富,增加了很多古詩詞,甚至開始出現了文言文。

最後,加大了寫作要求。


原本教書匠


我是小學語文張老師,歡迎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很多課本的內容大人都未必知道,現在的小學課文知識量是否太大?我想說,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遷,現在是21世紀了,每天都是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學生學的知識點也是發生更新。如果用傳統的老一套知識、老一套方法來或者學,那麼肯定會out的。

1.經典永流傳。小學課本上的知識,對於古詩詞這一塊傾注了心血。每一冊書中都有古詩詞、小古文的學習。學生從這些經典詩文裡感受語言的魅力,傳統文化代代相傳。在我們讀小學時,就那麼幾首古詩,根本不懂什麼是傳統文化,只知道搖頭晃腦背誦那麼幾句,更別談課外拓展延伸了。而今,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才5歲的王恆屹就能背誦五百八十多首古詩詞、會認3000多個字。一個五歲孩子的知識儲備量就如此驚人,我們孩子背誦《小學生必備古詩85首》又算得了什麼呢?加大經典詩文的誦讀與背誦,可以陶冶情操。正如主持人撒貝寧問王恆屹:你現在出名了,驕傲嗎?小小年紀這樣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為什麼你要背誦古詩詞?因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科技日新月異。以前有句古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西。”意思是說三十年才會有不會。而今,變化是在分分秒秒之間,根本不需要三十年。學生如何才能趕上時代的潮流,不被淘汰,唯有知識充實、武裝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以前,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不用帶錢也能周遊世界,只要一部手機就足以。足不出戶也有購物等,身邊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不跟上節奏就會被淘汰。

學生時期就得多學點知識,以後走上社會才不會被淘汰。

3.祖國需要人才。祖國需要小學課本知識容量大,學生唯有多學習知識,以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未來需要他們去描繪藍圖。正如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中所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新時代同樣需要這樣的口號:讓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更加努力讀書吧!

關注 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張老師的語文課堂


青出於藍勝於藍。現在小學課本知識,就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加上新時代的新內容。

一是要打破常規,不斷革新。如果小學課本一直是四書五經,那麼我們中國肯定還是長袍馬褂滿大街。

二是順應時代,時勢造英雄。現在已經進入2020年代,有些家長的思想還處在地雷戰、地道戰時期。三歲以上的孩子已經能夠熟練玩各種手機遊戲了,孩子們之所以不喜歡讀書,很大程度上書不夠吸引人,陳詞濫調太多。

三是創新時代,英雄造時勢。我們既要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還要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更要創新時代。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


小記者團團長西蒙


並非如此!

其實,自新課改實施新課標以後,義務教育階段各年級的教材,在原有知識量和難度上,還作了適當的精簡。

按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教材內容時,應當遵循本年級學生年齡認知特點和規律施教,不應人為加大難度。因此,按正常情況,家長只需有初中或高中畢業水平,輔導孩子的學習是不成問題的。

然而,我們的家長在平時輔導孩子學習時,為何時常會感覺力不從心呢?

好吧,讓我們先看一些實例再說——

例一:請你求出X=?(看你如何理解2X)

例二:(這是不是數學題?)

例三:(這分明是道生活題!)

以上題目均出自數學考試卷。不僅難倒學生,也難倒很多家長。甚至難得讓部分家長“懷疑人生”。

雖然,現在教學提倡多學科“深度融合”,多維度訓練學生思維。但是,作為數學學科,自有其特有的科學性、嚴謹性。如果老師過份在難、偏、奇上下功夫,耍文字遊戲、亂設陷阱,只會適得其反,將孩子引導到“牛角尖”裡而不能自拔!

當然,老師偶爾弄些這類“遊戲”作業給學生也未尚不可,至少可以調節一下學習氣氛。但應有對象的針對性、問題的節制性。

為此,“三味”建議家長:

如果遇到類似“故意刁難”的學習難題,有興趣的話,花點心思去想想也不錯;若沒有興趣,就當沒看見,不必太在意!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首先不能以大人認知作為教材的評判標準,學的對象是孩子。比如小學課內外數學,都是龐大的知識體系,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大版塊。知識的學習必須結合學生成長階段科學設置,是內容簡單和認知過程不簡單的統一。

小學數學課內外知識體系

課內數學~內容簡單和認知過程不簡單的統一

小學數學是個螺旋式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著多次的數學思維飛躍,從加減到乘除,從整數到分數,這些初等數學基礎內容成年人已經牢固掌握,相應的數學活動幾乎是自動化的行為,也導致家長容易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面臨的認知挑戰和困難採取過於簡單化的態度。

比如加法與減法,貫穿於整個小學階段,通過數域的不斷擴充,才能更加全面瞭解加減法的含義。一年級20以內加減法要學一個學年,但三年級以後進度明顯加快。

王老師有個觀點就是家長也是要學習的,關注孩子學習難點,科學的引導。數學學習是分層次的,知識和方法是基礎,通過運用不斷加深理解,而數學思維是進階,數學是邏輯學科,注重思考過程,基礎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獲取與其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增強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問題是數學的靈魂,也是數學思維培養的載體。數學無難易,重視的是思考過程。很多家長思維過於受限,比如看到一個題目就列方程,而小學階段,方程思想大部分還不能熟練運用,需要初一繼續學習。

造成家長這種錯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很多課外培優題目或者比較新穎的考察題型出現,數概念,空間概念是數學兩大培養重點,課程也是逐步修訂的,更加註重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知識和方法的靈活運用能力,以及數學思想提煉。

不知道如何輔導,家長就要去學習科學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成長。

課外數學

課外數學體系更為龐大,是課內的拓展和延續,很多題目都作為課內的拓展題型出現。語文需要課外閱讀,英語需要繪本和口語練習,數學同樣需要課外拓展。

課外數學按計算,計數,應用題,數論,幾何,組合六大分類,各小類知識點更加繁雜,課外數學也是體系課程,從基礎到複雜題型需要循序漸進,我相信大部分小升初選拔題型家長都不會做。

結束語:當然,不排除一些網絡神題來誤導大眾,應該抵制這種所謂的題目,以體系化結合孩子認知階段來綜合去思考,課程設置是很合理的。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社會日新月異!我們這一代不讀書也沒事,不讀書照樣賺錢!可是現在這一代的孩子不一樣,他們讀書也就是為了生活,太多高科技的東西出現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我老和家長說現在不讀書以後連說明書都看不懂,寸步難行!

基於以上的原因現在學生課本知識容量比較大內容比較多也是為了與時俱進吧!

1⃣️課本內容的連貫性

有一次專家培訓,特級專家說現在老師要上公開課不管語文還是數學如果你要準備很後面的內容上公開課這一點肯定行不通的,因為知識的連貫性很強!包括語文也是!我自己已經上了六上的新教材,確實發現知識比較系統性連貫性!

2⃣️課外知識拓展要寬

很多一年級老師都會說:書本教這樣的考試考那樣的,確實書本教的有時候比較簡單可是考試的時候拓展又很深,這就考察了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和家長的陪同程度,低段的孩子父母關注的並且天天輔導的孩子的課本知識鞏固了,課外知識也得到了拓展!

現在小學課本知識量大我覺得是應該的!正常的!現在孩子見多識廣也必須要知識量大且多[呲牙]




安安媽媽鄭老師


現在比起我們六零後所學的知識那真是太深了,那時上小學,書本上的內容簡單易懂,而且做業也很少,課前和放學之後大部分時間都在和夥伴在一起玩,打瓦片,拿子,玩本地主等等,玩得那叫開心,每次玩得都忘了吃飯,等家裡人喊才罷休,那時的我們真幸福,幾乎沒有戴眼鏡的。

現在的孩子書本知識深,而且放學有寫不完的作業,家長對孩子要求也高,孩子生活的很累,幾乎沒有玩的時間,初中不戴眼鏡都是奇蹟。時代不同,所承受的也會不同,對孩子,我只減壓,有個好身體,有健全的人格,努力了,就好。


幸福的老園丁


與時俱進嘛!我家的三本英文字典分別是88年、95年和2014年出版的,裡面收的詞和釋義都有明顯不同呢!

就算小學生課本知識量不大,生活中很多知識也是過去沒法想象的。所以,不能以一個知識不更新、不進步的家長的視角來判斷。因為孩子面臨的競爭對象是他/她的同齡人,不是父母師長。未來是屬於充滿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年輕人的!

現在的小學課本,

1.有些知識點發生了變化,語文、數學都有。比如一些字的讀音、筆順;數學的一些概念、規定等。

2.內容的選擇更加貼近生活。比如一些當紅明星入選小學教材。

3.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這個大家都有深切感受。

作為父母,如果不堅持學習,不僅可能不知道小學課本的知識,也很可能很快被社會淘汰。


小黑小黑Luo


我是小學老師,現在的小學知識確實很豐富,有一定難度,但是有趣的是:越是有思考,有難度的東西,孩子們越感興趣,而那些相對簡單、機械的知識卻引不起孩子的興趣。可見,知識更多的是,是不是能引起孩子的主觀思考。再者,現在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孩子們獲取知識的渠道太多了,孩子們的潛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郭豫520


教育應該培養通才而非專才,孔子曰君子不器。教育改革以後培養出的人才既是科學家能搞研發,又是神仙精通醫藥武學丹道奇門遁甲之術,戰亂時可以打仗保家衛國,和平年代可以治病救人建設國家預測乾坤,還都是大詩人才氣逼人留下光輝燦爛的文章著作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