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有足夠實力,為什麼不篡漢?

小學究


大家好,這裡是南嶺說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霍光,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權臣之一,常拿來和商朝的伊尹以及周朝的周公組成一對忠臣“CP”。

為求長生不老的漢武帝劉徹到達生命的盡頭後,霍光成為輔政大臣之一,武帝希冀他成為漢朝的周公能夠輔佐幼主。到漢昭帝時期,他除掉一同輔佐朝政的大臣上官桀、金日磾以及桑弘羊等人,一人獨攬朝政。

“以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日磾為車騎將軍,及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夫,皆拜臣人內床下,受遺詔輔少主。”--《漢書》

權傾朝野之時,他先後廢(海昏侯劉賀)立(漢宣帝劉病已)。但為什麼不篡位自立呢?

我認為原因有三:

1、霍光是個忠於漢室的忠臣。

同位輔臣的上官桀、金日磾等被殺,看似霍光得以獨攬大權,但其實這是幾人在元鳳元年圖謀叛逆欲立武帝之子燕王劉旦為帝才會遭來殺生之禍。

“鄂邑長公主、燕王旦與左將軍上官桀、桀子票騎將軍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謀反,伏誅。”--《漢書》

霍光粉碎這次陰謀其實是維護漢武帝立幼子為嗣的遺詔,武帝屍骨未寒上官桀等人罔顧遺命,妄圖顛覆實為奸,霍光為忠。

漢昭帝元鳳三年,泰山有大石自協起立,上林苑的枯柳又重萌新葉。符節令眭(kui)孟認為這些異狀別有深意,他託在朝為官的友人上了一道奏疏:“漢家堯後,有傳國之運。漢帝宜誰差天下,求索賢人,禪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週二王后,以承順天命。”。簡單的說就是要當朝皇帝禪讓給賢能之人。

這時候的漢昭帝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少年,霍光完全可以利用來為自己篡位製造條件,但他沒有,而是把晆孟抓起來處死了。

“時昭帝幼,大將軍霍光秉政,惡之,下其書廷尉,奏賜孟妄設妖言惑眾,大逆不道,皆伏誅”。--《漢書》

另外廢海昏侯劉賀之事。假使霍光真的要做篡位的事情,劉賀在位是最合適不過的,各種“不法”之事,顛覆帝王形象。霍光完全可以放任劉賀任意為之,令漢室失去民心,待到無法收拾的時候樹立仁義忠臣形象,數劉賀罪狀,命人上書行禪讓事就可。但霍光做的是僅僅27天表現出來的“昏庸”就把皇帝廢了,很明顯是為了漢室江山能有一個好的皇帝。 

“王受皇帝璽綬,襲尊號。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亂。大將軍光與群臣議,白孝昭皇后,廢賀歸故國,賜湯沐邑二千戶,故王家財物皆與賀。及哀王女四人各賜湯沐邑千戶。”-《漢書》

2、漢武帝遺命的作用。

漢武帝年老病情越來越嚴重,考慮立嗣衛子夫皇后太子已死,燕王廣陵王兩兒子都做了很多不法之事。武帝準備立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為帝,叫來了霍光,送給他一副周公揹著成王的畫,讓霍光如周公一般輔佐年幼的皇帝。

是時,上年老,寵姬鉤弋趙婕妤有男,上心欲以為嗣,命大臣輔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屬社稷。上乃使黃門畫者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以賜光。後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宮,病篤,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漢書》

漢武帝的遺命給霍光定義是周公這樣的忠臣,假使霍光行不軌之事,必然會遭到唾棄和討伐。對於篡位的可能性會極大的降低。

3、朝野情況不是時機。

昭宣之時,雖然前有武帝末期造成的國庫空虛,這時候已施行漢初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在霍光的輔佐下,百姓生活比以前較為富裕,出現了中興穩定的局面。漢高祖劉邦曾留下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霍光篡位在利於漢室的情況下自然是對己不利,必然會失敗。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純屬個人看法,這裡是南嶺說史。希望答案有所幫助。謝謝。


南嶺說史


霍光的本族已經被漢武帝清理得差不多了,他憑個人能力再次受到漢武帝的青睞,並且被任命為輔政大臣之一。漢武帝死後,霍光迅速憑藉運氣以及手段成為漢昭帝的唯一輔政大臣,漢昭帝死後他又行廢立之事,成為漢朝實際的最高統治者。與此同時,他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勢力網——《漢書》記載:

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光兩女婿為東西宮衛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為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

下面這個名單則可以更清楚地羅列以霍光為代表的外戚勢力:

霍光之子:中郎將霍禹。

霍光之孫:奉車都尉侍中霍山、中郎將霍雲(與霍山一起被過繼給霍去病),霍皇太后(外孫女)。

霍光之婿:長樂衛尉鄧廣漢奉車都尉金賞,騎都尉、光祿大夫趙平,度遼將軍、未央衛尉範明友,諸吏中郎將、羽林監任勝,給事中光祿大夫張朔(外甥女婿),中郎將王漢(孫婿)。正是“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

但是霍光並沒有篡位,其最重要的原因應該在於他不想篡位,或者說時機未到,不如先做“周文王”。在霍光之前,諸呂勢力以及衛霍勢力被徹底消除,這場血雨腥風他怎能忘懷?

但是霍光也忽略了兩個最致命的問題:第一、身居高位數十年,他的手太不乾淨了,他給當今的皇帝留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印象,以至於漢宣帝每次見到他都感覺後背發涼啊!第二、自己的子孫不爭氣啊,如果有一個和他才能相似的子孫,那漢朝就真的要改名換姓了。


國史通論


因為霍光的初心,就是為了黎民百姓能過上安穩的生活,不受戰亂之苦。所以,他要做一個:上對得起皇帝,下對的住黎民百姓的人。

霍光侍奉漢武帝20年,忠心耿耿,深得漢武帝的信任與重用,所以漢武帝將八歲的漢昭帝託孤於他進行輔佐,等於將大漢江山交給了他。從此,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帝年八歲,政事一決於光”。霍光不負漢武帝臨終所託,不負兄長霍去病的提攜之恩。扶漢室、救黎民,忠心不二,輔佐朝政,使得國泰民安。再說他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根本沒有必要給自己塗抹不忠不孝的汙點,讓罵名載冊。他專權,卻不亂政。霍光在漢昭帝二年就被封為博陸侯,已經是霍光最大的榮耀了,他不會再冒天下之大不韙了。

假如霍光有狼子野心,伺機篡位,是絕對有機會的。因為他獨攬大權,兒子、侄子、侄孫、女婿等,分別擔任著不同的重要職務,有助於他的篡位,而且外甥女又是皇后。

在這樣的條件下,霍光不為所動,他沒有反叛之心!因為民心所向:只想安定,不要改朝換代,從而引發動亂。權力再大,也不能一手遮天。失道者寡助,造反會激起民憤,他沒有必要篡奪帝位,反正權傾朝野,何必揹負罵名?豈不是愧對朝廷、愧對祖宗,得不償失。

霍光做到了善終。他的子孫造反,是在他病逝以後,如果活著,斷不敢這樣造次。霍光後代謀取權位但無能力,最後家族被漢宣帝誅殺,但霍光的忠勳不能忘記。麒麟閣十一位功臣中排位第一,就是對他最好的獎賞,也是最好的定位。

霍光不會篡位,他不是那樣的人。他奉行”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他秉承兄長之義不能忘,先帝之恩不能負,皇族之親情不能斷的原則!輔佐的同時,發揮了自己的才幹,實現了人生價值,不白活一回。最終留名千古,載入史冊!


野史共享


霍光,字子孟,西漢名相。大約生於西漢武帝元光年間,卒於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霍光一生歷仕武、昭、宣三朝,侍奉漢武帝三十年,作為輔政大將軍,前後秉持朝政二十年,是西漢王朝以為重量級政治家。

霍光一人做了前朝周公和商朝伊尹兩人做過的大事:一是輔佐年幼的漢昭帝,一是廢掉已經即位而淫亂的昌邑王另立漢宣帝。由此可見,當時霍光已經權傾朝野,但是最終,霍光並沒有篡漢,而已盡職盡責的輔助帝王。那麼是什麼原因致霍光終未篡漢呢?

受詔輔政忠心耿耿

霍光原本是一個小縣吏的兒子,受異母兄長霍去病的提攜, 擔任漢武帝的宮廷宿衛。十多歲的霍光聰明可愛,辦事機靈嚴謹,深受武帝喜愛。後來逐步提升為漢武帝的內廷侍衛、奉車都尉,專門管理御車。他嚴謹穩妥的辦事作風,使漢武帝印象深刻,認為霍光是一個可以囑託大事之人。

漢武帝七十多歲後,身體多病,疑心日重,太子劉據遭人陷害,在“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漢武帝決定傳位給年僅七歲的幼子弗陵。弗陵的母親是漢武帝的寵妃趙婕妤,母壯兒幼,漢武帝擔心重蹈漢初母后專權的覆轍,便狠下心來將弗陵母親賜死,然後物色一名忠實可靠的得力大臣來輔政。這樣, 漢武帝就選中了鞍前馬後不離左右侍奉自己的奉車都尉霍光,認為只有他可以受此託孤重任。此時,漢武帝想起了周公輔佐年幼成王的故事:周公曾揹著小成王臨朝會見諸侯繼承大統。於是漢武帝命人畫了“周公背成王朝見諸侯圖”給霍光。臨終前又交代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身份擁立弗陵為太子繼承皇位。同時接受遺命的還有左將軍上官桀、車騎將軍金日殫和御史大夫桑弘羊。

霍光向來為人謹慎, 忠心漢室。漢武帝駕崩後,霍光不辱使命,不僅擁立太子弗陵即位(即為漢昭帝),而且常常教導年幼的漢昭帝如何治理國家,愛護百姓。霍光的所作所為贏得了漢昭帝的信賴,結果招來上官桀、桑弘羊的嫉恨。

漢昭帝的哥哥燕王旦,原本就對年幼的漢昭帝繼位心懷不甘,一心想取而代之。於是,上官桀就夥同對霍光不滿的蓋邑長公主(漢昭帝的姐姐)燕王旦結成同盟,誣陷霍光調兵謀反。漢昭帝當時十四歲, 年齡雖小但非常聰明,明辨是非,當庭說出霍光沒有調兵的理由,並下令“誰敢誣陷霍光就反坐誰”致使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言。但他們並未就此罷休, 又設計讓長公主宴請霍光,大廳四周埋伏武士,準備在長公主向霍光敬酒時刺殺霍光,發動宮廷政變, 然後廢昭立燕。但是,上官桀等人還沒來得及動手,陰謀就被霍光識破,於是奏告漢昭帝,誅殺上官桀和桑弘羊,長公主和燕王被迫自殺。漢室政壇恢復穩定,輔政大臣霍光也因此威震海內。

廢昏舉明延續中興

但是漢昭帝壽命不長,二十一雖時不幸死在未央宮,沒有留下子嗣。經過再三考量,霍光決定立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登上帝位後,狂妄驕縱,荒淫無度,動作失節,政事失當。即使在為漢昭帝服喪期間, 每天同親信飲酒作樂,鬥虎戲豹。

霍光深感自己立錯了皇帝, 對不起漢武帝的臨終重託,產生了廢昏舉明的想法,就向大司農田延年問計。延年以商朝伊尹為安定宗廟社稷, 將殘暴的商王太甲關押三年而自己主政的故事點撥霍光。霍光一貫謹慎,怕田延年的建議不合禮法,於是另外召集兩名大臣,商議此事。大家一致決定要廢掉這個無道昏君。

眾所周知,封建時代,以臣廢君,實非易事,搞不好會掉腦袋,株連九族,必須經過周密安排。霍光等人當即率領參加商議的群臣謁見皇太后,詳細陳述昌邑王不可繼承皇位的種種情況。皇太后知曉後,乘車來到未央宮承明殿,下令各宮禁門衛不得放進原昌邑國的官員。毫無防備而又昏淫無能的昌邑王,哪是霍光他們的對手,一番言語理論下來,乖乖地摘下玉璽綬帶, 做了二十七日皇帝的昌邑王就這樣被廢掉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昌邑王被廢后,新君的選立又成為宮廷的頭等大事。怎樣才能選到一位賢明的君主呢?忠心輔政的霍光,日思夜想,焦慮不安。

這時有人上書霍光,漢武帝曾孫劉病已,十八九歲,通曉經術,很有才華。這個劉病已是漢武帝前太子劉據的孫子。前太子劉據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巫蠱之禍”後,劉據的妻妾及子女均被殺害。這個皇曾孫劉病已當時只有幾個月大, 被關在郡邸獄中。當時審理巫蠱案件的丙吉, 明白太子沒有謀反事實,極力保護,使這個劉病已得以不死。

皇曾孫天資聰敏,勤奮好學,既通詩書,又任俠闖蕩,且長年生活在社會下層,躬行節儉,仁慈愛人。霍光多方考察,奏明皇太后,擁立劉病已為皇帝,是為漢宣帝。霍光依然忠心耿耿地輔佐年輕的漢宣帝,輕徭薄賦,與民生息,使漢代社會經濟出現了又一個發展時期,史稱“昭宣中興”。

結語

霍光最大的特點就是忠誠,硃砂上官桀後,霍光的權勢已然威震朝野,此時若有反叛之心,是極有機會自立稱帝的。但他一心為漢,兩立一廢,沒有半點私心。也難怪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對他評價極高“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當廟堂,擁幼君,摧燕王,僕上官,因權制敵,以成其忠。雖周公阿衡,何以如此”!<strong>霍光就是因其忠心,因而終未篡漢。


史說冬夏


霍光,漢朝漢武帝時期霍去病的弟弟。

《漢書》記載,去病死後,光為奉車督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 出入禁闊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慎見親信。

在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以後,霍光先後任光祿大夫等職務。在20多年裡前前後後一直侍奉漢武帝,經常出入皇宮。在20多年居然都沒有犯過一次錯誤,而且非常得漢武帝的信任。

由此可見,當時的霍光確實深得帝心。

霍光不站隊

這個看過電視或者讀過漢書的都知道,霍光的哥哥霍去病,還有衛青去世以後。皇后衛子夫的地位岌岌可危。加上太子遭人陷害巫盅一案。皇后和太子的人脈消失殆盡。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再加上霍光還是霍去病,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不管是從親情還是從別的方面來說,霍光應該是要支持太子和衛子夫的。

事實上霍光個人謹慎,並沒有受巫盅案牽連,由此可見霍光並沒有戰隊。這也是霍光能夠在漢武帝劉徹面前得到信任的一個方面。

漢武帝臨終前把八歲的兒子託付給霍光

漢武帝臨終時,決定離小兒子劉弗陵為皇帝。不過劉弗陵當時只有八歲,很難挑起江山的大梁。漢武帝非常信任,命令霍光和別的大臣一起輔佐劉弗陵。劉福玲就是漢昭帝。

霍光也確實非常的有才能,也非常的漢昭帝的信任。所以當時他的權利真是權傾朝野,正是由於他的權利較大,

  • 對內,實行到休養生息,鼓勵農業生產,多次大赦天下。是漢朝國力得到了恢復。
  • 對外,緩和了和匈奴的關係。

這段時間和後來的漢宣帝朝,被合稱為“昭宣中興”。被漢武帝窮兵默武黷政策,所消耗的國力,在這個時期也慢慢得到恢復 。只由此可見霍光確實是一心為國為民。

第一個廢掉皇帝的大臣

霍光雖然身得漢昭帝的信任,可是漢昭帝並沒有活的太久,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為漢昭帝年輕沒有兒子。霍光迎立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但是劉賀只當了27天的皇帝之後,就以淫亂無道的理由報請上官太后廢除了他。

嚴延年:霍光擅廢立,亡人臣禮,不道。

霍光功高震主遭漢宣帝忌憚

霍光廢掉劉賀之後,和大臣們商議決定讓漢武帝的曾孫子劉病繼承帝位,劉病後來改名叫劉詢。也就是漢宣帝。

霍光同群臣商議後決定從民間迎接武帝曾孫劉病已(後改名劉詢)繼承帝位。這就是漢宣帝。漢宣帝的爹就是漢武帝的皇長子劉據的兒子。漢宣帝也是衛子夫和漢武帝的曾孫。所以後來漢宣帝追封衛子夫為思皇后。

漢宣帝即位以後,霍光雖然像把權力還給皇帝,不過皇帝並沒有接受,所以很多國家大事還是有霍光做主。漢宣帝一個從民間迎來的皇帝,根基並不牢靠,對霍光這個權傾朝野的大臣十分忌憚。霍光功高震主,再加上漢宣帝,並沒有像漢昭帝或者漢武帝那樣自信。所以在霍光面前,他還是非常自卑,如芒在刺。

霍光和漢宣帝也開始出現各種矛盾。先是漢宣帝沒有按群臣的提議封霍光的女兒為後,而是冊封原配許氏為後。再加上霍光的妻子因不滿漢宣帝沒冊封自己的女兒為後,買通御醫殺了許皇后。雖然後來漢宣帝還是冊封了霍光的女兒維護,但是這種冊封是因為霍光的權利。

霍氏一族的滅亡

霍光死了以後,霍光的妻子嫌葬禮的規格和墓碑不夠氣派,按著霍光省錢安排好的墳墓規格擴大很多。以皇帝級別的葬禮下葬。你一個大臣居然以皇帝的規格下葬。試想一下,漢宣帝肯定心裡也不舒服。不過礙於霍光對國家所做的貢獻,漢宣帝悶在心裡,不說而已。

由於霍氏子孫在失去了霍光這個庇護的大樹之後,不懂得低調,不懂得收斂,一步一步把自己的整個家族走向滅亡之中。

公元前66年,霍家謀反,滿門抄斬。霍光的女兒皇后霍長軍也被廢。

以霍光的能力,無論是在漢昭帝還是漢宣帝,羽翼未豐的時候都可以取而代之。不過霍光並沒有那樣做,事實上霍光並沒有謀反的心思。

由於霍光時一朝的皇帝的忌憚,霍光的家人並不懂盛及而衰的道理,在霍光去世之後,並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這也是導致或是一族滅亡的原因。

但是霍光本人確實是一個為國為民的人,退身也是需要技巧和藝術的,不是簡單一走了之,以霍光老辣的宦海經歷,全身而退應該不是難事,沒有急流勇退,才有後來霍氏一族的結局。


青史匯


我們提到霍光,人們通常想起商朝的伊尹,因為二人都廢立過皇帝,所以後世常常以“行伊霍之事”來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霍光是漢朝的三朝元老,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廢黜皇帝劉賀,立漢宣帝劉詢,他大權獨攬,權頃朝野,為什麼不取而代之呢?是因為他不敢,還是實力不夠,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呢?

要了解霍光不篡漢,就要從霍光其人談起,

出身外戚,少年得志

霍光,字子孟,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是漢武帝朝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有了這個實力派弟弟的平臺,從小就比別人見多識廣,所以進入朝廷,先是為郎,後又遷為侍中,後來又得顧命之託,任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長達20年,離不開他與霍去病的特殊關係。

守正出奇

守正——隨著兄長霍去病的去逝,霍光的仕途變也得艱難起來。他曾任奉車都尉二十多年,雖身為帷幄近臣,但不能參與政事,沒有實權,一直沒有得到升遷。由於失去了靠山,霍光只得規規矩矩辦事,開始變的小心翼翼,性格沉穩小心謹慎,連上朝入宮時都走同一路線,甚至停步的位置都固定不變。霍光的做法使滿朝文武十分佩服,同時也逐漸深得漢武帝的信任。

漢武帝病危之際,任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受遺沼,輔佐幼帝。因霍光掌權前的,“小心謹慎”、“資性端正”,掌政後的霍光,也正是依靠這一點,逐漸在漢中央政府中樹立了自己的威信,並得到了多數人的擁護。

出奇—— 漢昭帝駕崩時,沒有子嗣,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即位,但27天之後就以淫亂無道的理由廢除了他。

受儒家思想影響,忠於臣王

漢朝建立後,統治階級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恢復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 經過漢文帝漢景帝之後,國家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迎來了”文景之治“。

漢武帝繼位後,通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治手段,並吸收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種不同學派的一些思想,把儒術與刑名法術相糅合,形成“霸王道雜之”的統治手段,以加強統治。而儒家思想正是適用於國家安定的狀況,讓人民安居樂業,安守本分,這與符合了當時的歷史發展潮流。


霍光深受儒家三綱五常思想的影響,而“忠”是儒家傳統的核心要義之一,在專制等級社會,“忠”往往意味著臣子無條件效忠君王。霍光可以二十年小心謹慎,謹小慎微,即是對漢武帝的知遇之恩的報答,也與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權力位極人臣,不越雷池半步

漢高祖早就說過,非劉姓不可以封王,非建功不可以封侯。霍光被封為博陸侯,這已經是最大的榮耀了,他不可能封王,自然不能加九錫行禪讓。此外漢武帝託孤之時還安排了上官桀、金日磾等人,這些人對他是一種牽制。

霍光雖然權力熏天,但畢竟不能一手遮天,不能完全掌控朝廷。霍光心裡清楚前朝呂后,雖有軍隊又實控朝政,但還是在陳平、周勃等大臣,以及地方諸侯王的聯合打擊下失敗,自己地位還不如呂后,怎麼能夠篡漢成功呢。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霍光雖然權力很大,但還不足以一手遮天,還有多方面顧忌,還不足以篡漢。


四哥聊歷史


確實,當時的霍光,權傾朝野,他也確實有實力篡漢。若是換成別人,恐怕漢朝真的在霍光這裡就會易主,但是霍光卻並沒有這麼做。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還要從霍光本身說起。

霍光是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漢朝從漢高祖劉邦時就實行了”非劉姓不封王”,”封建功不封侯”。而霍光在漢昭帝二年就被封為博陸侯,確實風光無兩。

霍光當年在霍去病的提攜下,侍奉漢武帝20年,在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臨終之時令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輔佐時年八歲的漢昭帝。

霍光非常感恩先帝的信任和重用,忠心輔佐。期間,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謀反,最終全部被滅了族。

從此,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獨攬大權。他勵精圖治,採取休養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業,使得漢朝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

這段時期和後來的宣帝朝被合稱“昭宣中興”,史家認為西漢自文景之治後,被武帝窮兵黷武政策所耗空的國力在這段時間得到了恢復。這期間,霍光居功至偉。

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駕崩,他沒有兒子,霍光就迎立了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後就以其淫亂無道為由廢除了他。

霍光又從民間迎接武帝曾孫劉病已(後改名劉詢)繼承帝位。這就是漢宣帝。

漢宣帝即位初,朝廷事務的決策仍先經過霍光過問再稟報皇帝。

此時的霍光,可以說權傾朝野,獨霸朝綱。

地節二年春三月庚午(前68年4月21日),霍光病重逝世。

霍光死後沒多久,家族謀反被團滅,這是後話,不多作贅述。

霍光本人,也確實因為以上所說的獨霸朝綱,行廢立君王之事為人詬病。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忠於的那個大漢王朝。

作為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霍光不負漢武帝臨終所託,不負兄長的提攜之恩。他的初心就是扶漢室、救黎民,忠心耿耿,輔佐朝政,繼而國泰民安,他也這樣做了,不忘初衷,致力於恢復國力,使人民富足,漢朝終進入了全盛時代。

這裡插個題外話,實在是說到霍光,這件事是如何也繞不過去的。

每次讀史,到了此處就會氣憤不已,不是因為別的,而且因為霍光的老婆,演繹了教科書般的坑老公,還差點把霍光勵精圖治的那點功績也從歷史上徹底抹去。

這件事的起因,是由於漢宣帝即位後,沒有依照群臣提議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而是委婉的表示要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許平君為皇后,當時霍光並沒有反對。

但是霍光的繼室對女兒霍成君沒有成為皇后一事大為不滿,買通醫生淳于衍,最終毒死了漢宣帝最疼愛的許皇后。霍光得知此事後雖無比震怒,但最終還是礙於夫妻情分替其掩蓋了過去,霍成君也被立為皇后。

但是這件事,就成為了霍光斷子絕孫的最重要的導火索。

真的有病!可憐了許皇后……

為什麼我們還要插一下霍光妻子那點爛事呢?是因為漢宣帝最愛的女人被這麼算計而死,而且霍光死後其後代謀反,終被滿門誅殺。霍家做了這一件件死一萬次都不夠的蠢事,漢宣帝也最終沒有說霍光一個不好。他死後依然是那個麒麟閣十一位功臣中排位第一的國之重臣,這,也許就是歷史對霍光最好的評價,也是帝王對於霍光為漢室立下不世功業最大的認可。

霍光,對漢朝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一直都是一個善始善終的人,這在中國的漫長曆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

一個如此老謀深算、權傾朝野,做事又心狠手辣的人,卻有著超過年輕人數倍的熱血情懷,實在是極為可愛。

說了這麼多,霍光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即使有能力,他也不會篡位,因為他奉行的正是”食君之祿,為君分憂”。

霍光有冷酷的政治手腕,不管這種政治手腕多麼被後人質疑,但是正因為他的這種無敵的政治手腕,才使得漢王朝迎來了另一個全盛時代,那個令萬世國人引以為豪的雄偉王朝才能繼續綿延下去。

漫漫黃沙掩埋了歲月,但是閃耀著光芒的黃金,卻仍然在迸發著無與倫比的輝煌,霍光的一腔熱血不會被掩埋,他正穿過歲月,讓今人看到了那個歲月的巨人,怎樣踐行著自己的信仰,開拓了偉大的功勳……


大葫蘆蘆蘆蘆蘆


霍光有足夠實力,為什麼不篡漢?

  西漢時期的霍光,在人們的眼裡,是能與商朝大佬伊尹並稱的一代權臣,一代能臣,他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在他輔政的漫長曆程裡,曾經主持過立劉賀廢劉賀的大事,生前死後都極盡榮寵民,史上難得一見。

  霍光手裡有足夠的權力,兵力篡漢自立,但是他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

  個人感覺和當時人們的觀念,和霍光個人的操守,有很大的關係。

  在霍光生活的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天下只能是劉家人的天下,皇位只能是姓劉的人來坐,其他的人靠邊站!這一點,哪怕是到了漢末三國,也依然有市場,咱們想想曹操為什麼不當皇帝就知道了。

  霍光是個相當小心的人。咱們都知道,衛氏一系的人們,從出生似乎就負有使命,比如衛子夫生太子助漢武固皇位,衛青霍去病,生來就是為了打匈奴安漢家的,霍光要幹什麼呢?他要輔佐漢昭帝,直到扶漢宣帝上位,完成衛太子一系的使命。

  霍光的小心,由來已久:

  乃將光西至長安,時年十餘歲,任光為郎,稍遷諸曹、侍中。去病死後,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

  霍去病對霍家人,還是很看重的,在他風光無限的時候,就把霍光這個異母弟弟安排到了漢武帝身邊,做漢武帝的侍從官,咱們都清楚,做侍從,可不是光長得好看就夠,還得有實力保護帝王,十多歲的霍光,有什麼天生異秉天授神力?沒有,明眼人都清楚,霍去病的目的,漢武帝也知道。霍光雖是榮寵無比的霍去病的弟弟,卻沒有什麼特別張揚的地方,他跟著武帝進出宮闈二十多年,從來都沒有過犯錯的時候,哪怕就是小錯,這是怎樣的一種謹慎?

  在史書上,對霍光多年的行程有一句描述,可資佐證:“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怎樣?他進出殿門,連每一步,每步走多少都掌控得一模一樣,這一堅持,就是幾十年,這功夫,幾人做得到?

  在漢武身邊的所有人,或多或少的,都會犯錯,可是,霍光在漢武一朝,平安一輩子,這份謹慎無人能及。咱們都清楚,漢武不是無能之君,相反,他雄才大略,眼光毒,心也狠,在他身邊,只有謹慎,肯定是幹不好差事的。可是霍光能被他看中做為託孤大臣,不簡單。

  後元二年春天,漢武快駕崩了,霍光淚眼婆娑,問漢武,“如有不諱,誰當嗣者?”漢武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漢武要立劉弗陵,霍光不知道嗎?其實是知道的,因為當時沒合適的人了。漢武要讓他當週公,霍光不知道嗎?霍光其實也是知道的,因為還是在很早以前,漢武就派了黃門畫者畫了一幅周公負成王成王朝諸侯的畫給霍光,可是霍光就是這麼小心,一定得問問回光反照時的漢武,確定是不是。得到肯定回覆後,他還表態自己不如日磾——估計他拍著胸脯說自己能行,漢武恐怕會交代人,把他帶到極樂世界繼續當秘書,金日磾當然也不傻,說自己是外國人,肯定不如霍光當得合適。就這樣,霍光成了大司馬大將軍,如金日磾為車騎將軍,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夫,統統接受遺詔輔佐少主。咱們看這排名,就很能說明,在漢武帝的心中,沒有誰比霍光合適,這既是能力的肯定,也是對他人品的肯定。

  以後許多年,霍光都一直小心謹慎,哪怕是上官桀等人聯合劉旦等人一再出招,他也都一一化解。靠的,不僅是帝王的信任,更是他自身行止的不越矩。

  昭帝一朝,君臣相得。

  咱們當然都清楚廢立劉賀的過程,但是細看史書就會明白,霍光並沒有一人獨斷,而是在與眾人商議後,牽了個頭,從皇太后那裡討得旨意再行事,再扶漢宣帝上位,程序沒有問題,也是他職責所在。

  當然了,霍光活著的時候,霍家難免成了超級大樹,但是單看霍光本人,能,也忠,所以他死後,極盡哀榮。只是萬事萬物,都逃不過盛極而衰的定律。霍光死後,霍家被族誅,為什麼呢?宣帝不算毒,是霍家出了喪門星,霍光的妻子霍顯(真名是不是不重要,反正史書都這麼稱呼她)行事太不著調,她為了女兒上位毒死許皇后,還要加害太子,這就是作大死了。

簡單說幾句,祝朋友們平安,盼關注。


葉之秋


霍光有足夠的實力,是從得到漢昭帝的信認,鬥倒政敵以上官桀集團開始獨掌朝政。這時的霍光培育自己的親信,安插自己的親戚任朝中重職,霍光雖然培育自己的勢力,但還不夠有篡漢的實力。漢昭帝死後,霍光獨攬朝政大權,顯然有足夠的實力取而代之,為什麼不篡漢自立呢?



第一,霍光感恩漢武帝,霍光經兄長霍去病推薦入朝為官,二十年入一日謹慎敬業忠厚,得到漢武帝的認可,受令輔佐幼主漢昭帝,霍光也沒有辜負了武帝的重託,一直兢兢業業地輔佐幼主,秉政執法,以國家社稷為重。正因為秉公辦事,才得罪輔臣上官桀父子的憎恨,從這裡看出霍光是真心輔佐幼主,報達武帝重用之恩。


第二,霍光在漢昭帝的幫助下鬥倒上官父子集團後,獨掌朝政大權,開始培育自己的親信和親戚,這時的霍光可是權傾朝野,甚至控制了漢昭帝,後來昭帝死後,霍光為什麼不篡漢自立呢?我認為霍光雖然得到權力的頂峰,但是他知道前朝呂后家族是怎麼誅滅的,劉邦也有“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以霍光謹慎的性格而言,他不敢拿自己和家族去冒險,只想做一位有實力的權臣。這一點從昭帝死後,霍光立無靠山無實力的劉賀看出,他認為立了無實力皇帝好控制,自己照樣說了算,從輔佐昭帝中找到了經驗,真正當家的是自已,他也不願意落個罵名或被誅的罪名而取而代之。


總之,1,霍光不篡漢是因為報達武帝重用之恩。2,霍光也沒有哪野心的性格,他是真心當一位有實力的權臣而矣。


趣談漢史


這個問題問的很奇怪。反問一句,為什麼要篡漢?這就是現在人性“性本惡”論調的結果。但人性中畢竟光明的成分較多,否則人類早就滅亡了。

隨感而發,別無它意。現在回答問題。

霍光權傾朝野,是有足夠實力,但他始終以忠心對待朝廷。

霍光本性忠誠中正

霍光是同父異母的兄長霍去病帶入京城的。在冠軍侯這個大樹的遮陰下,選為郎官,從而走入仕途。

霍光在霍去病英年早逝,失去庇護後,還能歷任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可見他在能力不凡的同時,必定是忠誠中正。

漢武帝臨終時,拜霍光為大將軍、大司馬,託孤輔政,封為博陸侯,以漢武帝多疑的性格,肯定是對霍光觀察許久才下的決定。

霍光所受的儒家教育

儒家思想對霍光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君臣綱常的思想。

《漢書·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去病死後,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

霍光侍奉漢武帝身邊二十餘年,沒有犯過錯誤,即說明霍光小心謹慎,也說明儒家君臣思想在霍光頭腦中根深蒂固。

霍光以達到權力巔峰

霍光族滅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鄂邑長公主和燕王劉旦自殺。此後霍光成為朝政實際上的決策者。

霍光的外孫女上官氏是漢昭帝皇后、女兒霍成君是漢宣帝皇后。霍光的子侄都以封侯。

篡漢對霍光來說已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