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年轻的父母,你希望孩子是先成人后成才,还是先成才后成人?

兖矿子弟


孩子出生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健康快乐就好!什么成才成人,成什么顺其自然吧。成栋梁还是成一俗人,不由父母!


四阿哥4527


作为父母我希望自己得孩子先成人

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将来有个好的工作,好的前程。成才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会做人,品质道德败坏,也只会为危害社会,成为蛀虫。又或是没有自理能力,连基本生活常识都不会,早晚也会被社会淘汰。

1聊斋志异中的朱尔旦,开始虽然愚笨,但心地善良。后来虽然脑袋聪明了,但是心也黑了,最后下场惨淡。

2熊猫烧香病毒传播者,李俊通过自己出售和在网上由他人代卖将病毒销售给100余人。共非法获利十万余元。他们虽然聪明,但是危害了社会。

3.19岁的杜升华以668分的高考成绩,成为2005沈阳高考应届生第一名,但不会换乘公交车,不会系鞋带。在读研究生遭劝退,“神童”被逐出校门。

这些人都是空有才智却不懂如何做人。学会做人,学会尊重,善良,正直,爱国,等等,才能更有价值,我的孩子可以不出名,可以很平庸,只要他能过得平平淡淡都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被社会淘汰,也不能给他人造成伤害,更不能危害国家。


自己看世界


我认为做为年轻一代的父母,应该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再教他们如何成才!光有一身本领不会运用,不懂人情世故,那也是徒劳!学会了如何做人,不成功那是暂时的,有知识有文化再有本事,即使成功了那也是暂时的,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先学会做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就算你本领再大,不会做人,思想不端正,我想在哪里都做不长久,也成不了什么大事!常言道“唯才是用,唯德重用”你是个人才别人会用你,但是那只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的关系,但是你要是更会做人,那就会得到重用,那才是人生的巅峰!而不是眼前的一点点小成就!现在孩子的教育观念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排第一位,说明了教育好孩子要先从做人开始,也证明了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是有德有品的人才!一个孩子的道德观念正了,那么他的学习也不会差!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说一个名牌大学的留学生失踪了好多年,家人到处寻找一直没有找到,后来被救助站发现,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外流浪,而且精神不正常!这让他的亲朋很吃惊更难过,没有想到当初那么聪明的孩子会变成这样,他的同学老师更不相信怎么会这样!后来在家人的照顾下他慢慢好起来了,也像个正常人了。他慢慢讲起了他自己不愿提起的经历!原来当年他以优秀的成绩留学国外,再学校表现也一直很优秀,但是大家都忘了一点,国外跟中国的教育方式不同,他们不仅仅只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更多的是社会实践能力!慢慢的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别人的脚步,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心里落差,于是他偷偷做了一个决定办理了退学,自己一个人回了国!打算找份工作,但是处处碰壁,高不成低不就!最后慢慢的……就是成了刚开始的模样!在外人眼里成绩优秀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最擅长的就是学习,但是除了学习他不知道自己还会做什么?除了死读书,读死书还能做什么?没有人教会他该如何适应这个社会?他也不知道除了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人?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也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我想大家都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变成这样!

所以个人觉得行行出状元,我们的孩子将来都可能成为人才!但是我们要的是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才能去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无常。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的生存法则!也是做人的最基本法则!


细说人生百态


作为父母肯定希望自己孩子长大成为人才。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所以你问及先做人,还是先有才,这两者并不冲突。孩子教育上从小以礼识才,在古代有句话(女人无才便是德)现在可能有点讽刺的感觉,从中可以看出从古就把礼放在做人之首。那么礼从何来?教育。我认为先做好一个人才能体现出本身的才能。





达观生活


作为一个四岁女孩的父亲,我衷心的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既成人有成才,当然人的一生时间有限,而成人和成才并不冲突,完全可以两手抓,两手都硬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1.《论语》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小孩子要先学会做人,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足见我们的教育前贤对于教书育人,先成人后成才的观点!


另一边,今年广西南宁某高校,一名大三女生认识了一个研究生男生,之后两人发生关系才发现这名男生,居然脚踩N条船,让学妹很受伤!于是事情被曝光,而让人大跌眼镜的居然是,这位男生的父亲理直气壮的表示:我儿子有女生喜欢,那是他有本事…

看到了吗?一个研究生可以说是学历比较高了吧!但是,在拥有知识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正确的三观,难道我们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为这样的人吗?

2.之所以,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那么在意,不惜牺牲孩子的童年时光,给孩子们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成年人的焦虑导致!



因为作为家长的我们,工作之后,很有可能没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所以会产生一种焦虑情绪:我是不是要跟不上时代了?我会被淘汰吗?

所以将自己的焦虑都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可以完成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吧!自然,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家长们只注重孩子是否成才,而成人这个任务,则勿略了!

3.所以,既要让孩子成人,还要让孩子成才!这才是为人父母应该的行为。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和孩子一同学习,这样既给孩子做出了榜样,又提升了自己的学识,降低了焦虑情绪!


其次,家长要言传身教,做一个三观正,有责任心的人,这样孩子潜移默化的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并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对错意识,对于孩子错误行为及时修正,好的行为要积极鼓励!

综上所述,其实家长没有必要在成才和成人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因为,只要我们通过言传身教方式,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而至于成才的问题,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一同让孩子变成最优秀的人!


锅贴谈保


小区里两个正玩地起劲的小朋友,为了争抢玩具突然打了起来,各不相让,两位妈妈赶紧跑过去,一位妈妈拉着孩子就说“你看,叫你学打拳你不学,不然就不会打不赢了吧!”而另外一个妈妈,蹲下来望着孩子“宝贝,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弟弟,我们可以把玩具分享出来,大家一起玩,不是更有意思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动。

生活中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可是相较于拥有高高的学问来说,拥有高尚的品质,良好的德行,不是更为重要吗!

正所谓“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没有好的品德,即使拥有再高的学问,也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因为没有好的德行,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无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是遥不可及,或是低入尘埃,无论我们是万贯家财,还是家徒四壁,我们都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自己就没有好的品德,又如何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正所谓将心比心。


因为没有好的德行,我们读再多的书,学再多的知识,都不会行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不好的行为就会对社会、对家庭产生危害,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如社会上很多金融犯罪,政治犯罪的人,他们都拥有较高的学识,然而却忽略了做人要有好的德行,才能对社会有益,由此让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为没有好的德行,就不会写出一个真正的“人”,从这个“人”字,就看出从古至今,人都不可能唯我独尊,必须要另一半的帮扶,互助互爱,手手相牵,才能做好人,做好事,才能不断前行。

现在很多宝妈宝爸,总是一位的强调孩子的学习,初了学习还是学习,家里有读不完的学习资料,外面有上不完的兴趣班,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当自己的孩子在家大呼小叫,疏于管教时;当孩子对人毫无礼貌,不想管教时;当孩子做错事,认为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原谅时,我们的孩子已经被同行人抛在了后面,因为他们丢掉了最基本,也是最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行。

无论是我们的学校,还是孩子进入社会,谈到的第一件事,总是德,德过了才是智,由此我们做父母的第一件不是要求孩子要多么厉害,而是我们的孩子德行多么好。


我说之我见


我会教孩子先做人,因为人做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有一句话讲的好,德不配位,才不归位,所以一定让孩子先做人后做事。


梦玉佳人


对于我来说,我希望孩子将来要先成人后成才。即使先成才,也未必能做好一个人,甚至可能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只有先做好一个人,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让他懂得仁义礼智孝,很多人对才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才?才并不一定指的就是他事业有多好,学习有多棒,才其实就是简单的做人道理。


疯话裤带


肯定先成人再成才了!

如果你不懂的为人处事,礼仪道德,纵使你再有才又什么用?

比如说小孩子,你告诉他不能和小朋友吵架、不能抢别人东西、要和别人分享你的玩具、要有礼貌。时间长了,他就会记住了……如果你光让他成长,不教他,纵使他在才华方面再优秀不懂处事,不懂礼仪又有什么用呢,只会跟父母增添烦恼罢了……


雁过潇湘


我觉得还是先教孩子们如何做人,再教他们如何成才比较好!先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与人相处,怎样尊老爱幼,与人协作等知识,再引导他们如何学习才有效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才有效果。因为协作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在哪,不管做什么,都需要有团队精神,若是小孩只是理论知识精通,动手能力极差,有谁还会愿意与他一起共事、生活、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