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要选出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十大电影,《惊魂记》、《后窗》这些正宗悬疑片是必选,而具有娱乐性的商业大片《西北偏北》也应该拥有姓名。

《西北偏北》开创了多场景转换,加型男美女组合的动作冒险电影先河,《007》系列、《碟中谍》系列等经典,都是后来的效仿者。

可以说,《西北偏北》是特工电影的鼻祖。

经历岁月的磨蚀,这部商业大片俨然显得有些剧情俗套,逻辑不通,但其精华的部分却更加地具有光泽。

首先是令人惊叹的悬念技巧;

其次是角色陷入迷乱的纠结情感。

只要后世的导演能学到这两点,距离拍出顶尖级别的商业片就不远了。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全片一共可以分为七个大段落,每一个段落都在提出悬念或是揭晓悬念。

第一段共有六个场景,四个主场景和两个过渡场景。

从街道外景引出男主角,广告商人Roger;

通过坐车的内景转换到餐厅,发生绑架事件;

在通过坐车的内景过渡到Townsend家中,与大魔王相见;

到最后追车逃亡戏,进度条仅仅过去18分钟。

18分钟的时间,电影抛出了三个大悬念。

①大魔王为什么要实施绑架行动?

②Kaplan先生是谁?

③Roger要如何解围?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第一段自己回答了第③个悬念,Roger还是通过汽车这个交通工具来实现了场景转换。

而这中间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逻辑性问题。

两个杀手完全可以把Roger直接勒死或捅死,为什么非要用制造假车祸?

只能说,大魔王这个犯罪集团不想招惹警察,普通醉酒车祸没什么,但恶性凶杀案就可能引起FBI关注,破坏他们的原定计划。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第①和第②个悬念被带到了第二段落。

Roger虽然捡回了小命,但他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由于醉酒驾驶,他被警察起诉。

无端端被绑架,无端端又被起诉,Roger在一夜之间被逼到了绝路。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选择。

第一是自认倒霉,至少保住了小命;第二是据理力争,还自己清白。

从第一段Roger面对大魔王的强硬态度,就能知道他不是一个轻易服软的人。

不过当他连忙解释真相的时候,却越抹越黑。

直到联合国的命案发生,他沦为了通缉犯。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第二段的成功之处是没有给Roger喘息的机会,更多的悬念接踵而至。

④大魔王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⑤为什么连酒店的工作人员也把Roger当作Kaplan?

⑥Roger要如何证明自己清白?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可能是担心太多的悬念观众理不过来,电影在第三段直接放出了FBI的内部会议,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是理解剧情的关键场景,如果认真注意地看,就能解答出第①,第②和第④,第⑤个悬念。

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悬念。

⑦卧底是谁?

那么,延续剧情的悬念只剩下两个(第⑥和第⑦)。

陷入绝境的Roger只剩下一种选择,逃亡。同时不服软的他也决意要自己查出真相,也只有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至少得找出一些证据,他才有资本去找警察。

这时进度条过去了大概三分之一,女主角Eve终于现身,一位希区柯克电影典型的金发美女。

然后悬念又来了。

⑧Eve为什么如此“仗义”?

⑨Eve和大魔王是什么关系?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第三段的火车场景过后,Roger按照Eve的指示来到了一片麦田空地。

所谓色字头上一把刀,这么一个大美女投怀送抱,十有八九是有“仙人跳”嫌疑的。

于是,第四段就是影史上最为震撼的“仙人跳”场景——飞机追杀。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即便开辆飞机出来杀人的情节是有些不合常理,但希区柯克凭借凌厉的分镜头制造出了惊人的视觉冲击力。在1959年

《西北偏北》上映的时候,这样的视觉奇观是前所未有的。

看着Roger酸爽的遭遇,关于Eve的两个悬念基本也被解答了。

她肯定是和大魔王一伙的,接近Roger是有目的性的。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被绑架,被冤枉起诉,被通缉,然后还被一个美女差点害死,如果说John McClane是影史上最倒霉的警察,那Roger就是最倒霉的广告商人了。

此时愤怒的情绪盖过了被追杀的恐惧。

他又找到了Eve想要讨个说法。

这时爱娃·玛丽·森特用演技表现出Eve内心的忐忑,然后又一个悬念来了。

⑩Eve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只是这个悬念没有持续太久,其实很多观众也能很快猜到。

第⑩个悬念更多是推进剧情的作用。第六段负责大魔王案子的FBI头子揭晓Eve身份的同时,也顺便把剧情推向高潮。

一直蒙在鼓里的Roger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陷入到麻烦当中,也知道了该怎么证明自己清白,第⑥个悬念解决。

剧情的悬念马上转移到了Eve身上。

⑪Eve是否能虎口脱险?

⑫她的任务是否能成功?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那第七段高潮部分的任务,就是解决最后两个悬念了。

扣人心弦的拉什莫山纪念碑追击战,希区柯克当然是想要实景拍摄,但遭到了美国当局的拒绝,所以他只好摄影棚内搭建了拉什莫山纪念碑的模型来拍摄。

希区柯克甚至还想过让Roger在林肯塑像的鼻子里打一个喷嚏,不然他为什么会笑称这部电影片名叫做《林肯鼻子上的男人》。

可惜最后还是没成,不然这绝对是美国电影史上最具争议的一幕。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马丁·斯科塞斯曾在回应有关漫威言论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西北偏北》

他认为电影的技巧令人惊叹,但若没有故事内核里痛苦的情感,加里·格兰特的角色也没有彻底陷入迷乱,那只不过是一系列动态的优雅的构图和剪辑。

希区柯克一环扣一扣的悬念是让电影变得精彩好看的关键,但《西北偏北》能被后世称为经典,更重要的一点还是角色情感。

男主角Roger的遭遇是非比寻常的,他经历过迷惑,愤怒,痛苦,内疚等情绪,也从一个平凡的广告商人,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勇士。

特工电影的鼻祖,原来是希区柯克

有一种说法是,影片命名来源于戏剧《哈姆雷特》,隐喻难以把握的现实。

整个故事也不过就是讲述Roger如何在极为被动、糟糕的现实中重新找回主动权,并最后抱得美人归。

而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

当麻烦找上门的时候,主动出击找到麻烦的源头,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像Roger那样,如果他不主动去追查真相,那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FBI的手里。

那他只能是一直被大魔追杀,被警察追捕,然后听天由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