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该服输吗?

老段康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年人,可以胸怀大志、志存高远,当然,也可以淡泊名利、波澜不惊,关键是要“知天命!”

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早已不再是风风火火的年纪,所以,做人、做事不要再与之争长短、论输赢,这不叫服输,这叫“耳顺!”老年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这样的心态、这样的雅量!

那么老年人应当怎么样对待工作、生活呢?

可以老有所成!

如果你有自己的事业,那么请继续,只要身体允许;如果你还需要工作,那么请尽力,只要精力可以。没有必要退下来、当看客!可以让人生的列车继续前行,突然刹车反而容易憋出毛病。但是,毕竟周围有很多的年轻人,所以没有必要事事亲力亲为,该让他们插手的就让他们上手。老年人要学会适度放手,这样既轻松了自己,也锻炼了后来人,想退出时还可以慢慢地淡出,悄悄地隐退!老有所成的关键不是取得多大成就,而是要给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要老有所学!

脑子越用越聪明,对年轻人如此,对老年人也是如此;工作、学习了一辈子,老了老了还是要继续学习,不然就落伍了。儿媳妇给你买个新的智能手机,你不会用,尴尬不?还得让小孙女去教你!小孙子找你聊机器人,你根本搭不上话,还怎么继续聊下去!不学习就无法融入社会,甚至无法融入家庭生活!一杯茶、一本书、一副老花镜,从容而又淡定,多有学者风范!再说了,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不求学有所成,只求一知半解,学个皮毛,够用就行。

要老有所乐!

大多数老年人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闲得无聊,闲得发慌,所以要学会找乐子!有雅兴的,可以练书法、学画画、舞太极剑、打太极拳;有体力的,可以跳广场舞,扭扭屁股扭扭腰,没有难度,如同当年学生时代的广播体操;嗓子好的,可以放声高歌,无需专业,无需看客,只求娱乐;实在没事做的,转转圈,溜溜弯,逛逛公园唠唠嗑,大爷大妈一起哈哈一笑,所有烦恼都跑掉了!总之,只要能动,就不要闷在家里,要走出家门,找乐子!

老有所成、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都不是与人争长短、论输赢,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些浪花、多一些鲜花!老年人是为自己出彩,要给自己点赞!

“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量力而行,安全第一,健康至上,一切顺其自然吧!活到这个份上,是该“知天命”了!

祝所有老年朋友健康、快乐、幸福!


洪水源清


这个得分人吧,但我认为人老了应该没有那么要强了,心态趋于平和,无所谓输赢,这才是人老了该有的状态。

讲一个身边的事情,我一个同事的父亲,老家农村一辈子务农干活,好在身体还算硬朗,60多岁了,有一天突然感觉背很痛,去医院,拍CT,化验,县医院市医院都看过了,哪里也没事,就是看不好,有好几个月了,没办法,我同事带着去了一趟省会的三甲医院检查,大夫检查了半天,说身体没问题,是心理上的问题,回去给老人宽宽心等等心理疏导,效果会不错。

后来和老人聊天才知道,老人很要强,觉得自己有技术肯吃苦,啥事都能干,前一段时间突然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有点力不从心了,下地干活修机器等等农活不像之前那样利索了,记忆力也不好了,他也知道自己上了年纪了,可就是不肯接受,慢慢的心理上就拧巴,长时间的心理上的别扭自然而然的反应到身体上,而且老人还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状况,这大夫一点透,回去老人也就慢慢接受这个现实,把心态放好了,慢慢的背痛也就没了,现在没事看看孙子,出去溜溜腿,也挺好的。

人老了,至少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最好还是放下那颗好胜心,服不服输在你这个年纪意义已经不大了,把事情交给年轻人干就行了

你们同意吗



朝圣安菲尔德


年少时,觉得人这一生最美的时光是到四十岁左右,再往上的年纪都是老态龙钟,韶华不再,垂垂老矣。那个时候的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都没有了。而现在快到曾经那样惶恐的年纪了,反而觉得自己一点不老,虽然眼角和额头有了细纹,也不再像十八九岁时冬天穿短裙子而是早早的穿上了棉裤。现在的我,比年轻时更辛苦,每天早起,忙工作,忙接娃,忙生活,以为应付不过来,可实际上还是撑下来了。曾经一丁点委屈都会哭半个小时的我,现在却在大事大非时拼命微笑,因为孩子,因为我有了爱的人和要照顾的责任。现在愈来愈觉得,年少时时不负责任的想法好幼稚,现在的我从不觉得自己是渐渐老去的中年人,我仍旧坚持保持二十多岁时的体态,我觉得生理的年老只是一种表现,心态的年轻才是决定年纪的本质,要永远保持年少时的好奇好学,你便不会觉得自己会老,骨子里不服老的人,无论外在内在,都比同龄人要年轻。愿我们永远不服老,永远有颗年轻的心!加油!!!



3333新新


人老了,该不该服输,也要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该服输就要服输:体力和精力都不如从前;该不服输的就不服输:脑力还可以。总的来说,老人的整体状况都不如从前,这就要求我们老人做事要量力而行,最好能跟上时代的变化,活出精彩。

一个人到了老年,身体机能和脏器都开始退化,在体力和精力上都差远了,不得不服输。但脑力和体力又有区别,虽然人老了记忆力减退,但因为有阅历和经历的支撑,我认为老人还是有优势的。

我今年63岁,也进入了老年行列。我们这一代人,是文革时期过来的,受的苦很多,书却读得不多。关于电脑方面的知识,我们是空白的。

当智能手机流行后,我也把老人机丢到垃圾桶里,玩上了智能手机。刚开始,我对这智能手机的门也摸不到,经常打不出电话,也不知道那里玩死了,不得不去找小青年帮忙。这些小青年,三二下就搞定了,我非常羡慕。我暗暗下了决心,不相信自己读了近十年书,就玩不会这智能手机。

从此以后,我稍有不会,就去向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请教。先学会接打电话,再学打字发信息。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小青年学习。我现在不但学会了玩微信和QQ,还学会了建群,网上聊天,朋友圈发配景诗,上网查资料等。

我从刚开始写文章发表微头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很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也学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自己更加自信了。可见,老人只要不服输,即使人老了,也有可能超越以前的自己。

经过这二十多天的摸着石头过河,我基本上学会了向微头条发表文章。发小视频还搞不好,我搞的小视频和别人的不一样,我要找个有专业知识的青年给我指点迷津才行。

我们人活着,就要笑对人生,能者为师,活到老学到老。以前没做过的事,也要大胆尝试,不要老是考虑自己老了、成功不成功的问题,只要做得开心就好;没必要患得患失,只要相信自己能成功就好了。信,就能赢!


胡学秀


不应该服输,只要有梦想,有力量,老人不比年轻人差。以前小的时候觉得自己学到很多知识,认为那些年龄大的老人不如我们知道的多。可是经过这些年的经历,才知道身边很多年龄大的老人,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奋斗着,并且做的比我们更优秀。

从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老前辈,到如今赶赴武汉应对疫情的钟南山老爷爷,他们迸发出的能量和知识无不给我们年轻人上了一课。看到他们的成长经历,我们年轻人真的该努力加努力。他们共同的一点都是年龄大了,但是扔不服输,一直在岗位上努力奋斗,并且他们一直注重锻炼身体。林老即便在工程期间,他也会在每天清晨五点过就起来跑步,从岛隧工程项目营地出发到达伶仃洋上的淇澳岛,来回足有10多公里。我们年轻人又有几个能做到。钟南山老爷爷,在记者采访时,不断有文件和材料送进来,不断有各种电话,更有络绎不绝等候在门外的拜访者。繁重的工作量,一旦超出身体的负荷,健康就会受损,所以用他的话说,人必须锻炼。他深有体会的是:“用轮换的方式,体能和脑力交替运动,这样会保持脑子清醒、敏锐。”

这两位老人的经历深刻的告诉我们,年龄不是一个人服输的借口,年老也照样能为社会做贡献,造福人类。我们年轻人应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绽放风采!





90青春的记忆


人是否服输?与年龄无关!

一个有志气,有事业心的人,在有生之年,总有他可以努力为了的事可做,也可称为事业。我们年轻时,上山下乡,战天斗地。

邓爷爷给了我们上大学的机会,我们30岁上大学,30多岁成为人民教师。

在三尺讲台,我们教书育人,问心无愧的干了二、三十年。

同样我们认真的教育子女,让他们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今天我们老了,可能已七老向八十迈进。没有能力为国家、社会直接添砖加瓦。但管理好自己:积极锻练、良好心态、注意饮食、健康生活的心还是有的。少给孩子添麻烦,少给国家增负担,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要倒下了,也不是服输,而是仙逝而去!


被叫作黄老师的1948


人老该服输,这还用嘱咐;身体力行好,做人识时务;死犟弄到底,没甚好出路;即便人不老,量力干事务;没有必要争,人己都不舒;社会需和谐,甭硬分赢输。



手机用户jky


没有人能停止你的脚步,除了你自己。

这是一位老人,曾经说过的话。他在80岁的时候,以雄壮的身体,霸气的姿态走在世界时装舞台上,他叫王德顺。就是台上的那么几分钟,可是你知道吗,他说他足足准备了60年,60年的坚持,终于换来了今天的荣誉,你说,他服输了吗,大大超出了我们大部分青年人的想象。都是走在路上的人,不以年纪论英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如今肺炎肆虐,我们可爱可敬的钟南山院长,84岁了,任然坚守岗位,走在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服输了吗?没有,他牢记着自己的使命,为了抗击疫情,是绝不会认输的,一定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说完国内说国外摩西奶奶。她也是一个传奇,在77岁的时候拿起画笔,101岁开办了自己的画展。她曾经说,画画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不开始。目的不是为了画画,是为了人生充实,所以人生没有服输,无关年纪,为了让人生更有意义罢了。

要说年纪大的人,不服输的比比皆是,姜子牙,诸葛亮等等,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分年纪,厚积薄发,实为我辈之楷模啊!





德正明扬


一 人老不一定要服输。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时候我们在青年的时候可以实现,有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了我们心底中的一份遗憾。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消失不见,反而会在我们心中的重量不断增加。

二 学到老活到老。

人人都听说过的一句名言。现在很多二十多岁的人就说自己已经老了,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那些八九十岁的人,有的也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

他们服老吗?没有。

曾经在当地的一个饭店兼职,遇到了一个大姐,她比我刚去没有多长时间,她甚至连微信怎么发朋友圈都不会发。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能每次在开会的时候得到我们经理的提名表扬。

虽然她五十多岁了,但是她不断学习的精神让我一个二十多岁的人都自愧不如。

不会发微信朋友圈?好,我可以向别人学习。我的普通话不标准?我可以练。

这位五十多岁的大姐,用她的每一次微笑来服务客人,每次她都乐呵呵地迎接客人,送走客人。

在经理提问题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她就能回答出来。不是这位别人不会,我们都会,只有他勇敢的站了出来。

三 面对老了的态度要积极乐观,我们就不应该服输

她曾经说我自己以为已经因为年龄大而被谁会淘汰了,是这个工作岗位让我知道,我并没有被淘汰。

我想不是这个工作岗位没有淘汰她,而是她知道自己年龄大,依然不断学习的态度,让她受到领导的表扬,同事的羡慕。

希望我们每个人人老心不老。加油!





乐小巫


人老了.该不该服输.要视身体情况而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那就不应该服输.老不服输.老年大有作为的例子.古往今来.数不胜数."老骥伏枥.志在干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看到这诗句.你就会想到那人老雄心在的曹操.而今人当中.现在正不顾安危而奋战在抗冠第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是老年人的榜样.老年人就应该这样活出个精气神.老不服输.老有所为.老有贡献.反之.那些身体尚可.心态便老了的人.早早便服了输.让"老"把自己束缚起来.这也不想.那也不干.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简直是越活越窝囊..这样的活法.不但愧对了夕阳美景.晚年时光.而且对自已的身心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

另一种情况是.人老了.身体的确不行了.那就要服输.对自然规律.要客观面对.而这时心里不服输.身体又做不到.只能是徒为自己增添烦恼了.如果不顾实际.勉为其难.弄坏身体就更不应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