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和欧阳锋,都是一代宗师,为何说全真七子是杂毛?

何三畏


从武功上来说,黄药师和欧阳锋的确可以算是一代宗师,但如果从人品和行事上来说,黄药师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凡夫俗子,而欧阳锋则更差劲,就是一个狡诈无耻的卑鄙小人,这两个人口里骂全真七子是杂毛,毫不奇怪,因为在黄药师和欧阳锋眼里看来:第一,全真七子的师父王重阳一直压着黄药师和欧阳锋,让他们郁郁不得志(得不到《九阴真经》),早就怀恨在心,王重阳一死,全真七子就像没了娘的孩子,他们不羞辱全真七子才怪;第二,全真七子的武功实在蹩脚,在黄药师和欧阳锋眼里,觉得全真七子的武功就是个笑话,所以用杂毛来蔑视全真七子;第三,全真七子武功不咋地,他们还偏偏喜欢以侠义自居,这让黄药师和欧阳锋十分看不惯,故意用杂毛来挖苦他们。

第一,全真七子的师父王重阳一直压着黄药师和欧阳锋,让他们郁郁不得志(得不到《九阴真经》),早就怀恨在心,王重阳一死,全真七子就像没了娘的孩子,他们不羞辱全真七子才怪。

从第一次华山论剑时起,王重阳这个老大哥就以自己的威望、武功和影响力盖过黄药师和欧阳锋,在王重阳的光芒之下,黄药师和欧阳锋显得黯淡无光。虽然实际上他们俩和王重阳的武功差距并不大。但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夺得武功天下第一,《九阴真经》这部武林奇书就归了王重阳,虽然王重阳一再声明自己和全真教的人都不会修炼《九阴真经》的武功,但傻瓜都知道,王重阳肯定会翻阅这部经书。王重阳本来就是天下第一,看了这部经书,武功自然更加大有进境,黄药师和欧阳锋这辈子都不可能赶得上。黄药师和欧阳锋是“五绝”中名利心最盛的两个,要说他们不恨王重阳,谁都不会相信。王重阳一死,全真七子就像没娘的孩子,黄药师和欧阳锋不把对王重阳的怨恨撒到他们身上才怪,所以就用杂毛这个称呼羞辱全真七子。

第二,全真七子的武功实在蹩脚,在黄药师和欧阳锋眼里,觉得全真七子的武功就是个笑话,所以用杂毛来蔑视全真七子。

按周伯通的说法,王重阳天赋奇高,他这天下第一的武功竟然不是靠他苦练得来的,而是靠他悟出来的。王重阳年轻时候就是个书生,后来才习武,居然能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人,可见王重阳的悟性的确令人震惊。王重阳凭借先天功就夺得了天下第一,后来万里迢迢跑到大理,又学会了段皇爷的一阳指,关键是,王重阳又翻阅了《九阴真经》。王重阳看完了《九阴真经》后,就想到了破解《玉女心经》的法门,王重阳这时候的武功又进了一大步,完全拉开了和黄药师、欧阳锋的距离。这让他们俩又妒又恨,但又拿王重阳无可奈何。王重阳一死,全真七子的武功竟然连梅超风都不如,这让黄药师和欧阳锋大跌眼镜,更让他们内心窃喜,这下可以好好看全真七子的笑话了,所以他们俩就用杂毛这个称呼蔑视全真七子。

第三,全真七子武功不咋地,他们还偏偏喜欢以侠义自居,这让黄药师和欧阳锋十分看不惯,故意用杂毛来挖苦他们。

在王重阳手里时,全真教的名头威震天下,江湖上无不服气。王重阳一死,周伯通本来就是个巨婴,没心没肺的,只顾自己过得快活,他才不管全真教怎么地。这么一来,全真教的名声全靠全真七子来维护了。社会很现实,江湖是以武功来论高低的,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阳去世,全真教在江湖上的地位自然就今非昔比了,再也不能充当维护世界和平的老大哥了。这时候,黄药师和欧阳锋才敢放肆地在江湖上任意纵横。全真七子没有继承到王重阳这样出色的武功,却继承了王重阳的侠义心肠,喜欢在江湖上抱打不平,老是插手江湖纷争,甚至插手干预黄药师的徒弟梅超风和欧阳锋的儿子欧阳克。这让黄药师和欧阳锋内心很是不爽,对全真七子十分看不惯,所以他们俩故意用杂毛来挖苦他们。


乔鞅


其实“杂毛”这个词,向来就是对道士这类带发出家人专用的一种蔑称,“杂毛老道”是连在一起的。当然叫惯了之后,也有一些道士自称杂毛的,也能算是谦称了。不过,就东邪西毒等人称呼全真七子为“杂毛”,不仅仅是对他们的道士这个身份的蔑称,也对他们的武功有看不起的意思。也难怪,全真七子没有一人能继承王重阳的名头,他们在江湖上的名号也跟他们的实力不大匹配。但这并不能怪他们,毕竟重阳真人许多最高深的武功都没传给七子。



全真七子之所以被黄药师等人蔑称为“杂毛”,更多是他们在武功方面的实力自身不硬。

小说中黄药师第一次看到全真七子,是在曲三酒馆看到七子在围攻梅超风,就直接将他们称为“杂毛”。虽然“杂毛”一词是对道士专用的蔑称,但像黄药师和欧阳锋,包括黄蓉,这些人称全真七子为“杂毛”,不仅仅是对全真七子道士这层身份的贬低,而更多的是他们对全真七子各人武功的不屑,甚至是对他们食古不化、行事拘泥作风的看不惯。试想一下,东邪西毒等人会称王重阳为“杂毛”吗?显然不会,他们都以他的道号“重阳”或者“真人”代称,以示尊敬。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全真七子正是因为各人自身不硬,才遭受了东邪西毒的蔑视。最浅显让他们看在眼里的,就是他们七人要合力才能打得过梅超风,之后与黄药师的交手,黄药师一出手,更是直接把他们给打懵了。东邪的身法和出手之快,根本让七子防不胜防,倘若黄药师像欧阳锋那般狠毒,一出手即下重手,恐怕七子没几个人能活下来。这也是之后七子摆出“天罡北斗阵”,深入一战黄药师暗暗后悔的原因。

王处一当年曾在华山绝顶见过东邪西毒二人,跨上一步,正要躬身行礼,黄药师身形微晃,反手就是一掌。王处一欲待格挡,哪里来得及,啪的一声,颊上已吃了一记,一个踉跄,险险跌倒。丘处机大惊,叫道:“快回原位!”但听得啪啪啪啪四声响过,谭、刘、郝、孙四人脸上都吃了一掌。丘处机见眼前青光闪动,迎面手掌劈来,掌影好不飘忽,不知向何处挡架才是……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全真七子不但是各人的武功二流,行事作风也是迂腐,这也是被黄蓉这样的后生看不起的原因。比如一听到裘千丈说他们的师叔周伯通已被黄药师所杀,全真七子竟很简单的就相信了,之后更是把谭处端之死也算在了黄药师的头上,没有再去查明周伯通一事其中的真相,就秉着有仇必报的决心,彻底跟黄老邪怼上了。这一些在黄蓉眼里,七子就完全是一群无脑的老家伙,年纪比她爹还大,武功不及她爹不说,行事作风更让她看不惯。

七子在江湖上的声名显赫,一是在啃王重阳全真威名的老本,二是因为他们的道法都得到了王重阳的真传。假若单靠七子各人的武功,确实很难在江湖上闯出当时与他们实力不相匹配的声名。不过,全真七子虽是名门弟子,但各自的武功却仅属二流,甚至三流,却也怪不得他们。这里面最大的原因,还是当年王重阳许多最高深的武功,比如“先天功”这一些都没有传给他们。

王重阳的创派思路,导致了武学在全真教中的地位不高,道法才是他们立教的根本。

王重阳当年在“华山论剑”技压四绝,夺得天下第一的荣号,以后来四绝的武功来看,王重阳的武功当是有多么的了不起。然而他的门下弟子,包括周伯通在内,却没有单独一人能够得到他武功的真传。在武功方面,王重阳传给他们的就只是全真教最基础的入门之学。王重阳为何不将自身最高深的绝学都传给七子呢?这一点,小说中有所交代。就是重阳真人不想自己的弟子,因沉迷于武功而耽误了道学。

周伯通……说道:“……他说我学武学得发了痴,过于执着,不是道家清静无为的道理,因此我虽是全真派的,我师哥却叫我不可做道士。我这正是求之不得。我那七个师侄之中,丘处机功夫最高,我师哥却最不喜欢他,说他耽于钻研武学,荒废了道家的功夫。说什么学武的要猛进苦练,学道的却要淡泊率性,这两者颇不相容。马钰得了我师哥的法统,但他武功却是不及丘处机和王处一了。”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十六回》


其实王重阳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他认为光大全真的根本并不在于武功,而在于道法。他当年因与林朝英比试,输于她而被迫出家为道,初时虽心中不平,但后来多读道书,却让他得道悟出妙诣,继而便创建全真,传道布法,以度苍生。可见他创立全真教,并非是像一般的门派那样,是想立足武林而争霸于江湖。

丘处机不知他的心事,接着道:“先师初为道士,心中甚是不平,但道书读得多了,终于大彻大悟,知道一切全是缘法,又参透了清净虚无的妙诣,乃苦心潜修,光大我教。”新修版《神雕侠侣•第四回》

所以说,王重阳建立门派的思路,已经决定了全真教是区别于其他门派的,武学在这个门教中的地位,注定不能越过道学。也是这样,全真七子得到王重阳真传的是道法,并非武功。不过,重阳真人知道要光大全真,虽不靠武功,但却仍需要有护法和护教的法门。因而他并没有完全不传弟子武功,全真教正宗的玄门内功和入门之学,作为护教护法的保障,还是全真教弟子所必须修练的。而且他还根据全真七子的特点,因材施教,传给了全真七子“天罡北斗阵”。

全真七子的武功虽各自只有二三流水平,但在“天罡北斗阵”的作用下,却能连合七子之力,汇聚出一时之强,不弱当世任何绝顶高手。曲三酒馆一经摆出,就让黄药师大为惊叹。可是能让全真七子摆出“北斗阵”才能与之抗衡的,当世之中就只有四绝这样的人物,而四绝中会对全真教产生威胁的,也就只有曾经因抢夺经书与全真教有瓜葛的西毒一人。不过,假若是欧阳锋对阵七子“北斗阵”,由于他对王重阳的顾忌,怕是一经交手就会寻机逃走,不敢恋战,不可能会像东邪那样执着再去找出破阵之法。


可见,王重阳还是知道,世上定有人能够破他这门阵法,他留下“天罡北斗阵”这件事这门唯一高深的武学,就仅是借之来护教护法,并不是让全真七子用之来争强搏胜的。毕竟对阵一般的高手,用不上,遇到真正的顶级高手,又只能胜一时之强,随时都有可能像对阵黄药师那样被看出破阵之策,想用这门阵法去争强称霸也就不长久了。

全真七子用“天罡北斗阵”之强,来寻仇泄恨,根本就是违背了重阳真人的初衷。在这方面来说,全真七子被东邪西毒等人,蔑称为杂毛,真是一点都不为过。幸好,武功方面全真七子虽成就不高,但在道学的修为上,却都是顶级入境的大德,这也为全真道法的光大,立下不朽的功勋。但这一些,实际上更突出了重阳真人的高瞻远瞩。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实际上,“杂毛”是对道教出家人的谑称。东邪西毒二人一不崇尚道教,二又是全真七子的长辈,因此称其为杂毛,虽然不礼貌,但并无不妥。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而要好好打理。头发是否打理得整洁干净,也看作是“孝道”的表现。

虽然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全真七子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但事实上,那个时期道士的形象远没有那么整洁,尤其是头发,多为披头散发的。比如古代画作中的陈抟或是王重阳,甚至玄武大帝,多可见披头散发的形象,更接近《水浒》里入云龙公孙胜的那副德性。

换句话说,全真七子出现在电视剧里,形象是被美图过了的,真实情况不一定糟成什么样子。头发散乱,被人说是“杂毛”也不奇怪。

东邪西毒二人的身份又高,毕竟是与王重阳平辈而论,再加上他们的性格都比较不羁,长辈的说孩子,别说是“杂毛”,就算说全真七子是“小兔崽子”,全真七子也只能认了。

诚然,二人皆身为武林大宗师,这么个说话法儿实在是不礼貌。但是以这两人的性格而言,他们要是跟全真七子礼貌起来,那才是真奇怪了呢。


纯钧LHGR


首先在这里要给大家捋一捋他们的排位,都知道在金庸的小说里面有五绝---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五绝后面是全真七子,全真七子为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即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而新《射雕英雄传》里,完全没有把全真七子的武功水平展现出来,那么,全真七子的武功到底怎么样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拿王重阳的弟子和其余四绝的徒弟相比较就可以了。

欧阳锋的徒弟是欧阳克,但是欧阳克死了,没死前也不如丘马王;

黄药师的几个弟子,水平不能确定,除了学过九阴的梅超风外,其余哪一个是丘处机、马钰的对手,就算梅超风,也未必能胜丘处机,就算是第三名的王处一,也能与最强的朱子柳一战;其余几人死的死,断腿的断腿;

南帝的四大弟子中,就朱子柳稍好点,也就是王处一水平,武三通等更差;

洪七公没一个正式的徒弟,武功出路都太杂,郭靖黄蓉虽然也学过他的武学,但是人更精通《九阴真经》,应该算是黄裳的隔代传人,所以比全真七子厉害也理所当然。

所以看了这个对比,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五绝的徒弟也就全真七子、梅超风、郭靖黄蓉(算半个)几人比较厉害,你还认为全真七子武功差?并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但凡厉害点的人物都想练练九阴绝学,郭靖黄蓉梅超风为什么厉害?还不是因为他们学了九阴真经,要是丘处机也学点九阴真经,那还了得?

我看到很多人说全真七子和江南七怪水平差不多,我也是呵呵了,那是因为你们都在拿全真七子、江南七怪与黄药师对比,黄药师谁能打得过?毕竟人家属于5绝之一,再说江南七怪连梅超风都打不过,至少丘处机一人就可以和梅超风一较高下,比试比试,江南七怪一人能么?

当然七子在《神雕侠侣》里面就弱化了,因为有绝顶高手的出现了,如杨过,小龙女,公孙止,蒙古三绝等

不过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这可能是黄药师说他们“杂”的原因,再说黄药师那傲娇的性格,能把谁看在眼里?欧阳锋也是认为自己从来都是最厉害的,压根不鸟小辈们,所以他俩说全真七子是杂毛也能理解。


热评达人


大家好,我是司徒少雄。我非常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因此这个问题由我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黄药师和欧阳锋都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至于他们为什么要说全真七子是杂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黄药师和欧阳锋均是天下五绝人物,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他们两人是华山五绝,意思就是天下武功最高的五个人之二,武功最高,并不代表素质最高,也不代表品行最高,所以华山五绝并不是天下五大英雄,这点大家要清楚。

其次,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人物众多,金庸不可能把每个人都塑造成英雄。因此也需要有人才衬托主角的英雄气概。想那黄药师和欧阳锋,一代宗师,却这般没有素质,这更能衬托郭靖的英雄气概。

再次,武侠小说,虽然重点在侠字。但是为了小说能够大卖,因此金庸不得不在书中增加一点传奇人物。比如黄药师,他的故事就相当传奇,天下五绝,号称东邪,因此行事亦正亦邪。不管他是好人也好,坏人也罢,总之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

最后,全真七子武功低,但是惹到黄药师和欧阳锋了。黄药师号称东邪,欧阳锋号称西毒,一邪一毒,都不是啥子英雄人物,涵养不太好,因此骂全真七子几句杂毛算是轻巧的,要是运气不好,全都下去见他们师傅王重阳了。

所以,这就是黄药师和欧阳锋说全真七子是杂毛的原因了。鄙人浅见,如有疏漏,请多赐教。


司徒少雄


说他们是杂毛不是因为武功。而是因为做人做事,金庸的小说多跟历史有关,王重阳在历史上也是第一高手啊,他是金国武举冠军,看清楚了,是金国!再说他徒弟丘处机可是很讨铁木真喜欢的,远徙八千里去见蒙古大汗。甭管他们啥目的,在黄药师这样的人眼里肯定是被瞧不起的!你说呢😄


野马分鬃3


主要是看不起全真的王重阳呗,其实欧阳锋的儿子欧阳克也只不过跟王处一差不多水平,跟丘处机比还差了一大截呢,欧阳锋光教一个人,还不如王重阳教的七个徒弟当中的一个,这也好意思笑人家七子脓包?

反之,黄药师的弟子,除了偷学九阴的陈玄风和梅超风也许能胜过丘处机,其他弟子也不是对手,丘处机如果练九阴,实力只会在陈玄风之上。


灰色幽默27


杂毛这两个字,不是随便乱叫的。因为在宋代,全真教的道士要出家,所以要披散着头发,大家就叫道士为杂毛。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杂毛就是道士的别称。就像称和尚为秃驴,都是戏谑之言。后来人们也称太平军为长毛,也是因为太平军不剃发,披散着头发。

黄药师和欧阳锋称全真七子为杂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实是道士,算是戏谑之言。再加上二人以长辈自居,骂几句后辈,算是在言语上教训一下他们。

另一方面就是,二人都是当世的武学大宗师,全真七子的武功在他们眼里,也真是稀松平常。他们为什么不敢称王重阳杂毛啊,信不信王重阳脾气上来一人给他们一个大耳刮子。

他二人这么说,我觉得纯粹是戏谑之言,就像现在长辈骂后辈,你个混小子,你个小王八蛋,是不是又去网吧打游戏了,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游戏,不好好学习,你学习也学不好,打游戏也被人血虐,你是不是隔壁老王生的?

全真七子作为道士,不好好修道炼丹,整天练什么劳什子武功,结果修道没修好,武功也没练好,叫你们一声杂毛还委屈你了?


西堤君


全真七子武功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天赋差,二是王重阳挂的太早了。天赋方面,由于王重阳是道教出身,挑选弟子的最大标准就是道德之士,然而道德之士做事情会被道德束缚,所以天赋差也是正常的,黄药师就不一样,邪里邪气,教出的徒弟天赋高,也相对厉害。一个梅超风在全真七子中就没有单打独斗能绝对打过她的,因此梅超风才能从全真七子中武功最强的丘处机手中抢走杨康做徒弟。由于天赋不高,他们只能把王重阳的功夫精髓演化成天罡北斗阵法来使用,七人同使,然而威力大打折扣,对付梅超风还没问题,但是遇到东邪西毒这样的宗师级别人物就完全不行了。另一方面由于全真教势力太大,教派中人物也越来越良莠不齐,赵志敬这类人物也可以混进去,他们自然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了,到了第三代,基本没什么看的过去的高手了,后来再演化阵法也是没用。基于天赋问题,同样是全真功夫,周伯通在后期就可以发展创新,成为凌驾于五绝之上的中顽童,而全真七子以及他们的徒弟只能呵呵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王重阳挂的太早了,全真派的内家武功越到后面越厉害,王重阳挂的时候周伯通武功也很弱,但是后来周伯通凭借悟性超车,位列五绝,而全真七子这些天赋差的,又没有名师指引,自然得不到精髓,即使到最后也没有太厉害的人出现,丘处机最多跟梅超风一个水准。假如周伯通能够安安静静在全真教接掌掌门之位,好好指导全真七子,或许他们会上一个台阶。



风言妄语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随便说点吧。全真七子还真是垃圾的不行,七个人跟洪七公岁数差不多,实力却跟四绝差了整整一个档次,七个人靠着师父救下的天罡北斗阵才能和黄药师周旋打个五五开,但是很快就被黄药师看出阵法的破绽,如果七子没有阵法,那就是黄老邪大耳刮子随便抽的水平,金庸给马钰和丘处机留了点儿面子没被抽。而且这个天罡北斗阵很快就被黄老邪看出了阵法的关键,可以想象纵然谭处端没死,黄老邪也绝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吃力。而且不仅仅是实力,全真七子虽然是正派人士,但做了一堆糊涂事,牛家村七个人欺负梅超风,黄老邪一向护短,看见你们七个大男人欺负我瞎眼徒弟,这特么能忍?烟雨楼更是因为轻信别人谣言再与黄老邪欧阳锋大打出手,最后明白是误会,很滑稽的感觉,如果不是周伯通,全真教的脸就彻底丢光了。如果王重阳地下知道全真教的境况,怕是死了也不能安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