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动物不敢反抗食肉动物的原因是什么?基因、性格还是什么?人类是否也有类似的特点?

南极大白


1.食草动物反抗食肉动物是一种本能。比如野牛杀死狮子。因此食草动物不是不敢反抗。

2.食肉动物的属性决定了它们只能通过猎杀其他动物才能生存。这里不单仅仅是食草动物。比如狮子也猎杀花豹野狗等。

3.食草动物因为普遍不具备猎杀的条件,在于尖牙利爪食肉动物对抗时没有优势。但并非意味着它们不想反抗。

4.人类因为会制造工具,所以可以有更多的食物来源。人类通过智商弥补了自身属性的不足。比如力量不足。因此没有人类惧怕的动物。

5.人类的敌人是自己,但人类之间有压迫就有反抗。奴隶制的灭亡证明了暴力与强权只能是一时,不可能是一世。


钱小明678


小时候在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原,割麦子后有很多兔子,是不会打洞那种,麦子割后就没地方藏身了。那时生活并不好,一年难得吃上肉,可除了偶尔有外地的来打猎,本地的大人们却却不去抓。孩子们会去撵的,只要没有障碍物,盯住一只持续撵上它半个小时它就跑不动了,我小时候也抓到过不少。后来才明白,其实这样做,获得的能量少于消耗掉的,是不值得的,当地都是农民,对付兔子没有更好的办法,并不是不想抓,只有精力过剩的半大小孩愿意去抓罢了。人就是哺乳纲,灵长目的动物,其他动物其实也一样,食草动物如果选择和食肉动物决斗,势必会进化成更加强制和灵活的身体,已经进化出锋利的爪牙,但草提供的能量有限,根本不能支撑它们具备这种能力,否则就直接进化成食肉动物了。


叶蝉135


我曾经见过游客的金毛听到笼子里老虎的咆哮被吓得屎尿横流的模样。有些时候对于猛兽的恐惧是基因里就有的,即使它之前从没见过老虎,依然被一声吼吓到体如筛糠。同样,我也相信许多动物包括人,在被狮虎盯上的时候吓到挪不动步子,那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害怕


八缎小锦


题主一气儿问了这许多,咱们挨个来看~

食草动物不敢反抗食肉动物吗?

未必!如果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是绝对性碾压,那确实没法反抗。比如草原狼逮你只兔子,你给我反抗试试!一口叼住,全剧终!但大型食草动物就......就可以有回合~

看几张图吧!有捕猎被反伤的:

有被撵得落荒而逃的:

还有被围攻到无路可逃的:

即使是兔子,还有一招“兔子蹬鹰”呢不是?

如果逃跑不管用,被穷追不舍无路可走,怎么着也得掉头抵抗了,生死攸关之际,有反抗能力的不会坐以待毙的!人类也有类似心理啊,“临死也要抓个垫背的”!

那食草动物为什么第一反应是逃跑呢?基因还是性格?

是基因。性格,是个体间的差异;而基因,则是物种间的血统压制。我们身处食物链顶端太久,且是社会性动物,拥有群体安全感,已经不太好理解这种被绝对碾压的刻在基因里的恐惧了。

而野生动物是没有寿终正寝的,不是被捕猎,就是因无法取食而病饿而死。如果世世代代、千千万万年,你从没赢过,永远被一个物种碾压,这种恐惧就具体了。你胜算为零,那只好躲藏和逃跑。体型上有优势的食草动物,还可以“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体型上的优势、又没有尖角铁蹄或铠甲鳞片,赶不走、护不住,那不赶紧逃跑还等着和对方先打个招呼吗?

而且啊,有时候逃跑,不是真的就是吓尿了,而是个展示。你看,我步履矫健、我反应灵活,我这么健康,你追不上我的;你看,我比我旁边的都跳得高、都蹦得远,你还是去追它们去吧......

人类是否也有类似特点呢?那是自然!

遇到危险感到恐惧,这是动物的自我保护。我们看到看到猛兽、看到毒物,立即毛骨悚然,能跑多远跑多远,一样是刻在基因里的印记。

程度轻一点儿的恐惧,我们还能被激发出潜能,变得比平时“厉害”很多;而深层次的大恐惧,我们就瘫软在地了,反应麻木、动弹不得。这其实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哦,让你在被扑食、被猎杀的时候,不再敏感、少点儿痛苦!

晕倒羊,遇到危险就晕厥~

所以,终究都是在捕猎者和猎物之间角色轮转罢了,大家彼此彼此~


不入流的大刘


非洲野牛是唯一敢与狮子搏命的食草动物……。

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完全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族群。非洲大草原生物圈中的狮子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以捕食牛铃、角马、斑马、黑斑羚、非洲野牛为食。在这些食草动物中,唯有非洲野牛敢于狮子一死相拼。这是因为非洲野牛体型庞大,且有着一对锐利的大弯角,当它被狮子激怒时,狮子要么战死,要么落败仓皇而逃。

其它食草动物为什么不敢与野牛决斗,其原因就是食草动物的基因中没有攻击性。我们可以用食草动物的牙齿与食肉动物的牙齿进行比较:食草动物的牙齿上下整齐排列,而狮虎豹狼等食肉动物的上颌下颌前端上下共有四颗尖利突兀的犬齿:用于攻击撕咬捕猎目标,或咬断喉管或咬断颈椎,然后撕开猎获物的腹腔将全部内脏吃光,进而才开始撕扯和吞食猎获物身体上的肉。因为食肉动物进食不咀嚼而是囫囵吞食,然后靠胃酸将食物消化。由于食肉动物的凶猛,因而相对温顺没有攻击性的食草动物在食肉动物的攻击下,通常不会与食肉动物发生对抗,而只会选择逃命。而人作为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具有发达健全的思维器官,通常会远离凶猛的食肉动物,因而食肉动物基本上没有机会攻击人类。当然,如果万一人偶然与食肉动物相遇,人的处境显然非常危险,从而只能选择躲避 。但从整个自然生态的大环境来看,主宰整个自然生态大环境的其实还是人类……。


翠羽丹霞


我们在看有关动物类的纪录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非洲大草原上三五只狮子在成群的非洲野牛、羚羊等食草动物中间横冲直撞,然后锁定目标完成致命一击,一顿大餐就到手了。食草动物整日活在狮子等食肉动物的监视和猎杀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图示:狮子猎杀野牛

对此,有的朋友充满疑惑,食草动物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狮子等食肉动物,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反抗食肉动物呢?食肉动物不能直接通过植物获取能量,而是通过猎杀其它动物来维持自身对能量的需求。动物不是植物,一动不动的在那里等着动物啃食。动物会跑会反抗。因此食肉动物就必须有一副尖牙利爪来抓住猎物,并且攻击性特别强。

而食草动物就不一样了,它们以植物为食物。植物不会逃跑不会反抗,食草动物只要张开嘴把植物吞到肚里面去就能满足自身对能量的需求。因此食草动物没有必要进化出尖牙利爪来对付其它动物。只不过由于食肉动物的存在,它们只需练就一些能够逃生的防御本领就可以了。

图示:狮子猎杀长颈鹿

食草动物的身体结构决定了它们在和食肉动物的对抗中不占优势,躲避猎杀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逃跑。而食肉动物能够捕杀到的食草动物往往都是那些老弱病残,这些个体对于食草动物的种群来讲不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自从地球上出现了狮子和野牛以来,就一直是狮子猎杀野牛,野牛奉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是这两种动物都好好的活到了现在。相信如果没有认为的干预,这两种的动物的恩怨情仇还会继续在地球上上演下去。

图示:在捕猎过程中受伤的狮子

不过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兔子急了也咬人。食草动物也有反抗的时候,它们不会乖乖的让食肉动物吃掉的,有时候它们也会给食肉动物致命一击。我们往往会同情“手无寸铁”的食草动物,却忽略了食肉动物为了填饱肚子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一只猎豹平均每发动6次攻击才有可能抓到一只羚羊。如果这6次攻击都失败了,它就有可能因为没有力气追捕羚羊而饿死。站在食物链更上面的食肉动物其实更加脆弱。

图示:生死时速,猎豹追杀羚羊

因此,食肉动物捕杀食草动物,食草动物躲避食肉动物都是为了生存。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同情看似处于弱势的食草动物而去厌恶食肉动物。我觉得食草动物并不弱。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和平相处的情景只会出现在童话般的“疯狂动物城”之中。

图示: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一家亲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点评!


兔斯基聊科学


怎么可能不反抗,死在野牛蹄子或者角下的狮子可也不少,食肉动物对对食草动物是有有战力优势,但食草动物虽然吃素,却绝不是简单的“吃素的”。

物种在长期生存竞争过程中是共同进化的,食草动物体型大就容易从食肉动物口中逃脱,体型小的不断被吃体型大的留下来,逐渐地食草动物体型就逐渐变大,皮糙肉厚的,食肉动物为了吃肉,就得跑得快、力量足、牙尖咬合力强,归根结底都是要把基因传递下去。食草动物尽管相比食肉动物有战力的劣势,但是在被捕食的时候也会躲避,不会坐以待毙,也不会因为狮子老虎的“血脉压制”不敢动弹,甚至在有些时候,当狮子老虎攻击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的幼崽时,成年食草动物会主动攻击狮子老虎,因此死亡的狮子老虎也屡有报道。

它们的这些行为不是经过像人类这么复杂的思考,只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被刻印在基因中的信息的控制,要么被吃光灭绝,要么反抗保全性命,保证基因延续使种群长久地存在。而实际上老虎狮子的捕食成功率也都不足20%,也是由于包括食草动物反抗在内的多种因素导致的捕食失败。人类在这方面由于高度复杂的意识的影响,有时候反而不像野生动物那么拼命,比如斯德哥尔摩效应,是指本来应该反抗施害者的受害者,因为心理因素“喜欢上”施害者,甚至反过来帮助、处处维护施害者的一种情结。

生物尤其是具有高级神经中枢的大型动物,行动受基因控制,但又不是完全受基因控制,拥有很多选择的余地,人类自然也是如此。不过或许人类由于意识太复杂,有时候自己都控制不住,会采取一些出乎情理的行动,并且这种现象发生的具体脑内变化机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来看世界呀


各种动物都有求生欲望,在被捕猎的时候都会反抗,没有任何生命是希望自己被消灭或者心甘情愿被吃掉。然而,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猎手时,弱小的一方除了逃跑也别无选择。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肉食动物猫,它喜欢捕食一些体型比较小的老鼠、鸟类。之所以猫会捕食它们,就是因为这些小型动物个头小,即便反抗也没有作用。如果让猫捕食成年的鸡,猫几乎是做不到的。因为鸡的体型较大,而且还有一定的攻击性,所以猫也不会主动招惹它们。在比如最为凶狠的食肉动物,狮子。它可谓百兽之王,几乎可以捕猎任何动物。为何如此呢?就是因为狮子的爆发力很强,很多动物都承受不住狮子的致命一击。试想一下我们去动物园看到狮子四肢的肌肉和口中的利齿后,是不是有一种狮子一巴掌就可以拍死我们的感觉呢?遇到这种明显不是对手的动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不是打不过,快跑呢?其实,这些反应都是天生的生理反应,对于其它动物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狮子遇到野牛,特别是成年的野牛,狮子往往也会衡量再三才回去捕食它们。因为野牛体型和狮子比也不小,唯一的区别是野牛没有强有力的四肢和尖锐的利齿,所以面对狮子时多少会处于下风。但如果野牛攻击起来,狮子也不一定守得住。特别是野牛的神踢腿和铁头功,直接可以把狮子打成内伤。所以,狮子不是特别饿,一般不会去招惹野牛。而且,野牛有时候也并不怕狮子。再比如大象,体型比狮子大多了。即便狮子吃肉,那也不敢招惹大象,因为根本不在一个吨位上面!

所以说,很多动物捕食就是看吨位怎么样,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而动物也会学习技能,从小就会被母亲教导什么捕猎技巧。所以,肉食动物长大后,基本上就知道那些自己可以捕食,那些惹不起。


科学探秘频道


不敢、没有勇气去做和觉得得不偿失不是一回事儿。

刚才我去买酱猪蹄,三十块一个,如果你问我一百块一个我敢不敢买,我当然敢,但我如果真这么做你会不会笑我傻呢?如果你觉得我花一百块买价值三十的猪蹄是傻,食草动物也觉得面对食肉动物反抗而不是逃跑傻。

动物思考问题可能不会这么复杂,但天性以及从小学习的经验告诉他们,跑比反抗更加划算。

和食肉动物尖牙厉爪不同,食草动物缺乏天然的进攻或者防御武器,大多数被捕食者体型和力量也远远逊色于捕食者。好比手无寸铁、身材矮小的我面对一个手持利刃的彪形大汉,同时我又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奔跑者,我最佳选择肯定是撒腿就跑而不是冲上去展现勇气。当然如果跑不了,面对生死存亡,再弱小的动物也会奋力一搏!

这种动物个体情况和人类基本没啥区别。


上述情况不能解释在身体力量占据优势或者群体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对抗时候选择逃跑而不是勇敢面对。我们看各种关于非洲野牛面对狮子的镜头,野牛有时候同类被攻击漠然,有时候会选择逃跑,有的时候则反抗。

野牛为这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反应呢,这种群体反应和人类群体一样么?

我们先来看看狮子群的攻击策略,狮子攻击野牛时候并不多,如果羚羊等小型动物食物充足狮子群没必要冒险攻击体型巨大的野牛的。攻击野牛的狮子群也需要自身十分强大,如青壮年狮子比例高,体型更大的雄狮数量较多。即使这样,他们攻击对象也主要是小牛和老弱病残。野牛不是个体,而是群体,野牛群的整体实力在狮子群之上,全面进攻狮子肯定会失败。狮子攻击战术是突然袭击,制造牛群恐慌,牛群一旦恐慌奔跑起来,那小牛和老弱病残就会掉队,脱离了大部队的这些牛就很容易攻击了,因为狮子群力量取得局部优势。在取得局部力量优势的情况下要迅速杀死掉队野牛,如果等到野牛群反应过来集合力量掉头攻击的时候行动就失败了。

狮子群的这种攻击策略是不是很熟悉,人类战争的运动战策略就是如此:“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就是整体实力我没有优势,但在局部作战的时候我有绝对优势,并且要速战速决,在援兵到达之前完成歼灭。

我没跑题,狮子策略说明白之后,才能说野牛为什么会逃跑而不是总是迎战,为什么面对同类被杀死会漠然呢。这也跟人类差不多么?古代人类作战和狮子群野牛群之间战斗很相似,步兵大兵团作战最害怕的就是溃散,阵型最先散乱的一方就是失败者。

人类作战中阵型散乱源于士兵的恐慌,而这种恐慌原因很多,训练不足,装备不好,双方实力差距,士兵厌战情绪等等。再强大的军队也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如何很难掌握,而个人情绪和行为又会蔓延,一个人的逃跑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军队的溃散。放在野牛群也同样如此,如果野牛群阵型齐整,没有对狮子群攻击产生恐慌而奔跑逃散,狮子群也就放弃了这次攻击了。但有些情况个别野牛的恐慌会造成集体恐慌,狮子群的机会就来了。

还有一个问题,野牛被攻击后,为什么大多数野牛不选择救援而是旁观呢?

首先野牛救援同伴的也不少,不仅仅是旁观的。救援也要付出代价,野牛救援和人类其实也差不多,就是代价要比收获小,如果被攻击野牛已经濒临死亡那救援意义也就不大了。

总而言之,敢不敢和划算不划算是两个问题,划算不划算是理性的,建立在划算上面的勇敢是最佳选择,蛮干的勇敢我们虽然事后称赞,但事前绝对不会鼓励。这就好像我们今天的教育中不再鼓励孩子们见义勇为是一个道理。


知识与见闻


很多食草动物被食肉动物捕杀时往往不是拼命逃跑,就是在等待生命被终结之前挣扎一番,真正去拼死反击的也有,但不是很多。而这正是千万年的基因遗传和大自然的法则所决定的。其实我们人类同样也会有这样的行为和心理。比如说一群人围殴一个人,被打之人如果无法逃掉往往也会抱头挨揍,这是因为他也知道如果进行反击只会招来更加严重的伤害,与其这样不如静等对方自己放手更好。


事实上也有一些食草动物在面对强大的天敌时也会选择拼命反抗来争取一线生机。现实中不管哪一种食肉猛兽它们捕猎的成功率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高,包括狮子和老虎这样的顶级掠食者,它们也只有20%左右的成功率。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食草动物反抗而造成的,有些食草动物在生死关头也真的能够爆发出让人惊讶的勇气和力量来进行反击,比如野牛这种体型和力量都很强的动物。而有些还会得到同伴的支援来一起击退敌人。还有一些母兽在保护幼崽时也会爆发出超强的勇气和力量,这些都是食肉动物捕猎难以成功的因素。


大自然的规则就是如此残酷,食草动物没有尖牙利爪,没有强大的攻击性武器,它们唯一自保的本能就是尽可能的逃跑,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大多数食草动物已经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存方式,只要一有风吹草动,那就是马上逃之夭夭。当然这里我们不能算大象、河马和犀牛这些超大超强的食草动物,它们已经不能算是普通的食草动物,大自然赋予了它们超强的个体实力,单挑的话还没有哪种食肉猛兽是它们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