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农村都有哪些习俗?

新大风歌


很高兴为你解答,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的。比如有些地方是包饺子吃蒸馒头等等。我们这边是每年冬至多要做冬至圆有甜的口味,还要咸口味,总之自己喜欢吃什么馅就包什么馅的。









农村豆子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农村流传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民谣中一九的开始。

所以,冬至也是农村人最在意的日子之一,除了农业上的借鉴意义,冬至这天也是农村人找机会大吃一顿的好机会,特别是我小时候,那时候农村并不富裕,终年吃不到几次好面(小麦面粉),每次到冬至节这天,家里长辈都会说,冬至了,进九(进入一九)了,该吃饺子了。

冬至吃饺子,应该是北方人最普遍的风俗,关于冬至吃饺子的传说,也很有意思,但今天咱们说的并不是饺子,而是当地农村流行的一种美食——咸糊涂

其实,冬至无论是吃饺子,还是喝羊肉汤,一是找机会吃顿好的,第二也是冬季进补的一种形式。听村里的长辈说,以前农村家里都穷,有时候连饺子都吃不上,咋办?也不知道是谁,研究了咸糊涂这种食物,如今看来,真是巧妙的很。

当地农村把粥习惯称之为糊涂,咸糊涂意思就是放了盐的粥,但真正意义上的咸糊涂,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咸糊涂,用豆腐丝、红薯粉条、花生碎、黄豆芽、海带丝为主料,现代人有钱了,还可以加入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牛肉碎等,做出的咸糊涂风味更佳。

不过做咸糊涂第一步是洗面筋,将高筋面粉和成团,用筷子使劲儿搅拌,醒一下继续搅拌,然后放入清水,用水轻轻揉搓面团,使面筋。

而后锅内放油,葱姜爆出香味儿,依次放入牛肉碎、豆腐丝、黄豆芽及海带丝等,而后加水烧开,放红薯粉条和花生碎继续煮一会儿,就可以下面筋了,而后再将洗面筋的面水倒入锅内,当然,盐、酱油、料酒及其它调味品这时候也可以下锅了,还有胡椒粉,也是做咸糊涂好吃与否的关键哦。

用勺子缓缓搅拌,以防粘锅形成糊味儿,等锅开后,再放入些许青菜豆饼之类的点缀,一锅香喷喷的咸糊涂就做好了,盛到碗里,再淋几滴香油(芝麻油)则风味儿更佳。

在当地,从农村长大的孩子,大多都对咸糊涂有着莫名的喜爱,虽然如今没时间去做,但冬至节到来的时候,还是会煮上一锅,一顿吃上两碗,浑身热腾腾的,感觉整个冬天都暖和了。

再配上一碟冻绿蒜,山珍海味,也都比不上这些了。







夜空中的那颗星照亮你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今年12月22号冬至是我家乡特别的节日,也是热闹的年例。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如今,

无论什么人走进一个什么地方,都会被那里的美景、吸引,我的家乡---电白的,有着独特的风俗,其中,属冬至节最热闹了亲戚朋友都来,最引人入胜!



乡村蔡小伟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农村由于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影响,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乡土习俗。我就以我家为例,说一说我家乡在冬至有哪些习俗。

我家处于内蒙古中西部的一个小山村,每年到冬至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每年到冬至,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干三件事“杀鸡熬鸡汤、熬姜汤、吃饺子”。

由于冬至时节,天气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家里人往往血气不忘,对于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很需要。而冬至这个时节,家养的土鸡由于寒冷,不长肉、不下蛋,通常情况下还掉膘,这个时候家家往往都是杀鸡用来熬鸡汤,鸡汤营养含量很高,这个时候配上一碗米饭,两只辣椒,真是难得的美味,对人的血气很补。

熬姜汤也是同样的道理,姜汤具有生津活血、健脾强身的功效,尤其是姜汤可以使人身体发热,使人出汗。冬至时节,往往也是天气干燥,空气中湿度较低,流行性感冒容易多发,这个时候熬姜汤对于防止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预防作用。

吃饺子则是具有了双重含义,一是吃饺子具有防止流行性感冒,增加身体营养的效果,这个时候血气较弱,吃一顿饺子对身体很好,饺子汤也可以御寒。同时冬至吃饺子具有一家人团圆和睦,既往开来的寓意,冬至过去,春天的脚步就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吃饺子也是具有了别样的意义了。


历史中的三农


今天冬至,早晨醒来时听到窗外有淅淅沥沥的下雨声,冬至下雨过年会是晴天。,所以春节会是好天气。

前几天一起锻炼身体的小梁家里来客人了,只不过客人都是她最亲近的人,一个是七十多岁的老娘,一个是刚生了宝宝不足一年的闺女,还有可爱小外甥。本来我们以为小梁家中能热闹些日子,但是那一老两小昨天傍晚都匆匆忙忙走了,理由是今天冬至。

昨天晚上一起做操时,我说就个冬至,在哪过不一样啊,还得各回各家,难得冬季都有空了,几人不能多住几日。小梁笑着说:反正俺家不过冬至节,每天上班哪有空过,自打俺公公、婆婆没了以后,我们家除了过春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其它节日都不记得,也顾不得过。

小梁顿了顿:可能冬至节在老人眼中是很重要的节日,我娘从一来那天就嚷着只住几天,一定要回家过冬至,而俺闺女家里有婆婆和奶奶,人家昨天早晨就打电话催孩子回来过节,说冬至得在婆婆家里过。

小梁比我只大一岁,但因为婆婆和公公早早过世的原因,这些传统的节气节日她基本上都不过,因为单位不可能为了配合过这些节而放假,所以也没空过冬至,但我们家不是那样,我有公公和婆婆,所有节日不论大小,婆婆都会做介绍美食让我们去吃,共同过节。


每年冬至,农民们都是包饺子吃的,冬至在过去是一个很大的节气,以前冬至需要挂宗谱,只不过现在人不愿意那么麻烦,只是煮了饺子,把饺子摆一碗在供桌上而已。

我们北方冬至习俗是吃一顿热乎乎的饺子,意思是说寒冷的冬天来了,我们要吃些喜欢吃的饭,好给身体补充足够的能量,有能力抵御冬季的寒冷。既然冬至是摆宗谱祭奠先人的节日,那么这样的节日里女儿是不能回娘家们的,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她们需要在婆婆家过这样的节日。

过去农村老人们把冬至看得很大,它都可以和过年并列,冬至对应的节日是过年,俗语:冬至黑过年白。意思就是冬至那天如果阴天下雨的话,过年时就是干干净净的晴朗好天气。

今天冬至,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冬至这天为了储存能量一定要包饺子吃,想要补养身体的可以从今天开始了,老人们最好一天一个海参,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出嫁的闺女今天就安心在婆婆家过冬至吧,这个节日不适合回娘家。


悠然见东山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我们这种吃货来说最清楚不过了,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广西玉林冬至都有哪些习俗吧。

1.都会杀鸡去拜神。

2.当然是包粽子啦!今天我婆婆已经弄好了粽子叶就差粽子肉和粽子豆啦。

3.请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饭。大家一起欢快的度过冬至。

4.还有我们这里的,芭蕉叶和糯米夹在一起。我叫的出白话普通话不知道怎么说。但是口感也很不错哦。

5.我们还会跟邻居家换着吃。因为有的邻居家,做的是另外一种口味的,我们家做的这种口味所以我们会兑换。

大家是不是都以为只有端午节才能会吃粽子,在我们广西这边冬至也是一样要包粽子的,这就是我们的习俗。而且我们这边不包三角粽,只包四角粽。


农村子夏宝妈


今天就是冬至了,想起在往年这一天是要吃汤圆的,我躺不住了,起了个早上街上去买一点糯米粉做汤圆。


街上有许多人在卖糯米粉,旁边还有一小袋配好的炒黄豆面。我们这里,冬至吃汤圆是一种习俗,表示来年圆圆满满,财源滚滚来,生活像糖一样的甜,也算是对旧的一年做个告别仪式。

所以,在吃汤圆时,要在汤圆里加入红糖稀,黄豆面,玫瑰酱,黄果皮等等东西,吃起来满口生香,又甜又糯。

除此之外,我们哈尼族,在冬至前后几天,还有上冬坟的习俗,也就是到自己先人的坟上去端土理坟,割草祭拜。

在往年,我家家族里年长有威望的人,会提前打电话给我爸爸,告诉我们某月某日回去,统一到坟山上理坟,在某某家办伙食,去的时候就直接到某某家。


我家姓杨,家族很大,冬至上坟这种习俗从我记事起就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家现今不住在村子里了,居住在离村子八九十公里的县城里,也是有事的时候才回去一趟,所以冬至上坟,也不是每年都去的。

我们哈尼族,一般很少在清明节的时候上坟,都是习惯在冬至的时候才到坟上祭祖,到坟山上后,也就是长草的地方割草,土落了的地方端一点土上去,然后磕首祭拜,泼点水饭,在坟前摆点糖果糕点,之后就回家做饭吃了。

一个地方的习俗和一个地方的不同,有的地方习惯在冬至的时候吃饺子,也不兴到坟上去祭祖,通常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买些鸡鸭鱼肉聚会一次。


无论怎么样,冬至吃什么,做什么事,有什么活动,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惦念。每个区域的民族文化和信仰不同,也就构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将会一直流传下去。


泥糖小丫


这个要分地区的吧,比如像我们老家,老一辈人都说冬至的习俗是要吃饺子的,在我们老家有过了冬至就是年之说,意思就是说过了冬至紧接着就是腊八节,腊八之后就是小年,老家过了冬至一个接一个的节日离过年也越来越近了。小时候家里的老人常说冬至不吃饺子是要冻掉耳朵的,在我印象之中我家每年的冬至都是要吃饺子的。




昌仔的日常


过两天就冬至了,冬至到了过年也就来了。老人说冬天当天天气怎么样过年当天也就一样。我们家冬至当天村里会给老人长辈们一餐免费大聚餐。冬至当天吃羊肉冬天就不受寒了,村里村庙当天也给新生男丁进丁这是传统风俗。



乡村宝妈阿英


真的好激动,明天就是12月22号了,也就是冬至了。冬至真是个好日子。在我们当地冬至是个人间小团圆,家家杀鸡吃饺子,好生热闹。

冬至是我国传统的四至节的最后一个节,也就是意味着寒冷的节气真正开始了,人们从这天开始就要面临严寒的严峻考验了,所以人们会在这天给自己“补冬”,我也在怀疑这个补冬是不是人们现得借口给自己好好的吃一顿的呀。不过,好好补一顿,把身体热量和脂肪多长点,这样可以御寒那是真的。

冬至这天,我爸爸会在凌晨三四点就去鸡笼抓只母鸡,然后把翅膀和脚绑好,放在外面,等早晨六七点起床之后再烧开水处理。可能有人问为什么在凌晨三四点抓鸡,而不在早晨六七点种起床之后抓呢?其实这与鸡在晚上睡觉不动,人们好抓,到了早上天明鸡就活动了,就很难抓到了。

母鸡处理完之后。就开始手工剁肉馅,用自家菜园的韭菜、香菜、包菜一起剁,也可以分开做馅儿,有人不喜欢香菜馅儿,就分开,反正今天家里人多,都回来团圆了。饺子皮也是妈妈手工打造的,就是每家有个圆形大的簸箕,面粉皮最后擀成薄皮,然后用菜刀划成四方形的,我们当地人喜欢包方形的饺子皮。然后大家高兴的包饺子了,终于吃饺子,然后把鸡汤放在陶罐中放到柴火灶中,利用灶台里的余火煨汤,那种灶台的母鸡汤,那真是黄黄的汤汁,鸡肉与骨头一碰就散了,真是好吃,鸡汤很烫,不能喝快了,否则嘴巴受罪了。



冬至节,我们一大家子在元旦前的小团圆,过几天元旦再会。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