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面对疫情,东阳人勇往直前、勇挑重任、勇于担当,医护人员、交警、环卫工人、镇乡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等等一直奋战在一线,无不体现东阳人“勇”的特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放弃团聚,只为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们是疫情面前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以生命的名义诠释了奉献和责任!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无比安心。

周海阳:“我是队长,理应如此”

大年三十下午4点前往白峰岭收费站设卡,大年初一为全体队员分派任务,大年初七至初九驱车为各村卡点消毒,大年初九至今在家调配消毒水分派各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身兼虎鹿公益服务队、华洋搜救队队长的周海阳一直忙碌在“抗疫”一线,由他率领的两支队伍冲锋在前,为虎鹿镇筑起了一道“防护墙”。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周海阳是虎鹿镇虎峰村锦溪自然村人,作为虎鹿镇党委政府的得力“外援”、虎鹿镇群众的“及时雨”,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周海阳便会带队及时出现。

考虑到周海阳白天繁忙,记者特意在深夜与其通了电话,听其讲述近日的工作状态。

大年三十下午4时许,绝大多数老百姓或许已在张罗着丰盛的年夜饭,但此时周海阳临时接到通知,要即刻对甬金高速蔡宅出口、与嵊州市交界的白峰岭隧道口设置路卡。接到指令,深知情况紧急的周海阳和家人打了声招呼后便夺门而出,急忙召集部分华洋搜救队队员分头前往两地设置路卡,待一切事情安排妥当,疲惫不堪的周海阳回到家中已是深夜。大年初一一早,顾不得休息的周海阳又紧急召集华洋搜救队队员到其家中开会,安排队员24小时轮班值守蔡宅高速卡口,严防有疫情隐患的车辆驶入。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6小时一班,每班两名队员,年初一那段时间天还下着大雨,很多不明所以的车主纷纷在此下高速,卡口被堵得水泄不通,很多车主被告知需原地调头,都带着焦躁的情绪。”周海阳说,队员们在现场一边要受风吹雨淋,一边还要耐心地劝导车主们,看着队员们一脸疲惫,还要尽可能地控制情绪去安慰部分情绪激动的车主,他满是心疼。因此,哪怕不是他轮班,他也时不时地赶赴卡点现场,尽可能地帮点忙。

近日,虎鹿镇各村纷纷在村口设卡,并安排各村党员干部等在卡口筛查过往村民,其中不乏虎鹿镇公益服务队的成员。据周海阳介绍,虎鹿公益服务队有队员200余人,华洋搜救队有队员30余人,两支队伍的队员们均为虎鹿镇各村热心公益的村民。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华洋搜救队主要负责甬金高速蔡宅出口、白峰岭隧道口这两个交通卡口的值守,而虎鹿公益服务队主要参与了各村村口卡口的值守。

为保障各村卡口卫生,周海阳用先行购得的部分酒精调配成消毒水,然后每天一早按照自我摸索出的最佳路线,为各村村口的卡口以及值守人员进行义务消毒,哪怕远在山区的西垣、仙芝陵等村,周海阳也是一个不落,一一驱车“上门服务”。早上一趟,下午一趟,大年初七至大年初九,周海阳几乎每天要开200公里。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年初九之后,我就安排队员代替我去了,因为我要在家调配消毒水。”周海阳说,调配消毒水要每天早上6点起床,每调1000斤的消毒水,就需耗费2小时,调配好后还需沉淀半小时。沉淀好之后,需把空桶抬进救援车,再用小桶一桶一桶地往空桶里倒消毒水。2月2日至4日,他调配了近9000斤消毒水。在周海阳的感染下,他的家人也参与其中。

从调配到装车,再运送至本村卡口,周海阳还得逐一为前来“讨”消毒水的公益服务队的队员们分装消毒水,分装完几千斤的消毒水,周海阳已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他依旧乐此不疲。“我已是预备党员,必须以正式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作为两支队员的带头人,我也必须带头冲锋在前,何况疫情当前,我理应如此。”周海阳说。

“我是党员我不能退”

横店医院党员骨干带头冲在“战疫”最前线

面对突来其来的疫情,横店医院的党员骨干们挺身而出,带头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虞振委

48岁的虞振委是横店医院临床党支部书记、急诊科主任,也是医院临床治疗专家组组长。从大年三十开始,他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负责医护人员相关诊疗知识的培训,疑似病例的会诊、诊断和排除及初步治疗等工作。

急诊抢救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第一步,如何合理、有序、安全地分流患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重中之重。由于科室人手紧张,非常时期,突发性工作急剧增加,协调物资、填写报表、会诊患者,连轴转、满负荷的工作已经成为这段时间的日常。

1月31日,东阳市疾控中心根据调查结果,让横店医院通知虞振委居家隔离。原来,虞振委接诊过的一名患者曾和确诊患者有过接触。“战友”们都在一线奋战,虞振委不想做“逃兵”,却也不得不按要求隔离,开始了新年第一天也是唯一一天“休假”。24小时后,东阳市疾控中心传来好消息,虞振委接诊过的患者核酸检测为阴性,虞振委又重新回到了“战友”们的身边。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周佳英

周佳英是横店医院公共卫生科科长,也是一名老党员。今年,她远嫁重庆的女儿回家过年。因工作需要,周佳英除了大年三十回家跟家里人吃过一餐团圆饭外,其余时间均一个人待在医院。从接到排查武汉返乡人员的工作开始,她带领科内各社区服务站医务人员已连续奋战半个多月。在她的带领下,责任医生随访组对湖北、温州、台州返乡人员进行网格化摸底筛查管理,确保每个重点人员都由责任医生入户面访、健康宣教、体温监测、登记上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墙”。

“我是党员,我不能退”。在横店医院,还有很多像虞振委、周佳英一样的党员骨干,他们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却总在最需要担当的时刻,冲在第一线。

应军:严把交通卡口 守好入城“南大门”

“好的!好的!我手头有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待会儿我就动身出发,把这批医疗防护物资送到卡口来……”空荡荡的东阳市运管局大楼内,应军的接电话声清晰地回荡在走廊里。身为东永一线礼村交通卡口临时党支部书记、东阳市运管局局长,应军每天不是在交通卡口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2月4日上午9时许,百忙之中的应军挤出半小时,跟记者聊了聊疫情防控以来的工作情况。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统筹全局 细致部署

1月27日开始,东阳市陆续在各交通要道设立了14个交通卡口,应军担任东永二线长川交通卡口组长。该交通卡口要对从永康方向进入东阳的所有车辆进行个人信息甄别和体温监测。作为组长,应军则要统筹在该交通卡口执勤的公安、交通、卫健、镇政府、红十字救援队、志愿者等有关各方,有序且毫无纰漏地完成该项工作。

“车辆过境该交通卡口,先是交警拦车,再是公安甄别身份,然后卫健系统、红十字会相关人员测体温,随后所在地镇政府相关人员负责登记……”应军说,测体温环节,倘若红外线体温计显示被测人员体温异常,他们会继续采用入耳式测温仪,体温若还是异常,则采用水银体温计,重重关卡,确保不漏放一名体温异常者。据粗略统计,每24小时的过境车辆有500辆次左右。每天下午1点整,各交通卡口要统一上报过往车辆及相关人员的详细信息汇总表。而每天的汇总表,都需应军审查后签字后方可上交。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除统筹全局外,应军还需协调交通部门相关人员做好交通卡口后勤保障工作,并处理应对突发情况。“每天物资消耗情况如何,还缺哪些物资,相关人员的吃喝拉撒等等,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都关乎交通卡口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军坦言,有时会出现车辆内夫妻一方是东阳籍,另一方不是东阳籍的突发情况,为避免“一刀切”,应军要求着重对其活动轨迹进行检查,确保无疫情接触史。

“1月22日,我是汽车客运东站、西站,横店客运中心三个卡口的负责人;1月27日,我担任东永二线长川交通卡口组长;2月3日,东永二线长川交通卡口正式封闭,我又被调往东永一线礼村,任该交通卡口临时党支部书记,兼任组长,短短13天左右,我连换三岗。”应军说,2月3日下午,他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会上,他统一了各部门8小时一班的值班时间,明确了各支部委员轮流带班制度。他要求,各支部委员承担8小时值岗责任,而他负总责,严守东阳的“南大门”。

早出晚归 泡面裹腹

东永二线长川交通卡口未封闭前,其交接班时间是早上8点,这意味着住在东阳城区的应军要每天6点半起床,再花上四五十分钟赶赴远在南马与永康交界的交通卡口,部署当天新的工作任务。近10天来,他几乎天天如此,循环往复。“早上我起得早,不忍心吵醒家人,都是匆匆抹把脸就赶赴现场了,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一桶泡面,开启忙碌的一天。”应军说,如今餐饮店都受疫情影响纷纷关门,为避免挨饿,他只得在车上常备方便面。

从早上8时交接班到下午2时交接班,应军得一直待在交通卡口现场。下午1时,核对24小时车辆相关信息汇总表;2时,新的轮班人员到岗,应军又得将早上换班时强调过的工作流程、工作纪律、人员到岗的要求进行再一次说明。待所有工作都交待清楚后,不放心的应军又得匆匆赶赴诸永高速横店出口交通卡口。“我虽然不是该卡口的组长,但该卡口内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运管局的工作人员,我每天来看看他们,了解下他们的工作状况,给他们打打气。”

查看完诸永高速横店出口交通卡口,已临近傍晚。放不下心的应军又急匆匆地回到单位,在该局指挥中心的监控屏上,翻看一天来东阳市各汽车客运站点、主次干道的监控视频,查看出租车、班车、网约车等是否有违规上街行驶等情况。待确认结束,此时东城早已夜幕笼罩,应军这才回家,安心地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家常菜。

“我不算最辛苦,那些每天在一线轮岗值班的工作人员才是最辛苦的。连日来,那些始终坚持一线的各部门工作人员,义务参与的红十字救援队等志愿者,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积极态度让我感触很深,他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应军说,还特别要感谢东阳市关爱退伍军人协会、维修行业协会、东阳市中汽摩运动俱乐部等民间组织送来的温暖。

“爽约”父母 劝退女儿

近四五年来,每年的大年三十,应军都会前往杭州与父母相聚。今年,恰逢其父母亲80岁大寿,应军早已与家人约好,大年三十一起为父母祝寿。可惜,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的计划。

“说实话,作为儿子不能给爹妈祝寿,内心是愧疚的,这段时间以来,可能是我图个心理安慰吧,每天哪怕再忙也要给父母亲打个电话,叮嘱他们不要出门,安心待在家,安慰他们等疫情过去了,再去杭州看望他们。”应军说。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三十当晚,结束巡察的应军特地赶着饭点回家,换洗脏衣服,擦拭消毒液,才坐下来没吃多久,应军又接到了开会通知,等到会议结束,已是晚上10点。

应军有一位已出嫁的女儿,此次疫情当前,应军劝说女儿不要带外孙回家。而体谅父亲工作性质的女儿常常会发一些防护知识给应军,并给他发来外孙的近照及视频。应军欣慰地说,在外淋雨吹风,只要打开手机看到可爱的外孙,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应军的妻子担心他受累,每天回家提醒他做好消毒后,就让他坐着休息,不让他干其他活……谈及家人对其关心的细节,应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防疫一线显本色 带病坚守岗位十多天

2月5日一大早,东阳市六石街道干部张肖荣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六石小区的大街小巷,检查居家隔离人员是否在家,与小区干部一起排查有关地区的外来人员。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张肖荣时不时会捂着下腹……

1月21日,东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结束后,六石街道采取果断行动,迅速排查湖北籍来东人员等。

【勇】勇者无惧,战“疫”同行

六石小区是六石街道的经济、文化中心,商贸繁荣,人员密集,单位众多,特别是外来人员流动量大,排查任务十分艰巨。43岁的张肖荣是六石街道三分中心副书记兼六石小区联村干部,1月20日,他感到下腹隐隐作痛,因为忙于年终各项工作没去医院看病。1月22日,他忍痛在一线排查,直到下午,在小区干部的催促下,才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配了点药。除夕和大年初一,张肖荣一直奋战在紧张的防疫一线,直到大年初二,他才到医院看病,经医生诊断是阑尾炎,已错过了手术时间。

此后,张肖荣白天回单位上班,晚上挂吊针,咬牙挺着、忍受着,义无反顾地坚守在一线。

和平年代没有硝烟,但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考验着每一个人。六石小区有几幢高层建筑,以外来人员居住为主,张肖荣与同事逐层逐户进行排查登记,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病痛发作时吃几片药,累了在车上稍稍休息一小会,又精神抖擞地继续上路工作,没有休息过一天。

“我是党员,又是联村干部,面对防疫这样的工作,必须豁得出去、顶得上去,担起该担的责任。”2月5日,张肖荣接受采访时说。

  • 2020年2月7日东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报

  • 【评论文章】隐瞒不报 害己害人害社会

  • 浙江发布会第11场消息:不配合管控措施可强制执行,2月底前不开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