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的體重都長在哪裡了?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孕期體重都長在哪兒了?

“長胎不長肉!”這是孕期孕媽們很羨慕的一句話。

希望全都長到寶寶身上,然後沒有剩餘的。呃,但是我想說“臣妾做不到!”


孕期孕媽3個“藏”肉的地方!

我現在二胎中,給出最真實的答案;

1、長到腰上——特別是二胎媽媽,本身腰部就是鬆垮垮的,肥肉不躲這裡躲哪裡。

2、長到咪咪上——前期會有天脹痛,痠痛,用不了幾個月至少大一個罩杯。

3、長到體液,血液,脂肪中——所以孕期孕媽看起來有點胖胖,臃腫感。

60%的體重都長到這裡了。


產前體重120多斤,產後就回到了100斤以內了。

可以說胎盤、羊水量、子宮、胎兒則佔到40%以上。

所以現實很打臉的,我一胎的時候,90斤,到,孕後期產前長了30多斤,寶寶生出來才6.6。

多補充一句:孕中期體重會明顯增加,這期間不要猛補!

一般孕媽,孕前3個月體重增長不明顯,但在懷孕中期一般會增加7-9kg。

到最後3個月,體重增加速度會稍慢,每個月增加約1kg。


我是二胎中的糖媽:糖寶媽媽育兒有料。解惑育兒問題,每日分享育兒趣事。歡迎大家關注我,私信,評論。

糖媽育兒有料


每個人不一樣吧?我懷孕的時候還是寶寶長得比較多,我自己沒胖多少。主要是肚子和腿在長肉,上半身變化不大。我身邊有的朋友就是胖了超多但是寶寶沒有很大,全身都大了一號。而有的朋友是自己根本沒變化只是肚子變大了。


傲嬌全職媽媽more


導讀:“最苗條產婦”走紅,宮開2指淡定跳舞催生,網友:身材不要太好。孕期體重都長在哪兒了?

說起生孩子,大家都會想起那種大喊大叫、痛不欲生的畫面。普通準媽媽光陣痛就要經歷長達十幾小時的煎熬,等宮口全開,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完。也有人生得非常快,就像生個雞蛋一樣“滋溜”地一聲,十幾分鍾就生出來了;也有人痛個幾天幾夜也沒生的,恨不得叫醫生剖腹產,圖個痛快。


最近“最苗條產婦”的視頻在我們寶媽群瘋傳,一位身材苗條的準媽媽在單人間待產房裡翩翩起舞,輕盈的舞步,燦爛的笑容,狀態極佳;再細看,細圓的腹部,纖長細瘦的四肢,身上不見一絲贅肉。如果不細看,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位待產準媽媽!

評論區一度炸開了——這是孕婦嗎,身材不要太好了!我懷孕5個月的人都比她的肚子還大!我二胎整整重了50斤,天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前些日子美媽還刷到一個新聞,安徽的一個28歲的二胎孕婦,懷孕7個月體重就增到406斤,走兩步得停下來,連個削蘋果都氣喘吁吁,跟這位“最苗條產婦”一比,那真是天壤之別啊!

為什麼有的人孕期體重那麼猛,有的人卻不怎麼增長?除了體質不同,大多數是因為體重管理得好。

孕期體重都長在哪兒了?

女性在沒有懷孕的時候,所有增加的體重都會轉化成脂肪囤積在身上,但孕期就不一定了。 首先我們先來算一筆賬。

眾所周知,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為3000g,懷孕期間女性所增加的體重大部分緣於此,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導致體重大幅增加的原因——孕前子宮只有約40-50g,但將近臨產時子宮增重900g,胎盤約600g,羊水及組織液約2600g,胸部約400g,血量約1200g,脂肪2000g。

這樣一算,即使孕婦體重控制得很好,在脂肪含量不增長的前提下,整個孕期孕婦體重勢必增長9公斤左右。

<strong>

通常,體重是否在健康範圍內,得看BMI,因為歐美人與亞洲人的人種不同,所以還得看回我們中國人的BMI指數。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BMI<18.5為輕體重,18.5≤BMI<24為健康體重,24≤BMI<28為超重,BMI≥28則為肥胖。

孕媽可以根據自己孕前的體重與身高,套用公式BMI = 體重(kg)÷ [身高(m)]²來計算出自己的BMI指數,這樣就知道自己孕期增重多少比較合理了。

根據日本厚生省的《孕產婦飲食生活指南》指出,懷孕期間孕婦體重增長不足,先兆流產、生出低出生體重兒及早產兒的風險大大增加,而體重增長過多妊娠血壓、生出巨大兒、剖腹產、分娩時出血量過多、羊水混濁、胎心率異常的風險較高,所以孕媽一定根據自己BMI指數,制定孕期體重管理表,設法把自己的體重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

美媽很帥,高級育嬰師,青雲獎獲得者,多家平臺簽約作者。專注於孕產與育兒知識分享,關注我獲得更多孕產育兒知識。



美媽很帥


一般來說孕媽媽增長的標準體重均在20—30斤左右,而大部分孕媽媽生出來的寶寶都只有5到8斤左右,也有很多孕媽媽表示,孕後期喝水都長體重,那麼除了寶寶的體重外,其他的體重都長那裡了呢?


體重增多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以下兩個方面都是妊娠的自然需要,如果孕媽媽的孕期體重超過30斤,意味著你孕期的體重超標,你的身體增加了對於妊娠而言不必要的脂肪

  1. 胎兒的體重,包括胎盤和羊水

  2. 您自己的體重隨著妊娠而增加。包括子宮、乳腺重量的增加,血液容量和脂肪的存積增加,還伴有一些體液的增加


下面我製作了兩個圖表,更直觀的展示,孕期體重增長類別及比例:

孕婦體重增長類別

孕婦體重增長比例


(以上數據均為估算)


孕婦體重的增長對於整個孕期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影響著孕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是孕婦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事項,保證整個孕期的合理飲食以及適量運動是保證體重處於適宜範圍的主要措施

當然,關於體重增加推薦值僅僅是一個指導原則,哪怕體重略低或略高於平均值,你也可以生出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

祝順利~


莎末末


10月28日,章子怡出席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在微博上發文承認懷二胎的事實,並透露了孕期30周,體重116斤。

章子怡穿一襲黑裙,戴著發光的項鍊和首飾,化著精緻的妝容,四肢纖細、小腹微凸,皮膚吹彈可破。章子怡手捧孕肚,盡顯優雅,懷孕了都這麼美麗。

有網友評論說,自己懷孕28周,116斤,看上去很胖。

還有網友說,自己懷孕18周,體重116斤。

更悲催的是,沒懷孕的也有很多超過116斤,簡直是人比人氣死人。

趕緊查了一下自己懷二胎的體重,懷孕30周差不多是126斤了,整整比章子怡重10斤,而且還比她矮。

為啥有的孕媽媽體重控制得好,有的體重控制得差呢,這還真是有講究的。對於孕媽媽來說,控制體重是非常重要的任務,關係到自己和胎兒的健康。

孕期體重都長在哪兒了?

按照《懷孕聖典》中描述,孕期體重主要由下列部分組成:

胎兒的體重:3公斤-4公斤

胎盤的重量:0.7公斤

羊水的重量:1公斤

母體的脂肪:2.5公斤

血和液體的增加:1.5公斤

水瀦留:2.5公斤

乳腺:0.5公斤

子宮:1公斤

共計:12.7-13.7公斤。

正常情況下,整個孕期增加的體重控制在10-15公斤最為理想,如果增加過多則會給身體增加負擔,提升母嬰危險幾率。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胎兒、胎盤、羊水、血和液體、乳腺、子宮這些重量都是必須增加的重量,要想控制體重,就要控制脂肪的增加,脂肪增加量減少,水瀦留也會減少,胎兒的重量也會降低,整體體重也就能夠得到控制。所以孕期控制體重是大有可為的,不要以為一點辦法都沒有。

為啥有的孕媽媽長胎不長肉,有的孕媽媽懷孕後就看上去虎背熊腰,就是因為有的會控制,有的不會控制。

一般來說,孕前體重也會影響到孕期體重,所以最好從孕前就要進行控制。孕期體重控制的目標是,瘦的多長點,胖的少長點,這樣大家都能達到理想體重水平。

所謂胖瘦就是用身體指數BMI進行衡量,BMI=體重的千克數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不同BMI值的孕媽媽體重增加標準可以參考下列表格。

孕期控制體重好處多多

  • 減少妊娠疾病的發生

孕婦體重增加過多,皮下脂肪堆積過多,脂肪代謝異常,導致腎小管內鈉瀦留,提升孕婦血壓。臨床研究證實,體重顯著增加後妊娠期高血壓發病率明顯提升。

體重增加過多,脂肪細胞較大,胰島素功能出現異常,會提升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臨床研究證實,當孕婦 BMI 指數大於 23 kg/m2 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提高了15%。

所以,在孕期合理控制體重,能夠減少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幾率,減少對母嬰的不良影響。

  • 減少羊水破裂的發生率

孕婦體重增加過多以後,一些炎症指標的水平升高,對胎膜產生損傷,提升羊水破裂的幾率。羊水是胎兒賴以生存的主要環境,羊水破裂以後,必須要分娩,可能會導致早產。羊水破裂以後,還會增加胎兒、母嬰感染的幾率。

所以,不想讓胎兒早產,影響健康,控制體重是當務之急。

  • 降低剖宮產率

肥胖的孕婦脂肪含量高,骨盆壁增厚,會引起胎頭入盆困 難、胎頭下降受阻,胎位異常;軟產道比較肥厚,變得狹窄,胎兒也不容易通過;肥胖的產婦在第二產程時,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延長分娩時間;肥胖孕婦胸部脂肪堆積,減少肺活量,容易導致心力衰竭。胎兒體重過大、妊娠疾病也是導致剖宮產的因素。

所以,要想讓胎兒瓜熟蒂落,自然分娩,就要控制好體重。

  • 減少巨大兒的發生率

如果懷孕時因為體重增加過快引起妊娠糖尿病,就會增加巨大兒的發生率。孕期體重的增加和新生兒體重存在正相關性,也會提高巨大兒的發生率。控制體重,妊娠糖尿病幾率降低,胎兒不容易發展為巨大兒。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發現,當胎兒體重低於3.6公斤時,嬰兒體重越重越聰明。當孩子體重超過4公斤以後,智商會下降。這是因為胎兒過大,在媽媽肚子裡容易擁擠,造成缺氧,在分娩時也容易受到損傷。

所以,孕期控制體重有益於保證胎兒的身體健康。


孕期控制體重做好幾件事

1、注意飲食

控制體重首先要注意飲食,在孕期,有的孕媽媽為了增加營養,會吃一些高營養的食物,或者認為一人吃兩人補,不小心攝入過量的營養,導致脂肪在身體內堆積,從而導致體重增加。因為觀念上的問題,體重不容易控制,要想控制體重,就要從這幾方面入手。

  •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綠葉蔬菜、五穀雜糧、水果等食物,促進新陳代謝,將體內垃圾及時排出體外。

  • 少吃油膩的食物、高糖的食物,如一些油炸食品、油湯、肥肉、蛋糕、糖果等,這些食物熱量太高,容易增加體重。

  • 孕早期不需要增加食物攝入量,因為胎兒不需要太多的營養,和孕前飲食接近即可。孕中期每天增加15g蛋白質,相當於一個雞蛋+250g全脂牛奶+20g糧食。孕晚期每天增加30g蛋白質,相當於100g瘦牛肉+250g全脂牛奶+50g水豆腐+50給水果乾。

2、注意運動

很多孕媽媽懷孕之後變得慵懶,不太願意活動,只想坐著或者躺著。還有的孕媽媽不敢運動,怕運動會滑胎。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生命在於運動,只要沒有胎盤前置等限制運動的情形,都可以運動。運動可以燃燒脂肪,減少脂肪堆積;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活性,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幾率。

孕期要避免一些發生身體衝撞和跌倒的運動,比如球類運動、騎馬、快跑、仰臥等;可以進行一些舒緩的運動,如走路、瑜伽、游泳等,每天運動半小時到1小時就能很好地控制體重。

3、注意規律作息

除了管住嘴、邁開腿,還要注意規律作息。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熬夜,懷孕後依然無法改變,豈不知熬夜也會讓身體變胖。

  • 如果熬夜,身體會分泌ghrelin激素和皮質醇。ghrelin激素促使身體吃高熱量的食物,皮質醇卻會導致存儲這些能量。

  • 如果熬夜,胰島素不發揮作用而是儲存在肝臟中,導致體重血糖升高、體重增加。

  • 熬夜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增加脂肪儲存,減少肌肉質量以降低消耗。

所以,孕媽媽要保證規律的作息,每天10點左右睡覺,中午也能睡一覺最好,每天睡足8小時,對於控制體重也大有好處。

總之,孕媽媽控制體重有益於母嬰健康,是功在當下利在未來的好事。孕媽媽要注意飲食、合理運動、保證睡眠,養足精神,好好控制體重。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孕期體重都長在哪兒了?

孕期體重都長在哪裡了,之前叮麻也特別好奇,尤其一同事,孕期特別瘦,整個人乾乾瘦瘦的,肚子還特別小,孕前體重80多斤,孕晚期稱體重竟然近110近,真不知道這30斤胖到哪裡去了;後來同事生了孩子,產後第二天過稱體重不足90斤,才知道原來都胖到寶寶跟羊水胎盤上了。


看圖示,體重標準的孕婦,直到分娩前,血流量增加1.36-1.82kg,乳房增加0.45-1.36kg,胎盤增加0.68kg,羊水增加0.9kg,子宮增加0.9kg,體液增加0.9-1.36kg,胎兒2.95-4.08kg,脂肪儲存2.72-3.63kg;

所以,體重標準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11-15kg實屬正常,如果超過這個體重太多,估計不是胎兒太大,就是孕婦脂肪太多,有些肥胖;如果低於這個體重太多,胎兒可能會有些偏小,建議注意產檢,增加營養攝入。

另外,通常產婦分娩後,體重會立刻下降5-10kg,甚至更多,就是因為胎兒、胎盤、羊水、血液等的排出導致的。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叮麻育兒


孕期的體重都長在哪裡了?

為了胎兒能夠吸收到充足的營養,孕媽孕期都不再顧忌自己的形象,各種湯水和營養品都是照單全收,都吃到肚子裡。

但是胎兒的體重,卻沒有像孕媽期望的那樣增長,那麼孕媽孕期增長的體重都長到哪裡去了?


孕期增長的體重的總分佈

孕期媽媽體重增長的主要來源於四大類:

  • 胎兒的體重5.9-8.16斤(胎兒體重會隨著孕周增加,孕40周達到6-8.16斤)
  • 孕婦自身的脂肪儲備5.44-7.26斤(孕婦脂肪量在孕40周達到最高峰7.26斤)
  • 孕婦體液+血流量+乳房共5.42-9.08斤(隨著孕周增加會有增減)

  • 胎盤+羊水量+子宮共4.96斤(羊水量在孕40週會穩定下來)

整個孕期孕婦共增長 21.72-29.46斤,所以媽媽分娩後,會發現去掉寶寶體重+羊水量+胎盤重量,媽媽只減少了11.32-15斤。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體重,像體液,血流量,子宮等等,還存留在孕婦體內,在分娩後它們會慢慢自行消退,但是孕婦自身的脂肪就需要產後運動來瘦身了。

孕期孕婦體重增長多少是正常的?


孕期孕媽的體重增長正常範圍是10-12.5公斤,但是受孕婦孕前體重的影響,孕婦孕期增長的體重,每個人會相差比較大。

體重偏瘦的媽媽,孕期會增長25-36斤,體重適中的媽媽,孕期會增長23-32斤,體重偏胖的媽媽,孕期會增長14-23斤。

媽媽在孕前越瘦,需要增加的體重就越多,孕前越胖,需要增加的體重就越少。

這也是考慮到胎兒的營養吸收的問題,如果媽媽太胖,攝入的營養過多,那麼胎兒吸收的營養過量,容易催生巨大兒。

如果媽媽太瘦,攝入的營養過少,那麼就會導致胎兒發育遲緩,甚至影響到胎兒大腦的發育。

因此媽媽在孕期一定要控制好體重,體重符合孕周是最好的,實在不行,也不能比孕周偏小太多,有些媽媽營養不夠,導致最後要打營養針來促進胎兒發育。當然,如果媽媽體型過胖,除了飲食要控制外,平時也要增加運動量。





星星媽育兒說


孕期體重都長在哪裡了?

在很多寶媽眼裡,懷孕的體重都是長在胎兒身上的,其實這個是不正確的,孕期的體重只有一小部分長在了胎兒身上。

下面我們來談談孕期除了長胎,還長什麼。對於身體指數在正常範圍的寶媽,一般一個孕期增重約12.5kg,可是正常情況下一個足月的胎兒體重才3000克左右,只是佔了其中的四分之一。下面我們來看看除了胎兒,其他的體重都長哪裡了。其中7kg左右長在寶媽自己身上(身體+乳房+子宮+血液),主要的作用就是儲備作用。還有一小部分就是羊水,胎盤。

總結,孕期體重一般增加12.5kg,其中大部分長在寶媽身上,胎兒只是一部分而已。祝好孕。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醫療顧問


懷個孕,胖幾圈,肉都長哪裡去了?新生兒不過也就六七斤?那麼我們用科學來算算看。

科學計算

整個孕期正常體重增長10~15kg,其中胎兒重量約為3~4kg,母體約3kg,剩下的組織間液1.5kg,子宮及乳房約1.5kg, 血液約1.5kg,羊水、胎盤約1.5kg,總共約12kg左右。而分娩後羊水、胎盤和胎兒會被娩出體外,剩下的則需要慢慢恢復。

這樣看來,整個孕期增長體重,其實大都是必然為了胎兒發育而增長的,而不是單純的體重脂肪增長,但是大部分都在孕媽身體內,分娩後瘦身是個難題。

其中體重增長最快的時候是孕中期,也就是懷孕16-28周,隨著孕周推進,還有個高峰期是孕36周以後,胎兒發育較快。

所以,孕期要做好體重管理,儘量不要增長超過15KG,產後恢復起來比較麻煩。

國家級育嬰師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 致力孕期、產後、0~3歲寶寶護理知識分享 (已開通維權騎士)

IF枕邊育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知道懷孕之後身體會增重,那麼孕婦體重增長都長在哪裡?體重增長所佔得比重最多的是胎兒嗎?其實,並不是你想的這樣子。

懷孕後體重增長最多的是體液,體液約佔孕婦體重增長的1/3左右。

懷孕之後,雌激素和孕酮都會上升。雌激素有鎖水或保水的功能,雌激素高的話,那麼我們女性的細胞含水量就比較大,就看起來水靈。

雌激素是什麼東西呢?雌激素,是我們女性的主要性徵激素。懷孕後的女人看起來皮膚水嫩有彈性,胸大(雌激素促進乳腺發育),這些其實都是雌激素的功勞。



所以孕婦體重增長所佔比例最大的是“體液”。這些體液主要包括:羊水、細胞含水量、血容量增加,以及液體瀦留。這裡的液體瀦留是生理性的,包括懷孕中後期下肢水腫還有尿瀦留,這些都是子宮增大後壓迫內臟器官所引起的。

胎兒體重約佔孕婦體重增長的26%左右。

足月分娩的胎兒,比較理想的體重為3.5公斤左右。新生兒出生體重7斤有利於順產,而且胎兒發育也更加成熟一些,發生新生兒溼肺和呼吸窘迫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如果孕婦體重增長比較少,而胎兒發育偏大一些,那麼說明胎兒的吸收比較好,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長胎不長肉”。那麼如果孕婦體重飆得很快,但胎兒發育卻偏小,這說明孕婦的飲食結構不太合理需要調整。

十月懷胎,我們普遍對胎兒的健康發育關注比較多。其實這種觀念是錯的。胎兒的生長髮育依賴於母體提供一個相對優越的生存環境,如果孕母體質不好,或者說有妊娠併發症,那麼就對胎兒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關注胎兒的前提,是我們孕媽們要調養好自己。不要挑食偏食,遠離不健康的食物,遠離輻射和化學汙染環境,少點思想負擔,按時參加產檢,每天保持開心愉悅的心理狀態。

上圖:是懷孕16周~19周的體重和體型變化

母體儲備排第3,約佔孕婦體重增長的24%左右。

上面也講到了,懷孕後雌激素和孕酮都會上升。雌激素除了鎖水和保水外,它還與脂肪儲備有關係,如果孕婦的體脂含量太低將會影響雌激素的合成。

而孕酮呢?孕酮它屬於安胎激素,具有對孕母催眠的功能。所以懷孕之後大多數的孕婦都會比較犯困,睏乏無力,總想睡覺瞌睡。而孕婦的活動量減少,熱量就消耗得少,所以脂肪增加孕媽就容易發胖。

當然了,母體儲備遠遠不止脂肪增加,還包括對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量增加,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

另外,孕婦體重增長還包括胎盤的重量,子宮膨脹和增大後的重量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說了。如有疑問,在下方給我留言。祝你好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