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平常之心160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如果說旅遊中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那就是不瞭解情況的表現,甚至可以說是大錯特錯。

實際上,近年來,農民旅遊的熱情是很高的。很多地方的農民,早在節假日一兩個月之前,就開始謀劃外出旅遊的事了。尤其是在城市打工的農民,更是把旅遊當作與進城務工一樣重要的事,很認真地謀劃與做好攻略。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農民沒有旅遊或很少旅遊的感覺呢?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原因:一是農民旅遊的人數與農民總人數相比,比重還比較低,沒有達到城市居民那樣高的比重。所以,就在客觀上形成了農民旅遊人數不多的印象;二是很多人把在城市打工或生活的農村居民也當成了城市人,因此,也就無形中減少和降低了農民旅遊的人數和比重。

殊不知,在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廣大農民也不再是以購買一些物品作為生活水平提高的標準,作為生活的追求和目標,包括旅遊在內的高層次生活,也早就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很多農民,已把出國旅遊作為外出旅遊的一部分,且出國旅遊時購物也一點不比城市人差。一些富起來的農民,比城市人出去旅遊的頻率還高,購物的力度也大。

對農民來說,在旅遊問題上,需要解決的是留守在農村的人群,尤其是老人,何時也能加入到旅遊者的行列,而不是一直在留守,是一個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子女們,在謀劃自身旅遊、自身購物等行為時,是否想到過留守在農村的父母,有的甚至還包括孩子。打工掙錢很重要,給留守老人和孩子一份關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拼搏,最終也都會迴歸原點,而不是永遠在空中飄忽。

總之,在旅遊問題上,農民們正在享受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生活、一樣的品味、一樣的追求、一樣的目標,旅遊也正在越來越成為農民生活質量提高的標配。


譚浩俊


我以為農民不去旅遊的原因:

1.做不完的農活,像我老家所在的農村,果樹地裡的農活從年頭就能忙到年尾,還不說多種農作物和多種經濟作物。我以為在絕大多數農村都是這樣,一年四季農作物和經濟作物農活都不斷頭

2.農民手裡可能真的沒有閒錢,老是緊巴巴的

3.農民消費觀念與工人、商人不一樣,農民有錢是存起來,一是窮怕了二是聽老人說以前挨餓受凍多靠老天吃飯


努力了就會有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大家好,我是城市問答專家@北京範兒。

這是一個老觀念,也是一個誤區。很多人一看到農民兩個字和旅遊放到一起,就會認為不可能。農民嘛,一個是掙得少,一個是沒有時間,每天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哪裡有時間和閒錢去旅遊呢?我要告訴您,說這些話的人,都是不瞭解農村的人,用老印象憑空想象出來的。

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來看看新時代的農民,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看看他們的變化,也省的我們憑空猜測:

第一個變化,就是工作。

很多人都還認為農民就是要種地。其實這早已經是錯誤的認識了。就拿北京來說,北京郊區的農村,一般老百姓根本就不種地了,而是交給大公司來統一打理。農民本身的耕地交給這些大公司,或買斷,或承包。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合同。而農民個人也是可以在這個大公司裡上班的。

而且,現在的農村還有很多的就業機會,比如一些大的科技公司都搬到了農村,還有一些大工廠,大醫院,包括大學。。還有農村開發的大型住宅區,這裡的物業,超市。都在給農民提供著就業的機會。所以,他們每天也是在上班,而不是在種地。

第二個變化,吃穿住行。

現在北京正在致力於城市化建設。也就是說,北京的農村越來越城市化了。比如惠民的村村通政策,我理解,就是村村通公路,村村通信號,信號包括電視和寬帶。而且,就算是偏遠的山區農村,也有公交。所以,農民進城不像以前那麼困難了,城市化讓他們的家門口就有超市,您說,這樣有工作,生活便利的農村跟城市有什麼區別呢?

從我們農村的親戚的變化來看就更立體。他們在我小時候,也就是90年代,給我的印象就是土,說話土,穿的也土。長輩們有很多年就是穿軍大衣或者藍棉襖。這是北京人七八十年代的標配。可他們90年代還在穿。這麼算他們就是落後十年。可現在呢,人家穿的衣服特時髦,特貴,好多牌子都是我捨不得買的。因為他們經常去歐洲旅遊。好羨慕。

所以,知道了這些變化,我們說回來旅遊。其實如果您有旅行社的朋友您就知道了。他們雖然很多總部在市區,可目前都是在大力開發城鄉結合部的市場。從他們的數據裡,城裡的客源正在從數量上減少,而農村的客源正在程幾何狀增加。

咱們就說這春節長假吧,我們住市區的習慣了定年夜飯了。我承認,這是一個全家團聚的好辦法。可一旦形成了固定模式就討厭啦。我們家是一個大家族,親戚聚起來要三桌。連續好幾年都是吃完這頓就把明年的定下來了。有意思嗎?沒意思。可這形成了習慣呀,可是,連著兩年了,我農村的姑姑都缺席了,因為人家去年到三亞過年去了,今年去泰國。好不瀟灑。讓我是羨慕嫉妒恨啊。

這就是一個反差。其實以前農村的年夜飯更加的講究,一個大家族一定要聚到長輩的家裡吃一頓團圓飯。那時候的城市裡呢,因為飯店都不開門,家裡又都面積小,沒有吃年夜飯的條件。現在城市有了條件,因為飯店春節都不休息了。反而人家農村不再基於形式了,人家就可以在春節的時候去旅遊。您說氣人不?

我看呀,為什麼您在旅遊的時候看不到農民呢?開個玩笑說吧,可能您作為一個城市人,更加的精打細算,經常報一些低價團吧。而我認識的農民呢,人家卻說,打死不報低價團。因為受不住人家導遊那麼低聲下氣的說,萬一把不住就買一堆沒用的東西。大家報的團總是有區別,您自然就看不到農民了唄!


北京範兒


農民的錢財,日夜操勞也只能養家餬口,那有那賢錢旅遊。


用戶8299228044339


先來談談農民。農民是個啥概念?

我所生活的地區,是河北省廊坊市,位於河北中部、京津之間,地理條件好,區位優勢明顯,產業發達。

我這裡的農村人,具有農業戶籍、居住在村裡、以種地為生,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純粹的農民已經少之又少,且大部分都已是上了年紀。

大部分具有農業戶籍也居住在農村的人,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不再以種地為生。大多中青年人都在市區或家門口附近辦廠、開店、打工,很多人還在城裡購買了房子。

更有部分人因為徵地拆遷、舊城改造等緣由,拿到了拆遷款,分到了房改房,直接轉化為城裡的農村人。

再來談旅遊。農民去旅遊的人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吃飽喝足了,也要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我所接觸的農民當中,懷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有的旅行社在農村大一點的村街設立了代辦點,招收代理人,農民參加旅遊在家門口就可以報名、坐車,非常方便。周邊北京天津一日遊、兩日遊報名相當火爆,甚至可以單獨發車,獨立成團。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地農村旅遊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

雲南、桂林、華東、廈門、九寨溝,貴州,這些大眾常規旅遊路線,單從報名人員的身份信息來看,來自農村的不在少數。

更有一些農村人三三兩兩結伴泰國、韓國、迪拜遊,也是平常事。


黑馬在路上


為什麼沒農民,現實來講,種地收入不高,養家費用不購發,只能過平靜生話,身體好地,在當地乾點雜活,每天增幾十元錢,可以補貼一家生活費用。在也沒有過的享受外面的風光。


餘學臣


這是拿咱窮莊稼漢開心,誰不想遊山逛景?沒錢啊!年輕的在外打工,以養家湖口,上年紀的老人幹不動了,只能守個家,又沒退休金,病都看不了起啊!


龍鳳1818


農民種地的糧食不值錢又沒有退休金,那來錢旅遊啊!


稀裡糊塗159618232


農民天天起早貪黑的幹活,出的是牛力,掙的是血汗錢,一年下來除去開支也剩不下多少,如果家裡再有個人生病或者出點意外,不負債就不錯了,那有工夫和經濟去旅遊!


小山羊575


當今社會絕大多數農民沒有經濟條件四處遊山玩水。他們只是解決了溫飽,離真正富起來還相差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