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你會寫嗎?

韓江冠


七律 · 戰瘟神

瘟疫之源在武漢,

速傳全國實罕見;

口罩扶身防肺炎,

誓要毒魔下黃泉 。

封城堵村阻串門,

路斷人稀居家屯;

庚子春節無歡騰,

十億人民戰瘟神 。

曾祥錫作

2020.02.07




風車崗


律詩,我在學習寫,寫好律詩的確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⒈寫律詩之前,必須學會對仗,因此要掌握有關對仗的基本知識,從兩字對開始練習,到三字對、四字對、五字對、七字對,直到學會為止。在練習過程中,可請內行的指教。

⒉寫律詩之前,最好先寫絕句,絕句學會了,再寫律詩就比較容易了;也可以先寫古風(如李白的《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等),以練習寫作。不要寫那些不合格律的詩。

⒊喜怒哀樂,皆可入詩。有感就寫。初寫律詩,可先按照“起承轉合”的佈局,寫些風景詩,而後擴大範圍,寫“書懷”、“懷古”、“會友”、“思親”等等詩。

⒋初寫律詩時,可以先不計較平仄,待寫好初稿後,再按格律要求調整不合律處;或用倒裝句,或用同義詞代替,或參考《詩韻合璧》及有關書籍,更換詞語,或進一步誦讀古今優秀的律詩,擱置幾日後再推敲修改,這樣會推動作者動腦筋,往往能寫出更好的詩句來。

⒌寫好律詩初稿,請裡手行家當面評議,收效更大。



下面幾首是我學寫的幾首七律,大家可以指正批評:

除夕感懷

白絮飛揚下九天,凝江鎖玉枕風眠。

籬前雪綴千枝冷,牆外梅開幾樹妍。

舉目向陽溫肺腑,思春盼雨滌雲煙。

歡歌一曲全家福,不再漂流自此年。



2018春節感懷

玉犬追年又一輪,喧天奪旺喜迎新。

且辭去歲邀佳節,更喚東風拂舊塵。

霓影炫開今夜美,煙花爍亮闔家親。

舉杯斟酒吟團聚,詩意拈來萬里春。



毓璜頂瑤池春雪

萬里寒酥九闕來,銀妝素染畫煙臺。

瑤池溯古千年佑,玉雪雕今一色裁。

望眼毓璜添氣象,披瓊松柏鎖塵埃。

春風如約聲聲近,欲喚桃紅朵朵開。



律詩怎麼寫,之前寫過這篇文章。

我們知道,近體詩分為兩種,“絕句”和“律詩”。剛接觸詩詞格律的愛好者可能會覺得“律詩”太難寫了,所以一般只會選擇“絕句”來寫。那麼究竟怎麼可以寫出一首完整的“律詩”?筆者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方面的內容。

什麼是律詩?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格律,這裡就不再多提,我們今天主要講“律詩”的形式。“律詩”相對於“絕句”來說,其實差別不大。你可以這樣理解“律詩”:把“絕句”拆成兩部分,在中間塞進兩個對聯。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很少用到的情況,就是“排律”,我們下面再講。所以說,律詩的形式其實就是在絕句的基礎上作出引申。

對仗有哪些內容?

“律詩”的風格一般都是以典雅為主,那麼作為“律詩”的招牌,中間“對仗”的兩聯(兩句成為一聯,依次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就相當於一首詩的門面,“對仗”的工整直接影響整首詩觀賞性。

所謂“對仗”就是上下句(出句與對句)對應的字詞性要相同,其形式要主要有以下幾種:

  • 鄰對:不僅詞性要相同,而且還要詞類還要相近。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日”對“河”、“山”對“海”都是大自然的物體。“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這是《笠翁對韻》概括的鄰韻,有興趣的愛好者可以觀閱一下。

  • 寬對:與“鄰對”正好相反,只要求詞性吻合就行了,比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量詞對量詞等。

  • 自對:也叫“當句對”,即在本句之中意境有對仗的形式存在了,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 扇對:也叫“隔句對”,它是一整聯與下一聯對偶的,即兩句與兩句對仗。比如,“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絃。”(白居易)但是這種情況用在八句律詩中比較少,一般是用在“排律”中。

  • 流水對:如其名,行雲流水,要求上下兩句的意思邏輯要連貫,而且次序不能顛倒,就好像一句話分開成兩句來說。比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等,這在對仗中是屬於比較高級的。而且,雖然語境要連貫,但是意思不能相同,不然就是以下這種。

  • 合掌對:這是律詩對仗的禁忌。何為“合掌”?就是兩句話表達的意思完全一樣,就像雙手合起來一樣,這樣從內容上讀起來就覺得拖沓,寫律詩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這點。

  • 錯綜對:把對仗的位置相互錯開,也叫“交錯對”、“交股對”等。比如,“春殘葉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盞疏”(王安石),“多”對“少”、“密”對“疏”,但是位置卻錯開了。也不侷限於形容詞,比如“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劉禹錫),“君”對“我”,位置也是錯開了。這種情況一般是為了符合格律而倒裝的,有些則是故意為之。

  • 借對:這種對仗比較複雜一點,他有兩種形式。1.諧音對:就是可以用諧音的字來對。比如,“殘春紅藥在,終日子規啼”,“紅”是顏色,本來應該也對顏色,但是“子”跟“紫”諧音,所以也可以用來作對偶;諧義對:一般是用在一字多義上的。比如,“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常”本來有平常的意思,但是原來的意思是代表數量的,古代是“八尺為一尋,兩尋為一常”,所以“尋常”可以用來跟量詞“七十”對仗。

除對仗外,律詩還需要注意什麼

其實在律詩的術語當中,有一個詞叫“四平頭”。這個說法來自於清代,其意思是說,如果格式相似,那麼讀起來就會反覆,遂屬“礙格”。我們舉個例子:<strong>

《雪中二首》之一·陸游

春晝雪如簁,清羸病起時。

跡深驚虎過,煙絕憫僧飢。

地凍萱芽短,林深鳥哢遲。

西窗斜日晚,呵手歛殘棋。

中間四句,前一個字都是名詞,故被認為是“四平頭”,還有:

《暮過山村》賈島

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

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中間四句,都是形容詞+名詞,所以也被認定為“礙格”。以此類推,還有“六平頭”、“八平頭”。之所以認定這是一種“礙格”,是因為如果連續四句甚至更多句用相同的詞性開頭,那麼讀起來就有重複的感覺,有點類似於排比句。

所以當我們寫律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如果連續兩聯句子都需要前面都用到名詞的話,那麼可以在其中一聯的名詞前面加個形容詞或者動詞,就可以錯開了。

此外,也有偶爾出現前三聯或者後三聯對仗的情況,杜甫尤好之,比如《春望》等,筆者也經常使用;更有一三聯對仗,中間不對仗,這只是極少數的情況,一般常用的都是前面羅列的幾種。

律詩的特殊格式

前面講到的“排律”,就是在律詩的基礎上,中間再繼續加上對聯,除首尾兩聯外,中間最少三聯對仗,上不封頂。目前“排律”最長的詩應該算是韓愈和孟郊的《城南聯句》,全詩154韻(兩句等於一韻),共308句。基於上述所說的“四平頭”現象,“排律”由於句子比較多,經常會出現“礙格”,所以看起來比較刻板不靈活,想寫得自然流暢一點難度則比較大。但是律詩一般要求“一韻到底”,即韻腳押同一韻部,而排律可以換韻。古代除了科舉考試規定的“試帖詩”(六韻或者八韻)以外,一般文人寫作都是採用絕句或者四韻律詩。


詩詞補習班


【打油】

今春出行坐公交,

車中無聲靜而悄。

坐位你可隨便選,

要想小息無人擾。



高矣若天


會啊 祖國大地 都是中華兒女用生命在作律詩~壯美宏大安靜悲壯~我來寫寫我的

安靜之光

山河易改不稀奇

大地修理也容易

中華兒女人心齊

同心同德此戰“疫”~

人民英雄終無敵

英雄人民多可泣

待到智慧安靜時

光明現前照生機~


新時代dkd001


元宵節::夜空星捧月,明月亮星河。對月心相匯,善解情不缺。碧影天地月,中華祝祥和。疫情驗忠誠,眾志成`城聲。待朝陽升起,盛勢更富裕。蒸蒸自豪情,中華更強盛。=o=O年=月八日元宵節韓學武


詠渡歲月



寒窗細雨碎西樓

秋風夜襲紫菱洲

空嘆幽夢蓬萊閣

憶思瀟湘煙雨愁

【不按平仄,不工,僅為娛樂,勿噴】


沐容劍秋


不僅會寫律詩,還會寫詞,有興趣可以去我主頁瞧瞧,歡迎常來!

七律· 三國赤壁

烽火狼煙動盪中,生離死別嘆相逢。

悠悠齊北三千雨,滾滾吳江萬里風。

亂石奔騰穿底壑,驚濤怒吼震長空。

周郎赤壁今何在?名史留芳蓋世雄。


Delia常青藤


不敢言會,略知一二。以下是敝人閒時塗鴉所作,不怕貽笑,奉示同好,請不吝指教。

雨耕述懷

雨耕山下桃李幽,內思樓前杏棠稠。

修德立言思家國,含英咀華哺神州。

此去經年難道左,由來廿載為身謀。

歡喜今日儕朋聚,且歌且舞且風流。

此示二十週年同學會本人即席所賦。

感懷冠軍候二首

其一

年少輕狂縱天驕,弱冠揮師起狂飆。

八百驃騎寒虜膽,十萬貔貅破敵巢。

揚鞭立封狼居胥,策馬又過祁連遙。

匈奴不滅不為家,不擒單于不還朝。

其二

飛揚跳脫輕少年,衛疆拓土敢為先。

風捲旌旗衣勝雪,馬踏征途塵若煙。

揚鞭斃敵三千里,揮師破虜百萬員。

若問匈奴何所懼,驃騎將軍在眼前。

遊蘇州拙政園

久慕姑蘇拙政園,一入躊躕不敢前。

足下輕趁未幾步,眼前已轉數重天

前後左右疑無路,東西南北似桃源。

但得相逢長此住,不羨鴛鴦不羨仙。

元夕羊城送別

丁酉上元日,羊城送別時。

臨行密密語,登車故故遲。

小子淚婆婆,忽要送別詩。

海內混一宇,何效兒女姿。

雲湖春光

春風默默送春信,湖水灩灩蕩湖光。

一樣湖光兩處豔,一縷春風千里香。

久知羊城花期早,卻看雲湖別樣妝。

梅花簇簇枝頭鬧,煙霞滿樹人慾狂。


輕舟泛夜白


依格填—些字詞作—首歪詩很容易,要想寫好卻不容易,這不是拜個師聽聽講就行的。唯一的路徑就是多讀,讀熟、讀懂、讀透。讀熟讀懂很容易,因為現在好多書刊、APP都有註解,而且有些丕詳解。但要讀透很不容易,因為這些他們一般是不會說的。什麼叫讀透?就是一首詩,你已經知道了詩人說的是什麼?表達的是什麼?但你還要自己問一下,他為什麼要這樣表達?或這樣寫?比如說表達思鄉之情,你就要搞清楚詩人為什麼這麼表達?這麼寫?如果叫你來寫,你會怎麼寫?你怎麼用字詞?用什麼方法?如果你搞懂了詩人這種寫作技巧。那麼以後你遇到寫《思鄉》這類詩的吋候,你就會用這種方法和技巧。但表達思鄉的詩很多啊。每一首詩,都有它的方法或技巧。所以只有多讀,讀透,才能掌握許多方法和技巧,還能增長許多知識。還有表達其他物、景、人、情等的詩也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