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情緒是第一免疫力

無論周圍有多大的風暴發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安住在“風暴眼”中。

我是傅康,國家健康管理師,健康塑形教練,這是我的第290篇原創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也徹底的改變了我們的春節生活。當刷新疫情資訊成為我們每天的頭等大事,當“戴口罩、勤洗手”,成為我們的日常,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成為這場疫情中的勇士。


面對這次突發疫情,普遍情緒是怎麼樣的?

一夜之間,信息流裡很多的內容都和武漢醫生有關,連同各地疫情傳播的內容,對於知情與否帶來的憤怒、反思、醫護人員的英勇帶給我們的感動,朋友圈微信群裡傳播的私密聊天截圖帶來的緊張焦慮,等等情緒激起了我們大量的內心衝突。

各種各樣的信息面前,我們很容易被負面的情緒裹挾,類似低落、失望、無力、悲傷、憤怒、焦慮、煩躁等等,這樣的情緒帶動我們產生慌亂和不由自主的防禦反應,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心理重心,心情如同陰雨霧霾籠罩。

行為上我們也會失去判斷力,出現吵鬧、混亂的行為,甚至失眠、無食慾、憂慮。

情緒的穩定,有助於增強細胞的免疫力

在傳遞各種免疫偏方的時候,往往容易忽視“健康的心態”本身就是最大的免疫能力,在慌亂中,我們卻減弱了這種能力。

人體種免疫系統有防禦能力,免疫細胞的活力會增強免疫力,超過入侵的病毒和細菌的複製力,就可以防止病毒和細菌的擴散,讓身體重新平衡健康。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是第一重要的免疫力

我希望呼喚,我們對於自己的情緒,以及由情緒引發的防禦行為有所覺察,越是緊張焦慮時,越是我們秉持本心,正念修行時。

我們如果卻不自覺的被驚慌和恐懼所感染。就像新聞種有些疑似病人因為恐懼從隔離區逃走,不但失去治癒機會還增加更多傳染的可能。有些人因為恐慌大量搶購囤積口罩、藥品和食物,導致真正急需的人買不到相應的物資。

而驚慌和恐懼也是謠言的溫床,因為處於這種低頻的情緒中,我們很容易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自動化的傳播不確定的信息,導致更多的混亂。

樂觀情緒是第一免疫力

負面情緒會攻擊身體免疫系統

情緒的安定,不等於不重視、無所作為

情緒的安定並不意味著無動於衷、無所作為或是聽天由命,認清自己的情緒後,會讓我們面對問題時更加積極,讓我們的思路更加專注而清晰。

我們會分辨各種紛亂信息中:哪些有效的、哪些是指責和渲染、哪些看似忙碌、充滿擔憂、奔走相告,實際只是無意識的製造焦慮。

這能夠使我們更專注於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而不在信息流中陷入盲從。

情緒的安定會在身體中釋放積極信號,讓身體調節到較高頻率的感受中,從而活躍免疫細胞,讓身體的免疫力增強。

該戴口罩戴口罩,該洗手洗手,該傳遞信息傳遞信息,表面上你在做同樣的事,但只有你自己可以覺察到,此刻你做這些事是處於健康的需要,而不是出於恐懼,是出於獨立思考、出於愛,而不是被周圍的恐慌情緒所挾裹。

這就是正念。

我無法改變他人,但能試著安住於暴風眼中

外在發生的疫情是大的風暴,我們的情緒是小的風暴,如果我們自動化的被風暴所裹挾,我們就會失去自己的中心,在風暴中迷失自己。

而那時,我們也變成了風暴的一部分。

無論周圍有多大的風暴發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安住在“風暴眼”中。無論風暴有多大,風暴眼——風暴的中心是平靜的,正如你安住於自己內在的中心,無論外界發生多大的事,你都可以用一顆平常心去應對。

愛或恐懼,我們選擇什麼?

樂觀情緒是第一免疫力

明日世界

我有一部很喜歡的電影《明日世界》,正好這時候推薦給大家。電影真正探討的是,我們對未來該抱有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而很多文學和電影作品則打算通過渲染這種末日氣氛,希望激起人們的警醒,從而改變世界。

然而心理學告訴我們事實並不是如此,人們面對危機,特別是由於全球化和工業化產生的特大危機的反應並不是警醒,然後去想解決方案,而是被嚇到,然後選擇逃避。

這種反應有個詞,叫鴕鳥心理。

我們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有兩種,愛或者恐懼。我們要麼出於愛,要麼出於恐懼。而當我們出於愛的時候,我們會產生極高能量的頻率,在這個頻率中,不但對他人有正向的幫助,也會減少自己被低頻能量侵襲的幾率。

樂觀情緒是第一免疫力

像青蛙一樣和自己說說吧

此時正是和自己說話的好時機

身為人,我們都有一種特殊能力,和自己說話。

不論是大聲地或無聲地自言自語,你都能利用這種能力訓練自己克服艱難的挑戰。因此你可以這麼告訴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應付它”,“這會是一段很重要的經歷”,“我不能讓焦慮和生氣佔上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