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我的女儿诊断为自闭症儿童,我该如何拯救我的孩子?

鑫虎


不知道你的孩子现在什么年龄?如果有缘可以过来我们给您看看孩子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帮助您。。。因为没有见到孩子,真的不清楚孩子问题是真性自闭症或者是假性自闭症。。。如果是假性自闭症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我们可以提供帮助指导训练。


罗桂田心理咨询


我不知道你的孩子程度如何,假如他(她)能说些简短的话语,只是很少愿意说。我的分析是,由于先天的原因,他记不住很多我们大人的话(正常儿童记得所以会学着说),脑子里储存的句子太少了,也由于先天原因,脑中的有限句子,到临要说时不能很快检索出来说出,往往就代之以乱嚷。有了乱嚷就表明他其实是非常有愿望说出来的,这就给了我们康复训练以莫大的希望。只是这个训练是艰苦而长期罢了。

对这样特殊的儿童,语言的训练是重中之重。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语言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作为老师,我对人如何学会语言有所探究和了解,也基于对这类儿童具体情况。

我建议,只要是基本能说出连贯音节(即说短句)的,一定要一句一句地教着说,他需要什么或想吃什么,一定要让他说出来,无法说出来的,大人说出来让其学着说,说完了才满足他的愿望。这一条大多数家长都做到。

另外一条建议是,有目的地分批把在家孩子跟大人常要说的对话,用合适的大字写成一条一条的挂在墙上。见缝插针地教读,让他熟悉这个句子。当在家里有特定情景需要他说这样的句子时,如果想不出,可以引导其找墙上相应的句子,照着句子读出。读后就满足或达到他的愿望。达到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句子的目的。而且孩子总是要认字学习的,提前看字句就能提前熟悉字,对今后的学习有利。

循着这个思路,外出时大人也不妨袋里装一些可能说到的句子做句子条,同样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教读教说。实践证明,感知一种事物,动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则记忆越深刻牢固。读句所以比光教说记得住,是因为不仅动了口,还动用了眼这个感知器官。假如还用手写出来,则是口眼手三种,记忆更佳。

所以,如果孩子已到了学写字的阶段,则建议写句子,放弃如正常孩子那样一字写一行的练法。因为我们首要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熟悉句子,从而逐渐达到能脱口而出的接近正常人的目的。当语言能力越来越强,智力水平会跟着提高。

最后建议的是,康复教育,尤其学习方面,要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公园看到花,瞅准时机设法让孩子写一句“这朵花真美”等。不要玩就是玩,晚上才学习。因为在情境中学习是最有效果的。

啰嗦了这些,祝你的孩子早日康复。


凡夫记实


首先要看看她自闭症轻重,看看她对什么有兴趣就多在那方面下功夫。同时要教会她生活方面的知识,让她能生活自理,这个需要耐心和时间,慢慢来。首先你也要接受这个事实,调整好心态,不能着急上火。我同事有个女儿是自闭症,她着急上火,在陪女儿治疗的时候,她患病了,临终时她没有留下遗言,她一直坚信她能好,女儿也会好。她脑瘤做了两次手术,最后突然昏迷再也没有醒来,当时孩子才五岁,她三十五岁,一想到这里就心痛。后来孩子在我们学校读了小学,大家都很照顾她。小学毕业就没有这个孩子消息了,听说钢琴弹的特别好。希望你不光要照顾好孩子,也要照顾好自己!


蓝色月光825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主任王东记来回答,期待您的关注~

自闭症儿童,常被亲切的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这个名字虽好听,但却是孩子恶梦般的存在。患有自闭症的宝贝不仅和外界隔绝,就连自己的父母仿佛也“形同陌路”般。因此孩子诊断为自闭症,会令父母及家人十分揪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类型之一,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以人际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为特征,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家长在得知孩子患有孤独症后,要放下包袱、放下埋怨、放下幻想,正视问题,调整心态,建立信心,以健康的身心去迎接挑战,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才能顺利地开展。

自闭症虽没办法治愈,但早发现早干预是可以较为明显的改善自闭症患儿病情,自闭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的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早期干预康复训练对于自闭症患者的矫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迹象,如轻度患儿可恢复近似于常人水平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及早带孩子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治疗,根据检查报告,制定治疗计划。


儿科医生王东记


赶紧干预吧!趁孩子小,越早干预越好。不知道您家孩子几岁确诊的,如果低于三岁,有可能误诊的。总之要赶紧行动起来。小孩子一天都耽误不得。

自闭症有轻重之分,如果不是连智力都有问题的那种,干预好最起码他们能保证最起码的生活能力。准备好付出一个人的全部精力,和一个家庭大部分的经济。建议一个人全陪干预,一个人主力挣钱,全家参与辅助干预。加油~


团圆的超人妈妈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病”,是一组神经发育性障碍,有不同的亚型,行为表现各有不同,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低下,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其核心的障碍就是社交障碍。因为没办法与人正常交流,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称“自闭症”或者“孤独症”。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大医院、研究机构开设了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中心,各种专门性的早期干预中心、教育中心也已经出现,为对儿童自闭症进行更好的教育训练提供了可能性。

在对孩子训练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别让孩子独自闲着;
2、对孩子行为理解与容忍特别重要;
3、行为改变;
4、发现、培养和转化。

当孩子被诊断患有自闭症,家长一定懂得一些干预的方法,而且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1、学会欣赏孩子的进步

学会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真棒”,自闭症家长要尽快地使自己面对现实,尊重自闭症儿童的生命价值,意识到作为家长对孩子应承担的责任。做到这一点,就能客观的观察孩子,体会他的不容易;就会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从细微点发现孩子的长处,动态地评价孩子的变化很重要。

2、鼓励孩子

为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给予他充分的鼓励与信任非常重要。不要太吝啬对你孩子的夸奖,要做到:忽略他所不期待的行为,用心发觉孩子的长处,发自内心的赞美,并将其尽可能的表现在你的语言当中,表情上、眼睛里、创造一个教者、学者都开心的良性循环,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让孩子的周围充满爱,充满赞赏与鼓励。

自闭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甚至是终身的训练和治疗过程,因此对于自闭症孩子,家长要付出比一般孩子更多的爱。


心理书单


千万不要去治疗,给予爱和自由,相信我,去看看尹建莉的书,有一篇讲的是自闭症,读完你会笑出声来!!!一定要去看,一定要去看,一定要去看!!!!!


happy187807600


是的,确实可以称之为不幸,因为自闭症儿童一生无法治愈,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得需要教,需要锻炼才能掌握。

轻度的还好点,重度的无疑更让家长费心,可是我们作为家长路还很长,无论是他们的未来,还是我们自己的未来,都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下去。

在拯救孩子的同时,或者前提是先把自己情绪,心态,先调整到相对比较理性冷静的状态上来,因为家长情绪稳定了,才会有合理的计划安排,才会保持一个较好的气氛面对孩子。

因为这一切对自闭症孩子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你们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即使孩子小也能感受到家里的气氛和爸爸妈妈的心情好坏,这对他们的进步与否有很大的影响。

然后,家人之间要团结一致,互相鼓励,不要在这个期间因心情不好互相指责对方。

最后才是合理的安排孩子的康复训练计划,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挑选适合自己的干预方式,同时家长也要进行学习和了解,你们懂得越多对孩子越有利,毕竟大部分时间孩子都是跟家长在一起,家庭干预要比机构更随时更随机。

还有家长要有一个思想准备,不可着急不要把期望值设定的太高,自闭症孩子的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不要康复一段时间后一看进步不大就灰心丧气,打退堂鼓。

这是一场持久战,永远走不完的长征路,有这个思想准备才行,不要在康复路上患得患失,孩子有时候会进步快,有时候会慢,还有的时候好像停滞不前,不管怎样,都要持之以恒,保持好心态,记住,只要不放弃,他们就始终是进步的。




鸡蛋壳里的蜗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家属要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孩子的生病的自责和内疚感。家属也不要互相埋怨和指责,要正视现实,冷静和理智的接纳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专业人员配合,一起训练孩子。

首先要照顾好患儿的正常生活需求,如睡眠、饮食及活动的环境等。由于患儿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发育障碍,而且发病年龄较小,不可能将自身的不适及生活需求主动提出,这就要求家长要关注患儿的进食情况、睡眠情况、大小便的次数、性质及量是否正常。也要保证患儿的个人卫生,定期为其洗澡、更换衣物、理发、修剪指(趾)甲,保持患儿的清洁卫生。



其次做好患儿的安全护理,由于患儿认知功能障碍及情绪不稳,可能会出现暴力行为、自伤行为。针对这种不安全行为,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活动内容及情绪变化,及时找出不安全的隐患,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能有专人陪伴,控制活动的范围区域,避免接触危险品。也要减少不良刺激,若患儿情绪激动时,要将其带到安静的环境中,给予一些适当的引导,转移注意力。鼓励患儿参加一些有组织的活动,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暴力行为和自伤行为的情况,要及时给予保护,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也要及时了解一下原因,以便将来避免同样事情发生。另外一定注意的是,家属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态度和蔼,减少患儿的不良刺激。

最后要做好教育训练,首先做好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根据孩子的智力以及现有的生活技能状况,制定一个具体明确的训练计划,如穿衣,系纽扣。翻衣领等。让孩子多接触社会、自然环境,如动物园、公园等,使其在感知事物时进行言语功能的强化。改善患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训练注意:找一些患儿感兴趣的教材,要求注意并正视说话人的脸,主动注视其目光,并逐渐延长注视时间,强化患儿对对方的存在、言语、目光等有所注意。



2)模仿动作:让患儿模仿动作,如广播操等,让其意识到他人的存在。

3)姿势性语言的学习和表情动作的理解:帮助患儿学习姿势性语言如点头、摇头等,给患儿做一些示范,要求模仿,然后反复训练,直到能理解为止。

4)提高语言交往能力:可以利用一些情景或者是患儿提出要求的时候进行,反复训练使患儿在想满足某种要求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也可以进行一些传话训练,从短句开始,逐渐延长,能训练患儿主动与他人建立关系,改善交往。

5)利用游戏改善交往: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要了解和关心他的兴趣、爱好,做他感兴趣的事情给他看,以后逐步扩大患儿交往范围,待患儿能参加集体游戏时,游戏的内容可以逐步加入一些购物、乘车等日常活动,让患儿扮演不同角色,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方式,学习一些社会规范,使他们逐渐学会如何与人进行交往,完成日常活动,为成年后自立打好基础。



还要做好患儿的行为矫正训练,训练时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步骤要由简单到复杂,方法要形象、具体、直观、生动。同时,要对患儿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针对不同行为,要采取不同的矫正方法。患儿的训练需要长期不懈的进行,家属是最重要的训练员,一定要积极努力配合。也要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减少在环境因素上对患儿造成伤害。


精神护理秦玮


你好,首先请别灰心。自闭症重在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很多患儿还是能够融入集体、社会的。一般来说,6岁前是最佳的干预期。而到目前为止,特殊教育训练效果最好,尤其对社交、言语、智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在方法选择上,主要有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育、地板时光等。当然,必须结合家庭训练和融合教育。也就是说,父母要全程参与其中。省会城市都有特殊学校,可以把孩子带到那进行康复训练。

祝你的女儿早日康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