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防疫”的河南,又打出一记战“疫”重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在防控疫情的重要关头,河南打出了中医药战“疫”一记重拳。

“救治核心是按照诊疗规范,确保各项诊疗措施落实,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做到诊疗一线有中医、有中药,让患者及时快捷地得到中医药服务。”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智民说。

1月23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在全国率先发出《关于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医协同机制的通知》,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医协同机制,成立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预防救治技术指导组,分级建立中医药预防救治专家组织、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要求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确诊患者诊治。


“硬核防疫”的河南,又打出一记战“疫”重拳

1月27日,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出炉。这份方案是中医药专家根据河南气候等特点拟定出来的,分预防参考方药和生活调节两个部分。


怎样合理利用中成药防控疫情,专家有妙方


“硬核防疫”的河南,又打出一记战“疫”重拳

瘟疫、瘟病、疠气、疫气,在中国古代历代医籍中都有详细记载和治疗经验,这四个病名都是同一类病的不同称法,指的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烈性传染病,此病并非古代才有,并非中国才有,中医统称为瘟病。

比如2003年的非典,这一次刻骨铭心的冠状病毒疫情。瘟病不是自身所生出的病,而是外来的病源侵犯人体所发,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发病急骤,传染性强,甚至危及生命,不论男女老少出现的症状基本都比较相似。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医精准治疗的必要性。

从2003年的非典到这一次的冠状病毒疫病,中医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各省各地都公布了不少的中草药处方,都离不开以上治疗原则,但是不同的处方有不同的辨证方法,对于一些不是从事中医专业的百姓来说,自已不会辨证选哪一种药方。为此郑大五附院中医科杜桂荣教授给出了几种中成药方(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疗效明显,多是历代名方),对于有需求的人可以适当服用。

中成药和中草药煎剂的区别在于剂型不同,治疗目的一样。杜教授给出的中成药是:连花清瘟颗粒或胶囊(特别提醒:因为连花清瘟胶囊内含大黄,出于安全考虑,孕妇慎用)、金荞麦片、清开灵颗粒、防风通圣丸。选其中的2种或3种,用于预防,小剂量服用,一天一次。对于有患者接触史或疑似病例(有发热、乏力、干咳、腹泻、头痛、胸闷、心慌、精神差等症状者),在基础用量上多加服2粒或多加一袋,一天服3~4次,建议饭前服药。另外更重要的是注意防范,吃好睡好不过劳,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自己具备较强的免疫力。


常做这些动作,提升免疫力


“硬核防疫”的河南,又打出一记战“疫”重拳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无论是流感、普通感冒,或是新冠状病毒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皆因病毒外邪入侵、正气不足所致。为此,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是抵御病毒、疫邪的有效方法。

《拍出健康来》《炎黄中道》作者,炎黄经络拍打操创立者王洪利老师说:经常做做拍打操,能够提高免疫力,让身体变得更健康。


拍打操的步骤很简单:

1、拍打足三里、腰、腹(命门、神阙)

2、艾灸神阙、足三里(家里没有艾灸材料时,在网上收索“炎黄拍打操”在家练习即可)

3、拍打时要提肛收腹,用丹田发力,并配合喊口令(边拍打边喊口令调节呼吸):1234、2234、3234、4234、5234、6234、7234、8234。


拍打操的原理如下:

足三里为免疫大穴,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经常刺激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

命门穴蕴藏先天之气,神阙为神气出入的大穴,此二者为人体生命的根本,经常刺激能够帮助人体增强生机,提高抵抗能力。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配合喊口号拍打360下。

日常配合做做养生运动:包括八段锦、五禽戏、炎黄经络拍打操等,对增强体质都有一定作用。


下医治大病,上医治未病,预防才是治病的关键


“硬核防疫”的河南,又打出一记战“疫”重拳

早在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提出“治未病”的先进理念,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疫气”这类烈性传染病,也提出“避其毒气”。

1、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2、远离传染源:通过正规渠道,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报道,避免前往正在发生疫情的地区。杜绝捕猎、贩卖、购买、加工、食用野生动物。养成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家中肉蛋要充分煮熟。

3、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症状:外出请佩戴口罩,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旅行史、职业及接触史,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佩戴的口罩该怎么选?


“硬核防疫”的河南,又打出一记战“疫”重拳

选择一:正常外出时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去医院看病或人群密集处可选用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硬核防疫”的河南,又打出一记战“疫”重拳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将手洗干净,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用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郑州市健康教育协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科普小组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