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疫情的發生,接下來對很多行業將產生顯著的影響,尤其是旅遊業,當然,我們對國家有信心,疫情過後,一定會慢慢恢復旅遊業的繁榮,但或許經此一“疫”,理智的人,在外出旅遊的心理和方式上,將會產生一些變化,有哪些變化呢?大概可以預見有以下方面。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 一是心理狀態上,從說走就走,到三思而後行。

旅遊,本就是物質生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們有足夠的經濟基礎,開始從自己慣常環境,到一個新的地方短暫停留和生活。慢慢地,後來旅遊對人們生活的改變,還逐漸披上浪漫的色彩,這大概是人們受詩書小說,受影視劇的影響,再加上由於網絡的發展,每個人都能在上面自有表達心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風靡一時。生活中,特別是年輕人,真的可以做到無需考慮,不帶行李,說走就走。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可是,2020年疫情發生過後,會有一部分人,從心理狀態上趨向理智,而絕非說走就走,會要權衡再三,出發前可能做一下幾個大方面的判斷:1,目的地有無病毒傳染的可能;2、當地的風土人情是怎樣的;3、有無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4、交通工具和路線,有無發生障礙的可能……交通工具和路線方面,我們會想到徐崢的《人在囧途》,因為機場大霧飛機被迫返航,後換綠皮火車,火車經過路段塌方,只能下車走路去找汽車,坐了汽車又面臨路段塌方堵車……各種不順利就像滾雪球,剎不住地襲來。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影視劇或許誇張了,但在生活中也不是沒有發生,人們總會要儘可能去判斷它的發生,而採取損失較小的一個方案。

就像武漢疫情發生之前,人們興致勃勃出發旅遊,誰也沒想過後面發生的事情,疫情開始之後,到處封路,導致自己城市回不去,去其他城市也有可能被勸返(當然後來大多數還是給予了固定地方的安頓),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出門在外,要時時刻刻關注時勢、關注當下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如景區是否臨時關閉,以及天氣、有無凝凍,有無塌方,有無泥石流等情況。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 二是會做足與旅遊目的地相關的功課準備。

除了確保無上述可能發生的情況,也會在吃住行遊購娛以及健康安等方面做足詳細的準備,甚至設想各種預案。

1、關於健康的考量,提前防備

從前說走就走,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其實很少考慮健康問題。但今年以後,人們更真切感受到,求遠不如就近,配備一些藥品在身上,可能不再只是部分老年人的做法,很多人為了做到有備無患,會帶上比如創可貼,跌打損傷的藥水,感冒藥,拉肚子的藥等。當然也有一些土辦法還是很管用,分享一個我自己的辦法,當然可能不適合所有人,比如因我是寒涼體質,大多時候感冒都是風寒而起,又加之忌怕西藥的副作用,所以外出常會帶幾顆生薑,還有一點紅糖,每次在感冒初見端倪的時候,就將紅糖生薑燒開喝下去,再泡泡腳,頓覺腦袋神清氣爽,輕鬆得彷彿卸下一塊石頭,身體會微微出汗,然後再睡一覺,一般第二天完全恢復,這個辦法真的很適合我,當然僅限於感冒初發階段,但是如果在這個階段就將其扼殺,基本上能制止嚴重發展。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當然,最少不了就是口罩,估計從今年開始,人們外出旅遊,哪怕在沒有疫情、沒有其他傳染病的時期,人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許都會提前配備一些口罩,以防一些情況發生的可能。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2、會更關注旅遊目的地的實際情況,有所側重和安排。

比如,到山區選穿防滑鞋子,氣候溫差變化大的比如貴州,無論春夏秋冬,外套是必須要帶上的。

在住宿方面,經過2020年疫情的影響,人們出門在外住宿,會更加謹慎,會更加註重衛生問題,自帶洗漱用品、睡衣、床單被套等的比例,一定會比以前大幅提升。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在旅遊飲食方面,將會不再跟從前那樣,無止境獵奇,為了追求美食而追求。當面臨一種自己從未見過的美食,世界上也非常獨特的飲食方式,可能會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更加註意是否水土不服,特別是在2020年疫情發生之前,野味在不少人看來是美味的代表,而現在,當人們到達某地,種種野味美食,哪怕是平時知道的尋常野味,在人們心裡,也可能會要重新思考一下,而顯然不會全部跟風冒險嘗試。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3、關於出行階段的選擇,會更加理智,從而改變旅遊方式

在過去,旅遊景區在節假日都會迎來人流高峰,因為人們平時都上班,也僅有那點寶貴時間,所以五一、十一,景區常常人滿為患。但是今年之後,或許人們會改變以往在同一天蜂擁去景區的狀況。當然因為中國人口眾多,蜂擁狀況可能還是會有,只不過今天我們討論的是稍加理智的這部分人群的比例,會比從前增多。從而也將促進旅遊方式的改變,從前集中在節假日,而以後,可能節假日之外,會有更多的人,儘可能地事先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然後選擇錯峰出行去旅遊,從而使景區不會過度呈現從前一兩天內景區人流過度飽和甚至發生混亂的情況。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2020年的疫情會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所以也會使人們對出行旅遊,多了一層思考和抉擇,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旅遊業的發展,但從長遠看,它卻能客觀上促進旅遊業朝著良性方向前進,同時也會促進人類生活方式朝著更加文明的方向發展。

2020年疫情過後,人們對待旅遊的心態、方式方法,將有怎樣的變化

我是說旅解遊(說遊君),與您分享旅遊美景,所見所聞,更多旅遊資訊、旅遊美景、更多絢爛民俗、奇聞軼事,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