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各地农村都有什么习俗?

80后农村人小丁


我们当地农村有个顺口溜,基本包括了当地人的所有过年习俗。

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付,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割只鸡,二十八帖年画,二十九打点酒,三十褪皮,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


江哥在路上


我家乡(广西某农村)都是腊月二十七八开始大扫除,把平时没有清洁到的犄角旮旯都弄干净,被子席子什么也要洗干净,小孩子都比较喜欢买新衣服,然后就是准备年货。到了大年三十,我们习惯蒸那个米皮,白的跟玫红的(玫红的用苏木弄的水)留着大年初一炒着吃。对联除夕夜晚上会贴好,我们还要拜神啥子的,然后初一就发红包啦,小孩子都是互相串门拿红包,哈哈哈



乡中小丸子


首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河南老家,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就开始算是过年了。俗话说:二十三:地灶!是迎接灶王爷的一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赶年集;二十八:贴春联;到了三十全家人一定要吃饺子。大年初一早上一定要早起,放鞭炮,还要给长辈拜年磕头,长辈要给小辈发压岁钱。到了初二,就开始走亲戚,去姥姥家。初五的时候,俗称破五,这天要迎接财神!大致的就是这些!




脑海的天空


农村过大年,大年30中午都是要吃鸡蛋汤,下午都要蒸几锅包子,煮一锅咸肉,咸鸭咸鸡,还有腊肠,因为我那里过年基本上都是以减肉为主,年30晚上必须烧一盘红鲤鱼,代表鲤鱼跳龙门,但洗烧好年30晚上不准吃,送完年初正月初三过后那盘鱼才可以给吃掉,这是代表着年年有余





农村小艳子


从前古人就讲究“敬天敬地”,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以及禁忌也不少,经过多年的传承以及摒弃,仍有一部分传统习俗以及禁忌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

就连中国最传统,也最热闹的新年,老一辈也常常会提醒后辈有些禁忌不能触犯,一些传统习俗必须还要有。

一初一说好话,忌打骂孩子

初一这一天不仅不能打骂孩子,因为孩子在这一天被打骂,那么接下来一整年都会挨骂,而且这一天得多说好话,不能说粗语。

二忌打扫,将垃圾扫到门口

打扫工作要在年三十之前完成,过年的那几天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把垃圾扫到门外,往外倒脏水也不可以,否则家中聚拢的财气全都会被扫掉。

三已婚女子忌初一回娘家

过年这几天,已经外嫁的女子和女婿要回女方娘家,只能选择初二或者初二之后,初一不能回去,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四忌讨债

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楣,因此忌讳向人讨债,更忌讳被人要债。当然也有说法是“欠债不过年”!所以,如果有朋友为你借出了自己的信任,别忘了在除夕之前,及时归还!

五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年初一如果要外出拜年,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必须得等到对方起床以后才可以,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躺在病床上。

六忌吃鱼头、鱼尾

过年期间,鱼一定是餐桌上必须要有的一道菜,名曰吃了鱼后,“年年有余”。但在吃鱼的时候,应该把鱼头、鱼尾留下来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有穿,而且还有剩余,日子过得滋润。

七正月不能剃头

正月不能剃头,因为民间有句俗语“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因此只能过完正月,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可以开始剃头,而在二月二当天剃的头叫“剃龙头“。

八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

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干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在初一的时候最好不要吃。

九  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妈,大年初一能让人睡个好觉吗?

十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据说初一开始是不能动刀子和剪子的!究其原因,说是“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

十一忌动针钱

针线活也是能免则免,说是“初一动了针钱,挑了龙筋长(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针眼”。

十二忌斧子劈木柴

这一项,现在咱们应该没啥机会可以接触到了!不能劈柴,主要说是“初一斧子劈开柴(财),劈开再也回不来”。

十三忌借钱

说是“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

十四忌打碎家具

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过在当今社会,当孩子们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紧,只要大人们赶快说上一句:“岁(碎)来(了)好,岁来好,岁岁平安”,也就化凶为吉了。

十五白天不可午睡

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十六忌被他人从口袋掏取东西

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哦: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十七忌洗衣

山有山神,大家都知道,同样的,水,也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其实,不管是传统习俗或是过年禁忌,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虽然其中或许有些过于迷信,但我们也要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心态,来对待这些传统的东西。

当然啦,

各个地方的风俗可能会有差异,

或者说法不同。






豫东花卉盆景


谢谢能回答你的问题,1.我们这里过年每家每户都要烧野火,完后在火队旁边烤馍,过年专门蒸的年馍,烤好了要是吃掉,(酸枣树枝节节高的意思)完了放鞭炮。2.早上吃饺子,饺子是晚上包好的,饺子馅里面包一些一毛钱硬币,早上要把这些硬币吃出来,谁吃出来代表好运平安财运。3.早早带上一碗饺子、水果、干果去神桌先祭拜祖先,家里男人都去然后回家给老人拜年扣头,完后给老人和小孩发红包。







新农之子


1.广东

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汕地区春节会吃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

2.广西

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

3.甘肃

有新年舞社火的习俗,社火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

4.辽宁

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

5.黑龙江

大年三十晚上一定要吃饺子,还要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在初五这天也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

6.福建

乡村农家的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

7.山西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8.山东

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西路相随


我们祖国这么大,每个地区,每个民族可能习俗都不一样。就拿我们土家族来说吧。

1. 土家族在进入腊月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物资,像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等,腊月二十八就要进行家里的大扫除,叫做洗邋遢。

2.土家族年三十的那一天,吃年饭的时间也有不同。有些是在凌晨12点以后就开始吃年饭。有些是在早上天亮之前吃年饭。我们土家族比较重视早上的那一顿饭。有些民族比较重视三十晚上的那一顿饭,所以叫年夜饭。甚至有些地方是大年初一才叫过年。

3.土家族在年30那一天吃完饭以后,就要给我们已逝去的祖先去烧纸钱、放鞭炮。统称“送亮”。意思就是给祖先送钱让先人也过好年。以示对祖先的感恩、思念和牵挂。

4.土家族在农村过年吃年饭之前会放一挂鞭炮,放鞭炮以后再吃年饭。鞭炮燃烧的碎屑,三十初一是不往外面扫的。因为这代表的是财气,不能往外扫。

5.我们土家族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大年初一代表是皇帝的日子。大年初二代表文武百官的日子。大年初三代表灶神土地爷的日子。大年初四就代表是老百姓的日子。

6.土家族在过完年以后至正月15元宵节之前这一段日子。就是我们土家族亲戚之间串门拜年的时间。

我们土家族基本的习俗大致就是这些。








土家胖哥


我们那里是在年三十上午贴对联,下午上坟,晚上一家人守岁看联欢晚会,到零点整个世界就开始放起鞭炮来,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新的一年开始了,也就开始下饺子吃了,吃过饺子以后就可以给村里的比自己辈分长的岁数大了长辈拜年去了,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出五伏的近门一起去,男人一伙,女人一伙,拜年的方式就是磕头。以前是真磕头,现价呢,老人们都不让磕头,主要还是拉呱。老人们呢都拿出花生瓜子给小孩吃。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了。


巅峰人生33


别的地方不是很了解就我家乡说一下吧,最有特点的就是年三十请爷爷娘娘就是自家已故的仙人老祖宗了,挂上竺子,供上三样水果,三大主菜(🐔,🐠 肉,)还有过年必备的炸货初一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吃完水饺一大家子就去村里有供奉的家里拜年还要磕头[流泪]。初一下午家里的老爷们就把老祖宗送走,算是回家过完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