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守護者”記錄山東青島市南區社區網格員戰“疫”的一天

平凡的“守護者”記錄山東青島市南區社區網格員戰“疫”的一天

中國山東網2月8日訊66歲的仲愛維是山東省青島市中山路街道中山路社區的第一片區黨支部書記、片區網格長。自退休以來,她就加入了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社區工作忙碌而繁瑣,抗疫一線,身患大病的仲愛維堅持帶病上陣,只要社區一個電話,她隨叫隨到,從來不打磕絆。

2月8日8:30,仲愛維像社區年輕工作人員上班打卡一樣,準時到達社區,在和居委會主任對接完工作後,她提著大約200多張宣傳材料,走出了社區。

9:05,仲愛維帶著工作人員開始入戶,“這戶不在家、這間屋子空著,這家是對年輕的租客……”仲愛維熟絡地向工作人員們說著,先從居民樓院開始,她爬了一個四層又一個四層,挨家挨戶敲門,為居民發放《一封信》、《承諾書》、《明白紙》等宣傳材料,看到敲門人不在的情況,她把這三樣材料疊好放在了門口,並留下了聯繫電話。

10:50,仲愛維摘下帽子擦著頭上的汗,將近2個多小時的入戶,手提的宣傳材料已經所剩無幾,天氣雖然寒冷,但此時頭上冒著熱氣的她顯得格外輕鬆。

11:00,“王大爺,我又來啦,今天千萬別出門,外面容易傳染,在家一定好好待著”,仲愛維在片區80多歲的獨居老人王中愛家門口,細心且反覆地叮嚀著。從年前至今,每天一探望,每日一囑咐,已經成了仲愛維和王大爺的無形約定。

11:30,結束了上午的入戶,仲愛維回到社區,咕咚咕咚一大杯水先喝了下去,立馬和居委會主任彙報上午的入戶情況,簡短明瞭的彙報後,說完一句“下午繼續!”後,她又提著100多份宣傳頁走出了社區。

12:45 “開飯咯!”,仲愛維在家裡喊著老伴和小外甥來吃飯。今天她親手做了小外甥最愛吃的丸子湯和炒芹菜。一頓簡單而營養的午餐過後,一段與家人簡短而溫馨的午休聊天之後,她再次提著宣傳頁出發了。出門之前,老伴喊著:“別忘了吃藥!”。

1:30,仲愛維開始了下午的工作,針對上午沒有敲開門的住戶,她擔心有漏網之魚,於是又進行了二次入戶敲門。“常住戶多少、空房多少、租戶多少、從湖北來的多少”,她一遍遍在已經皺褶的便條紙上記錄著。

2:30,走完居民樓院後,她帶著工作人員對沿街的旅館、民宿、開門的商店進行登記,發放宣傳材料,“你們旅館今天新增了幾名遊客?有沒有湖北地區的?”此時她的聲音明顯聽出了沙啞。

3:40,電話接到張貼任務,她立即返回社區領取了膠水、刷子和大幅宣傳頁,下午的風格外大,為了讓宣傳頁貼的牢固,她一遍又一遍刷著膠水,很快刺骨的寒風,把仲愛維的手吹地一點知覺都沒有了。

5:20,天已經漸漸黑了下來,仲愛維的臉上掛著一絲疲憊,步伐的速度已經不再像上午那樣輕快有力了,她捶了捶兩下背,提著空空的袋子回到了社區,繼續彙報今天的工作。

從清晨到日落,再到萬家燈火時,這一天,仲愛維走了兩萬多步。為片區將近五百多戶的居民,發放了近300多張《一封信》,張貼了30多份宣傳頁,她中途只休息了不到1小時。

很多親朋好友擔心她的身體,讓她在這個非常時期不要參與社區工作了,但是她執意要走出來成為抗疫戰場上的一員,她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不站出來,什麼時候站出來。”一句鏗鏘有力的話勝過千言萬語。

社區作為疫情防控最基礎的單元,直接關係到百姓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在抗疫防疫的社區一線,有著千千萬萬像仲愛維一樣的網格員,他們走街串巷連接起千家萬戶,為守一方平安,舍小家顧大家。他們用腳步丈量社區的每一寸土地,用負責的心溫暖社區的每一個居民,他們以實際行動築牢了黨的基層戰鬥堡壘,拉近了黨和百姓的距離,讓基層一線工作更加有溫度、更加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