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守門員守點球難度太大了,國際足聯為什麼不把距離調遠一點?

船長150959900


●這個嘛,說來話長。

先說說我們為什麼要罰點球?

因為防守方犯規導致進攻方錯失了禁區內的射門機會,可是禁區內射門進球的幾率也是非常大的,進攻方被破壞了一次有利的進攻機會肯定是不樂意的,但是這次進攻機會也不是必然進球的的,所以不能直接判給進攻方一個進球,所以權衡之後,就有了點球這一補償措施。

但是啊,這個發球距離又是個大難題。

要是太近了,守門員根本反應不過來,罰球隊員射門必進,那就失去了點球的意義。

要是太遠了,守門員有足夠的時間去撲出點球,那對進攻方來說又是不公平的。

話說頂級守門員平均撲擋的時間需要0.5秒,而12碼以外的皮球只需要大概0.35秒就能飛進球門。

也就是說,在這場博弈中,點球手是佔有先機的。那是不是意味著點球是個很簡單的事情?

在經過無數的實驗與實戰之後,FIFA官方測出的數據是在12碼這個距離,能達到79%的命中率。

12碼這個距離,既能讓罰球人員有80%的機會踢進點球,又不至於讓守門員毫無撲出點球的希望,而且比例還能穩定控制在8:2左右。

進球與不進球的比例是8:2,二八定律,這是多麼完美的一個比例啊!

12碼,這是這是多麼完美的的一個距離啊!


小熙帶你看世界


不請自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我想到了小時候一場決賽,我最終罰丟之後痛哭一個下午的回憶。


其實點球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懲罰在禁區內犯規的防守一方,如果放的太遠,那就失去了懲罰的意義,不如直接取消點球好了。既然是懲罰,就需要有利於被犯規的一方,而點球就是一種獎懲,可這個獎懲真的不是很好吃。


先來說說點球最終玩的是什麼,其實就是心理。作為門將來說,沒撲出對方的點球一點毛病沒有。點球點到門線差不多是11米的距離,球門寬7米多,這兩個距離合在一起的話,那點球真的很容易罰進。而且有一項很有意思的數據,通過大數據的統計,球門的中間是得分率最高的地方,兩側反而是被撲出來最大的可能,可為什麼球員還堅持罰兩邊呢?


說白了,這裡面的心理就是過於自信自己的腳法。我自己罰點球的時候就是如此,每次都在掙扎要不要搞個勺子,但是考慮過後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決定推一個下角,球速和角度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進球的概率很高。可往往被撲出來也是這樣的罰球。


真要到了大賽上,點球手此時的壓力大到讓人詞窮,甚至會有想逃避的想法,因為真的怕罰不進。這跟你平時練習多少的關係也不是很大,因為還是心理上的變化。就像,訓練你可以隨意來,模擬考試說到底也只是模擬,和真的高考是兩碼事。但是門將就不同啦,那個輕鬆,還能搞點花樣出來,比如移動到門線外面,如果進了還好,如果沒進那門將是犯規的。


總之,這個遊戲你看似是偏向被犯規球員,可真要罰起來壓力真的不小,不然如果真的那麼簡單的話,球員在罰進點球后還會肆意慶祝下,太簡單也不會如此興奮了。所以,現在這個距離是剛剛好,太近就失去懸念,再遠的話就沒有懲罰的意義。


足壇說明書


其實我們看過很多比賽,當有球員在禁區內犯規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點球,很多球員也會在禁區內假摔來騙取點球,認為點球是非常容易罰進的,但是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很多點球都被撲了出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把距離調的遠一些,這對於守門員來說會比較輕鬆一點,但是我們想一下,那是不是對罰球者有點不公平呢。

其實很多比賽對方球員在禁區內犯規,主裁判判罰點球,對於專業的運動員來說,只要進入禁區,在不犯規的情況下,就有進球的希望,而且禁區之內射門比罰點球更輕鬆,因為守門員來不及做準備,對於來球猝不及防。

而如果罰點球的話,守門員會做好充足的準備,而如果是客場作戰,罰球者將會面對很大的壓力,所以說,點球設置的距離,我覺得是公平的。

這還不算,如果說點球和任意球的犯規罰球方式一樣的話,那就更好罰進了。如果進攻方在門將的一米距離被犯規,點球就在門前,那麼更容易罰進,所以這麼多年來,國際足聯經過改革,把點球的位置設置在12碼前,非常公平。


老樂說球


為什麼要判點球,因為攻方已經殺到禁區裡面,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八九十能夠射門的,而在禁區裡面的射門超過60%是會進球的,說白了也就是會得分,在這種情況下守方卻犯規,就是破壞進攻,用手去擋住皮球或者在明知搶不到球的情況下,拉扯進攻球員,這種時候給點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也是必須的。


點球在這種時候就是一種懲罰,就是告訴對方必須要文明比賽,雖然點球作為一種懲罰,但是誰敢打包票說點球一定能夠點進,這樣的人沒有吧,雖然這個是點射,而且距離球門只有12碼,換算下來大概就是11米,而球門的寬度是7.32米,高2.4米,球員在罰點球的時候,守門員是在球員起腳的瞬間選擇一個方向撲過去,所以這種時候就只能靠運氣,當然有的時候一些球員會選擇死角,會有打飛的情況,也會有打中門柱的情況。


有時候我們作為觀眾常常去想,距離球門這麼近而且是在0干擾的情況下,球門那麼寬那麼高,竟然能夠打飛,覺得很不可思議,但這就是賽場。



罰點球的時候大家都會很緊張,尤其是在決賽的第120分鐘之後的點球大戰。幾年前皇馬和馬競在歐冠決賽的點球,馬競就是因為太緊張了,連續幾個點球沒能得分,最終被皇馬又一次摁在地面!點球基本上是比賽當中的轉折點,隨著VAR技術的出現,判罰點球會越來越公平!


邕城小良


足球比賽最刺激的地方就是其結果的不確定性,而無疑點球的存在加劇了這種不確定性。


常規時間內的點球:

幾乎所有關於足球比賽規則的變革都是為了增強比賽的觀賞性,換言之,大量的規則改動都是為了鼓勵進攻存在。其中在禁區中犯規,被判罰點球幾乎是其中的典型。

點球的判罰保護了進攻球員在禁區內的自由度,讓防守球員在做防守動作的時候會有所顧忌。特別是現在,諸如VAR系統的介入,更加讓防守球員在心態上有所顧忌。反向來說,這些規則都讓進攻球員可以在禁區內充分表現自己的進攻才華。

如果將點球的距離調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了點球的命中率,換言之就是降低了足球比賽的進球數。反而會重新鼓勵防守球員在禁區內作出兇狠的防守,對於現代足球的發展來說,這幾乎是一種倒退。


點球大賽:

點球大賽對於球員和球迷來說,簡直如同一場綠茵賭博。心理的博弈要遠大於其他,刺激,很刺激,非常刺激。之前FIFA嘗試過的金球制固然刺激,但是相比於點球大戰,這種刺激的持續時間太少。所以在目前的世界大賽上,FIFA還是更傾向於點球大戰。

如果把距離變遠,點球大戰可能會變得非長冗長,刺激性也就降低了許多。


點球的存在就是為了加強足球比賽的觀賞性,如果拉長距離,這是一種倒退的做法,必然不可取。


全民體育NSports


結果不可確定性,是體育設項追求的一個重要因素。


用戶1343255413917


加入增加了點球罰進的難度,就會增加禁區內的犯規,防守球員會想:我還有門將這最後的屏障呢……禁區內增加犯規,點球難度加大,導致前鋒進球減少,也就導致比賽進球減少

長期積累下來大幅度的進球減少,以及比賽中犯規次數增加,將會大大降低比賽觀賞性,球迷不再喜歡看足球,覺得沒激情,足球這項運動的流入資金就少了,這項運動也就完蛋了……

猜想完畢。


匠人足球


難道別人就覺得很容易嗎?


信息微觀


因為國安不同意


用戶2347593498869


要不要把點球點設到球場外去?真有意思,現在啥貨都可以玷汙足球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