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中“停课不停学”的三个担忧

谁都想不到,在庚子年出现了这样的巨大变故,新型肺炎对各个领域造成了巨大影响,教育领域也难以幸免。目前全国多数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学时间都延迟到了2月底,是不是还会推迟,谁也无法确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

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有这样三个担忧:

第一个担忧是各种线上机构凶猛异常。只从教育部决定了肺炎期间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是小学生还是初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停课不停学之后,在线培训机构,各种网课就大张旗鼓在网上大势宣传,做出了在家就可以上学的状态。这些机构从之前的正规教育的辅助地位,似乎一下子坐上了C位。这几天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线上各种的课程内容,多数其实是由线下课程表、常规知识性科目的形式直接照搬到线上平台。原本是小班授课,不超过五六十人的规模,现在变成这样超级大课,甚至是万人,十几万人同时听同样的课,而且还是以讲题和知识点为主的授课方式,试问这样的上学真的是我们追求的吗?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吗?线下老师是否会被它带了节奏?

第二个担忧是在肺炎期间的教育应急举措,线上课程无可非议,但不是救命稻草。从小学到高中老师都被要求进行线上教学,学生家长进行打卡,有的甚至是直接要求拍视频打卡,此种照搬线下课程表的学习方式直接复制到了线上,试问真的合适吗?而等到疫情过去之后,比较担忧的是会不会一切照旧。然而最最担忧的还是,会不会这次野味肺炎最大的受益者是线上培训公司在偷笑,因为它们在这个期间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和用户;更不希望看到一线老师们内心哭泣,他们在这个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拼命努力上课,而最终学生获得的结果却没法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第三个担忧是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特别是新高考改革之后,新高考更加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的发展,有些线上课程也号称是素养和深度学习,但具体实施会看到,在听课不停学的这个阶段,戛然而止。几乎没有人会主动谈及,在这样的阶段,我们的线上课程设计要有所讲究,而不是把线下的课程照搬到线上,而不考虑到线上授课的一些模式,而不是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学生个性化发展、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进行这样的综合课程设计?因此,此次疫情期间的在家学习更像个照妖镜,没有照到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教育,反而是照出了应试教育中的知识点学习。

任何时刻,教育者都应该尽量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在停课不停学的口号下,只是形式化地完成线下课程一模一样的内容,为了满足口号,满足形式而上课。任何时候,教育者都应坚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而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指导。

大家如果对“停课不停学”话题感兴趣,也有一些看法的话,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停课不停学,就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但凡有条件引入线上培训机构系统的学校都有开展。当然并不能一棍子都打死,有些可能也获得了一些效果,但数量毕竟太少。当然,你也会看到有些专家对这样的授课形式也提出了不一样的担忧。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了。 �

肺炎疫情中“停课不停学”的三个担忧

肺炎疫情中“停课不停学”的三个担忧

肺炎疫情中“停课不停学”的三个担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