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万事开头难,但此前没人会想到,2020年的开头会有此难关。一场疫情,让所有人再次回想起了当年SARS带来的恐惧。

不过,正如一位基层防疫工作者所言:“现在全国都是前线。”我们想,不论身在哪一片土地上,每一个冲在战疫第一线的逆行者,都了不起。

即日起,《黑龙江头条》将陆续发布系列文章【龙江战疫】,我们将带您一道追踪那些发生在龙江大地上,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战疫故事,记录这段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艰难岁月。

此为【第二期】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难忘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蔓延全国,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有的人不计安危奔赴防疫第一线,有的人面对疫情誓死不退,有的人深入基层指挥有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方式抵抗疫情。

而在这其中,一个个传递着“大爱道里”精神的暖心故事,正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上演。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1月26日,大年初二,黑龙江启动一级响应的第二天。

位于道里区安化街184号2单元的楼长谢慧婷便开始行动起来了,带好口罩、拿着消毒喷雾,一边从一楼爬到七楼,一边在扶手、过道上开始消毒。

“那时候在药店买不到消毒液了,家里正好有一瓶年前买的酒精,就拿着酒精兑点水,先把楼道和各家的门把手先消了一遍毒。”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而此后的每天,在楼道进行消毒成为了谢惠婷必做的功课。

不仅如此,身为楼长的谢惠婷,除了挨家挨户摸底排查居民防疫相关情况、张贴倡议书、宣传防疫知识、派送酒精消毒液并登记在册等工作外,每敲开一户人家,谢惠婷还要不厌其烦地重复叮嘱一遍。

“要戴好口罩,酒精千万不要喷,用酒精棉擦擦门把手、擦擦钥匙就行,要不然容易引起火灾……”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扑面而来的热情和关心,让2单元的每一户居民心里都热乎乎的。

但很多居民们不知道的是,这位热情洋溢的阿姨,今年已经71岁了,楼长这份责任与服务也已承担了20个年头。

是的,20年弹指一挥间。

从担起楼长这份服务大家的责任,到期间经历了非典疫情,再到如今新型冠状病毒,一直站在基层防控一线的谢惠婷没有后退。

2003年,非典肆虐时,也是谢惠婷成为楼长的第三年,她的儿子是哈尔滨五院的医生,正在参加抗击非典战役,而那些关于预防病毒和消毒方法的知识,都是从儿子那里学习到的。

如今,经历非典后积累的经验,也让谢惠婷对做好疫情防控充满信心。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虽然目前儿子正在非洲进行医疗援助,但儿子也在微信里反复叮嘱母亲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并对母亲的行动表示支持和骄傲。

不仅如此,身为有着31岁党龄的老党员,谢惠婷说道:“作为楼长和党员,我要走在前面,维护居民安全,基层防控是最重要的环节,居民就是最重要的保护对象。”

语气里满满的是对党员身份的自豪,但转身她又说:“我所做的工作其实大家都会做,何况我是党员。”

单元里有两户邻居,一家是租户,一家是开饺子馆的,因为最近疫情,敲门都没人应,谢惠婷就晚上去外面看看亮没亮灯,看回没回来,回来了好及时上门登记。

而为了不错漏消息,谢慧婷的手机也总是放在一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保证能随时收到。

如果你问她为什么?

她会告诉你:“居民安全了,我的心,就安了。”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2月1日,一辆厢货车停在了道里区政府门前,80个白色塑料桶共计2吨的酒精从车上逐一卸下,两天后的清晨,这辆厢货车再次送来了2吨酒精。

让百姓安心,让逆行者无惧,这是来自外滩半岛酒店的暖心捐赠。

捐献物资的外滩半岛酒店负责人刘传品说:

“疫情当前,能做啥就做啥。”

嘿,听这语气,就是山东的汉子。

从山东到黑龙江,刘传品扎根哈尔滨十余年,做起了自己的事业,也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结下了第二故乡般的情感。

疫情蔓延至哈尔滨时,刘传品正在山东老家过年,是从网上和朋友圈里得到哈尔滨物资紧缺的消息,得到消息的刘传品转身就联系了开酒精厂的朋友,无奈缺货,又辗转让朋友联系朋友,这才找到了货源。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从哈尔滨到宾县附近接货源,何增刚是导航过去的。路上磕磕绊绊,来回要四个多小时,有一次还是深夜抵达,但雇了一辆厢货车的何增刚,和几个员工就这么出发了。

何增刚说:“捐赠酒精这件事,领导(刘传品)回来专门开了会议,然后就执行了,大部分放假的公司员工也并不知道,就像我们领导总说的‘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劲,相信这批酒精能够发放到老百姓手中,也希望疫情赶快过去,老百姓的生活都能恢复正常。”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事实上,由于疫情原因,外滩半岛酒店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已经处于停业状态,至今已有十余天的时间了,每天固定的成本开销高达五位数,尽管如此,他们仍然选择,危急关头,力所能及。

负责人刘传品说:“虽然这次疫情对企业有一定影响,但坚持下去一定能慢慢度过。何况,我这点影响不值一提,更大的是对国家的影响。”

鲁迅先生曾说:“有一分光,便发一分热。”

四吨酒精能做什么,我们无法计算。但在如今,它将为数以千计的家庭和一线的防疫人员带去一份安心和来自背后的支援的力量。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大年三十,是万家围坐吃年夜饭的日子,也是武汉游客李涛、吴玉玲等人趁着假期来哈尔滨旅游的日子。原本计划要好好领略黑龙江的好风光的他们,没想到因为疫情的爆发,不得不滞留哈尔滨。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异地他乡,近无亲朋,却又不得不留下,更何况本身还是聋哑人,沟通不方便,可想而知会有多心慌。

正在此时,民宿的房东邢女士得到了这几位游客的消息,一开始听说是武汉来的,难免心里一惊,但又了解到是聋哑人,出门在外,加之赶上疫情爆发,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但邢女士还是决定让这几位游客一边是自我隔离,一边也是安心在这里住下去,为其提供住宿到隔离结束,就这样,原本应该初三离开的几位武汉游客,以另一种方式领略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魅力。

免了房费的邢女士随后也将这件事进行了上报,她说:“我其实没做什么,这是作为普通市民,作为哈尔滨人都会做的一件事。”

经纬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兆洲是通过房东接到消息的。

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张兆洲就组织了社区人员为武汉的6名游客送去了水果、面包、鸡蛋、牛奶、消毒液、口罩等生活必需品,为了解闷儿还准备了一批中外名著,就连昨天说想吃顿饺子,也准备好了送过去。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不仅如此,哈尔滨市残联、道里区残联也都前往慰问,还找到手语老师与几位武汉游客进行交流,讲解疫情以及疫情防控知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时刻关注这几位游客的健康状况。

而哈尔滨人民的关心,几位武汉游客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一次拎得东西太沉,李涛等人在屋里看见了,就赶紧开门准备迎一迎。由于沟通不便,在微信上,他们也非常诚挚地表达了感谢。

张兆洲说:“为了让游客和他们的家人放心,我和他们及家人都互加了微信,有任何需要随时沟通,保证及时提供服务。”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不仅如此,道里区委书记肖彬在了解到几位武汉游客的困境后,也立即提出:要对武汉来的游客发扬人文关怀,要当客人对待,要展现哈尔滨人的包容大气,热情好客。

好消息是,直到今天几位武汉游客没有出现发烧情况,而到了明天几位武汉游客就14天隔离期满了。

远在武汉的李涛、吴玉玲的母亲汤爱娣在微信上跟张兆洲讲:“我现在就有两个心愿,一是疫情赶快过去,好和家人团聚;二是要去哈尔滨去登门拜访,感谢你们。”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老党员谢惠婷说:“要听党和政府的话,一定能取得胜利!”

外滩半岛的刘传品说:

“我们做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经纬街道张兆洲说:“他们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因为疫情,这个冬天似乎变得格外冷,但因为他们,这个冬天也显得格外温暖,让百姓们安心在家,让战士们无畏奋战,让每个道里人的心始终紧紧地在一起。


「龙江战疫」三位普通道里人,三个暖心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