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校打着研学的名义,让学生自费旅游,老师一起免费玩,你怎么看?

天空3522003739858


现在的学校为了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学生研学旅行,这是事实。打着“研学”的名义,老师一起免费玩,我怎么看?我想说这样的免费旅游,老师是被迫的,如果可以选择不去,谁愿意去谁去。现在就和大家一起唠唠研学旅行那些事。

一、研学旅行的提出。

2016年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参与情况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学旅行不是学校私自组织的活动,学校没有这样的胆量。记得刚刚毕业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学生开心,家长支持。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有的学校出了安全事故,学校和教育部门担负不起责任,春游和秋游逐渐退出学校的教学活动。2016年2月29日,教育部等11部门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二、研学旅行的意义。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就弥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空白。通过研学旅行,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培养爱国热情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中小学生通过集体活动、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的精神。这种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是教育育人的另一种重要的途径,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旅行社是活动的策划者。

研学旅行牵扯到学生的吃、住、行、实践活动,在这些方面旅行社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交通、饮食、住宿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关系单位,旅游社有时间和精力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基地共同策划活动。一般学校的研学活动与旅行社合作进行。旅行社策划活动,学校领导和老师根据学生活动目的,进行酌情修改。旅行社不是公益单位,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向学生收取一定的活动费用。

四、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

在整个研学旅行活动中,老师不仅参与活动的策划,还要维持活动的秩序与纪律,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以防意外的发生。老师的这些任务也是在帮助旅行社,旅行社减免老师的费用,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劳心劳力,既要把活动组织好,又要关照学生,保证学生的安全。说实话,没有老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样的活动是老师的义务与责任,如果可以选择,老师们宁愿选择在学校上课,这是我的亲身感受。

学生研学旅行,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并不是所有的研修旅行老师都免费,关于研学旅行这些事,个中滋味只有老师心里清楚!


大树老师


你好,我是涛哥,一名公立学校的老师,我觉的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于研学,您可能有误解,我是县城中学的老师,我们学校每年多次去研学,每次研学的地点都不一样。比如这学年的研学主题是了解家乡,一月一次,去各个乡镇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都有哪些风土人情,有哪些名人,有哪些小吃,也参观各个乡镇的标志性地标以及各乡镇的建设情况。

我们学校的组织形式是这样的:

一、自愿报名,一切本着自愿的原则

二、学校,家委会,第三方(旅游公司)坐在一起商讨具体细节,这里学校只监督,等家委会和第三方商量好了,然后需要学校盖章,是个三方合同。

三、这个就是您关心的问题了,钱的问题,学校是不出面的,具体多少钱在第二条里讲到,由第三方和家委会商讨决定。

四、关于老师,学校里一般至少要派三名教师一同前往,一名团委领导,一名带队老师,一名讲解老师,这个人数要看去研学的孩子多少。老师的钱呢是学校出资的,而且是去的哪个老师和需要交多少钱都在教育局有报备的。

五、研学结束后,参加的学生都需要写感想,然后定期有学生研讨会,学校还会表彰优秀学员。

从这学期的情况来看,孩子们收获很大,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应该多搞。

寒假学校也组织了研学活动,杭州三日行,周一刚跟家委会和第三方签订了合同,参加研学的学生达到了263人(这是周一例会领导通报数据,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增加),真心的希望这次研学活动能让孩子们有更大的收获。

我是涛哥,致力于初中数学研究14年,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启发,谢谢!


涛哥初数


什么事都能从恶的一面解读,老师免费玩儿,你觉得老师能玩得成吗,学生的安全得负责吧,学生磕了碰了,水边,车辆,学生的饮食得管吧,学生食物中毒得预防吧,晚上睡觉有的学生到处跑来跑去的,有的不懂事的男孩女孩相互窜房间,出来留言老师得负责吧,上下车得清点人数吧,丢一个怎么办,去哪玩,学校得排老师踩点吧,万一景区不规范呢,老师得做准备吧,游学有什么内容都得准备好,我女儿游学的内容一部分拿来期中考试了,你觉得有这么多事,老师能安心玩吗


橘子红了540930


我参加过一次研学旅行。旅行应该是让人高兴的,但是我很不高兴。除了作秀,屁用都没有。毛泽东当年真是为国为民去研学。可是我们的呢?所以,不管自费不自费,我是坚决反对所谓的研学旅行。所以第二次,在校务会议我曾经反对搞这些劳民伤财形式主义的活动。但是独木难支,大家都想借机去玩。说是上面的意思。并且还想去远地方。上面的意思我没能力反对。但是对于去远方,我是坚决不去。我发狠说谁想去谁带班去,反正远地方我不去。安全是一方面,经济能力又是另一方面。尽管校领导考虑给带队老师免费。可是所有的钱还是出在学生身上。收钱的是班主任,挨骂的也是班主任。出了安全事故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倒霉的还是班主任,所以远地方没去成,一些老师背地里就骂我跟人不一样。



世界上最小的主任6


现实就是这样!不管我们老师怎么做,总会有别的声音在打击我们。我也是一名老师,组织春游我们老师都会提心吊胆,生怕孩子磕着碰着,一路上问喝不喝水,要不要上小便,注意别走散,跟上队伍,每隔五分钟就得停下点名!其实我们老师不爱去,就觉得这样的活动孩子喜欢,也是增加孩子的阅历!可惜呀!总是抨击我们这些一线老师


精分普洛斯


我11年上的大学,学的艺术,一般到了大二专业老师会组织一次或几次外出考察,这个当成一个课程,最后要交作品,比如绘画写生或者他留的作业,这个可以自愿选择去或者不去。不去的学生,这门课程也能过。一般来说去外出考察,游记多一些,花费的钱不多(对比自己去相同的地方的花费),可能是因为统一食宿。大学生出去长长见识或者就是单纯的玩一下也可以,学东西全靠自己努力。后面一次考察就是到了大四临近毕业的时候,叫毕业考察,去几个大城市或者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公司企业去参观,这个不要期望能通过这个考察就能留在心仪的公司,还要付出很多,这次考察会比前几次实用些,但是对于今后就业只能是提供个大概方向,也有些鸡肋。


火锅218324013


我们河南许昌这也是 ,就是去离学校三公里的一个废弃又重新改造了的中学幌子是研学旅行三天两夜300块钱,刚开始是说自愿的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没有几个报名的。后来校长发话了每个学生必须要去,不去的话和小升初有关系要算到升学考试的分数里


两位小爷的妈妈


我觉得很好啊,儿子大学整个院一个年级的孩子们老师带着去四川,云南,把所有名胜都看了,最后在丽江住了好几天,接近西藏的地方也看了,总共去了不到一个月,花不到一万,同学们朝夕相处、互相帮助,比自己去有意义多了


安5757


这问题提的太偏激!尽管现在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效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把这说成学生自费旅游、老师免费玩显然过份了。对这个事情要全面看待:

第一,要充分肯定研学活动的积极作用。研学活动能够有效开拓孩子的视野和境界,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增强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学到很多在家里和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这些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且长久的,也是不能简单用钱来衡量的。

第二,要不断改进研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一是要本着节俭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减轻家长的负担。二是精心设计研学活动方案,选择好地点,设计好环节,挑选好内容,保证研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决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三是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多倾听家长意见,互通各自信息,增加彼此理解。

第三,要尊重老师的付出和劳动。说实话,如果不是职责所在、学校安排,没有几个老师愿意带队参加研学。作为家长,扪心自问,你最多带过几个孩子出门?你带自己孩子出门辛苦不辛苦?带队老师,一个人一般要照料十几个孩子,他们的压力有多大?光安全问题就睡不着觉!所以说,“免费”玩这个词太扎眼了!将心比心,理解万岁!


风雨无阻的陪伴


当下,一些中小学校热衷于组织学生搞研学活动。所谓的研学活动,其实说白了就是自费旅游。

题主说的学生自费旅游,老师一起免费玩,这种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一般来说,这样的研学活动都是由学校出面组织的,研学费用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孩子们掏钱,老师免费游玩,为什么?

因为外出活动不像在校内。这一路上学生的吃喝拉撒、上车下车,所有活动的组织安排,人身安全,都要带队老师操心,一整天老师要跑前跑后,不断叮咛,清点人数,有操不完的心,直到返校后才能放下心来。一般来说,这样的加班工作,学校不会给相关老师发放补助,但是老师全程的游玩、吃饭都是免费的。

因此,站到老师的角度来看,没有补助,免费游玩是应该的。至于这位帖主认为“现在的学校打着研学的名义,让学生自费旅游,老师一起免费玩”的问题就另当别论了。

一家之言,欢迎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