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春節假期以來,武漢疫情一直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每天一睜眼,首先是接收大量關於新冠病毒肺炎的消息。

春節假期也從2月2日延長到2月9日,朋友戲謔,這下春節假期一下多了10天,然而我卻完全開心不起來。

作為房產自媒體,我無法像傳統媒體那樣詳實報道,也無法像情感號那樣渲染情感,能做的,是站在我個人的角度,給大家分享我的所見所得所悟。

也希望大家可以重視一個問題:疫情總會過去,但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行業以及無辜感染的個人呢?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1月28日上午,我所處的廣東某四線城市開發商發佈“售樓處即日起不開放”的通知。

但其實早在1月26日晚間,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發出號召,全國樓盤暫時停止售樓處的銷售活動,待疫情過後再自行恢復。

隨後全國各省市積極響應,發佈“樓市禁令”。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確實,災難面前,活命要緊,大家都呆在家裡,誰又還去買房呢?

這個特殊春節,各大開發商關閉售樓處,減少疫情傳播,實際上就是在承擔虧損了。

因為以往這個時候,恰好是返鄉置業的最佳時期。

早在春節前2周,我就已經收到家鄉開發商的“溫馨提示”了,不出意外,是返鄉置業煽情的海報和春節老帶新免物業費和返佣金的廣告。

每年春節,都是三四線城市開發商最忙的時候,這時候的業績可能是平時的N倍,然而今年卻泡湯了。

要知道,其實早在去年,開發商的銷售壓力就空前之大,2019年前11個月,有450家開發商宣告破產,而三四線城市的樓盤打折降價的不少,還有焦慮的開發商開始裁員、降薪。

這些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開發商很缺錢,尤其大量開發商已經進入了第一個還債高峰期,賣房收錢還債,迫在眉睫。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2020年房企融資壓力較大的房企)


但在疫情面前,開發商還是選擇大局為重。

除此之外,很多龍頭開發商還紛紛捐款捐物,據新地產財經統計的數據,截止1月30日17時,已有114家房地產企業捐款捐物,捐助金額達14.83億元。其中恆大、萬科、龍光、中洲控股、佳兆業、花樣年、寶能就捐出共計4億,還有更多房企也陸續加入捐贈的行列。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地主家餘糧也不多,但依然願意儘自己所能,這一份關愛和付出,值得銘記。

除了開發商的捐款捐物,開發商旗下的小區物業也紛紛在行動,包括碧桂園、保利、中海物業等多家物業公司,年三十開始給業主發通知,聲明外來車輛一律不許進入小區,同時將開展社區消毒。

開發商和物業的所為,讓人心安和心暖,疫情面前,生命安全最重要。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年二九開始,老公的手機、電話沒有停過,幾乎都是客戶諮詢“退團”的問題。

隨後是國家下發通知,要求所有境內團和境外團停止出團,要求旅行社返還費用,老公和他所有同事一一打電話給客戶,說明情況以及商討後續退團的手續和費用問題。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今,依然每天能接到關於退團的諮詢。

隨著春節出遊成為一種趨勢,這幾年“旅遊過大年”成為一種主流的過節方式,對旅遊業而言,也迎來了創收的旺季。

根據國內在線旅遊平臺數據指數,春節期間旅遊產品預訂呈現量價齊升的趨勢,旅遊產品價格較淡季上漲達30%~50%,部分路線甚至翻倍。

做旅遊業的人應該都知道,春節期間的旅遊業務是最“賺”的,春節前提前2-3個月就會開始制定春節計劃,然後開始宣傳,出境遊的還要提前一個月收客、出機票和各種安排,每個旅遊行業業務員都盯著春節旅遊的“肥肉”,往年做得好的,這個月工資能抵平時好幾個月。

但這次疫情發生後,對於旅遊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相當於幾個月的加班全部白忙活了。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除了返鄉置業和春節出遊外,餐飲業和零售業也是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

春節期間,本是零售和餐飲業的黃金週,根據商務部監測,去年春節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全國餐飲火爆。

而今年,受疫情影響,零售、餐飲業的春節檔空降“寒冬”,餐飲業閉店的數量和規模正在擴大,閉店時間也在延長。


阿姨和舅媽在家鄉也經營了一家小餐館,去年一直工作到年三十,年初三就開始營業,但今年早早就閉店了,目前開店時間未知。

小本生意尚且如此,別說一些酒店及連鎖餐飲店,由此產生的經營壓力,肯定會令一部分餐飲企業雪上加霜,影響生存,尤其是部分小餐飲企業。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去年,部分食材價格已經上漲20%,二師兄的價格遲遲未有下跌,加上外部經濟不景氣,外出就餐人數在減少,餐飲業本就迎來小寒冬,這時候的任何一個外部力量,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除此之外,全國數百家購物中心都發布了春節暫停營業或營業時間調整的公告,各大零售門店也紛紛關門暫停營業。

我無法得知這些零售店和餐飲店在春節期間的虧損,但按照之前非典的平息時間來看,此次疫情很有可能到5月份才能穩定下來。


看到某個朋友圈消息說,疫情面前,只能推遲上班,但房租和人工成本每月就200多萬,在完全沒收入的情況下,不知能堅持到何時。

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中小企業都會面臨。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數據的及時公佈、看到了民眾意識的高度統一、看到了各界紛紛獻出愛心。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房東減免房租)


我們祈禱疫情快點過去,可誰又該為此買單?

(購物中心減免租金)


醫務人員臨危受命、銀行推遲還房貸、房東免租、萬達免租金、開發商捐款捐物,對,我們非常感動、甚至稱讚。

但我們感動於此的同時,卻更應該反思,這一切本可以避免,本可以不用發生。

吃野生動物為何屢禁不止,為何依舊有人以身試險,2003年的非典和今年的疫情依舊喚不起大家警醒嗎?


這不是天災,這不是颱風、地震、洪水、冰雹,這是本可以避免的一次人禍!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希望每一個國人能以此次引以為鑑。

疫情影響著社會的每個方面,而我們每一個人都處在這個社會中。

學校推遲上學、企業推遲開工、餐廳推遲開店、景區禁止開放、旅遊禁止出團、售樓部不給賣房,我們總會牽連其中。

為此我深感痛心,真心希望疫情可以趕快過去,經濟恢復正常。

很多人將此次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做對比,但兩者仍然是有區別的。

2003年,非典對經濟的影響更多體現在短期,那一年的經濟增速依舊達到10%。

2003年的中國正在走出1998年開始的經濟低谷,非典的影響只是對一個18歲年輕人剛起跑又彎腰繫了下鞋帶,雖然耽誤了一點時間,但還是以非常不錯的成績跑到終點。

而當下像是一個40歲的中年人,事業巔峰過了,又上有老下有小,這次想上個樓梯還把腳給崴了。

這幾天呆在家,和大家一樣,刷了很多抖音,很多看似戲謔的鏡頭底下,都是無法出門的自我調侃。

春節假期多了10天,但只能呆在家,這樣的假期你喜歡嗎?

突然開始懷念春節串門的七大姑八大姨,懷念人滿為患的景區,懷念喝個早茶還要排隊1小時的餐廳,還想念年初六就已經是人頭攢動的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