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标:西安电子大楼的破与立

一座城的记忆要去哪里寻找?是在档案室的尘封文件上,还是在上一辈人的脑海中?其实,最为鲜活的细节,就隐藏在建筑里。纵览城市的景观,如同打开一幅岁月的卷轴,而那些散落的地标,就是盛放记忆的宝盒。

城市地标:西安电子大楼的破与立

城市地标:西安电子大楼的破与立

西安城市地标


华侨商店、和平影院、小寨军人服务社、西安电子大楼……对于老西安人来说,这些大名鼎鼎的地标早已融入生活,成为一种日常。那个年代,谁能去东大街华侨商店买东西,那才叫一个“洋货”;一根钟楼小奶糕吃完时,正好走到北门里和平电影院;要说到物美价廉,那肯定比不过小寨军人服务社,南郊人民居家旅行必备;若是买电子元器件,那肯定得去南稍门西安电子大楼,一趟就能配齐……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老地标如今已不复存在,还有一些,因为城市规划而“升级换代”,西安电子大楼,就是其中一个耀眼的存在。

城市地标:西安电子大楼的破与立


西安电子大楼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式商场,曾是西北地区最具规模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各种电子元器件、3C产品应有尽有。也正是这些各类电子产品,为陕西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的科研开发、整机生产等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为中国航天载人飞船及嫦娥探月工程做出了间接贡献,也为陕西的经济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刘洋还依稀记得当时商场里的盛景,“人多,生意也好,那时候我家的货运到甘肃那边的比较多,都是搞工程过来批发的。”刘洋,80后,他的父亲从2005年开始在西安电子大楼里做电线电缆生意,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店铺。如今的刘洋子承父业,在行业里也是做得如鱼得水。

因为历史悠久、人气鼎盛,西安电子大楼带动了“南稍门-草场坡”商圈发展,成了西安知名的地标之一。那时谁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某一天,夕阳斜斜地映照在西安电子大楼上,成为这座老式大楼最后留在人们心中最后的印象。

城市地标:西安电子大楼的破与立

2016年4月18日晚7时许,被纳入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改造的老西安电子大楼整体拆除,正值下班高峰期,随着一声巨响,六层高的大楼主体向院内倒塌,腾起的尘埃仿佛营造了一个时光隧道,把老业主、老商户们带回了那些年在电子大楼的记忆中。当一切尘埃落定,老电子大楼拆除后,在原址重建高十九层的综合性商业体,建筑面积约为原来的两倍。“我们家早有准备,生意顺利过渡。”刘洋说道。上百家经营电子元器件、3C产品的商户像刘洋家一样,都搬迁至了西安宾馆旁修建的临时市场,等待2020年回迁到新的西安电子大楼。

城市地标:西安电子大楼的破与立


如今新的西安电子大楼已经破土重生。多年商业积淀,加上小雁塔片区改造、太古里入驻的利好,让这个连接南门商圈、小寨商圈的黄金中轴地段蓄势待发。在西安电子大楼新大楼的工地,已经建好的地下三层停车层依稀可见,临街的一侧,商铺已经盖起来六、七层。在规划中,西安电子大楼东侧与长安北路接壤,中间规划为城市休闲广场,北侧则是仿古建筑步行街,通过这条步行街可与西安太古里、小雁塔景区无缝对接。

西安电子大楼的重建,不单续写了市场的辉煌,某种意义上更是行业的重生。就如深圳华强北,2013年因地铁修建而封路,改造也接踵而来,华强北进入漫长的阵痛期。2019年底,华强北重新开街,改变正在发生。不破不立,如今,新西安电子大楼业态升级,是集国际品牌电子产品体验、电子元器件展销,餐饮,娱乐,旅游,购物,居住,办公于一体的小雁塔片区唯一商业综合体,充分满足消费者不用踏出大门就可以满足出门逛街的所有期望。这种多元化的业态,是西安电子大楼致力于满足与日俱进的消费理念的初心。

西安电子大楼的发展雄心可鉴,无论城市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它二十余年耕耘“稳扎稳打”的底色永远不会改变。如同刘洋父子,他们的生意版图越扩越大,目光依然淳朴、坚定,让人仿佛看到千千万万城市建设者埋头苦干的身影,看见不破不立的勇敢在生命中一次次闪光、一次次升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