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有为:从大学生到“大工匠”

不久前,刘守朝获得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金牌载誉归来,同事们对他的 “年轻有为”啧啧赞叹。

年轻有为:从大学生到“大工匠”

刘守朝在工作中。

刘守朝201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刚到雅克拉采气厂工作时,细心的他就发现厂里年轻大学生都在技术序列和管理序列,而技能操作序列老龄化明显,正式操作工绝大多数都是从青海转战过来的老同志,年轻的操作员工基本都是劳务派遣工。

“刚到采气厂,沙参二井抢险的故事、老一辈石油人舍生忘死为祖国找石油的精神震撼着我。我就琢磨着,我的理论知识扎实,现场的装置操作也正好符合我的专业,到技能操作岗工作,又有老师傅传帮带,一定能干出名堂来。”刘守朝说。

刘守朝主动提出到巡井班工作,成了一名最基层的采油工,更在别人诧异的眼神中当起了采油工 “小学徒”。

从此,采油井场、创新工作室多了一个聪明勤劳的 “大学生工人”。有的人不理解:辛辛苦苦考个好大学,却当上 “小工人”,当初不如考个技校算了。

可刘守朝认定了这条路,他努力学技能,很快成了熟练工。2013年,他代表雅克拉采气厂参加西北油田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采油工种竞赛,并获得一等奖。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扎根生产最前沿、奋战操作第一线的决心和信心。

安装压力表过程中密封垫片会发生一定变形,易损伤考克内螺纹。为了破解这个难题,2015年,刘守朝开始构思设计新工具。没有相应的加工装置,他就用硬纸壳、剪刀、胶水等最简易的工具来拼凑。经过不断进行试验和总结,凝聚着他心血和汗水的压力表密封垫片更换工具终于诞生了,在多口油气井推广应用,工作时效显著提高,得到专家认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在一线工作,让刘守朝养成了把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一个个项目去攻关的习惯,并不断在创新中突破。8年时间,他和他的团队一共取得7项成果,其中有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余4项已经获国家专利审批。

2018年12月21日,顺北油田进入扩大开发阶段。得知这个消息,刘守朝第一时间报了名。

处于起步阶段的顺北油田没有舒适的砖房,大家都是挤在营房车里面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一次刘守朝和同事一早去井上,走之前忘了关上营房车的逃生门,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里面的高低床、被子、地面全都是厚厚的沙子。

“环境相比塔河油田是苦了一些,但是相比老石油前辈的 ‘卷席筒’,营房车已经好很多了。现在顺北油田大发展时期,相信今后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刘守朝坚信:“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去年6月初,刘守朝满怀憧憬地参加了为期5个月封闭式培训。这次的培训要求非常苛刻,刘守朝硬是凭借着非凡的毅力、拼搏的精神,一步一个台阶,最终站在了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决赛台上,并获得了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金奖,取得了西北油田历年技能竞赛的最好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