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何能得以善终?

sgill-理


方国珍,出生于1319年,台州黄岩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1348年,方国珍首义反元,在浙江打响了反抗蒙古人统治的第一枪,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比起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发动的红巾军起义要早三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王朝统治日益腐朽,天灾人祸加持,普通百姓无以为生,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劳役。这个时候就会引发农民起义,而且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百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声势浩大。腐朽的朝廷就会派遣大军与地方地主武装一到进行镇压,农民起义军只能四处流窜,越打人越少,而起义领袖在兵败后,要么自杀,要么被杀,反正没有好结果。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三国演义里面的黄巾军起义,如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等等。

那么,方国珍作为元朝第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何能够得以善终呢?

这是一个关于国家政权重建的问题。

当一个国家,政府无法维持社会生产秩序的时候,社会经济就会崩溃,民众就会流离失所。这个时候,民众就会要求重建国家政权,重建的办法有三种:政变、变法、起义。起义是最为彻底的重建,以起义的方式重建国家政权,不仅是要推翻以往的政权,还要另起炉灶建立起全新的政权,直接而暴力,难度系数极高。

国家即最大地聚集财富进行地理环境扩大的政治权力机构,这个政治权力机构崩溃的原因就是两个:无法聚集财富、地理环境无法扩大。元朝的崩溃与秦朝、隋朝一样,都是因为国家政权对外扩张失败而导致的。

要解释这个定义需要大量的文字,就不解释了。简单地说,也就是元朝秉承国家的意志,在内进行大规模的水利道路建设,对外进行版图扩张,而这两样都需要大量的财富。

因为国家意志不可动摇,这两样国家政权都要完成,失败了那就再干一次。因为消耗了过多的社会财富,导致民生艰难。可即便民生艰难,国家政权还是要秉承国家的意志去干。

这样的话,民众的生存与国家政权的生存便产生了矛盾,这便是秦隋元三朝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这种情况下导致的起义,没有阶级矛盾,农民起义军不会流动,不会破坏生产。

而汉唐明清四朝,其农民起义军的流动性就很明显,阶级矛盾也很明显,四处流动搞破坏,裹挟民众,抢劫官府地主,杀人如麻。如果仔细对比,这四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非常恐怖,简直就是流寇土匪。

方国珍得以善终和国家政权重建问题有什么联系?

一:不流动,不破坏生产,就不会与朝廷产生根本性的矛盾。

方国珍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率领一支农民起义军反抗国家政权元朝的统治,只要他不流动,不破坏生产,那么就不会与元朝朝廷产生根本性的矛盾,就有招安的可能,毕竟不管怎么说,国家政权始终是为了维护社会生产秩序而存在的。

方国珍就是这样,元朝见无法剿灭他,就招降了他,这样的话,多少还是能收到一点赋税的,再不然少了一股添乱的势力也是好事。

方国珍在多次击败元朝的军队后,被元朝招降,成为了江浙行省的参知政事,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二:不流动,不破坏生产,就不会与地主阶层产生根本性的矛盾。

许多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都是地主阶层,再不济,多少也读了一点书。虽然朱元璋是实实在在的农民,可是他是地主郭子兴的义子,其地位也是继承了郭子兴的,与他的生父没有关系。从一定关系上讲,朱元璋也是一个地主二代。

既然没有阶级上的矛盾,方国珍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被地主阶级镇压或者痛恨杀死的危险就基本上没有了。

三:不流动、不破坏生产,地域之间就不会有根本性的矛盾。

不流动的话,各个起义军之间就不会产生根本性的矛盾。要说有矛盾,那也是起义领袖之间野心的矛盾,与起义军之间没有关系。

这一点,从元末各个起义军之间的对抗就可以看出来。打一仗,打得赢就招降对方,打不赢就投降对方,起义军之间的兼并更多的是起义军领袖之间的竞争。

比如说,方国珍领了元朝朝廷的旨意去打另一支起义军张士诚,结果将张士诚打败了,于是方国珍就招降了张士诚。后来,方国珍又被朱元璋打败了,方国珍就投降了朱元璋。

再比如说,陈友谅与朱元璋,陈友谅这个人野心特别大,杀了好几个自己的同事上级,这才兼并了他们的队伍,迅速地壮大起来。而朱元璋呢?也是陈友谅在战争中一不小心被流矢射死了,陈友谅的儿子就带着队伍就投降了朱元璋。

也就是说,起义军之间,只要肯投降,基本上不会被杀。张士诚被朱元璋击败,朱元璋也没有杀他,张士诚这个家伙太骄傲了,是自杀的。

方国珍就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专业投降户,小日子过得很好。

四: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江浙这个地方是养富商大贾的,养不出帝王。

抛开元朝的政权,重建一个国际政权,那么就需要一个根据地。起义军不流动,那么最后出帝王的地方一定是南京这个龙气环绕的古都。

哪一支起义军能击败元朝夺取南京这个地方,哪一支起义军就能胜利。不要看朱元璋的地盘小队伍小,但是这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昌盛,是出人才的地方。朱元璋手下人才多又强,其他起义军势力干不过他的。

方国珍就没有想过要干得过朱元璋,而是等着真龙天子出再去归降。方国珍的想法是有传统的,方国珍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就是参考钱镠,坚持保境安民,静待真龙天子出。

五:重建一个政权,聚拢的是民心士气。

各个起义军的目的就是要重建国家政权,怎么重建呢?无非就是五点:整顿吏治、兴修水利、重视教育、发展商贸。这几点,方国珍都干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在江浙一带有很大的声望,朱元璋得到方国珍就是得到江浙一带的民心,自然不会杀掉方国珍。朱元璋会杀野心家,但是不会杀英雄,朱元璋能成为一个帝王,这一点自然明白。

除了方国珍,其它的起义军领袖都是如此。

综上所述:除了大势所趋之外,方国珍秉承江浙人特有的秉性,坚持保境安民,这是他一生得以善终的根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明有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方国珍的聪明之处。

朱元璋曾经有三大敌人: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

其中陈友谅实力最强,比朱元璋还厉害;

张士诚实力大体和朱元璋旗鼓相当。

而方国珍的实力最弱。他本来是浙江的私盐贩子。

私盐走私在当时可是杀头的大罪,一般只有亡命徒才敢去做。

方国珍其实就是一股黑社会分子的头目。

后来见私盐赚不到太多钱方国珍干脆下海做了海盗,集中了几千人。

但方国珍根基不好,实力不强,仅仅盘踞浙南而已,手下兵力也不多,属于土皇帝,地头蛇。

相反,陈友谅的实力是方国珍的十倍,张士诚也比方国珍强得多。

然而,陈和朱元璋决战时被打死,张士诚兵败被朱元璋俘虏后斩杀。陈张死后,家族基本都被诛灭。

有意思的是,方国珍却是善终。

洪武七年(1374年),也就是朱元璋称帝7年后,方国珍病死,终年56岁。在当年,这个死亡年龄不算小了。

方国珍死后,被朱元璋赏赐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朱元璋亲自设祭,命翰林学士宋濂作《故资善大夫广西等行中书省左丞方公神道碑铭》为祭。

那么,方国珍为什么会有善终呢?

因为他聪明。

1362年,方国珍和蒙古人以及福建陈友定结盟,一通对付朱元璋。

5年后,扫平强跌朱元璋出动大军攻打方国珍。

仅仅1个月的时间,朱军攻占黄岩、温州,并在曹娥江击溃方水军,方国珍退守舟山,

这种情况下,方国珍没有顽抗,2个月后交出了地盘和军队,投降了。

因为主动交出地盘和军队,朱元璋虽恼怒,当年指责方国珍反复无常,是小人。

即便如此,朱元璋仍然任命他高官,无权但享受很高的待遇。

这就是识时务的好处,打的赢就打,打不赢投降就是了,反正地盘都是抢来的。


萨沙


方国珍之所以得以善终,其实主要有两点:

1、方国珍不同于陈友谅和张士诚,他威胁小并且是主动乞降的;

方国珍可以说是元末农民起义运动的首义,他在1348年(至正八年)就聚众数千人,反抗元朝,不断劫夺海运漕粮,比韩山童和刘福通所领导的红巾军起义,还要早三年。

尽管方国珍是首义,但他的势力却并没有发展到十分大,只是占据着浙东庆元、温台等地区,始终都不是争夺天下的有力竞争者。他不像陈友谅和张士诚那样,都曾称王称帝。因此,方国珍对朱元璋所造成的威胁并不大,朱元璋自然也就没必要非得杀掉他不可。

虽然,方国珍一向反复无常,开始时一面讨好朱元璋,一面又接受元朝加封官职;之后又开始转而对抗朱元璋,与北方元朝的扩廓帖木儿和南方福建的陈友定联通。

但等到朱元璋转而对方国珍出手时,那时的朱元璋已经相继荡平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两股主要的汉族势力,大明王朝也建立起来了。加之,面对朱元璋的征讨,方国珍抵抗没多久,就主动乞降了,这与张士诚宁死不降的态度不同。因此,朱元璋也没必要对方国珍下狠手,甚至还有点同情战败的方国珍。

2、方国珍得以善终,还有一点就是他死得早。

方国珍归降后,被朱元璋授为广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禄而不上任。实际上,方国珍之后就是顶着一个有名无实的官,在朱元璋的严密监视下活着。而且,没几年就离世了。公元1374年5月,方国珍病死,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撰《神道碑铭》为祭,那一年是洪武七年。

方国珍死时,朱元璋尚没有开始对功臣勋贵们展开大肆杀戮。之后,朱元璋所掀起的“空印案”、“胡蓝之狱”等,针对功臣勋贵们的大规模屠戮清洗行动,方国珍都很幸运的没遇上。

所以,方国珍能够得以善终,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死得早。而假如他再晚死十年八年,恐怕也是难以躲过朱元璋的屠刀的。



这些历史要读


方国珍是元末第一个举起反元大旗的起义领袖。甚至比后来在北方掀起巨大声势的红巾军起义还早。后期南方群雄争霸割据,方国珍与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也是重要的角色。但是和其他反元领袖的命运相比,方国珍可谓非常不错,既没有被武力兼并,也没有什么凶险的大战。 在南方局势明朗之后,略带狼狈的投降朱元璋,而且保留了一定的地位。病逝之后,朱元璋还亲自设祭,刘伯温撰写神道碑铭。总体来看是一个元末时期钱俶的人物。

善于腾挪,基本不得罪各方势力

方国珍虽然最早举起义旗,但是他始终是割据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等地,顺便控制海运。在他的一生奉行类似吴越钱氏的保境自守的政策,以保证自己在浙江的利益为根本,和各方势力都尽量不发生冲突。

  • 1348年,因为被仇家诬陷通寇,方国珍兄弟干脆杀死仇家,聚集数千人逃亡海上,并且多次击败前来进剿元军。这一时期是方国珍最困难的时期,当时北方的红巾军起义还没有爆发,朱元璋还在当和尚,陈友谅还在作书吏。所幸方国珍面对的元军都不是很强大,方国珍屡屡获胜之后,元朝地方官都害怕且无奈的以官职来招安他。而方国珍也不断的接受招安又进行反叛,反正就是逐渐控制庆元、台州、温州等地。

  • 1351年,北方爆发红巾军起义,极大的打击了元朝的统治,元朝政府的精力也就逐步针对声势浩大的红巾军起义了。方国珍开始稳稳占据三郡之地,逐步成为割据一方的豪强。但是很快南方也爆发了许多反元起义,逐步形成了南方徐寿辉(陈友谅)、郭子兴(朱元璋)、张士诚和方国珍等相互混战割据的局面。

  • 从1348年起兵到1367年归降朱元璋。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方国珍很少参与各方势力的混战。尤其是和陈友谅、朱元璋等实力强大的对手都刻意保持良好的关系。较为有名的争斗还是早期和张士诚发生了一些战争。到后来他基本不参与各方争斗,甚至和元朝都保持一定的交往,他接受元朝政府的封官,然后通过海运往大都运送粮食。直到朱元璋逐步扫灭群雄,他才无奈投降归顺。

由此可知,方国珍能得到善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善于腾挪,基本不得罪各方势力。因此也就为了日后面对真正的胜利者保留了一些善缘。

胸无大志,没有成为“出头鸟”

作为起兵最早的方国珍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胸无大志”。他在起兵之初特别是对张士诚的战争中获胜之后,一度有希望进一步拓展地盘,进一步扩充实力。但是方国珍似乎天生不喜欢出头,得到庆元、温州、台州三郡之地后,就安于固守。

  • 根据《明史》记载,曾经有一位叫张子善的人劝说方国珍溯江而上,窥视江东,北夺青、徐、辽海。这是一个颇具野心的计划,但是方国珍却直接了当的说:“我志不及此”,就谢绝了这一提议。

  •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之后。方国珍第一个开始向朱元璋表示善意和顺从,派使者送去黄金和其他物品。随后在朱元璋夹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之间苦战之时,方国珍也没有落井下石予以痛击。假如方国珍有一定的野心,他要么就应该与朱元璋结盟攻击陈友谅和张士诚,要么就和陈、张二人一起围攻朱元璋,总之参与混战才能有机会扩充势力,虽然这样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方国珍仿佛很满足于割据三郡,对参与争霸的事情毫无兴趣。

  • 当然这种胸无大志的行为最终为他带来较为良好的结局。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对屡屡耍小聪明的方国珍还是比较宽容的。在方国珍被朱元璋击败,率部重新逃入海上之时,实际上方国珍手上已经没有了谈判的筹码,但是他写信给朱元璋乞降,朱元璋仍旧接受他的投降,并保全他的性命和给予官职。

由此可知,方国珍虽然起兵最早,但是他胸无大志,没有扫灭群雄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始终满足于割据三郡之地。再加上他很早就向朱元璋表示了归顺和善意,每年也进献一定的财物给朱元璋,最重要的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和张士诚苦战之时,方国珍没有落井下石参与围攻。这就导致了朱元璋始终对方国珍保留了善意,最终即使失去了一切谈判的筹码,仍然得以保全了性命得到了善终。

围炉品茗人


谁告诉您放国珍是“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的?

陈吊眼、许夫人这些残宋未亡时就已经起兵的起义领袖,才是“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如果我们把条件放宽到蒙古进入中原,那么还得加上李璮和武仙。方国珍仅仅是元末一干起事者中起事最早的。元朝中叶还有蔡五九等一干起事者,他上哪里去争这个最早?

但这个“最早”其实是“水汪汪”的:他在元顺帝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因为被人诬告逃入松门岛避祸,并在随后进行过几次武装拒捕——但这种“起义”是否应该被纳入元末起义范畴,实在是大有疑问的,因为当时这样做的人恐怕比比皆是,只是他熬到天下起义并也成为其中一分子而已。

大家都知道元末大起义中绝大多数义军属于红巾军系统,而红巾军系统的共同纽带是白莲教,这个宗教的历史可一直追溯到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第一次以白莲、红巾为号的反元起义,是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的河南息州白莲教赵丑厮、郭菩萨起义。

尽管元末大起义中红巾系统的宗主——韩林儿龙凤起义,是至正十一年爆发的,比方国珍晚了三年,但起义爆发时红巾已遍及天下,这显然需要很多年的组织和筹划;不仅如此,后来成为红巾起义重要人物的彭莹玉,第一次确凿证据下组织起义,是在至元四年(1338年,这是元顺帝的后至元,江西袁州),比方国珍跑到岛上去“起义”,早了整整十年。

方国珍之所以能够善终,是因为他造反就半心半意,反元时动辄受招安,先后接受过元朝海道运粮万户、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太尉兼江浙行省左丞相、福建及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等官职,而从未自称过任何职衔,也未接受过红巾军或其它起义政权的官职,归附朱元璋虽然三心二意,但最终还是赶在朱元璋称帝前一年(1367年)纳土。

此后他循规蹈矩低调做人,顶着资善大夫广西等行中书省左丞的虚衔寿终正寝,不但比张士诚、陈友谅等“不得好死”者强得多,也比投降的明昇、陈理强(这两位都被赶到半岛某国去了),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几条。

首先,他从未“僭号”即称帝王,这样的人就比较容易安置,不会担太多嫌疑;

其次,他虽然动辄当墙头草,但并没有顽强抵抗明军进攻,而是先撒腿就跑,然后找了个文学家写信求饶,对他的处理,当然要比对“僭号称帝”且曾顽强抵抗、战败才投降的明昇、陈理缓和些;

第三,他投降时元大都还未攻下,明夏等起义政权和陈友定等地方实力派也未平定,朱元璋还要做做宽大的样子以招抚各地——事实上这时候除了被打死的张士诚等,包括陈理在内“表现更恶劣”的投降者,也仍然被善待;

第四,他不属于白莲教系统,没有太广阔的社会关系,对明朝威胁不大;

第五,他死得及时。方国珍死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而公认的“建国后杀功臣”始于杀廖永忠,恰在其死后第二年,至于几乎把明初朝堂株连一空的“四大案”,最早的胡惟庸案也要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才爆发,当然,很多死在“四大案”爆发前的功臣宿将,其家族也被秋后算账,但这主要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复杂的朋党、乡党或姻亲关系,而方国珍从归附明朝开始就是个被功臣宿将和方方面面鄙视、排斥的“死狗”,“社会关系”一干二净,因此反倒因祸得福,没有受到太多株连。

顺便说,方国珍本人固然被“宽大”,他的旧部却被打入“疍民”、“惰户”另册,终明朝一世都不得做官、科举,甚至不能务农、不能上岸定居,所谓“宽大”,不过如此。


李厚何


方国珍得以善终的原因在于:他的死恰逢其时,方国珍死的时候,朱元璋因为天下未稳,还没有顾着大开杀戒呢。

(1)朱元璋是从1375年开始逐渐对功臣进行屠戮,1380年以后才第一次集中屠戮功臣,而方国珍1374年就病死了。

1375年三月(1375年4月),廖永忠因为僭用龙凤等事宜被朱元璋赐死,死时53岁。廖永忠和廖永安兄弟乃是“巢湖水军”势力的领袖,属于第二批次投降朱元璋的势力,属于朱元璋的亲信。

他做的最秘密的行动就是淹死“小明王”(1366年),小明王一死,朱元璋就可以公开的没有任何道德限制的“自立为王”了。

淹死“小明王”后,表面受到惩罚,但实际上一直被重用。对朱元璋如此重要的亲信,因为“簪越”就被赐死了。由此,人们将廖永忠的死,视作朱元璋对功臣有目的做法的开始。

方国珍在1368年十一月彻底投降明朝后,仍然活了五六年,1374年病逝,显然没有赶上。1375年是“孤立事件”、1375年的“空印案”(一说为1382年)则属于集体试探行为、1380年的“胡惟庸案”则是大规模正式屠戮地开始。因此,方国珍死得真是时候。

廖永忠

(2)怎么一个病,为啥得病不知道,只能靠小说家的筹划了,学历史的人没有证据只能当做其正常死亡

另外,方国珍投降后两个多月就来到南京被“监视居住”,一直到死几乎都在朱元璋地控制之下。他的势力早已经被剪除了,他的心理其实一直处在煎熬中。

朱元璋实行“禁海政策”,大规模反元时期的“反元海上部队”被朱元璋遣返。然而,在海上生活的人忍受不了“禁海”。

由此,“海上部队”造反的情况非常多。而在这些部队中,作为“海上反元领袖”的方国珍几乎天天都得到自己的原有下属造反的消息。最有名的就是舟山群岛的兰山起义。

您想,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四面八方都是朱元璋的人,天天接到自己的原有部队造反消息后,这些人会对方国珍什么态度。

由此,可想而知,方国珍的心理受了怎样地煎熬。要知道,朱元璋手下大老粗居多。


坐古谈今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带头造反的人,通常都不会有好下场。

比如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军首领王匡和樊崇,东汉末年的黄巾军首领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以及隋末的翟让、唐末的黄巢、明末的两代闯王等,都先后被杀害。

然而,在这些人当中,却有一个人,竟然能够做到善终,他叫做方国珍。或许很多人对他并不熟悉,但说起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朱元璋、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等,一个个都是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都不是最先起来反抗元朝的,唯有方国珍。

方国珍是浙江黄岩人,家中有五兄弟,主要靠在海上贩盐为生。后来方国珍的仇人,向朝廷诬告他通倭寇,方国珍一怒之下将仇人杀死,然后带着兄弟们逃亡到海上,干起了海盗的营生。

再后来,元朝政府派大军征讨,结果被方国珍击败,于是元朝只好招降方国珍,并授予他定海尉的官职。

但此后不到半年,方国珍再次反叛,并且直接竖起推翻元朝的大旗,由此正式拉开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序幕。当时方国珍的反元,要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早两三年,比郭子兴起义早四年,为当之无愧的反元第一人。



朝廷闻讯后,又派兵前去征讨,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主帅都被方国珍给活捉。没办法,朝廷只好再次招降,最后被元朝授予海道漕运万户。

不久,张士在浙江起兵造反,朝廷让方国珍前去平乱,于是方国珍和张士诚先后打了七仗,七战七捷,逼得张士诚率军投降。

当时元朝在浙江的官员刘伯温,对于方国珍招降张士诚一事非常不满,他向朝廷提出要严肃处理方国珍,但朝廷又哪里有精力和能力来对付方国珍呢?所以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随着方国珍的势力越来越大,他身边也开始不断有人劝他背离朝廷,自己建国称帝。但方国珍认为自己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于是就说自己没有这么大的志向,还是留在元朝做官。

后来,朱元璋开始崛起后,方国珍又奉命前去征讨,结果大都以他的失败而告终。方国珍自知打不过朱元璋,就有意想和朱元璋搞好关系,于是他就假意将温、台、庆元三郡献给朱元璋,还派自己次子到朱元璋那里为人质,但被朱元璋给拒绝。

朱元璋的要求很明确,希望方国珍能够归降自己,但方国珍却不愿意,于是双方又继续展开大战,最终朱元璋一路打进温州,方国珍终于害怕,他请求每年供给朱元璋大军白金三万两并等朱元璋攻下杭州时,就马上纳土前来归附,朱元璋这才下诏班师返回。



然而,等到朱元璋攻下杭州后,方国珍不但不来投降,反而联手陈友谅,企图共同对付朱元璋。朱元璋获悉之后大怒,派征南将军汤和率大军围攻方国珍,方国珍的弟弟方国瑛战败逃走,方国珍也只好跟着重新逃亡海上。

在朱元璋的强势进攻下,方国珍的队伍逐渐被打散,部下中的将领也先后投降。方国珍自知坚持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况且当时力量也十分微小,最多也只能勉力抵挡明军的进攻。这时汤和也多次派人向方国珍说明顺从与抗拒的不同后果,最终方国珍选择向朱元璋投降。

这个时候的方国珍,真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朱元璋都觉得他可怜,所以在警告他一番之后,便接受了他的投降。随后,朱元璋授命他为广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禄而不上任,也就是按照广西省左丞的职位给他发工资,人则老老实实呆在南京。

后来,方国珍也算老实,从此呆在南京城里低调做人,也不参与任何与政治有关的事情,再加上当时朱元璋正忙着统一天下,需要表现出心胸开阔的模样以拉拢各方人才,所以方国珍得以一直活到洪武七年,随后因病去世,享年55岁。

方国珍死后,朱元璋将其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他还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为《神道碑铭》为祭。他的三个儿子,都在明朝担任重要官职,最后也都是善始善终。从这层意义上说,方国珍的一生,算是拥有一个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我是赵帅锅


在元末风起云涌的起义者中,方国珍的名字不如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等人那么如雷贯耳,但是他却独享一个记录:元末第一个掀起反元大旗的领袖。

方国珍起义后,割据浙东二十余年,游走在各方势力之中,最后得以善终,关键要素有两个。

第一是懂得生存:在反叛与招安之间率做文章,

方国珍,浙江人,他的家族世代以贩盐为生。

当时浙东的确百姓民不聊生,民间有句歌谣暗中流传:“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元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的某个同乡实在活不下去了,入海为匪,朝廷没能平定,方国珍便认识到“天下乱自此始”。赶巧他的一个仇家告他通匪,他便杀死仇家,和兄弟逃亡海上,召集数千人开始打劫元朝的海运皇粮,正式开始了反元之路。

接下来,他与元朝周旋,时叛时附,把造反和招安玩的很溜。

至正九年,朝廷派三万水军揖捕方国珍,兵败。方国珍请命于朝廷,被授为定海尉。

至正十年,方国珍再次反元,攻打温州。

至正十一年,元朝征讨失利再次招降他。

至正十二年,他重新反叛。

至正十四年,方国珍再次接受朝廷招安。

在一次次反叛与招抚之中,方国珍的势力越来越大,官至行省参政,据有庆元、温州、台州之地。

方国珍可谓谙熟懂得生存法则的,由此有个称号:“海精”

不过方国珍的行为在史学家看来便是:反复无信。其实在乱世,反复无常也只是是为了生存。

第二是他格局偏小,缺乏王霸志向——也可以理解为识时务。

再一次次反复之间,也使得方国珍太在于生存,目光有些短浅,只想着浙东这一亩三分地,缺乏争夺天下的志向。

这也可以认为是识时务。

至正十五年,除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外,方国珍拥有“千百之舟、数十万之众”,算得上一方霸主,有争夺天下的资本。

他身边的谋士劝他主动出击,成就霸业。

但方国珍却认为“朝廷虽无道,犹可以延岁月;豪杰虽并起,智均力敌”,“保境安民,以俟真人之出,斯吾志也”。

从事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方国珍的选择是正确的,很识时务。

在朱元璋和张士诚以及和元政府相互争斗之际,方国珍采取观望的态度,立足割据浙东。当朱元璋做大后,他主动遣使纳款降服。

但是朱元璋非要让他纳土归降,对他纳款降服的做法朱元璋也认为是“阴持两端”。

最后朱元璋大军出动,方国珍众叛亲离,逃亡海上不久便不得不奉书乞降。

朱元璋也难得大度一回,接受他的乞降,让他进京,一直到洪武七年在京病逝。

“国珍首乱,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这是《明史》中对方国珍的评价,对于第一个起来造反的人,方国珍最后却得好死,连修史者都有些惊讶。

其实,“海精”的绰号就能解释他的为何能善终了。


微史春秋


方国珍是元末群雄中不怎么突出的一位,但他的结果算起来却是很不错的,悦史君先简单说一说。

元朝延祐六年(1319年),方国珍生于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一个以海上贩盐为业的家庭,方国珍长大后,成了“洋屿青,出海精”中的“海精”。

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带人在海上打劫财物,官府派兵追捕,方国珍的仇家告发他通寇,方国珍杀死仇家,逃亡海上聚集数千人,做起了海盗。

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征讨方国珍,结果被方国珍打败并抓获,朵儿只班不得已帮方国珍请命,元朝授方国珍为定海尉,不久方国珍反元,进攻温州,成为反元第一人。

元朝任命孛罗帖木儿为行省左丞,督军征讨方国珍,但也兵败被捉,只好派大司农达识帖睦迩再次招降方国珍。

不久,方国珍再次反叛,诱杀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逃亡入海,后贿赂权贵,再次投降被授为徽州路治中,方国珍不接受,率军攻台州、焚太仓,元朝又以海道漕运万户之职招降方国珍。

方国珍进升为行省参政,进攻张士诚,七战七捷,张士诚投降后,方国珍才退兵。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送上大量金银珠宝,朱元璋先后派镇抚孙养浩、博士夏煜回复,任命方国珍为福建省平章事,但方国珍却心存疑虑。

朱元璋写信劝说方国珍,方国珍却顾念元朝衢国公、江浙行省左丞相的高位,不听。

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手下大将胡大海被叛徒蒋英杀死,蒋英投奔方国珍没有结果,就杀死了拦截他的方国珍弟弟方国璋。

朱元璋派使者悼祭方国璋,后来方国珍的堂侄方明善与朱元璋参军胡深争夺平阳被击败,胡深进兵温州,方国珍只好请求朱元璋高抬贵手。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攻克杭州,方国珍派间谍侦察朱元璋的情况,又通好元将扩廓帖木儿,朱元璋大怒,写信威胁方国珍,方国珍为逃亡海上做准备。

同年九月,朱元璋命参政朱亮祖进攻台州、温州,征南将军汤和攻打庆元,方国珍逃亡入海又被打败,只好奉表投降。

朱元璋可怜方国珍,授他为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方国珍去世,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设祭,还命翰林学士宋濂写了《神道碑铭》。

看到这里,方国珍其人大家应该很清楚了,他最后能善终,悦史君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方国珍对元朝、朱元璋没有直接威胁

方国珍虽然起事最早,但他一直盘踞在东南一隅,而且满足于投诚后的利益,不会威胁到大局。

第二,方国珍软手段较多

方国珍刚开始并没有准备投降,但他一直跟朱元璋示弱,又是上贡又是送人,没有激烈对抗和反复。

第三,方国珍格局小易满足

方国珍与朱元璋、陈友谅等人不同,他的目标不是要争夺天下,而是富贵安宁,这是决定他能够善终的最根本原因。

(写有趣的历史,说不尽的传奇,我是悦史君,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历史这样说


方国珍是浙江黄岩人,是我的台州老乡。方国珍兄弟五个都是在海上贩盐的,古代台州海边,这些海上讨生活的人很多,往往同时又是海贼。在明末乱世,方国珍这个海贼头子也趁机起事。\r\r但是方国珍占据的地盘,浙南温州、台州,再加上宁波,还是比较偏的,并没有很重要的战略价值,其实并不具备争天下的实力。并且方国珍也确实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他所作的一切,无非就是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有人曾经建议他率军沿着海路北上,方国珍却明确表示,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r\r但是方国珍有一种乡土气质的狡诈,通俗点说,就是很喜欢在元朝、朱元璋,还是张士诚等各方势力之间左右逢源。他一直在观望中原的局势,不轻易下注投靠。元朝给封官,他接受;他跟朱元璋则是若即若离玩套路。他向朱元璋表示头疼,而且他儿子过去做人质,但是朱元璋要封他官他就借口年老不接受,因为那样会坐实了他投靠朱元璋。朱元璋也是,也不是省油的灯,就直接写信告诉他自己想清楚,点破他儿子作人质的目的,其实是想窥探朱元璋的虚实。\r\r这么来来回回,方国珍一直拒绝彻底投靠朱元璋。但是方国珍很有分寸,这个尺度把握得很好。比如,朱元璋手下驻金华的大将胡大海,被叛变的手下杀了之后,带着人头来投靠方国珍,方国珍就果断拒绝了,还截杀了叛将。 \r\r就这样,方国珍跟朱元璋来来回回一直搞到张士诚覆灭、陈友谅覆灭,接近统一天下了,这时朱元璋大局已定,也不再跟方国珍客气了,下了最后通牒。方国珍这时居然还想抵抗下,但形势比人强,方国珍最终还是选择投降,然后被迁居到南京,最后就死在了南京。\r\r方国珍之所以能善终,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一直有名义的归顺,还有他没有争天下的野心,也就说对朱元璋的威胁不大, 不然依朱元璋的性子是绝对不放过他的。\r\r不过,朱元璋对方国珍的余部其实是不怎么放心的啦,他的很多部下,被朱元璋给迁到远离海滨的安徽凤阳——朱元璋老家去看管起来了。现在温岭还有村子叫天皇村,他们会唱那个花鼓戏。怎么回事儿呢,据说是明朝中期,在凤阳那边过了好几代之后呢,他们还是思念故土,所以唱个凤阳花鼓讨饭回来,回到祖宗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