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買蔬菜、肉,還有沒有被感染的風險?

“超市裡的蔬菜、肉和水果被人摸來摸去,上面是否會有新型冠狀病毒存活?”“選購蔬菜、肉和水果時需要注意什麼?”“疫情期間到菜場買菜時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保護自己呢?”“為減少出門次數,在網上訂購蔬菜、水果等,是否可取、安全有保障嗎?”疫情期間,有市民產生這樣的疑問。

在網上買蔬菜、肉,還有沒有被感染的風險?

●每天去菜場可以不?

首先是不要每天去菜場。菜場相對密閉,人群聚集,應儘量減少出入的次數。每次可多采購一些東西,備足菜量,避免每天去採購。

而且,應該改變原來趕早買菜的習慣,避免人群過多聚集,造成額外風險。建議大家儘量避開購物高峰,若發現菜場人多,可換個時間再去。

健康狀況不佳時不要去市場。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者切勿去菜場,症狀輕微的應居家觀察,必要時要去醫院及時就診。


●與人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嗎?

進菜場戴口罩。進入菜場一定要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遮住口鼻。手不要接觸口罩外側,更不能拉下口罩交談、進食!

保持距離。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因此買菜時與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過多說話,不要爭吵

咳嗽禮儀。採購期間,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使用過的紙巾投放至有蓋垃圾桶,並洗手。洗手前,手部不要接觸眼睛和口鼻。


●病毒能否在蔬菜、肉和水果上存活?

如果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傳播到蔬菜、肉和水果上,理論上能存活一定時間,但最長不會超過48小時,病毒跟細菌不一樣,細菌可以在死性細胞上快速繁殖複製,而病毒只能藉助活性細胞,比如人、動物的細胞進行繁殖複製,超市的蔬菜、肉和水果不具備相關條件,因此存活時間不會太長。

在網上買蔬菜、肉,還有沒有被感染的風險?

●選購蔬菜、肉和水果時需要注意什麼?

超市人多雜亂,上述食材與水果有被感染的可能,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避免感染者將病毒傳播到蔬菜、肉和水果上,選購時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拿,可以將超市的購物小袋套在手上抓取,以避免與商品的直接接觸,同時建議超市最好不要將售賣的肉與熟食露天放置,而應採取一地隔離措施,比如用布覆蓋或放在玻璃櫃內,避免飛沫等落在上面。此外,市民到超市選購商品最好一次性購買齊全,儘量減少去超市的頻次。


●蔬菜、肉和水果是否需要放一段時間?

剛才提到病毒既然能在蔬菜、肉和水果上存活,是不是放置一段時間再吃比較好?

沒有必要,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可能變質滋生大量細菌,吃了之後反倒對身體不好,科學的做法是吃前用流水清洗,可以將附著在表面的病毒過濾掉百分之八九十,並要記得不要生食,而應炒熟吃,水果的話最好削皮,病毒在溫度56℃狀態下30分鐘內能被殺死,而炒菜等溫度能達到100℃甚至跟高,病毒能立即被殺死,病毒除了通過飛沫、直接接觸傳播,還可能通過消化系統傳播,因此不建議大家吃涼拌菜等生食。


●回到家後如何消毒?

回到家後,第一件事情要先洗手,然後再把口罩取下來,再洗一次手,避免口罩上的細菌病毒再次汙染手。處理食物前後也需要洗手。洗手前,手部不要接觸眼睛和口鼻。

還有就是回家後可以用消毒液或消毒溼巾,對門把手、鑰匙、手機等物品進行擦拭消毒。


●食材加工烹飪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肉蛋禽和水產品等食物需徹底煮熟,剩菜剩飯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疫情期間儘量不製作涼拌菜。

做好的食物儘快食用,若不能及時食用,熟食在室溫下存放時間不超過2小時,並保持其中心溫度維持在70攝氏度。

加工過程中應使用兩套刀具、砧板,盛放容器等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勤洗手。烹飪前、烹飪過程中接觸不潔物品及便後、烹飪完後等均要用流動水、洗手液(肥皂)充分洗手。


●特殊時期怎麼吃才好?

購買食材要注意營養搭配。在平時飲食的基礎上加量,既要吃飽,又要吃好。合理膳食,谷豆混吃,蛋奶兼併,果蔬充足,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足量飲水,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基礎疾病。


●餐飲具如何消毒?

餐具消毒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熱力消毒,首選將餐具洗淨後,置於沸水中煮沸15-30分鐘進行消毒;或將餐具清洗乾淨後放於熱蒸汽發生器中蒸15-30分鐘;也可用適宜於餐具消毒的化學消毒劑,需按產品說明書進行。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保證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就是對疫情控制最大的支持。(來源:洛報融媒 魏巍 牛然/文、健康中國官微、健康成都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