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衝在疫情阻擊最前線

有一群“戰士”

他們每天都在“戰疫”,

雖然危險+辛苦

但他們沒有抱怨,

有多少苦自己扛。

近日,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

走近他們的“戰疫”一線

紀錄了他們的工作狀況

“战疫”ing | 他们冲在疫情阻击最前线

像baby一樣穿上了紙尿褲

“战疫”ing | 他们冲在疫情阻击最前线

醫務人員正在給疑似病人測體溫 彭新啟/攝

“換工作消毒鞋,穿長袖洗手衣,戴雙層無菌手套、防護衣、防護靴套以及N95口罩、帽子、防護面屏……醫護人員要經過11個步驟,穿好防護裝備,方可進入室內。”1月28日15點10分,在廣東省人民醫院急診科發熱門診,感控督導護士黃嘉熙提醒記者,穿脫防護衣的順序不能顛倒,否則會增加被感染的風險。

在黃嘉熙的指引下,記者全副武裝進入發熱門診。剛進入,就聽到多臺空氣壓縮機的轟鳴聲,同時感受到走廊的風很大,溫度比室外略高。走廊裡,身著藍色防護衣的護士來回穿梭:她們有的在發熱門診分診處做登記與指引,有的為疑似病人做咽拭子採樣或抽血,有的正在對疑似病人做症狀篩查與登記。

省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黎春常說,整個急診科共有護士80人都投身到此次疫情防控中。“穿隔離衣之後,喝水、上廁所、吃飯成了最大的問題,水能不喝就不喝,為減少上廁所的時間以及更換隔離裝備,發熱門診人員不敢喝水,有些人甚至穿上了成人紙尿褲。”

感染科醫生做起了“心理疏導師”

“战疫”ing | 他们冲在疫情阻击最前线

這幾天,廣州開發區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埔區疫情防控救治醫學專家組成員崔進的聲音一直嘶啞著。 “隨時都有電話進來,到了晚上,基本上1個小時醒一次,有病人送診,就要及時瞭解病人的情況。”崔進告訴記者。 “我這些天沒有踏出醫院感染樓一步。”

崔進所在的醫院,是黃埔區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療機構,眾多醫療事務要在短時間內推進。 “我是黃埔區疫情防控救治醫學專家組成員,必須衝在疫情阻擊最前線,給病人信心,給同事鼓勵。”崔進還當起患者的“心理疏導師”,緩解病人緊張情緒,助其積極配合治療。

做完病人護理還要當打掃衛生的阿姨

“战疫”ing | 他们冲在疫情阻击最前线

與醫務團隊交接班

1月27日20點40分,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ICU二科杜楊連夜出發武漢。他們對口援助的醫院是漢口醫院,酒店距離華南海鮮市場不到4公里,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杜楊給自己打氣,想起了告別前領導說的一句話:“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

漢口醫院呼吸科有70多個病人,混雜著疑似病人、危重病人、家屬,存在前期醫務人員緊缺、工勤人員離退問題,病房環境雜亂無章,交叉感染風險極大。杜楊認為,要改變現狀,醫療隊必須肩負起職責。醫生們制定修改治療方案,護理團隊不僅要完成護理工作,還要負責後勤及垃圾處理,掃地拖地和清潔緩衝間的防護服。

一次建立信任的“一針見血”

“战疫”ing | 他们冲在疫情阻击最前线

我們來個“最美”合照

“上4小時班,比平時上十幾個小時還要累。” 1月31日,廣東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黎詩欣說,她穿著防護服,帶著3層手套,隔著霧濛濛的護目鏡,盲抽十幾個病人的血。血抽不出來,心裡著急,護目鏡就越來越蒙。

黎詩欣回憶,給一個病人抽血時,她只能透過護目鏡的一條水縫核對信息和觀察血管。病人擔心,左邊肘部腫了,可能導致抽血困難。黎詩欣觀察病人情況,摸到一條彈性很好的血管,一紮,中了!拔完針,病人驚訝地說:“啊!扎完了?這麼快?我都還沒反應過來。”一旁的護師楊楊姐笑著說:“我們廣東隊派來的都是精英,你們要好好配合治療啊。一起加油!”

夫妻雙雙為“戰疫”出力

“战疫”ing | 他们冲在疫情阻击最前线

兩人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1月24日(大年三十),電話鈴聲響起,對張泉和李文英夫妻倆而言,這不是拜年的祝福電話,而是一個“阻止”一家人春節團聚的緊急通知。

張泉是廣鐵集團調度所車輛動車調度員,妻子李文英是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管護師,他們是一對80後夫妻。張泉和李文英有兩個孩子,兒子茗銳10歲,女兒雨馨2歲。當天,接到電話通知的李文英匆匆前往湖北武漢支援。同時,張泉也接到調度所緊急召回電話。

17年前,李文英曾參與抗擊非典戰“疫”,如今李文英再次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作為車輛動車調度員,張泉主要負責高鐵動車組開行計劃的審核編制及動車組回送試運。“動車調度一個班平均要核對約100個高鐵開行調度命令;接聽撥打電話約200個,應急處置300多個電話。我們絲毫不能出錯。”張泉說。

“爸爸,媽媽是不是去武漢了?”1月28日,這是張茗銳在和爸爸張泉視頻時的第一句話,讓張泉有些傷感。手機照片中,李文英和同事身著防護服準備進入病區。考慮到張泉的特殊情況,班組暫時調整了張泉的班次,讓他每天下班後能回家照料兩個孩子。他說,不知道妻子什麼時候返程,雖然很擔心,但是他一定會堅守崗位。

就像我們守護的國門

“战疫”ing | 他们冲在疫情阻击最前线

在疏導旅客的邊檢民警

“新年好!口岸防疫科普視頻提醒您:請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廣州白雲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宋曉東戴著口罩,熱情地提醒旅客。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有個航班17人,是從湖北來的旅行團,這個團有一名旅客在臺灣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已經留臺治療。我們需要配合海關檢疫人員,成立特勤小組,進駐口岸臨時隔離區。

經過慎重考慮,由業務突出的副隊長李輝帶隊,與民警宋曉東、劉紋睿組成特勤小組趕赴臨時隔離區。宋曉東告訴記者,門外是專業人員在廊橋一遍遍地消毒,房間裡是17名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旅客,自己儘管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全身上下都做了隔絕空氣接觸的處理,但是層層包裹包不住的,是心底的怯意。

一名與確診旅客有過接觸的女士激動地說:“趕緊送我去醫院檢查,隔離!”李輝和宋曉東耐心解釋:“你們人數多,市疾控要協調多部車輛過來,市區到機場路途遠,還要辦理口岸進出證件,都需要時間。”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聯繫送餐送水、安撫旅客情緒,3名民警把隔離工作做得很細緻。晚上11時許,他們和廣州市疾控人員完成了交接。

直到這時,宋曉東才發覺,他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裡悶出一身汗,護目鏡也霧氣濛濛的。5個多小時的特勤任務裡,3人顧不上吃晚飯、也沒喝一口水。但此刻宋曉東卻感到特別輕快。“我還拉著李隊照了張相。”宋曉東告訴記者,平時他不喜歡照相,那一刻特別想留個紀念。“希望他們每個人都平安,就像我們守護的國門一樣。”

文字 | 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

“战疫”ing | 他们冲在疫情阻击最前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