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堂怎么分左右?有何依据?

用户7055675355107


宰相丞相从秦汉到唐宋一直存在,尊称别称也是很多:相国,相公,省公……等!明朝朱元璋因李善长弄权废除了几千年的宰相制,改行内阁制,产生了阁老一词!清朝开国开始实行议政王大会制,后来又将内阁制改为上书房,直到雍正初期设立军机处。内阁权利削弱。事实上只有清代的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才被尊称为“中堂”。在清代中堂的称呼如同明代的阁老一样!至于分左右一说,中国人一向以左为上在内阁大堂不见得是首辅坐左首还要看中举的早晚科名!至于左堂右堂一词到是多见于六部的左右侍郎!这个问题很五根的!



号角催人红旗飘


中堂,起于北宋,又说起于唐。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以后,慢慢普及百姓之家,将中堂作为家中的会客室,即居中的厅堂,现在叫客厅。

中堂分主次和上下,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以右主、左宾或左为上、右为下为序,无论长辈还是僚幕皆宜“序”来入座。

通俗来说,主人通常坐在堂上右边的位置,左边则留给极其尊贵的客人或者虚位以待,堂下同一层次以左为贵,顺序依次是左一、右一、左二、右二……依次类推。

$发光的金子


潮哥1495582530712


在我国传统的房屋建筑中,厅堂的位置很重要。它是一户人家的脸面,又是主人身份与尊严的象征。

中堂家具,一般由四仙桌或八仙桌、扶手椅或太师椅成对,再加上长条案和花架等组合而来的家具,在传统的家具中,这也是仅有的一套组合式的家具。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厅堂的正中央,通常就会摆放着一套中堂家具,中堂家具是所有的传统家具中最为独特的,并且作为会客厅中最为重要的一套家具,它体现了中式传统的礼仪。

谈到中堂家具,我们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中堂。中堂之说起于唐。因唐、宋两代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随称宰相为中堂。宰相办公的地方,自然是位置显赫。发展到后来,中堂变成了厅堂中地位最为尊贵的位置。在传统的家具布局中,厅堂布局最为讲究,最为严格。

中堂的功能一般分为会客、行礼仪和佛堂三类。有别于书房的私密和封闭,堂屋是主人会客,家族行礼仪的重要且唯一的场所,会客和行礼仪讲究的是主宾、尊卑、上下、长幼关系,这种关系严谨地传达着中国人“孝悌忠义”的伦理观。

中堂家具根据堂屋的用途,功能自然有所侧重。依照传统习惯,扶手椅或太师椅的座序以右主、左宾或左为上、右为下为序,无论长辈还是僚幕皆宜“序”来入座,这叫坐有坐“相”,这个相,既是形式,又是内涵。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家族中位尊的主人,不行仪式之时,平时也只在右边落座,一是表示谦恭,二是虚位以待,因此上,中堂的座椅不经常同时使用。当堂屋兼做佛堂时,则翘头案正中有设佛龛,或设置福禄寿三星,或供奉已故亲人牌位,案上配置香炉、蜡扦、花筒等五供,用于祈福和感念。


fighting薛


东为上联,西为下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