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多看书,是看什么书呢?

传承-誓言


首先明确读书的目的,比如是为了掌握某项技能而读书,那就找相关技术类权威书籍专研,如果是个人兴趣用于打发闲暇时光,那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阅读自己所感兴趣的经典之作了,现在写书的门槛大大降低,各种各样的书籍层出不穷,有些书籍更多的是一些毒鸡汤,所以个人建议读书多读感兴趣的领域的经典之作!具体书籍没法推荐,毕竟不知道提出这个问题的宗旨是什么。



山野存夫


最可怕的莫过于在清醒中颓废,所以我会逛各种经验贴,比如20岁的年纪该做些什么?大学四年到底该怎么做?等一系列跟我这个年纪有关的人生经验。自以为从中汲取经验后我就会认真执行,并在几年后走上人生巅峰,于是越看越开心,总是麻痹自己经验看的多了我就一定能成功了,其实自己心里也清楚这只不过是为了能心安理得的玩手机找的借口罢了。

不是说那些经验没有用,只不过是我自己没有执行力不争气。我向来不喜欢把关于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公之于众,可能跟小时候就缺乏安全感有关吧,不过我中午写了一篇类似于自我剖析的小短文,然后也投了稿,私心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从而自己内心里起到一种受到陌生人监督的作用。没想到我的投稿被收录了,特别开心啊,所以我想着也写下此文从而努力逼自己做出一些改变。

好啦,废话完了,该入正题了。看过那么多经验贴,几乎每一篇推文里都会提到的就是多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你看的书现在或许不会有什么作用可它在你日后的日子里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等等之类振奋人心的话。于是我拿起我的kindle翻看我早早之前就买的书,可是看了没俩页,我就坚持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我一直就没有坚持看书的习惯,而且我还是一个比较功利性的人,我现在看书不说短时间内有啥大的作用了,但是起码在不久的将来我可以把从书中获取的知识通过我自己的方法来折现成一点利益啊。(没错,我穷,想赚点钱去看看这个大世界:-))

昨天晚上我又逛经验贴,这次我搜的是内向的人适合什么工作。(我的内向和自卑大多是由家庭和自身缺陷的原因所造成的,如果我自律且成功的话我觉得我就不会那么自卑了吧。不过我真的不爱跟别人说话,也不想跟太多的人打交道,恐怕我就是传说中的人丑没才还装x吧)现在总结一下我找到的工作方向吧,这种工作大致分为俩类,技术性工作和森林看守员。额,好说歹说我也考了个本科(并非自我优越感或是别的,只是阐述真实想法)我不想看森林啊,可是技术性人才吧,我又是文科生,那些编程以及计算机之类的工作我也只能是望而却步了。然后又看到了大多数人写了画画跟文案之类的,可转念一想我可是钢铁般的文科生,画画臣妾做不到啊,底下题主回复里有这么一句话,不会就学啊,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你还真指着本科专业过完这辈子不成。(我觉得很有道理,况且我的专业很特殊,特别难找工作,除非服务员)提到服务员我觉得有必要单独提出来说一下,我寒暑假做的都是服务员之类的工作,结果经常被领导教育,你得多跟客人交流,多微笑。(我,微笑一天我都可以,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这时不时的跟客人互动时该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啊)由此可见,服务业也并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

所以我又打算看书了,这次我打算看跟绘画有关的书学习,还有努力学英语,语言类的笔译也适合内向点的人,还有跟个人兴趣及今后发展有点关联的书,也就是烘焙啦,争取今年寒假能成功入坑并且做出超级好吃的面包。所以呢,我觉得像我这种性格的人就挺适合看利于推动我走上人生“巅峰”的书,当然别的文学著作也得看,用来陶冶情操嘛,不过我想也只是在闲暇时才会看了。文已至此如果您的性格跟我差不多并且觉得此文对您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话,


大海里的方舟


公认的100本好书:

1《一胜九败》

2《众病之王:癌症传》

3《失控》

4《黑匣子思维》

5《语言的艺术》

6《反脆弱》

7《百年孤独》

8《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9《时间简史》

10《从0到1》

11《创业维艰》

12《人性的弱点》

13《大数据时代》

14《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

15《孤独的性》

16《无可否认 进化是什么》

17《特斯拉》

18《乌合之众》

19《人类简史(上、下)》

20《异类》

21《增长黑客》

22《引爆点》

23《演讲的技术》

24《亲密关系》

25《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

26《避孕》

27《沟通的艺术》

28《万物简史》

29《奇点临近》

30《机器人时代》

31《大灭绝时代》

32《乔布斯的魔力演讲》

33《像TED一样演讲》

34《硅谷百年史》

35《天使投资人的忠告》

36《富可敌国》

37《世界秩序》

38《博弈与社会》

39《爱因斯坦传》

40《货币崛起》

41《约会心理学》

42《聪明的投资者》

43《疯传》

44《优势谈判》

45《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46《褚时健传》

47《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48《消失的国家财富》

49《无中生有的宇宙》

50《富兰克林传》

51《互联网第三次浪潮》

52《迪士尼大学》

53《投资于人》

54《离经叛道》

55《特斯拉》

56《断舍离》

57《越睡越成功》

58《年轻资本》

59《精益创业》

60《内容公司》

61《颠覆》

62《基因》

63《联盟时代》

64《阿里传》

65《会员经济》

66《宇宙简史》

67《王阳明大传(上、中、下)》

68《创新者》

69《改变世界的机器》

70《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上、下)》

71《蒋介石与现代中国(1~8)》

72《约会简史》

73《自闭症的故事》

74《创业无畏》

75《纳尔逊·洛克菲勒传》

76《未来简史(上、下)》

77《魔鬼数学》

78《品牌思维》

79《故事思维》

80《门口的野蛮人》

81《热点制造者》

82《情商》

83《信息简史》

84《伟大创意的诞生》

85《百万富翁快车道》

86《硅谷钢铁侠(加长版)》

87《千夫所指》

88《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89《重新定义公司》

90《重新定义管理》

91《重新定义团队》

92《引诱科学》

93《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

94《拯救资本主义》

95《国富论》

96《内容销售革命》

97《强势领袖的神话》

98《人为什么爱打架》

100《欲望改变世界》


目标行动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读好书。那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有人认为是畅销书就是好书,其实不然。在现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分辨出什么是好书,如何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呢?又有哪些书是值得看的好书呢?

一、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经典古籍

哲学类的像《道德经》《论语》《庄子》等等;历史类的像《史记》《资治通鉴》《左传》等等;经济类的《国富论》《资本论》这些,文学类的有许多中外名著,中国的四大名著每一本都值得细细回味,认真研究,还有国外的《红与黑》《人间喜剧》等等,从中都可以看出人性,看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这些自古流传至今的经典古籍都是经过了历史的验证,从众多文字中筛选出来的,古人已经给我们把好书筛选好了,给我们留下来,为什么不好好读一读呢?

二、对自己有用的专业类书籍

毕竟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技能,尤其是现在的社会,专业领域划分越来越明显,就像造一部车,需要轮胎供应商,玻璃供应商,发动机供应商等等,只有比别人会的多,比别人在某些领域更专业,才更有机会,美国的好莱坞拍一部电影要用到几百甚至上千的专业人员,几乎一个镜头就要换一个专业团队来完成,才造就了如今的好莱坞,因为他的作品精。只有把自己的专业学好,才有竞争力,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最终导致那一方面也不精通。所以要多读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如果你是医学领域的,可以读《黄帝内经》读《本草纲目》读《药理学》等,如果你是新闻传媒领域的的,可以多读《新闻:幻象的政治》《新闻与传播学》等,即便农民也可以读《齐民要术》《农政全书》这些,都会有所帮助。

三是要多获奖的书籍

获过奖的书籍都是很多专家学者经过评选出来来的出,比如说茅盾文学奖,几乎是全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类奖项之一,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届了。下面是各届获奖作品名单。

还有就是文津图书奖。每次评出十类书籍,范围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的大众读物,侧重于能够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普及类图书。至今已经举办十四届。下面是第十四届获奖书单。

我认为读书是很廉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在能够有时间行万里路的人太少了,而且还贵啊,而读书就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跟那些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交流,去对话,跟他们学习,增长自己的见识,去阅读人生,阅读人性,阅读自己。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去讨论。


阅读悦心


确实,看书可以充实自己,这不是空话!不过前提是能看些好书,所以对书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看一些可以充实自己的书,分下面几种!

一、名著类

如今社会物欲横流,出书热经久不息,简直是什么人都可以出书,导致市面上充斥着许多粗制滥造的书籍,例如那些成功学,鸡汤书!然而,真正的好书都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著,经久不衰,口碑上乘!所以这些书是应该是首选,比如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傲慢与偏见》等等……等等非常多




二、专业过工作领域的书籍

大家在学习和工作的都是某个领域,我们读些领域相关的书籍,即是在增加对自己工作和专业的认识,也可以增加一些技能,也是对未来的投资,所以我认为这是不错的选择!(至于选啥书,就看你的专业选择了,像我经管学院的学生,可以看《国富论》等)

三、口碑上乘的畅销书

现在许多现代作者的作品都是不错的,而且可读性比较高,所以很受年轻人的追捧,这些书也是可以增长见识,暖暖心,对你有所启迪,打发时间等等,我推荐一些《摆渡人》《追风筝的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现身》等都很不错



四、史书和百科类

我觉的历史书籍应该是每个人必须要读的,这不仅是为了充实自己,更是每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名族的尊重!历史书我更推荐一些可读性更高的,有趣而不偏离史实,例如《明朝那些事》《大秦帝国》《万历十五年》……当然历史要看全套的哦⊙∀⊙!你会发现历史真好玩啊


当然还玩多看些百科类的例如一些卫生、急救小知识,或是多看些新闻杂志,了解一下这个有趣的世界!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无论你看什么书,你喜欢最好,也希望可以充实自己!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坚持,再多的好书,不看也没用!

谢谢看到这里,说的不好还请谅解,大家有意见的话!欢迎评论!帮忙点个赞呗!😛


呵呵同学


我认为多看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于当前的你,是否有知识增量。

我以前看书,喜欢挑自己感兴趣的,能读懂的书。看了很多,但见识却没什么长进,根本原因就是一直呆在阅读舒适区的我,进入了“存量技能”的陷阱中。

那么,如何判断该书有知识增量呢?

首先,通过书籍名称,简介、作者简介,和序言、目录,查看这本书的选题,是否让你好奇或有感触的。

其次可以简单翻阅一下书本,看里面的观点是否有让你感到意外的解释,或是与你以往认知相反的观念。

最后,你也可以翻阅一些豆瓣热门书评,或是一些书评杂志,甚至是一些类似攀登读书这样的APP,大致了解书中的关键论点,再进行选择。

不过,在进行知识增量获取之前,我还是建议你构建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池。你只有先拥有了一个整体的架构,再进行知识的摄取才更高效。

知识架构主要从经济学、心理学、国学、领导力、逻辑学、西方哲学、法学、统计学这些方面构建,最主要的是前5个领域。

在任何一个领域当中,都能找到最经典有效的书,读完研究透这一本书,以后再读该领域的其他书,不仅更易读懂,且能快速抓取重点。

各领域推荐书籍如下:

经济学:曼昆《经济学》;

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国学:《老子》《论语》(复旦教授傅杰推荐钱逊注释版本)《孟子》《庄子》

领导力:《非暴力沟通》《领导力》《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领导课》《掌控谈话》

逻辑学:《思辨与立场》

西方哲学:罗素《西方哲学史》

法学:《论法的精神》

统计学:《统计学与生活》

樊登在他的新书《如何读懂一本书》中对方面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概述,如果有兴趣,可以直接买书细细品读。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8746179998719246"} --}

忘歌酱


多看书读好书,书籍分为四大类:专业书籍实用书籍,人文哲学历史书籍,经典国学文化根源书籍,科学技术书籍。能量高的经典国学书籍可以提升自己人文素养,例如学习国学经典收获满满:

本人经常阅读经典有:《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接龙》《大学》《中庸》《孝经》《百家姓》《德育 启蒙》《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少年儿童诗词启蒙》《老子》《古代长诗精选》《诗经》《增广贤文》《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神农本草经》等等经典,静心读书才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协调。一张图:一根六经图,八典九要,十四蒙,如下图




钟易程


所谓的多看书,看什么书好呢?

多读书有益无害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古人亦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这读书的益处应该是人人皆知的。

图书是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培根曾说过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

这一段话不仅道出了读书之好,更是有针对性地说明了读什么书,能有何收获。

如今,书的种类繁多,分类也是越来越细化,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在闲暇的午后,一杯茶,一卷书,一段午后时光也变得有声有色起来。


读什么书好?

至于读什么书好,这个还真不能一概而论。人与人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同,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性格喜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恶偏好。就像上学读书,有人喜欢语文,有人钟爱数学,有人却是英语最佳。

读书是好,但别人觉得甚好,收益颇丰的书,也许你看起来却索然无味。

就拿我来说吧,朋友极爱经济类书籍,每每拿起就不忍释卷,而我每次拿起来,读不了两三页必然打瞌睡。我喜欢的科幻小说,朋友则是敬而远之,不肯翻阅。

所以,读什么书,完全在自己。一看你的喜好,二看你的需要。喜好之书,读来心情愉悦,需要之书,读来有所收益。


漫步秋叶


我始终认为,选书和择人是一样的。古人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品行不端的人相处久了,你自己本身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你若长期看一些无价值的书籍,浪费时间是其次,最严重的影响是浪费精力,扭曲价值观。

根据年龄来择书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经也被问到青年人要读什么书的问题,他认为,每个人喜好不同,阅历不同,所开出的书单也是不用的。但在不同的年龄段,应根据年龄特点有所侧重。

高中以前,孩子想象力发达,可多读一些想象类文字,如《三体》等科幻小说;到了高中,需要大力培养理性思维,可多读一些理性文字,如人物传记。

踏入社会,要读一些为人处事方面的书籍,倒不是为了巴结、升官,而是为了自己在平日里与他人相处时,尽可能给别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而不是盛气凌人、咄咄逼人,背后还让别人说三道四。

进入工作,要读一些平衡心灵的书籍。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从学校进入公司,身份的转变是一瞬间的,但心灵的转变却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期。很多人初入工作时各种不适应,觉得梦想破灭,觉得委曲求全,有些人不到几个月就辞职,选择考研,以求重回学校。

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达不到工作的要求,而是我们的心灵未能跟上身份的转变。

过渡期是最难熬的,就像黎明前的黑暗,让人一度想沦陷。为了减轻乃至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平日里多读一些能够平衡心灵的书籍,我当时读的是《金刚经》和《道德经》,抑郁时能够让人心情平静下来。不喜欢这种晦涩难懂的文章,可以选择西方学者出的和心理学相关的书籍,里面有很多实用的方法。

经典书籍永远必读

古今中外,人类的文明之塔是由一个个思想卓越的人一块一块累积起来的。它能经受历史的淘洗、时代的更迭而依然长存,光彩熠熠,它们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辉煌。

即便当今市面上书籍浩如烟海,但真正值得读的不过那几本。其他的书籍存在的价值大多只是为了帮助人们消磨时间,这是最可怕的价值。

读书是为了什么?现在,读书的内涵往往和学习混淆,大量文章涌入家长、老师、孩子的视野,说读书的价值,谈读书的意义,其实他们真正谈的是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更准确一点,是想让孩子在当下好好学习功课,跟读书没有太大关系。

在我看来,读书的意义在于指导生活,丰富思想。

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来这个世上,怎么活,怎么选择,怎样的结果更好,我们都不清楚。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心灵遭受重创又该如何?我们也不知道。

但有人知道,并给出了他的中肯的建议。那就是那些经历了这些的人,跨越了这些的人,最终闪亮地生活着的那些人。

他们把思想写在纸上,代代传承,经久不衰,为的便是每一个时代里鲜活的个体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所以,请把闲暇的时间放在这些经典的作品上,如《西游记》、《红楼梦》、《诗经》、《论语》、《老人与海》、《飘》等,这些经久不衰的文字,它们才是对我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潇潇闲读


人人都会羡慕那些博古通今、气宇轩昂的饱学之士,亦或是具有雄才大略、可成大器之人。他们除了天赋异禀外,大家还会理所当然地将其归功于:刻苦上进+看书。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在强调我们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各种历史名人读书的典故,也时常充斥于耳。而书海浩瀚无涯,看书又不能一蹴而就。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位自己要看的书?该看些什么书?

为终生事业

毛泽东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主席生平三大爱好:抽烟、游泳和读书。他可以整晚不睡觉,但书却从来不释手。所读之书,正是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读古今中外人物传记,读经典名著、时代文集。通过读书,树立信仰,领略政治军事策略,深谙国际和时代潮流的变幻更迭。

我们自小入学就一直在读书,为了各门课程学习及考试的必读书目。大学和工作中,要精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而当下新的研究领域和前沿课题,随时都在诞生。我们读书,首先不能放弃的,就是自己一生的理想追逐和专业所长。做好事业,就要随时翻看专业书籍,包括基础理论、实践案例、名家讲授、论文期刊等,增强自己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为穷理明智

<strong>朱熹说过:“为学之道,莫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先读书”。

人生在世,要立身,要处世,要上进,要求真。就要探知事理和规律,使自己变得开明通达。我们现在说话论事都要引经据典,并不是为卖弄文采,而是这些书中之言,确实赐予了我们智慧,通达了我们的思维。

很多人觉得自己资历丰富,人生处世似乎已是老司机,而不屑于去读什么枯燥无味的名家经典。甚至提起《论语》《孟子》《老子》,“不就是‘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就是‘上善若水’吗”?却不知这些经典哲学,实质文意深奥,包涵广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连西方国家都在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一本《道德经》,在欧洲发行量近乎《圣经》。四书五经、《诗经》、《史记》、《左传》、《周易》,儒、道、法、墨中的经典语录和典故,也在领导人文稿和讲话中,被引用不低于500次。

国学的复苏,不只是学生的畅读、文人的研究和传播的美名,而是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人格品性的兼修。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历久弥新。

为求美识趣

《菜根谭》:“读书穷理,以识趣为先”。

高雅之士,读文学诗词、文化经典,为培养心性、通理明义;学有所长者,攻于事业的精专。而你就是觉得自己品读不了这些高谈阔论的调子,也没有什么深奥的专业知识渴求。本就一庸俗之人,只想来个茶余饭后的舒适放松,那就不与人争,不随波逐流。基于自己的见识,以兴趣为先便好。

当下各大门类的畅销书,并非都在精英文化上做文章,更多的是基于大众的视角和乐趣。你若热衷历史,便可读贯通古今、网罗千秋的《史记》《中国通史》,也可读轻松诙谐的《漫画中国史》;可拜读吕思勉、钱穆等史学大师的名家解析,也可领略二月河小说里的风华历史。你若对小说痴迷,可以选择辉煌经典的四大名著;可以读当代文学巨著,如恢宏壮阔的《平凡的世界》和代表中国科幻文学顶峰的《三体》;也可以读畅销世界的外国绝笔之作《人间失格》、《瓦尔登湖》。又或许你喜欢美食养生,种菜养花,人文旅游,天文科普。总之,不要把你的读书之路置于高地,也不要在意到底是高大上还是普通大众的小乐趣。只要以兴趣开展阅读,更能意识到其中的精妙意趣,甚至还有意外之收获。纵使最初的消遣时光、心倦神疲,一段快乐的读书之旅,总会让你觉得别有风趣。

为振奋共鸣

在我看来,读书有时候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共鸣。当你去选择买一本书的时候,对他的认同,其实就已经产生了共鸣。在阅读中,我们又从字里行间,与作者不经意地进行了心灵对话与沟通。

其实最令人振奋的,我觉得还是在你有所经历之后,获益良知,而又在书中发现与你的心思情理相通之处,总给人欢欣鼓舞。大学时读白岩松的《白说》,就发现里面有很多文句,竟与自己的很多切身感受与所思所想不谋而合。但是白岩松语言的魅力、表述的高度,总会让你豁然开朗、心花怒放。当你想法雏生,又困于表情达意之时,书籍里产生的共鸣,往往更让人铭心刻骨。

再如我们去旅行,大多都会提前了解旅途的风光美景和游玩攻略,让自己的旅行更有计划性,也能提前预知旅程亮点,以便能更深切、多面的感受。而我从小就对秀丽的自然风光兴趣不大,唯爱历史与文化荟萃、不乏美学色彩的人文景观。而游历之后,再去读《走遍中国》《走遍世界》《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之类的书籍,顿时感觉真是字字珠玑,直扣心弦,满心欢喜。也许,这便是最强烈的心灵感应、最感同身受的共鸣。

不求高雅,但拒绝心灵砒霜

心灵鸡汤曾吸引了无数大众,以“小故事大道理”冠名,一段人尽皆知的道理,加上一个似乎有趣又感人的小故事,一份“鸡汤”便做好,众人趋之若鹜。信息社会与网络社交,催生了更加可怕的“毒鸡汤”,用感人的故事或低俗的热点去伪装,实则欺骗与误导暗流涌动。各种妙语箴言,应接不暇,难辨真假。尤其中老年朋友,经常迷失在这种背后暗藏获利丰厚的“转发”产业链中。当然这是当今网络文化中的一种低俗现象,但各种良莠不齐的电子书,哪怕书籍,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甚至之前的某位名家学者的观点,都被视为了毒鸡汤。今天我们主要谈看书,而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这些低俗网络文学中需急需避讳之处。正如读书,我们要正确、及时地分辨良莠,避免三观误导。

其实,我也买过一些还算比较畅销的书籍,但读过后,只觉得味同嚼蜡,内容空洞,也并没有什么深刻独特的见解,甚至连让你细细推敲的机会都不曾有,更谈不上什么茅塞顿开、豁然贯通。不过,书名倒是紧追潮流,销量还算可观。

黑德斯:“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看来我们在书海里遨游,也得随时规避陷阱。


书中总有你所追求的乐趣,不管是否合宜的时间地点,摒弃荒诞。信息扰乱。静心读一本合适自己的书,总能去除愚昧,明辨是非,丰润精神,蕴藉心灵。只要思想不停止,读书的意义便永恒存在。

培根曾说过:“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读书不是功利驱使,而是一种心性的激发。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这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