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PC大作画质较早期没有多大提升,显卡门槛却高了很多?这是游戏厂商和卡商的“默契”吗?

月夜凉太


硬件进步与画质前期是相辅相成的,有共同促进,也有相互制约。

近些年来,最起码在笔者看来,游戏厂商对画质依旧在进行近乎极致的追求。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所言的追求,是在当年硬件支持的大框架下。

如果游戏画面超出了硬件支持,就会诞生又一个“显卡杀手”,当年的《孤岛危机》就是很实在的例子,游戏引擎与画面超出了同时代显卡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孤岛危机]



题主有言游戏画面较早期并未又太大提升,其实这是一种不太正确的看法。

举个例子,拿EA旗下的《战地》系列来说。当年笔者刚玩《战地2》便被它的大战场吸引了,因为此前我未曾想过什么样的游戏可以开坦克。开飞机,甚至指挥团队作战。以当年的眼光看,《战地2》绝对算得上画面好,手感好的代表。但把这款游戏放到现在的设备上运行呢?再拿它和《战地1》比下,画面的巨大差异,瞬间就能呈现出来。

[战地2]



[战地1]



再举个例子,以系列游戏《使命召唤》来说,几乎每一部都有画面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COD系列在游戏时长未增加的前提下,包体却越做越大的主要原因。场景建模,感情贴图这部分就占了庞大的空间。

所以,游戏画面一直都是在进步的。并非题主所言的“提升不大”。

再就是问题的后半部分,游戏厂商与硬件厂商的“默契”。这是很不正确的,且有些阴谋论的意味。

[RTX]



这部分的解答笔者在文章开头已言明,游戏厂商与硬件厂商就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可表现为:硬件发展水平制约厂商制作更精致画面,而后者的需求又推动硬件发展。硬件支持后,厂商又在当前硬件水平的大框架提升画面。

所以呀,这并非什么默契,而是在市场主导下的一种良性发展。

结语

在笔者看来,如今游戏的画质绝非数年前能够相比,如今看来稀疏平常的设置选项,在许多年前就是闻所未闻的新名词。而未来,也定会有更多我们不知的新名词到来。

毕竟,未来已至!

好了。这就是我的看法。你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游戏菌儿


最近几年画质较前几年提升不大,跟显卡门槛关系不大,一张RTX 2070几乎能把所有游戏最高效1080P分辨率吃透,而且NVIDIA绝对还有大招没放,显卡不是瓶颈(RTX 2080Ti 4K也几乎能稳60)。

主要原因是目前主机平台仍处于“本世代”,“次世代”还未到来,没有经过“世代”的跨度,主机机能的限制,导致游戏画质提升不算很大。所谓“本世代”就是2013年11月,索尼发布的PS4跟微软的Xbox One,“次世代”则是下一代主机发布,估计在2020年前后。目前“本世代”主机的显卡芯片大致在GTX 660左右,提升版的PS4 Pro跟Xbox One X也就GTX 970左右,你要跟RTX 2080Ti比性能,那真是被轰得渣都不剩。

主机游戏市场,相比于PC游戏市场,要庞大很多(国内相反),游戏销量大部分主要靠主机市场,所以几乎所有厂商都会优先考虑主机玩家。弄个顶级画面,不是厂商没有技术,不是显卡硬件水平不够,而是主机机能给你限制了,要尽量稳30帧,不能低过25帧,画质一旦逆天,10帧那可不是游戏,而是幻灯片。

所以,也不是游戏厂商跟显示芯片供应商的“默契”,相反,为了照顾主机玩家,游戏厂商反而会尽量压低配置要求,你看看当初的《刺客信条:大革命》,画质的确逆天,可是玩家遭不住啊,主机玩家当时可是疯狂掉帧,苦不堪言;PC更是最低要求GTX 680(13年旗舰)!结果,《刺客信条:大革命》口碑爆炸。

简单点逻辑就是:主机游戏市场庞大——主机机能限制——不能把画质弄得太爆炸。


游戏主机世代的更替,性能的提升是巨大的,带来的画质提升也是巨大的,而“同世代”的游戏,画质提升并不大。

比如“上世代”的《刺客信条:黑骑》跟“本世代”的《刺客信条:大革命》,画质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刺客信条:大革命》放在2019年,这画质也绝对是顶级中的顶级,可以说《刺客信条:奥德赛》都拼不过。再看看“上世代”的《刺客信条:黑旗》,实在是太寒酸了。。。

“上世代”的《美国末日》,榨干了PS3的所有机能,碰到PS4的《神秘海域4》,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神秘海域4》及其DLC。

而“同世代”的游戏,比如“本世代”版本的《GTA5》跟《荒野大镖客:救赎2》,画质提升不是很大,很多时候,你都可以在《荒野大镖客:救赎2》中看到《GTA5》的影子。(图片不是很明显,《荒野大镖客:救赎2》的野外荒野跟《GTA5》的荒野很像)

如果你把“上世代”《GTA4》搬出来一看。。跟《GTA5》差远了。。。

同样,“本世代”的《孤岛惊魂4》跟《孤岛惊魂5》,提升不大。但一对比“上世代”的《孤岛惊魂3》。。

《孤岛惊魂4》

《孤岛惊魂5》

《孤岛惊魂3》


总之,为了考虑主机平台,“同世代”游戏画质提升不大,而我们目前就处于这个世代,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各种3A游戏,画质提升不大,比如《战地5》、《古墓丽影:暗影》,《孤岛惊魂5》等等。“次世代”的跨度将会带来质的提升,期待下一代主机吧!


楚悠


游戏的画质进化非常快,显卡的更新一样快,相比几年前的游戏和现在的游戏,玩过现在的游戏的话都不怎么想去玩以前的那些游戏了,要么就是怀念以前的游戏乐趣,才会玩回以前的游戏。到了现在,各种游戏的门槛已经逐渐升高,主要还是玩家们追求的游戏质量也提高了,新的高配游戏也会带动新显卡的销量。

现大作主攻材质细节

我们也能够清晰的了解到,以前的高端显卡,都是高频率,低显存。毕竟以前的游戏主要是在画面上做优化,很少会去在某个细节精细打造,随着显卡的更新,大部分游戏也开始出现打造出一些高材质的材质了。

现在的游戏整体画质水平已经非常满足玩家的要求,为了精益求精,大部分游戏也开始钻研那些细小的材质,做到最真实化。所以现在的游戏对CPU和显卡都有一定要求了,就连以前最不起眼的显卡显存,都变得尤为重要。

材质细节是主流

现阶段的游戏画面基本成熟,也没有太多需要改动的地方,部分游戏渲染已经做得非常到位,接下来主攻的科目当然就是材质细节了,说到材质细节,也是非常吃显存的,通过调整材质精细度,玩家就很容易看出,某些场景物的花纹多了,也显得真实了,再也不像以前的那些石头就一块模样,现在连个总是小的纹理都雕刻得很清楚,这也是某大游戏画质进一步提升的亮点之一。

人物细节化逐渐形成

现在的游戏都非常追求真实感,在接下来的几部大作中,玩家也许都能看到,角色的头发会随着他们走动而飘动,一旦有风吹过来也会随着飘动,在细节描写方面也下了很重的一手。

而且现在主要针对的就是物理效果,例如主角触水之后,整个衣服都会湿透,而且还会有一些水滴效果。某细节描写的非常细腻不知道玩家们有没有发现呢~

随随便便细节化花花草草都要显卡的命!

在早期的游戏中,都会出那么一些材质MOD,精修整个游戏世界,再强的显卡始终都会遇上对手,想要在高特效高细节游戏中来回跑动,必须要有很强的显卡带动,对比现在的2K、4K画质,GTX1060根本吃不消,GTX1080TI也是勉勉强强。游戏的真实性打造远超于显卡硬件的配置,显卡发展有限,大型游戏也要应和显卡的趋势才行。

对比现在的游戏画质而言,确实看不到有很大的变化,稍微细腻一点显卡配置要求都会高得惊人!

在《生化危机2重制版》配置设定中就已经能够意识到,最高画质特效也得12G以上的显存,就连RTX2080TI的11G显存也达不到要求,根本就不在于同一个层次,后面再来个4K分辨率显卡很可能吃不消,玩家追求的游戏60频,不是高配显卡真的很难做得到。

还有那传说中烧坏双路GTX1080Ti的《GTA5》画质MOD,已经突破游戏推荐配置的最高界限。在很多游戏发售时都会有推荐配置和最低配置公布,在发布的消息内容配置还是亲民的,不会高得太离谱,对于强迫症跑4K和60频的玩家而言,推荐配置根本就不达要求。

就目前的主流级GTX1060在1080分辨率画质已经能够玩99%的游戏,更高级主流的还有RTX2060,高特效完美运行没问题,所以玩家在玩游戏时还得看玩家对游戏配置设定的程度如何了。如果单单只是为了好好玩一款游戏,对显卡的门槛也没有那么高,就怕玩家自己全高开走60频的强迫症所害了。

因为玩家们的追求都不一样,也有了主流级显卡和旗舰级显卡之分,怎么选择也是看玩家们对游戏画质执着程度了,同时也会推动显卡商制作出更加高级的显卡,有需求显卡商当然会极力供给,在游戏逐步升级还带动了硬盘的升级,现在的大型游戏一出来就30G以上,甚至还有100G,对内存的需求也提高不少。大型游戏确实是拉高了很多硬件配置的整体水平标准。当然一开始就选低配进行游戏,不追求高画质,门槛自然不高!


最后的阿尔法


主要是现在的电脑游戏画质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尤其是一些3A游戏大作的贴图和阴影已经非常接近真实世界的水平,如果不是第一人称视角紧贴着画面来看很难看出瑕疵,而真正决定电脑游戏画面达到完美地步的还是光照效果,也就是光线追踪,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对硬件的要求太高所以没有游戏敢使用光线追踪,这样进入了瓶颈期,所以这几年游戏画质提升变慢了。

虽说游戏画质提升变慢,很多人还是感觉到了这些游戏对显卡的配置要求不断提高,这主要就是边际效应的影响,当游戏画面达到一个地步之后,再往上提高的感受就越来越不明显,比如十年前一个游戏角色可能只需要几百个三角形来完成,后来提高到1万个三角形肯定能看出很大的改善,但是提升到2万个三角形可能就没那么明显了,但是对显卡的要求确实也在提高,所以如今很多3A大作的画质提升已经进入了边际效应期,每提高一点画质就会带来配置要求的水涨船高,除非花大力气去做优化。

我不敢说这里面是否有游戏厂商和显卡厂商内部交易的原因,但是随着显卡性能的不断提升,游戏厂商也就更敢使用特效了,甚至仗着新显卡的高性能还会忽视一部分游戏优化工作,新显卡倒不要紧,那些还在使用老显卡的用户可就惨了。所以显卡性能的提高间接也会使游戏开发者变相提高游戏的配置需求,也就是说软件和硬件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显卡性能迟迟不增长或增长缓慢,游戏的配置需求也不会明显增长。


嘟嘟聊数码


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目前感觉大部分的3A游戏画质已经达到一个瓶颈期,主要的一个点在于游戏的开发引擎上,如果引擎经历一次大的更新换代,那么次时代游戏画质必定再上一层楼。

大名鼎鼎的虚幻4引擎

虚幻4发布于2014年,经过六年的不断更新,通过该引擎制作出的游戏引擎依旧可以保持一个极高的水准,最近的一个作品就是《星球大战 绝地:陨落的武士团》,在实际游戏体验上,与上代作品《星战 前线2》使用的寒霜3引擎相比,肉眼很难分出高下,毕竟一款游戏主打动作,一款游戏主打射击,画质提升的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光影追踪效果成为游戏主要卖点

新游戏有没有光追功能,就成为了游戏的主要卖点之一,要知道一旦游戏支持光追,其推荐配置会升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优化的问题,虽然效果惊艳,但是不够实用。最恨的是老黄为了更好的卖显卡,将光追效果通过软件的方式下放到了16系列的显卡,当然这种效果个人是没有用过。

现在新游戏已经不追求画质的提升了,除了上文中的光追效果,更注重细节的设计,比如环境的光影细节、人物面部细节和服饰、玩法内容的丰富等;前两者居多,这也是显卡门槛逐渐的提高的一个原因,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老黄以及AMD需要卖显卡,某新游戏正式发布的第二天,英伟达的驱动程序就会推送针对此游戏的更新,没有人会相信显卡厂商与游戏厂商之间没有合作。



随想录游戏Plan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玩家,这几年每个3a大作都一个一个玩过来就不会感受的那么明显了,举个例子就是你天天和你室友住一起,他一天胖10克最终胖了十斤,你也不太能看的出来。

不过还有类似全境封锁1和2,其实大体的画质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其实仔细看2的各类细节的话,是会发现它比1更丰富了,而且这里细节丰富我要说一句,好多人感觉细节丰富不代表什么,但其实不是的,因为任何的细节素材都是平面的,比如草啊山啊,想要增加细节或者让他变得立体一点需要添加的素材数量是巨大的,一个2d草片想变成一个看上去立体一点的草图就需要3000多张一样的素材才能实现,这其实带给gpu的压力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一些新的技术比如光线追踪,虽然只有三个游戏,但对游戏画质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变得更加真实了,在加上现在更多的玩家喜欢追求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屏,所以大家也能看到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4k分辨率的星战前线2光追演示只有一个2080ti跑了下来,剩下的卡显存都直接爆了。想要大幅提升画质?厂商是能做的到,但能跑得动显卡你也未必买得起啊


LCSWEI


最明显的是分辨率提升,因为画面还是1080p下玩主流游戏已经不足以能忽悠出去暴利的高端显卡了,在1080p下只用AMD.锐龙核显都能吃鸡呢(优化特垃圾的游戏),包括运行主流骨灰级大型单机游戏也能,这还算仅仅是AMD办公机型的表现而已,知道真相的小白很少罢了,为了进一步拉大市场需求扩大利润,只有增加分辨率……给硬件商带来好处是需求更大的显存来支撑(显存颗粒供应商之一韩国三星开心了 比如吃鸡火爆的那个2017年,一块显卡都包赚一千搓搓有无)


微电脑也疯狂


第一,PC版的游戏太容易破解,赚不到钱自然不会投入财力去开发,还不如大力发展主机和手游更赚钱。第二,受制于引擎。现在最牛的寒霜引擎生成的图像也就那样,为了节约显卡资源,贴图都是能简化就简化,自然画面就感觉不到提升。


wangdengxiao


现在真正顶级大作特效全开的画质比上代好太多。以前ps3玩合金装备4gta4感觉是电影画面一样,等看到支持光线追踪,4k的画面演示才发现画面已经上升到另一层次,最终幻想高材质版本要达到100多G,画面提高并不是多边形数目的增加而是光线在物体表面更复杂的散射,空气中的粒子感应。英伟达新显卡6000元左右就可以支持真正的光线追踪。


风之旅人80


记得gamker视频中有一期专门讲显卡和画面和帧数的关系,就是揭露游戏商和显卡商相勾结,故意提高游戏的硬件配置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