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与莫言,谁的作品更得人心?

海阔天空hdj549


浩然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批判的私有制,提倡是公德公心,大公无私!描写的萧长春高大泉,带领穷苦农民,通过互助合作生产队人民公社,人人都能吃上饭,为国家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那是鲜明的时代特征,人物心底阳光明亮,积极向上!这正是建国后祖国建设时期,各行各业,蓬勃奋进积极进取火热的描写!

而莫言,从红高梁家族开始,受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主义影响,深刻揭露了中国人在各时期人性的丑恶,——他们两人在对待人性的揭示上,恰恰是背道而行的!这似乎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糸,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糸,是地主与打工的关糸,公有与私有的矛盾!

就个人言之,更喜欢浩然的作品,——耐读且故事性强,语言贴近生活;莫言作品的语言,你读起来费劲,他不玩轻松,费力气!

如此而己!


果冻布丁踏终南


浩然的叙述了当时发生的事情,歌颂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热情,鞭策了小农经济的落后思想,以及被推翻的地主阶级对合作化运动的破坏。

莫言的小说讲述的都是一些裤档里的狗屁倒灶的事情,除了能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说白了就是讲下流故事。至于他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外国人的猎奇心理外,完全是为了恶心中国人,让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象莫言笔下的人物,是一些卑鄙无耻的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另外颁奖给莫言,还能起到引诱中国的作家写一些象莫言一样的丑化中国人的作品,以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再加之以输入大量的外国的文学作品,使中国的年轻一代接受外国人的价值观,遵祟外国人的英雄,从而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在年靑人头脑里置换为外国文化。一个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此用心可谓险恶之极。

综上所述,浩然与莫言的作品,谁高谁低不是不言自明了吗?我们不但要认识谁高谁低,而且还要认识到莫言作品对民族文化的伤害,以免中了外国人毁我民族文化的奸计!


用户9234845284915


浩然是伟大的作家,作品充满着正能量。他热情地歌颂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揭露和针砭社会腐朽势力,鼓舞人民,打击敌人,以高超的写作艺术描绘中国农村和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发生的天翻地复的巨变。他的作品是那个年代的农村历史的浓缩,也是那个年代农民历史的强音,是那个年代中国农村农民波澜壮阔的战斗画面。浩然的作品记叙的是历史,是革命史诗,因而是不朽的。在这方面,莫言的作品就不用提及了,自有公论。


1571181611679


浩然与莫言,谁的作品更得人心?

浩然与莫言,一个是六、七十年代中国最走红的作家,一个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两人均是中国文坛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著名作家。


浩然,祖籍河北宝坻,真实名字是梁金广,浩然是其笔名。

浩然是一个只读过三年小学的矿工后代,经过自己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成长为一个著名作家,他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有高大全等形象,也有弯弯绕、滚刀肉等生动的人物形象。他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作品,将永载中国文学史册。


莫言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

莫言童年正值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在小学五年级时因“文化大革命”辍学,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后来,莫言靠着《中国通史简编》这套书度过了文革岁月,接着又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

莫言以乡土作品崛起于80年代中期,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1985年初,莫言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文坛极大轰动。后由《红高粱》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最高荣誉的中国电影。


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著有《红高梁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等长篇小说十一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莫言主要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纽约时报》评论说:“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在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时,评委会赞扬他的作品“语言激情澎湃,具有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浩然与莫然的基本情况上看,浩然和莫然的作品特色各有千秋,

著名作家陈忠实认为,“浩然是一个不一样的作家,有很多的不一样经历。”其“不一样”突出体现在文学创作和个人境遇两个方面:“浩然的很多重要作品,反映的是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各种人物的情感世界。他所热情描写的那个年代虽然已经过去,但作品中所洋溢的浓厚生活气息、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特别的艺术真实性,使这些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存活于世;其次,作为文革这个特殊时期活跃于文坛的作家,浩然与人为善,甚至帮助一些作家度过困难,体现了人格力量。”

浩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的读者或许也都记得,浩然曾经是中国最走红的作家,也是“文革”时期中国唯一的作家。在那个时代,除了《毛选》外,印数最大的出版物就是浩然的小说了。故而有“八亿人民八个戏,金光大道一作家”之说。


写农民,为农民写,这是浩然一生的创作宗旨。

在40余年的写作生涯里他曾出版著作80余种,先后创作出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其中《艳阳天》等主要作品被搬上银幕及荧屏、电台连播,并被改编成连环画册,被译成蒙、朝、维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在日本、法国等国翻译出版。

浩然的名字还被载入英国剑桥和美国传记中心的《世界名人录》。


在这里,若要说说浩然与莫言,谁的作品更得人心?这只有通过比较才有鉴别:

莫言的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生活方式和一般生活状况的描写,传达了某种带普遍性的人性内容和人类生存状况,将一般的乡情描写转化为对人的“生存”的领悟和发现。这样就使得莫言的作品超越了一般“乡土文学”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而达到了人的普遍性存在的高度。.....

莫言作品的影响力,从获国外众多奖顶来看,国内不及国外。


浩然的作品被学者称为“中国农村近半个世纪的形象画卷”。

他的代表作、120余万字的三卷本长篇小说《艳阳天》一问世即引起强烈反响,让浩然家喻户晓。后来,同名电影的上映更使这部作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面向全球华人世界的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1949年至1976年的中国大陆小说,只有浩然的《艳阳天》和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榜上有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金光大道》。

作家苏叔阳说:“我感觉他的作品里充满着别人作品中没有的阳光”,“用现在的话说是比较‘阳光’的,当时看来是充满农村清新的气息。”


综上所述,我的回答是:浩然的作品,热情讴歌翻身解放,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金光大道的新型农民 ,这种以昂扬向上的、战鼓冲锋号式的人民文学,应该是更得人心。


友德之声


浩然在旧社会受尽了苦难,直到解放才彻底翻身做了主人,因此,他怀着感恩之情奋力歌颂新中国。而莫言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务农,参军,提干,上大学,处处沐浴在党的阳光下,不知搭错了哪根弦,用尽一身气力,疯狂丑化,恶意攻击,肆意夸大亊实,迎合西方口味,污蔑新中国,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在目前的中国,确实存着一股势力,他们暗中支持鼓励莫言们的种种恶劣行径,是到了该正本清源的时候了,物质上的打黑除恶正在有序进行,精神上的黑恶势力是否也要来一场打击呢?期待答案。


杨玉贵841


小学中学都是着浩然的作品成长的,满满的正能量。就想当肖长春,高大全式的正面人物,一心为公,团结带领大家干社会主义,跟共产党走。还真的一辈子就是跟高大泉一样,兢兢业业在国企的基层领导岗位干了一辈子。敢说不愧于党和同志们。文学的力量挺大的。莫言的作品不敢苟同,把中国人写成啥了?太丢人了。


用户2742318438712


莫言无法与浩然相比,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是歌颂党,歌颂人民的一典激昂向上的好作品,传播滿满正能量,鼓舞老百姓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豪情壮志,接地气,接民心。莫言的作品符合西方人口味,因此荻得大奖。


zdp查


浩然与莫言没有可比性!浩然歌颂的是工农兵,写的是劳动人民。莫言贬低劳动人民,为汉奸走资派张目。浩然是沿着毛主席的文艺路线前进给无产阶级增光,莫言是迎合西方资产阶级需要给社会主义摸黑。两个人走的不是一条路!


糊涂神176569344


浩然的作品——金光大道艳阳天,满满的正能量,激励着几代人为共和国奋斗献身;保卫西沙、南沙,共和国的神圣领土一寸也不能丢!鼓励着千百万热血青年守土护疆。

莫言的作品——莫言有啥作品?听说有什么淫名污语的丰乳肥臀,满满的负能量;还有什么红高粱,把中国农村的愚昧贫穷展现给外国人取笑!真是脱了裤子当婊子。

这两人的作品能比吗?可比吗!浩然——正气!莫言——收摊!


VictoryUncle


浩然以人民为中心,作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追求集体主义的共同富裕,共奔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给人以崇高,给人以激情,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梦想。漠然以个人和私欲为中心,作品反映的是社会的局部、少数群体的阴暗面及心理,丑化新中国及其政治制度,以男女的下半身来描写社会心态,给人以仇恨、私俗、贪婪、人性及社会的蠢昧、落后、冷漠、低俗与丑恶,给人以负情绪、负能量,迎合了国内外反华势力及追求低俗群体的追捧,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读过两个作者作品的朋友会对两位作者的个人品行、思想境界、语言文字水平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